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宋代。郑刚中。夜半风雷破久晴,四檐侵晓尚冷冷。欣然拥被重寻睡,梦见汉中春麦青。
《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甲子年,久经三个月的晴朗天气,突然迎来了频繁的雨水,令人喜悦不已。我在午夜时分,风雷声中醒来,四周的屋檐还侵蚀着清晨的寒意。我高兴地重新拥起被子,继续沉沉地入睡,梦见了汉中的青翠春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夜晚,本该是晴朗的天气却突然下起了雨。诗人在风雷声中醒来,感受到屋檐上的寒意。然而,他并不因此而烦躁,反而高兴地重新入睡,并在梦中看到了青翠的春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通过使用"甲子春晴"一词,交代了时间背景,表明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晴朗天气。接着,"久晴"和"得频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雨水的稀缺和珍贵。诗人在醒来时能够感受到风雷的声音,这种境况给人以震撼之感。
第二句"四檐侵晓尚冷冷"通过描写屋檐上的寒意,进一步强调了春天雨水的意外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安,而是"欣然拥被重寻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包容心态。
最后两句"梦见汉中春麦青"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看到了绿色的春麦,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通过在梦中出现的景象,诗人在现实中体验到了美好的事物,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留别曹能始 其一。明代。徐熥。驿楼相别不胜悲,握手殷勤问后期。何处垆头同一醉,冷风残雪蓟门时。
喜春来 得巽兄书。五代。袁思古。书来深喜知君健,烽急频烦替我愁。家山苦忆五云楼。吟兴好,感慨莫悲秋。
寿芮秘书三首。宋代。熊克。册府都无未见书,毫端万斛泻明珠。若为池上星辰履,谩与瀛洲作画图。
吕寺丞家膳。宋代。梅尧臣。春雨薄无泥,野苗青入俎。深堂开画图,飞鸟惊寒渚。名笔今寂寥,嘉宾竞推许。主人何太勤,不异具鸡黍。
锦堂四景图 其四 冬岭秀孤松。金朝。李俊民。山前倾盖独奇,雪里盘根岁深。千年老鹤相伴,谁似苍髯有心。
凄凉犯 哭云间友人金蓬山和钱莼䰻韵。清代。陈维崧。秦淮水阁微茫景,回船使酒如昨。笛床茗椀,烟帆雨幔,麝盟粉约。江涛喷薄。短咏长吟间作。戏呼余、长鬣者,烛下恣嘲谑。重过酒垆,纵歌谱犹存,翠凋珠铄。玉京伴侣,似人间、也愁离索。促返蓬山,果然去、骖鸾跨鹤。砑香笺,漫写沈吟怎睡著。
薄命女·天欲晓。五代。和凝。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霞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黄思贤母氏挽词。宋代。廖刚。哀响震重闱,伤心薤露晞。玉颜遗宝镜,仙驭想霞衣。恨满风中树,恩深草上晖。空傅御史孝,泣血故乡归。
送潘士方建昌。宋代。梅尧臣。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无念痒背搔,还恐罹怒扑。学道我未成,链气不饱腹。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黄鹄。送君想君游,星斗坛边竹。
岁九月麌令伐我墓柏二株。清代。顾炎武。老柏生崇冈,本是苍虬种。何年徙灵根,幸托先臣垄。长持俊彫节,久荷君王宠。岁月骎骎不相待,汉畤秦宫一朝改。刳中流涕要名材,乍拟相将赴东海。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斫白书其处,须臾工匠来斤锯。持锯截此柏,柏树东西摧。却顾别丘垄,辛苦行不辞。君不见泰山之庙柏如铁,赤眉斫之尝出血。我今此去去为船,海风四面吹青天。秉性长端正,不敢作怪妖。东流到扶桑,日月相游遨。去为天上榆,留作丘中槚。传与松楸莫叹伤,汉家雨露弥天下。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满庭芳 和霭戒师师父。金朝。马钰。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压书玉兔。宋代。强至。白玉双蹲兔,工深刻楮劳。长疑奔月窟,浑欲动霜毛。似喜书成穴,犹惊笔有毫。案间谁汝待,自觉守株高。
