清平乐

清平乐朗读

《清平乐·推愁何计》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推愁何计。车下忘乘坠。
日上南枝春有意。已讶红酥如缀。
儿童缓整余杯。芒鞋午夜重来。
素面应憎月冷,真香不逐风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清平的乐观心境,表达了对烦恼的排遣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以简洁的语言展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首句“推愁何计。车下忘乘坠。”表达了摆脱烦恼的愿望。作者希望找到摆脱忧愁的方法,忘却烦恼之苦。

接下来的两句“日上南枝春有意。已讶红酥如缀。”描绘了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春天景象,赏心悦目的美景使人感到惊喜和陶醉。红酥如缀,形容春天中盛开的花朵像点缀的红丝带一样美丽。

下一句“儿童缓整余杯。芒鞋午夜重来。”通过儿童玩耍的场景,表达了生活的平静和安宁。儿童缓慢地整理着杯子,轻松自在地享受生活。芒鞋午夜重来,形象地展示了儿时的无忧无虑,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

最后两句“素面应憎月冷,真香不逐风回。”通过描绘素面应憎的月冷和真香不逐风回,表达了对世俗外表的厌倦和对真实内在美的追求。素面应憎,表示对虚假之物的痛恨;真香不逐风回,表示真正的美不会随风飘散,而是永恒存在。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作者对烦恼的驱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儿童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欢愉,呈现出一幅清新愉悦的画面。同时,通过对外表和内在美的对比,表达了对真实和纯粹的追求。这首诗词以淡雅的艺术语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朗读
()

猜你喜欢

酒涵花影满巵红,泻入天和胸臆中。
最爱一般情味好,半醺时与太初同。
()
孤雁叫教人怎睡,一声声叫的孤凄。
向月朋中和影一样飞。
你云中声嘹亮,我枕上泪双垂。
雁儿我你争个甚的。
()

我在漓江上,君行瘴海浔。因劳南去梦,暂望北归心。

别后年华改,新来雨露深。凭栏望书信,一字抵千金。

()

江南风物可醒酒,江山气势侵牛斗。大庾梅花入界香,南康瀑布从天吼。

此閒好共吴人乐,井蛟为害须除却。观风未到庾公楼,褰帷先上滕王阁。

()

胜裹春从午夜回,自挑生菜压春醅。
阿香不解人间事,便驾雷车送雨来。

()

春娇残醉睡初回,索酒扶头强起来。金斗压灰熏笃耨,玉瓶

()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

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

西湖三面簇青山,净拭菱花照翠鬟。苍海月寒龙穴露,彩云仙去凤箫閒。

无多楼观犹图画,最好风烟近市阛。郑重绣衣周漕使,画船春酒待予还。

()

身世如萍梗,他乡总是愁。暝灯虫入夜,残雨叶翻秋。

坎止知何处,暌离似胜游。虚舟从所适,无日是安流。

()
天一生水,坎卦象旃。
二阴一阳,坤之中渊。
天而非此,必为旱年。
泽自空降,其云油然。
()
卧闻急雨吹风颠,吾家泊船若个边。
此怀自足滋白发,况复哦诗浑废眠。
欲呼杯酒慰枵腹,童奴告我尊空然。
()
梅乍吐。
趁寿席、香风度。
人与此花俱独步。
风流天付与。
()

才子多文藻,京华富友朋。价同千里骏,情似九霄鹰。

学省燃官烛,倡楼对市灯。醉倾光禄酒,渴饮凌人冰。

()

胶漆至坚,浸之则离。皎皎素丝,溺色染移。君不我弃,谗人所为。

()

君上秋风百尺台,白云片片乱鸿哀。江潭此去三千里,那得瑶华远寄来。

()
日出卯,立身之本须行孝。
甘饸{右为危}盘中莫使空,时时奉上知饥饱。
()

薄罗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板阁虚。独自凭阑无一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
辛苦一生何所获,老向东阡与南陌。
头眩眼暗牙齿疏,能作人间几时客?尔来偷惰更可笑,卧听场中打新麦。
老鸡失旦也似侬,引颈一呼窗已白。
()

琳宫倚虚碧,瑶海含清辉。翩翩花鸟使,日暮云中归。

弱水隔玄圃,三山横翠微。明月为我佩,丹霞为我衣。

()
风处摇金涌,烟时闪墨鸦。
寸心终不昧,双泪欲横斜。
渐过分诗刻,虚开报喜花。
剪声初落指,满席散春霞。
()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

()

