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宋代。李新。萧萧角声叠叠鼓,招提旷荡漾无环堵。编蓬悬席不遮拦,西面透风东面雨。官归庇身无一瓦,反更罹此百忧苦。呜呼五歌兮歌思多,不曰有命其如何。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新。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角声萧萧,鼓声叠叠,招呼客人来到宅邸,宽敞无拘束。
凉风吹过编织的席子,无遮无挡,一面透风,一面迎雨。
官员归来,庇护在这没有一片瓦片的居所,反而更加陷入百般忧苦。
唉呼,我歌唱五首歌,思绪万千,不知命运如何。
诗意和赏析: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客人在李新的家中作客的场景。诗中描述了鼓声和角声交织的声音,表现出欢迎和喜悦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席子的编织和居所的简陋,展示了他的待客之道,即使条件艰苦,也能尽心接待客人。然而,诗人在描写官员归来时却表达了一种苦闷和忧伤的情绪,暗示了官员在官场上的困境和压力。
整首诗以"呜呼五歌兮歌思多,不曰有命其如何"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五歌"指的是前面的五首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诗人意味深长地告诫人们,生活中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变数,个人的命运往往不受个人的控制,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要积极面对生活,尽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诗人以客人作客的场景作为载体,通过描写细节和对比,表达了对官场困境和命运的疑问和感慨。这首诗词既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度和情怀,又抒发了普通人对命运的感慨,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一。明代。祝允明。昔者病斯世,庸人常扰之。百物安大化,甚似垂裳时。衮衮元化中,吾生托于兹。学道三十年,今辰聊寡疑。愿言戒迷涂,灵台亦有持。
游罗汉院因会张良辅大夫遂留於壁。宋代。李处权。寺古天寒杖屦清,閒身合得此閒行。破烟独鸟惊人去,积雪群峰照眼明。坐久泉声醒客耳,谈余茗味发诗情。张公语壮髯如戟,蚤晚掀涛看斩鲸。
读书。明代。马治。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读书南山日,秋气浩漫漫。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已与清景晤,乐哉此盘桓。餐和遗糟粕,饮胜入肺肝。隐几俄万古,其人梦交欢。携手逍遥墟,乾坤欻高寒。顾谓尘世子,斯道自平宽。胡为在荆棘,方寸生波澜。向无问津者,悲尔后来难。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其三。宋代。王之道。云影曚昽日洒晖,金湖西畔晚阴微。渔舟缭绕青山去,枫叶追随白鸟飞。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近来病瘠连诗瘦,翻爱西台字样肥。
喜宗兄端叟再会武林还暨阳二首。元代。方回。兵间曾脱死,不意各年高。未觉才全尽,犹能气颇豪。有诗尝互看,无酒可同遨。吴越相思梦,谁云隔夜涛。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宋代。苏轼。瞳瞳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自零。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仆射吕公、门下韩公、左丞刘公,皆自讲席大用。)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干。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两鹤催颓病不言,年来相继亦乘轩。误闻九奏聊飞舞,可得徘徊为啄吞。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従,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
题画(二首)。明代。张绅。高树漏疏雨,滴沥下银塘。美人卷帘坐,银鸭自添香。风吹绿荷叶,正见宿鸳鸯。¤
感赋七首 其四。元代。刘崧。传闻南寇盛,惯捷海中船。兵甲今如此,风涛正渺然。鱼龙秋气外,貔虎暮云边。自倚皇威震,谁为赤子怜。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宋代。梅尧臣。秋树无黄鸟,蝉声亦自哀。素车新陇去,白马旧宾来。薤上朝阳露,池中岁劫灰。短长何足较,嗣子有高才。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宋代。叶梦得。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烟树晚微茫。孤鸿下夕阳。梅花消息近。试向南枝问。记得水边春。江南别后人。