朱可大量移浙中贻诗见怀赋答 其一。明代。游朴。美人何处度云轺,远采瑶华问寂寥。侠气尚存燕市筑,惊魂初落越江潮。几年白日黄尘满,万里丹霄赤羽遥。宣室纷纷召才子,可容沦落远清朝。
元夕赐午门观灯 其二。明代。金幼孜。凤辇初临鼓吹喧,千官环侍紫宸边。九门灯火云霄上,午夜山河锦绣前。春散炉烟浮树暖,月移宝仗映花妍。从臣忝预传柑宴,既醉犹歌《湛露》篇。
乐耕堂。明代。林士元。源头活水溢平川,桃色花香总自然。海上疑成真世界,人间谁信不神仙。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良会莫教轻住别,每逢流水惜芳年。
答白沙。明代。庄昶。南海春风一古琴,天涯回首几知音。野人未有钟期耳,只有钟期一寸心。
杂兴。唐代。卢仝。意志未成百不解,见人富贵亦心爱。等闲对酒呼三达,屠羊杀牛皆自在。放心为乐笙歌攒,壮气激作风霜寒。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飞鹰跃马实快性,唇腐齿烂空巑岏。岂期福极翻成祸,祸成身诛家亦破。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否泰交加无定主,懒学风云戢翎羽。绿酒清琴好养生,出将入相无心取。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䂓矩。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四 雪雀。元代。凌云翰。白翎彷佛似裙拖,为问乌桓事若何。无角畏寒穿古屋,有雏怜馁恋前窠。野田泥湿难寻粟,门径人稀易设罗。闻道上林无限树,春风还尔旧枝柯。
题四马图。明代。谢肃。风吹细草沙场春,忽看东绢落骐驎。一疋前驰复回盻,二匹齐驱若飞电。最后一匹奚官骑,意态深沉目光炫。太平天厩粟如山,此物饱食长年间。玉台阊阖遍游观,五花满身云锦翻。焉知汗血干戈底,北伐南征千万里。惠养之恩终未酬,空负将军托生死。此图乃是吴兴写,龙种权奇信无比。呜呼安得真致此,万岁千秋御天子。
羑里城。宋代。许及之。扁公墓下艾犹荣,羑里城中草不生。岂是圣贤遗恨在,只应天自不能平。
郢州堂唱和。宋代。李褒。不离雉堞似山家,消得诗翁著意夸。水界葱芊成畎浍,天将平远入烟霞。沙禽暂落分明见,村径相通取次斜。且莫向南舒望眼,尘埃闤闠事如麻。
和韵春日二首 其一。元代。吴景奎。雨香云澹燕泥融,珂马如行罨画中。江上数峰浮暖翠,日边繁杏倚春红。莺花世界惟消酒,水榭帘栊易受风。陌上游人皆倒载,未须拍手笑山公。
柳枝词十三首。宋代。司马光。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鸟。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
东林寺。五代。修睦。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绕廊。水光秋澹荡,僧好语寻常。碑古苔文叠,山晴钟韵长。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莲香。
经杜樊川山水榭故基。明代。马治。风烟淡淡水冥冥,杜榭桥西伤我情。闲倚溪楼望山色,?鹈飞处晚钟声。
西涧种柳。唐代。韦应物。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置锸息微倦,临流睇归云。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成阴岂自取,为茂属他辰。延咏留佳赏,山水变夕曛。
和日卧疾恭上人来过不及见因以诗答。宋代。梅尧臣。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伏枕欲经旬,冠带拈已涩。女奚特扣关,问疾提山笠。我非金粟身,寄谢何暇揖。屈性兹不能,他时冀来及。
柳絮。明代。张泰。隐院遮宫万柳垂,晚春天气絮霏霏。不和尘土初粘雨,得弄晴光未落晖。梦断流莺云捲幔,宴酣归骑雪围衣。未应撩乱迷人眼,辇路分明到琐闱。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二首。宋代。杨万里。金茎分露与黄花,银汉非烟作瑞霞。万国元良当诞节,重轮日月正光华。祖尧父舜真千载,禹子汤孙更一家。清晓寿觞天上至,蟠桃如瓮枣如瓜。
金山游。宋代。贺铸。轻舠放中{左氵右霝},岸远春风壮。楫师俯仰呼,天水争簸荡。吾方扣其舷,聊赓小海唱。梢回即东麓,侧磴联屦杖。危刹表层巅,疲筋蹑牵强。斜廊缭复殿,鱼脊分背向。放日四垠宽,秋毫入吾望。侵云铁瓮垒,崛起去缘傍。映日海门山,不蔕沧波上。吾虽百石吏,平昔有微尚。俄得金仙徒,翦萝开岫幌。誓投桑榆年,浮玉翁自况。
闻邻家琵琶有感。明代。高启。清唱合琵琶,当年碧玉家。弄残催酒急,抱重向灯斜。久别愁江树,重听隔院花。泪多思旧事,不是客天涯。
