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道中所见

蓬溪道中所见朗读

《蓬溪道中所见》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溪道中所见

筠舆百曲豀湾,
润麦催款花小雨悭。
鶗鴃弄声知境静,
秋千垂影见春閒。
一生瘦骨几随鹤,
万事无心却爱山。
为濯小槽收重碧,
扫除东阁待翁还。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蓬溪道上所见

筠舆百曲蔓延,
润麦催款花细雨悭。
山鸟鸣叫知道境地宁静,
秋千摇摆的影子显露出春日的闲适。
一生瘦骨几次随着鹤飞翔,
万事无所牵挂却热爱大山。
为了清洗小槽而收拾碧绿的泉水,
扫除东阁等待家中长者归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蓬溪道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道中所见的景物和心境。诗人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和谐统一。

诗中描述了蓬溪道的曲折蜿蜒,给人以纵深的感觉。蓬溪道两旁的麦田在细雨的滋润下生长茂盛,催熟的麦子和盛开的花朵如小雨一般细腻娇嫩。

山中的鸟儿鸣叫声使得境地更加宁静,秋千摇摆时的倒影则展现了春日的闲适和自然的律动。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的一生像瘦削的骨骼一样与白鹤一起飞翔,不为世俗所扰,心无牵挂,只热爱大山。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为准备迎接家中的长者而扫除东阁,同时清洗小槽,以待清泉的回归。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馨的期盼和对传统家风的尊重。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家庭的热爱与向往,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它不仅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还传达了人们对自然与家庭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朗读
()

猜你喜欢

()

缥缈仙家别有天,山中七日世千年。天孙应苦佳期促,夜夜行云不得眠。

()

玉骢丝鞚金鞍革占,系垂杨小庭深院。明媚景,艳阳天。急管繁弦,东楼上恣欢宴。

()

毋嫌声价抵千金,一寸纯钩一寸心。欲识命轻恩重处,灞陵风雨夜来深。

()

不知牛继马,却道马为龙。
得士能成帝,生儿不亢宗。
荒祠烟树晚,残碣雨苔封。

()

锦调巴音只四弦,倚门空抱向谁怜。
主人一自知音后,传入王孙绮玳筵。

()

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

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看碧天凉夜,风清月晓,长依白鸥为侣。

()

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袭藏。
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
璧玉镇玷缺,郊庙登琮璜。

()

常思东溪庞眉翁,是非不解两颊红。桔槔打水声嘎嘎,

紫芋白薤肥濛濛。鸥鸭静游深竹里,儿孙多在好花中。

()

翻翻双飞鸿,戢羽游河干。蹇予江海士,托交青云翰。

黄华届秋序,萧爽可游盘。驩然逅缨弁,聚此西掖坦。

()
三伏炎蒸,汗流如雨。
一茎草上建琼楼,彻骨贫穷敌国富。
()
萱堂处处尽阳春,二月严霜凛独陈。
六载侍旁勤奉养,五年居外备艰屯。
嗟君不愧曾参孝,愧我殊无考叔纯。
齐与楚咻虽众胜,会看至行感苍旻。
()
相别音书断,相逢语话稀。
平生胶漆处,正要世情疑。
()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

()

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

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

小茅山下三间屋,养默斋中万卷书。竹帛散馀嗟往事,海桑迁后复吾庐。

檐头树色低侵帙,门里泉流曲贯除。想见日长佔毕倦,时来凭槛数游鱼。

()

藜阁王孙,沙堤介弟,移来彩戟双双。功成身退,早撇却炎凉。

何必凌烟画就,开金谷、歌舞徜徉。但一壑,松风梦足,苔卧绿沉枪。

()

冥鹄耻淹栖,良驷喜超轶。出门聊顾盼,岁月真如失。

春阳丽其晖,秋霜凄以瑟。俯仰二十年,浮沈如一日。

()

我苦不得去,君胡为独来。无家投大漠,设帐傍荒台。

客意黄花后,书声白雪堆。相逢三两语,涕泪点残灰。

()

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却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

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会共鹓同侣,翱翔应可期。

()