月落行营晓角残,楼船无恙渡前滩。要从虎穴探奇去,时把龙泉倚醉看。

鹅鹳一呼江水立,旌旗双引白云寒。知君击楫心原壮,不信军中行路难。

()
豪气消磨百尺楼。
忧来一日抵三秋。
故人落落晨星少,新冢累累塞草稠。
思往事,去悠悠。
()
晚岁逼豺狼,漂摇去乡土。
囊橐罄留储,釜甑恒若窳。
开畦种蔬菜,拨借荷地主。
晨兴率童稚,树艺躬伛偻。
()

城里住山独擅奇,买山还订住山期。白云窥户知新主,黄鸟投林借旧枝。

废井觇泉荷锸往,荒阶种石带苔移。镌厓未暇穷幽胜,一为烟霞洗俗姿。

()

归计蹉跎渡浙东,苍苍葭浦溯初衷。中原旗帜真人见,空谷烟霞乐事终。

欲洗流泉成小隐,懒从劫火数英雄。一竿愿向先生乞,斗酒鲈鱼访醉翁。

()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四十年间大宅身,思量何事不飞尘。而今欲学皋桥隐,少却堂前举臼人。

()

成文时怒骂,对酒每悲歌。世乱肠空热,家贫累更多。

功名羞捷径,身世寄吟窝。未遂封侯志,樽前剑自摩。

()
岁月不可玩,变迁何所无。
青衫今白发,泉谷乃官途。
()

一局王乔对未残,飞书何处到青鸾。骑龙夜赴西池会,三百明星乱玉盘。

()

午醉醺醺到日晡,起呼茶盌炷熏炉。隔窗几点敲花雨,子细听时却又无。

()
潭溪散人方是閒,真山不爱爱假山。
呼童积叠石磊碑,远近便拥峰与峦。
晴岚滴翠明窗前,清影挂壁方池边。
色侵书帙日华薄,丘壑坐上生云烟。
()
每过松江得伟观,玻璃盆底飣乾坤。
天边岛屿空无际,烟外人家澹有痕。
笠泽古今多浪士,包山近远在何村。
季鹰鲁望何曾死,雪是衣裳月是魂。
()

南山北山秋气高,碧天万里总纤毫。涌金门外看明月,风露凉生紫绮袍。

()

吾老何辞惫,游闲白日宜。全身非马足,裹肉是鸡皮。

笔为钞书秃,窗缘看竹移。偶然闻剥啄,顿起鹿门期。

()

双旌牧清源,吟看壶公翠。

()
墨子平生枉费工,谩将泛爱去形容。
若观木讷并刚毅,方见风流是个中。
()

忆曾款竹憩神舆,赓赋传抄倦小胥。
偶复缘云寻胜践,忽惊响屐慰逃虚。
卜邻拟营环堵,饱饭何当共趁墟。

()

十年几赋谷城秋,五月还登百尺楼。过雨林光浑似染,拍天岳色莽难收。

一丘自遂逃名计,三策谁怀济世忧。片石峰头君试访,书生何术事封侯。

()

狂吟醉约昔悠悠,衰病方谐散浪游。
蔬粥满杯供我饱,兰舟系岸判君留。
尘埃古刹寻遗篆,香火严祠谒故侯。

()

吁嗟复吁嗟,谁是无父母。守栅供庖厨,入林禦豺虎。

得生亦暂时,尽死安足数。新眼看旧人,自然成粪土。

()

假容不足观。
遗音犹可荐。
幸蒙乔树恩。

()

少年飞翠盖,上路动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抱中腰。

()

牟尼何往。剩洪荒胼茧。古雪星云乍锤剪。下幽岩黝穴,仄径千回,层磴冷、莲幕瑶扉虚键。

茫然如入梦,涓滴侵衣,谁在穹霄沥壶甗。豁尔放曦光,弱水半泓,蹲豹外、几声村犬。

()

寻山人罗秀,旋结草堂居。
花露生瓶水,松风落架书。
闻猿得句后,见月出行初。

()

雾重日难出,云厚月朦胧。有心求觅佛,昼夜用心功。

见梦言将实,闻真耳却聋。群贼当路坐,道理若为通。

()

积玉堆金闲事,惊天动地虚名。算来二足是人生,有子方为吉庆。

莫道一夔足矣,也须学著徐卿。我翁休笑又添丁。

()

踏青郊外负前期,浮白斋头对故知。燕草断肠还细雨,湘兰无路寄哀词。

辟兵处处闻鼙鼓,绩命年年长鬓丝。休咏四愁添旅思,越禽偏爱向南枝。

()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
江城从别后,闻说在松间。
度日长扃户,终年不下山。
静为诗所役,闲免事相关。
应喜云边客,冥搜鬓未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