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

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朗读

《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甲子年,久经三个月的晴朗天气,突然迎来了频繁的雨水,令人喜悦不已。我在午夜时分,风雷声中醒来,四周的屋檐还侵蚀着清晨的寒意。我高兴地重新拥起被子,继续沉沉地入睡,梦见了汉中的青翠春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夜晚,本该是晴朗的天气却突然下起了雨。诗人在风雷声中醒来,感受到屋檐上的寒意。然而,他并不因此而烦躁,反而高兴地重新入睡,并在梦中看到了青翠的春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通过使用"甲子春晴"一词,交代了时间背景,表明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晴朗天气。接着,"久晴"和"得频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雨水的稀缺和珍贵。诗人在醒来时能够感受到风雷的声音,这种境况给人以震撼之感。

第二句"四檐侵晓尚冷冷"通过描写屋檐上的寒意,进一步强调了春天雨水的意外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不安,而是"欣然拥被重寻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包容心态。

最后两句"梦见汉中春麦青"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看到了绿色的春麦,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通过在梦中出现的景象,诗人在现实中体验到了美好的事物,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朗读
()

猜你喜欢

一泓清水数竿竹,消得计人为品题。
今我公余无俗事,不妨领客暂提携。
()

驿楼相别不胜悲,握手殷勤问后期。何处垆头同一醉,冷风残雪蓟门时。

()

书来深喜知君健,烽急频烦替我愁。家山苦忆五云楼。

吟兴好,感慨莫悲秋。

()

册府都无未见书,毫端万斛泻明珠。
若为池上星辰履,谩与瀛洲作画图。

()
春雨薄无泥,野苗青入俎。
深堂开画图,飞鸟惊寒渚。
名笔今寂寥,嘉宾竞推许。
主人何太勤,不异具鸡黍。
()

山前倾盖独奇,雪里盘根岁深。千年老鹤相伴,谁似苍髯有心。

()

秦淮水阁微茫景,回船使酒如昨。笛床茗椀,烟帆雨幔,麝盟粉约。

江涛喷薄。短咏长吟间作。戏呼余、长鬣者,烛下恣嘲谑。

()
隥围山拥碧崚嶒,二载房陵冷似冰。
今日皇皇空载质,令人翻忆在房陵。
()

天欲晓,
宫漏穿花声缭绕。
窗里星光少,

()

哀响震重闱,伤心薤露晞。玉颜遗宝镜,仙驭想霞衣。

恨满风中树,恩深草上晖。空傅御史孝,泣血故乡归。

()
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
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
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

老柏生崇冈,本是苍虬种。何年徙灵根,幸托先臣垄。

长持俊彫节,久荷君王宠。岁月骎骎不相待,汉畤秦宫一朝改。

()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

白玉双蹲兔,工深刻楮劳。
长疑奔月窟,浑欲动霜毛。
似喜书成穴,犹惊笔有毫。

()

美人何处度云轺,远采瑶华问寂寥。侠气尚存燕市筑,惊魂初落越江潮。

几年白日黄尘满,万里丹霄赤羽遥。宣室纷纷召才子,可容沦落远清朝。

()

凤辇初临鼓吹喧,千官环侍紫宸边。九门灯火云霄上,午夜山河锦绣前。

春散炉烟浮树暖,月移宝仗映花妍。从臣忝预传柑宴,既醉犹歌《湛露》篇。

()

无树不秋色,有时闻鸟声。村深山路迮,人在涧边行。

()

源头活水溢平川,桃色花香总自然。海上疑成真世界,人间谁信不神仙。

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良会莫教轻住别,每逢流水惜芳年。

()

南海春风一古琴,天涯回首几知音。野人未有钟期耳,只有钟期一寸心。

()

意志未成百不解,见人富贵亦心爱。等闲对酒呼三达,屠羊杀牛皆自在。

放心为乐笙歌攒,壮气激作风霜寒。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

()

白翎彷佛似裙拖,为问乌桓事若何。无角畏寒穿古屋,有雏怜馁恋前窠。

野田泥湿难寻粟,门径人稀易设罗。闻道上林无限树,春风还尔旧枝柯。

()

风吹细草沙场春,忽看东绢落骐驎。一疋前驰复回盻,二匹齐驱若飞电。

最后一匹奚官骑,意态深沉目光炫。太平天厩粟如山,此物饱食长年间。

()

扁公墓下艾犹荣,羑里城中草不生。岂是圣贤遗恨在,只应天自不能平。

()

红稀天有情,绿暗春无兴。游子雨中眠,梦里年光尽。

()

