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道中四绝。宋代。郑刚中。竹边小径跨寒溪,息念临流万虑非。山鸟不知幽客意,背人相顾却惊飞。
《贵溪道中四绝》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竹边小径跨寒溪,
息念临流万虑非。
山鸟不知幽客意,
背人相顾却惊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贵溪道中的一条小径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小径旁边的竹子和寒溪,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静谧。诗中的“竹边小径”和“寒溪”是象征自然的元素,它们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场所,使他能够放松心情。
诗的第二句,“息念临流万虑非”,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放下一切烦恼和忧虑,心境得以宁静。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舒缓和放松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在这个山水之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一幅山鸟的画面。山鸟不知道幽客的意图,但当它们背对着人们并相互凝视时,却因为突然的惊慌而飞走。这一描写增添了一丝诗意的神秘感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山鸟的行为与人们的相互惊扰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自由和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山水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自在的心境。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能够暂时抛开尘世纷扰,享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平静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送王懋宣先生之泰顺。明代。徐熥。垂杨影里乱啼莺,朝发都亭一骑轻。黯淡蘼芜寻去路,微茫烟树见孤城。他乡春色悲花落,旅馆愁心寄月明。白发萧萧犹作客,临岐分手更关情。
送枢密楼相公归田。宋代。陈邦固。宦历年多鬓未霜,乞闲几度上封章。共看解组朝辞馆,争贺悬鱼晚在乡。家箧已添新划藁,锦袍犹带旧薰香。溪南别墅乐行堪,策杖乘闲步夕阳。
浣溪沙。宋代。王庭。薄薄春衫簇绮霞。画檐晨起见栖鸦。宿妆仍拾落梅花。回首高楼闻笑语,倚栏红袖卷轻纱。玉肌微减旧时些。
送江参军还金陵 其二。明代。佘翔。三月杨花扑酒香,扁舟春水别河梁。销魂漫拟江淹赋,家住金陵亦故乡。
灞东题司马郊园(一作题张司马灞东郊园)。唐代。许浑。楚翁秦塞住,昔事李轻车。白社贫思橘,青门老仰瓜。读书三径草,沽酒一篱花。更欲寻芝朮,商山便寄家。
效阮公咏怀 其二十六。明代。薛蕙。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诎伸难并观,高尚良可伦。不见玄庐子,精神已无存。煌煌口中珠,含此谁为珍。富贵焉足求,甘我贱与贫。
和郭六玉律上巳宴罢见寄。宋代。宋祁。式燕灵琨睠蕙时,祓兰浮棗惜春晖。回骖并躍都门道,谁识颜王曲水归。
孤山玩月次黎户部韵。明代。徐渭。湖水澹秋空,练色澄初净。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西子拂澹妆,遥岚挂孤镜。座客本玉姿,照曜几筵莹。忧时吐高怀,四座尽倾听。却言处士疏,徒抱梅花咏。如以径寸鱼,蹄涔即成泳。论久兴弥泠,返棹堤逾迥。自顾纵清谈,何嫌麾麈柄。
南乡子。金朝。刘志渊。七返降真阴。主换为宾力不禁。神妙峥嵘三界外,俄临。彻地通天耀古今。当体虑沉沉。鹤驭清风一片心。自北自南无*碍。时歆。真乐真欢
消寒会示同坐。清代。郑孝胥。蒙难灵修久苦辛,玩时愒日坐诸臣。一为孤注机旋失,再卜中兴义未申。江左夷吾虚想象,黄图赤县付何人?楚囚君子吾何敢,深觉新亭愧伯仁。