程泰之尚书挽词。宋代。陆游。文古唐元结,经明汉仲舒。三朝八座贵,千载九丘书。早接游从末,常闻议论余。死生今永诀,追恨寄声疏。
临文。宋代。张耒。一病废百嗜,好文心未忘。南窗纳虚明,罗列陈缣缃。茫昧考巢燧,典章断虞唐。清妍进屈景,嶲永旌苏张。少狂不自料,遇事形文章。误逢作者叹,因复力披攘。蹉跎生白发,始紬石室藏。粗见汉家事,濡毫时否臧。文词比工祝,不殊公卿行。何用疲心精,舍本弃耕桑。读赋意凌云,律令尊张汤。荣华系遇合,才技无短长。颇师老氏术,抱璞和其光。无营以卒岁,刻意翰墨场。
题李将军九虎图。元代。胡奎。李将军,家有先世所藏之画图。图中大小九于菟,一豹驯狎与之俱。丹崖翠谷行㩻䧢,朝游长林夕负嵎,冯妇见之应下车。将军佩以黄金符,爪牙捍禦洪崖都。愿为麒麟与驺虞,此图传家真不虚。
送梅刑部郎彦常。明代。史鉴。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慷恺。所遇无险夷,行行尽周行。老骥志千里,游子怀四方。圣朝虽致治,庶事未尽康。江南多苦雨,江北多愆阳。遗民日啼饥,已空糟与糠。救荒岂无政,何能补流亡。秋高胡马肥,征师守边疆。行者犯锋镝,居者供糇粮。遣使出监护,冠盖恒相望。未闻奏捷功,声势徒张皇。君昔在郎署,明刑凛秋霜。仁声久洋溢,远追于与张。莫以合烛故,爱此东壁光。丈夫得行道,离别何足伤。
与郑澹然。金朝。李龏。曾是朱门寄食身,一生生计祇长贫。清闲自可齐三寿,他日相逢乞药银。
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 其一。宋代。张耒。江上孤烟蔽远林,秋原人静下鸣禽。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诸子喻山水。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三。明代。释函是。极寿鲜至百,城隍故复新。知见留世间,国土迁人民。浩浩阴风吹,凛凛松柏身。已死勿复道,未死谁与陈。未死笑已死,今人犹昔人。智者向我言,人生如浮云。豪杰与圣贤,终焉成灰尘。丹液多所误,浮丘空有名。有酒但须乐,安问毁且成。此语不知道,大道忘身形。彭殇岂足计,玄妙匪其珍。荣枯还大化,所赖吾有心。汎汎难为谋,抚弦鸣素琴。
题登真洞。唐代。张果。修成金骨鍊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奉和陆伴读元日雪中早朝韵。明代。杨士奇。高阁馀钟已罢喧,绕廊明烛洞无昏。墀中戒晓初排仗,殿上迎春正启门。云气密含香缥缈,天花低舞雪翩翻。当时授简推能赋,未数相如在兔园。
南山春后雪初晴,人对梅花更有情。雅会乐为文字饮,豪吟偏爱雪霜清。
诗家清景看还别,乐部新声恨可平。岁岁不辞开赏约,玉壶载酒此同倾。
南山赏梅与刘教谕孟纯黄训导伦暨汪思恭詹贵汪琳联句 其五。明代。程敏政。南山春后雪初晴,人对梅花更有情。雅会乐为文字饮,豪吟偏爱雪霜清。诗家清景看还别,乐部新声恨可平。岁岁不辞开赏约,玉壶载酒此同倾。
故关和田文举宪幕留题。明代。郑潜。庾岭行来见故关,居庸北去复南还。年光荏苒宦游倦,旅况萧条诗句悭。每忆楼船临海上,岂期绣斧出云间。畏途何日氛埃净,归去林泉学驻颜。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唐代。韩愈。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四黄子赋诗送释印受戒之武林属余奉同。明代。皇甫汸。幻迹无安著,禅心任去留。杯从一夕渡,律向五时修。上竺多精舍,西陵近沃洲。题诗羡诸谢,惜别为汤休。
十五日过观音岩。明代。黄公辅。崒嵂倚天开,空中结妙台。慈航留旧迹,石室迥尘埃。碧草凝寒露,玄芝厌绿苔。引眸朝气爽,应拟小蓬莱。
题双松山馆二律。清代。林则徐。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宿迁道中望骆马湖。清代。陈仪。照眼湖光一片明,遥岑隐约黛眉横。云低雁阵垂垂下,风趁渔帆叶叶轻。极浦孤村无限好,淡烟疏柳不胜情。客愁连日忽销豁,始觉江南道上行。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唐代。刘禹锡。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晚春归思。唐代。王维。新妆可怜色,落日卷罗帷。炉气清珍簟,墙阴上玉墀。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唐代。岑参。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日怕渡野塘寒酒罢。宋代。郑刚中。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