花枝袅袅笑当觞,且作春风几日狂。
纵使春归犹有酒,酒酣春去亦何伤。

()
赏。
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
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
()

庭静午风凉。荔子盈筐。小姬纤手解罗囊。玉腕冰肌相掩映,百步闻香。

含笑问檀郎。何似侬妆。红颜薄命总堪伤。因忆骊山当日事,閒说明皇。

()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

花开柳闭,燕去莺来,东君干甚休戚。一样春风,二十四番消息。

朝来又添细雨,大江头、落潮偏急。春莫去,纵他乡暂遇,故人曾识。

()

烦暑盈天地,入林应不知。解衣凉气住,呼茗翠香吹。

禽识花开候,龙归雨过时。云霞静长恋,草木茜交枝。

()

为政残苛兽亦饥,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焉用劳人以槛为。

()

北登渤澥岛,回首秦东门。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

()

韩君奇男子,意气凌秋旻。峨峨步摇冠,玉雪映长身。

谭锋勇无敌,筹策捷有神。读书耻沿袭,投笔弃里邻。

()
淙淙檐溜垂,此事久亦寡。
移书防漏湿,矮屋初堕瓦。
久旱雨固好,垫溺念郊野。
况复南楼人,百步隔诗社。
()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黯凝伫。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奈阻隔、寻芳伴侣。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寂寞韶华暗度。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

杖锡山中深,与世绝往学。
从来称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间。
今年山神大失职,虎来山前搏人食。

()

端居旷时序,谁怜偕隐心。园庐一经涉,欢晤永沈沈。

昔时手种树,槭槭欲成阴。后来谁攀折,叹息思难任。

()
笔耕长馁拙生涯,何用撑肠着五车。
甚欲疗饥难煮字,可怜不饱费炊砂。
老惭乞米修午牍,贫欲休粮种枣瓜。
梦里不知时世换,买珠犹自说京华。
()
岁寒心事旧相知。
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
()
新葺怀古堂,旧临郭璞池。
去岁夏徂秋,无日不此嬉。
茨菰无暑性,芙蕖有凉姿。
今年池水乾,老子来遂稀。
()
绿净亭边物色奇,放翁睡起曳筇枝。
新凉已似雁来後,微风却如梅熟时。
绿竹成阴藏细栈,朱阑倒影入清池。
登临独恨非吾土,不为城头画角悲。
()

流莺啼碎残红落,游丝牵绕秋千索。景物正无聊,愁怀借酒消。

寒风飘绣幕,人瘦怯衣薄。独自怕凭栏,春光冷又残。

()

空斋起对佛镫明,辨色东方已启行。半岭松风斤竹涧,一天梅雨大荆城。

稍分岩壑供游瞩,犹觉衣冠苦送迎。带得山中云雾去,煮泉且试雁茶清。

()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

荆楚风烟,寂寞近、中秋时候。露下冷、兰英将谢,苇花初秀。归燕殷勤辞巷陌,鸣蛩凄楚来窗牖。又谁念、江边有神仙,飘零久。横琴膝,携筇手。旷望眼,闲吟口。任纷纷万事,到头何有。君不见、凌烟冠剑客,何人气貌长依旧。归去来、一曲为君吟,为君寿。

()

曾携赋草入天门,五色云中谒至尊。一代文明千载会,十年耆宿几人存。

尘中事往浑如梦,客里情亲得共论。浪说题名垂不朽,相期努力答君恩。

()
故乡未可归,异县难久留。
海深蛟鱷怒,安得乘桴游。
贫贱岂天意,自不曲如钩。
吾道未全穷,三岁依贤侯。
()

造物生美材,暴弃良可惜。无负培植心,亟宜求自立。

自立果云何?在不囿于习。目下风俗颓,相耀衣与食。

()
白叟黄童话使君,买牛买犊谕邦人。
今年菽粟仓箱满,仁政常为七县春。
()
石门欲到更无疑,隔海风涛未可期。
到得石门非不好,只愁未到石门时。
()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
昔在基皇极,师臣论九畴。
丘陵忽为谷,天地不藏舟。
河洛功无憾,幽燕策未收。
嗣皇朝万国,任姒正兴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