不离雉堞似山家,消得诗翁著意夸。
水界葱芊成畎浍,天将平远入烟霞。
沙禽暂落分明见,村径相通取次斜。

()

雨香云澹燕泥融,珂马如行罨画中。江上数峰浮暖翠,日边繁杏倚春红。

莺花世界惟消酒,水榭帘栊易受风。陌上游人皆倒载,未须拍手笑山公。

()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鸟。
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
()
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绕廊。
水光秋澹荡,僧好语寻常。
碑古苔文叠,山晴钟韵长。
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莲香。
()

风烟淡淡水冥冥,杜榭桥西伤我情。
闲倚溪楼望山色,?鹈飞处晚钟声。

()

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

置锸息微倦,临流睇归云。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

()
溪上秋雾多,溪居晓寒入。
呼吸遂生痾,呕泄不下粒。
素居江南地,大率皆卑湿。
久从吴土居,气候非所袭。
()

隐院遮宫万柳垂,晚春天气絮霏霏。不和尘土初粘雨,得弄晴光未落晖。

梦断流莺云捲幔,宴酣归骑雪围衣。未应撩乱迷人眼,辇路分明到琐闱。

()
金茎分露与黄花,银汉非烟作瑞霞。
万国元良当诞节,重轮日月正光华。
祖尧父舜真千载,禹子汤孙更一家。
清晓寿觞天上至,蟠桃如瓮枣如瓜。
()
轻舠放中{左氵右霝},岸远春风壮。
楫师俯仰呼,天水争簸荡。
吾方扣其舷,聊赓小海唱。
梢回即东麓,侧磴联屦杖。
()

清唱合琵琶,当年碧玉家。
弄残催酒急,抱重向灯斜。
久别愁江树,重听隔院花。

()
阑干曲曲柳阴阴,路积残红半指深。
却谢多情双燕子,飞来飞去说春心。
()
文古唐元结,经明汉仲舒。
三朝八座贵,千载九丘书。
早接游从末,常闻议论余。
死生今永诀,追恨寄声疏。
()
一病废百嗜,好文心未忘。
南窗纳虚明,罗列陈缣缃。
茫昧考巢燧,典章断虞唐。
清妍进屈景,嶲永旌苏张。
()

李将军,家有先世所藏之画图。图中大小九于菟,一豹驯狎与之俱。

丹崖翠谷行㩻䧢,朝游长林夕负嵎,冯妇见之应下车。

()
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
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
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慷恺。
所遇无险夷,行行尽周行。
()

曾是朱门寄食身,一生生计祇长贫。清闲自可齐三寿,他日相逢乞药银。

()

江上孤烟蔽远林,秋原人静下鸣禽。水乡此景常经眼,谁信侯家画万金。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

极寿鲜至百,城隍故复新。知见留世间,国土迁人民。

浩浩阴风吹,凛凛松柏身。已死勿复道,未死谁与陈。

()

修成金骨鍊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

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

高阁馀钟已罢喧,绕廊明烛洞无昏。墀中戒晓初排仗,殿上迎春正启门。

云气密含香缥缈,天花低舞雪翩翻。当时授简推能赋,未数相如在兔园。

()

南山春后雪初晴,人对梅花更有情。雅会乐为文字饮,豪吟偏爱雪霜清。

诗家清景看还别,乐部新声恨可平。岁岁不辞开赏约,玉壶载酒此同倾。

()

庾岭行来见故关,居庸北去复南还。年光荏苒宦游倦,旅况萧条诗句悭。

每忆楼船临海上,岂期绣斧出云间。畏途何日氛埃净,归去林泉学驻颜。

()

晚随酒客花间散,夜与琴僧月下期。

()
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
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

幻迹无安著,禅心任去留。杯从一夕渡,律向五时修。

上竺多精舍,西陵近沃洲。题诗羡诸谢,惜别为汤休。

()

崒嵂倚天开,空中结妙台。慈航留旧迹,石室迥尘埃。

碧草凝寒露,玄芝厌绿苔。引眸朝气爽,应拟小蓬莱。

()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
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
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
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

照眼湖光一片明,遥岑隐约黛眉横。云低雁阵垂垂下,风趁渔帆叶叶轻。

极浦孤村无限好,淡烟疏柳不胜情。客愁连日忽销豁,始觉江南道上行。

()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

来时本无,去亦非有。珍重诸人,月明清昼。

()

新妆可怜色,落日卷罗帷。炉气清珍簟,墙阴上玉墀。

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
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
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
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
()
把臂犹昨日,如何长不归。
宾天亦有似,招隐固疑非。
玉折谢庭树,采余莱子衣。
永怀想平昔,涕下不能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