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

隐居朗读

《隐居》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自在的心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隐居在僻静的地方,伯鸾(一种神鸟)在翠绿的林间高声歌唱,听到了朝廷的消息。安静地度过了一些人事已经过去的时光,只剩下我自己与水石相伴。客人们都很忙碌,不会来找我打扰。即使有人愿意拜访,我也不想换取名利。我选择的是近终南山的径捷之处,而不是繁华的都市。山上的云朵似乎可以托付一些心事,但我宁愿用简陋的饭碗和篮子,不愿意与权贵之物交换。

这首诗通过隐士的生活景象,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心愿。伯鸾的歌声和朝廷的消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隐士与尘世的隔离。作者以自然山水为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拒绝了名利和权势的诱惑。诗中的云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寄托和情感,与朝廷的台鼎形成对比,凸显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坚守。

这首诗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与人事的对比:诗中通过伯鸾、水石和云彩等自然景物,与朝廷的消息和客人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隐士对宁静自在生活的追求。
2. 追求真正的自由:作者通过选择僻静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物质名利的淡漠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他宁愿拥有简陋的生活用具,也不愿与权贵之物交换。
3. 寄托情感的云彩:云彩在诗中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寄托和情感。山上的云似乎可以承载诗人的思念和心事,与朝廷的台鼎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坚守。

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隐居》表达了诗人李新的内心世界和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名利的淡泊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朗读
()

猜你喜欢

阴山奇胜讵能名,断送新诗得得成。万叠峰峦擎海立,千层松桧接云平。

三年沙塞吟魂遁,一夜毡穹客梦清。遥想长安旧知友,能无知我此时情。

()

白鹭洲边敞此亭,淮山江水瞰芦汀。
鹭飞点点星颜色,那似公山鹤有灵。

()

四序垂杨袅曲尘,荆豪不见水粼粼。何须倒载摇鞭问,不是并州姓葛人。

()

移节名藩去有期,牙城重上思依依。落花也似人情恋,扑袂飘香不浪飞。

()

长年穫稻时,人尽趋南亩。束薪固图售,求益敢屡拒。

念昔居田园,连林恣斤斧。炊饮煮坡羹,徒闻乱风雨。

()

白下古聚落,种花成土风。贫者篱疏薄,富家栏槛重。

严曾盖甥舅,交友著我中。牡丹大盘盂,酴醾郁蛟龙。

()

我已逾衰齿,公犹小五年。少时能作赋,平日不言钱。

风采桓公雅,诗情白乐天。朝纲方有赖,未可话归田。

()
累朝望重经纶地,五亩怡情水竹间。
天下正须安石起,雒中犹放涑翁闲。
诗寻丁卯桥边宅,舟放金焦寺里山。
球马烨如尊俎胜,隐园高会渺难攀。
()

休论寂寂与惺惺,不妄由来即性情。笑却慇勤诸老子,翻从知见觅虚灵。

()

策马龙冈路转西,茂林脩竹映榱题。帐前云傍炉烟起,檐外风疑石马嘶。

长恨袁曹真虺豕,谁知陆吕亦鲸鲵。堂堂两表扶忠义,日月光高泰华低。

()
秋气侵人冷欲永,不由老境不愁生。
雨声己遣侬无睡,更著寒蛩泣到明。
()

嫣红姹紫开偏早。看来颜色同人好。花貌媚于人。春光正十分。

雨风难作主。浮艳归尘土。洒泪怨残丛。无端减玉容。

()

昔年尝臂海东鹘,醉客高飞铁马群。
今日见君题壁处,自怜曾是旧将军。

()

相约携柑去,闲闲十亩桑。秧分春酿熟,麦刈野炊香。

鸟语听犹滑,蝉吟曳渐长。郊原方待插,一雨涨芳塘。

()

晴峰抹出海虞山,宛在空明野水间。范蠡不骑丹凤去,仲雍仍驾彩云还。

浪花光闪芝三秀,雾雨寒增豹一斑。试问风帆去何许?想闻环佩玉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