重九山阳仪真两使君送酒。宋代。陈造。酒会文期兴尚浓,佳辰一笑坐天穷。两州各遣六从事,九日俄成一病翁。诗不受催空急雨,帽无缘落任西风。明朝晴径通行屐,却漫枝筇绕菊丛。
奉和袭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次韵。唐代。陆龟蒙。柿阴成列药花空,却忆桐江下钓筒。亦以鱼虾供熟鹭,近缘樱笋识邻翁。闲分酒剂多还少,自记书签白间红。更爱夜来风月好,转思玄度对支公。
折柳二首 其一。清代。缪烜。旗亭驿馆遍毵毵,攀折无端一再三。送者自归行者去,人原如此物何堪。
槎海篇。明代。徐渭。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
和记长老道颂。宋代。赵抃。道妙无为无不为,从他是是与非非。更须进步如平地,百尺竿头向上机。
颂一百则。宋代。释重顯。呼即易,遣即难,互换机锋子细看。劫石固来犹可坏,沧溟深处立须干。乌臼老,乌臼老,几何般,与他杓柄太无端。
得李伯承尚宝书却寄。明代。王世贞。读罢鸿书重慨慷,与君分手十年强。空传学士焚银句,谁念先朝尚玺郎。老去沾沾缘白雪,穷来咄咄几秋霜。莫言同调多时贵,尚有盐车困太行。
偶兴 其二。明代。黄锦。世事如纷梦,往来□□□。将偕松桂老,况有薜萝多。药倩韩康卖,门容□□□。翻嫌高枕地,占作白云窠。
三花斛三首 其一 瑞香。宋代。杨万里。侵雪开花雪不侵,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别派近传庐阜顶,孤芳元自洞庭心。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
奉酬韦深道见寄诗。宋代。周紫芝。盖世功名岂不佳,韦郎心事本烟霞。秋风自老千章木,春雨谁分一部蛙。夜鹤政愁云出岫,鲈鱼会遣客思家。从君细意论幽恨,准拟应须到落花。
偕彦山从子游卧樟楼观古樟循城闉访春草池次日由谢客岩登舟即以留别 其一。清代。朱葵之。古樟卧城闉,根内枝撑外。有如蟠曲龙,垂首作偃盖。四出纷鳞而,濛濛俯苍霭。一楼介其间,拥之若旌旆。想当城未营,枝叶靡有艾。自从鼛鼓兴,束缚苦无柰。正气养天和,内心轶尘壒。虽呈褦襶形,而鲜斧斤害。亭亭泰岱松,簇簇孔堂桧。彼势何郁葱,尔形鲜聊赖。南瞻海似杯,西望江如带。何当化龙飞,甘霖洒滂沛。
清晓趍郡,早炊幽居延福寺。宋代。杨万里。小轿欹还正,荒蹊细又纡。危峰上金镜,远草乱琼珠。雾外锺声近,花梢殿脊孤。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红炉。
答程子虚登吴虎臣飞云楼见怀因寄丰干诸子。明代。欧大任。吴家楼上飞云还,万里罗浮在此间。别后君曾呼白酒,梦中吾每驻青山。已知慧远新开社,愿学刘伶善闭关。寄与江南故人道,朔风萧飒鬓毛斑。
画堂春 咏十姊妹。清代。顾贞立。曲尘罗障锦如云。杨家姊妹承恩。蛾眉淡扫最为尊。虢国夫人。望去红围翠绕,擎来舞袖绡裙。随香泊粉尽芳春。根蒂难分。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二十。清代。佚名。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
感古十首。宋代。胡仲弓。商君金徙木,赵高鹿为马。徒欲取民信,疑心随解瓦。罔民适自欺,何以刑天下。四维已灭亡,命脉存已寡。焚书火咸阳,斯言信非假。
送于子实辟淮阃掾。元代。王逢。淮海风高急鼓鼙,颍州烽火照淮西。糇粮几道通流马,楼橹重城望火鸡。星入夜寒芒角动,地连秋暝瘴氛低。君今掉鞅元戎幕,肯慰流亡父老啼。
龙女歌。明代。谢肃。君不闻东海王,三女才色少女良,冠金玉佩云霞裳。超忽六合凌三光,四海托姻无与当。画
翁媪叹。宋代。赵汝鐩。旱曦当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愁死来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釐;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捶门谁叫呼?後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十二 种树。明代。顾璘。种树取柔条,人言老难待。所贵适目前,胡为计身外。
病起四诗·四论报。宋代。陈造。我本扶犂手,为儒父史意。全家饱官廪,发肤尽君赐。一念三稽首,报答迄未议。向来挹前修,谓可跬步至。即今频频食,空负堂堂志。尚当桑榆收,未可弁髦弃。柰何不自爱,生理冒所忌。致君荣吾亲,环省已不冀。余年犹视息,旧学有造诣。其次在立言,揆予敢辟是。於世粗有益,就死可无愧。噬将金玉女,凛凛戒失坠。
集王武选宅对菊。明代。黎民表。木叶谁知楚客愁,省郎三径足淹留。悬灯共照金花夕,倚曲翻惊玉树秋。不为铅华伤国艳,转因沦落见风流。东篱满把饶相笑,十载长安纵意游。
镜斋相士求诗二首。宋代。姚勉。人间镜是无心物,物到皆知丑与妍。欲得一双如镜眼,中书堂里坐搜贤。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唐代。刘禹锡。词一篇音韵弥切,收泪握管以成报章。虽广陵之弦于今绝矣,而盖泉之感犹庻闻焉。焚之帐之前,附于旧编之末】~刘禹锡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余。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题刘道权写雨后云林春山萧寺二小幅。明代。唐之淳。榜船杨柳根,雨罢溪水响。深林人未还,白云自来往。宝殿插崚嶒,松门半古藤。日斜钟磬发,应有未归僧。
窦子温宅为有力者所夺。金朝。李俊民。谩劳买宅著千万,此又卜居何□从。得把茅来头可盖,但教窗下膝能容。尚怜相贺巢边燕,知为谁甜花底蜂。速向元龙问闲舍,暂将一榻过今冬。
醉卧道边觉而有赋。宋代。陆游。太华五千仞,天台四万丈。一枝古藤如黑龙,天遣飘然寄闲放。莫怪公卿不我知,我自不知渠是谁;史书弄笔後来事,绣鞍宝带聊儿嬉。旗亭烂醉官道卧,醒後无人数吾过。世间恩怨一时空,且免它年送临贺。
天关书院饮至次韵答吴自湖中丞。明代。庞尚鹏。光彻辕门宝炬焚,捷书连夜动江濆。风生彩笔称神武,云拥楼船识汉军。百战金戈回赤日,千山寒谷望晴曛。徘徊宴喜歌周雅,应信中兴有颂文。
奉和 其三。宋代。夏竦。汉武将从禅,须如亟释兵。甘泉诚毖祀,乔岳纪尊名。加礼崇休祉,修封盖号荣。岂同承帝箓,肆觐正权衡。
七夕会仰坡不果书怀。明代。张子翼。鹊桥天上年年度,砧杵人间处处村。已分灌园甘抱瓮,何须乞巧向天孙。边声渐觉防秋远,汉使虚穷犯斗源。抚景悬灯怀往事,未缘月下倒芳尊。
甲午临安除岁。明代。杨慎。去年除夕叶榆泽,今年忽在临安城。斜看暮景飞腾意,正念天涯流滞情。寒梅判山我欲寄,烟草泸江谁唤生。邻墙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
山间录拙作求教葺芷俚语将命笑掷幸甚。宋代。郑清之。老我愧不学,无以祛六蔽。短绠赴修汲,深浅忘厉揭。每逢扑凸篇,如对葛答谜。敌垒或致师,何以御柴曳。书林倦回旋,笔径宜睥睨。独自搔背疗,谁与解袜系。误墨拙成蝇,饮醯痴聚蚋。器成我苦窳,草创类茅蕝。未善文心雕,曷助葵足冲。乐只正始音,尽发文冢痊。古意窥九嶷,词源决三澨。英风韵风雅,噩噩规诰誓。精刚拿健鹘,妥帖律狂猘。解注卑虫鱼,献纳笑虾{上制下鱼}。读檄头愈疾,听语麋著稗。风高补钓台,天朗摘兰禊。合止按商角,刮磨出廉锐。妙指曲不传,夺胎骨可蜕。神针如运斤,拆屋去眼翳。又如大医王,刲胃涤淫滞。万象困蒐讨,瑶金拔昆丽。司文当执衡,却扫甘拥篲。空山阔游从,思君愿言嚏。芜词荐藜藿,香芼待姜桂。翳桑急壶餮,毋为答饭毳。
贤女祠。宋代。戴复古。士有败风节,惭魂埋九京。幽闺持大谊,千载著嘉名。父不重然诺,女能轻死生。寒潭堕秋月,心迹两清明。
梅花喜神谱·欲谢一十六枝。宋代。宋伯仁。一梦在人间,东风吹不觉。庄周鸿冥冥,胡恋花枝巧。
梦戴时雨训导。明代。吴与弼。记得当年听说诗,客窗几度解人颐。清风久矣隔今古,又向良宵一梦之。
芒履谣。明代。卢楠。蒲叶青,蒲花黄。为君采缬结成双,随君步履入屧廊。苧罗山下君不返,恨杀吴王辇路长。
陈思王。宋代。薛季宣。乔松产崇岳,托迹太高亢。飘摇风雪场,蜷局蛟龙状。干霄竟何事,劲节良独壮。下有楸桐秀,远入烟霞望。天意固有在,人情亦云妄。苦乏柔苗荫,直傲清霜量。居然嗟彼其,坐使出其上。至哉文身子,三以天下让。
虞美人·影松峦峰。清代。侯文曜。 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望里依岩附壁,一样黏天碧。有时峰与晴云敌,不许露珠轻滴。别是娇酣颜色,浓淡随伊力。
郊居书事。宋代。赵蕃。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麦熟黄疑委,桑余路尚多。我居虽逼仄,度日亦婆娑。
题明月堂二首。唐代。刘氏亡妇。蝉鬓惊秋华发新,可怜红隙尽埃尘。西山一梦何年觉,明月堂前不见人。玉钩风急响丁东,回首西山似梦中。明月堂前人不到,庭前一夜老秋风。
刘先生闲居。唐代。储光羲。高第后归道,乃居玉华宫。逍遥人间世,不异浮丘公。甘寝何秉羽,出门忽从戎。方将游昆仑,又欲小崆峒。进退既在我,归来长安中。焚香东海君,侍坐西山童。善行无辙迹,吾亦安能穷。但见神色闲,中心如虚空。期之比天老,真德辅帝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