和西仲秋日闻莺诗。元代。仇远。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林欑。宋代。林同。七闽独莆郡,双阙郁相望。岂识林孝子,曾来尉福唐。
寓吴门十首。宋代。陈造。官卑责薄得徜徉,漫仕归来味更长。它日故人多好事,笼鸡载酒未吾忘。
次韵李方叔宋镇立秋五绝 其三。宋代。李之仪。秋热春寒花不老,云浓日薄雨频收。共言今岁鱼偏熟,旧网须教展一筹。
白鹤观。宋代。秦观。复殿重楼堕杳冥,故基乔木尚峥嵘。银河不改三千尺,铁马曾经十万兵。华表故应终化鹤,谪仙未解独骑鲸。井泉一一儿童旧,白发衰颜只自惊。
撼庭秋。宋代。晏殊。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题长滩铺。宋代。李吕。一丘一壑吾臭味,真是真非孰有无。月笛烟蓑秋正好,急须归钓渚溪鱼。
送黄符鼎奉表入京 其二。明代。陈邦彦。胡考先臣拜宠嘉,八年今日重宣麻。南中父老争扶杖,圣代承恩第一家。
虞美人•闺情。清代。彭孙遹。连枝兰烛荧荧影。帘外秋风冷。神丝绣褥郁金香。不觉犀梳低堕枕函傍。纤纤玉指如萌削。数遍阳台约。脂殷粉弱最伤情。偏是行云梦好易为醒。
颂古三十二首。宋代。释明辩。垂钩不似迷津客,张网诚非待兔人。半夜乌鸡何处去,天明吞却玉麒麟。
石屋。明代。高启。双崖立幽关,一洞开深宇。青嶂近为邻,白云闲作主。不受杜陵风,可避河朔暑。华栋几回新,渠渠独千古。
苦旱得雨时近重五。清代。陈忠平。高峡垂恩渥,湿风初挟雷。郊还新翠色,市绝旧黄埃。黍角系丝细,龙舟祈浪催。灵均千古泪,殆化澍霖来。
挽东莱先生 其一。宋代。唐季度。多士将安放,先生今则亡。正宗传道德,馀事见文章。遽作两楹梦,空遗百世芳。哲人胡不寿,天理竟难量。
卓庵 其二。元代。李道纯。大地铲教平,庵基即日成。来山从丙入,去水放西行。门户全通达,窗棂透底明。庵中谁是伴?月白与风清。
正月二日朱孟瑜宅赏灯是日有雪。明代。张宁。爆竹烘炉炭未灰,朝元才罢赏心催。鳌峰瑞应三呼起,火树花兼六出开。老去喜逢春宴蚤,晦馀先借月明来。临安旧事依然在,更待官灯上戏台。
读李世卿大厓文集二首柬乃弟立卿宪长 其二。明代。孙一元。杖屦当年谁与从,白云回首有高踪。畸人随化文章在,我梦罗浮四百峰。
渔家傲。宋代。谢逸。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鲙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飘流。宋代。晁说之。飘流北客江之左,自问行藏语亦难。江上即今无盗贼,浪中何日不风寒。曹潘鼙鼓於兹见,王谢风流何处看。归客不知朱雀好,但夸明月洛南湾。
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宋代。黄庭坚。故人折松寄千里,想听万壑风泉音。谁言五鬣苍烟面,犹作人间儿女心。
玉胡蝶(王忠州家席上作)。宋代。陆游。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暗端相。燕羞莺妒,蝶绕蜂忙。难忘。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断人肠。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钱江阴挽词。宋代。楼钥。客授向东欧,君为郡督邮。岂惟寮契笃,更喜吏才优。每叹频年别,俄惊一梦休。虞山渺何许,泪落不能收。
荆门上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共理分荆国,招贤愧不材。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觏止欣眉睫,沉沦拔草莱。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始慰蝉鸣柳,俄看雪间梅。四时年籥尽,千里客程催。日下瞻归翼,沙边厌曝鳃。伫闻宣室召,星象列三台。
上云乐。唐代。陆龟蒙。青丝作笮桂为船,白兔捣药虾蟆丸。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
走笔戏赠万伯修使君二首。明代。邢侗。杞花垂实玉关秋,壮岁无端去国愁。自笑年来身暴贵,画旗春色上龙楼。
减字木兰花(冬日饮别赵德远)。宋代。赵长卿。小春天气。未唱阳关心已醉。红蓼秋容。后会何时得再逢。归朝好事。仰看皇州扬雨露。百里恩波。拟欲留公无奈何。
题严子陵钓台。宋代。姚勉。怀仁辅义戒阿谀,万古先生两句书。长往不来安有此,如知王佐在樵渔。
十和贺太渊得雄二首。宋代。刘克庄。郁郁葱葱初抱送,惊惊怕怕永销除。子瞻要待啼时看,介甫曾夸画不如。先敞高门容驷马,旋闻别馆戏羊车。中庸诗礼牢扃鐍,他日亲传伋与鱼。
寄敷水卢校书。唐代。黄滔。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题上巳日滕王阁雅聚。清代。陈忠平。飞阁江烟翠,和风化九韶。文章同气味,市井任喧嚣。命笔春难画,停云鹤可招。一堤杏花雨,点滴涌成潮。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老态垂垂,岁月浸欺。半头生白发,瘦骨裹黄皮。情闲用而活,句妙默而知。河阔斗寒云静夜,天无四壁风披披。
黄牡丹。明代。杨循吉。京洛豪华迹已陈,姚家春色对何人。于今寂寞东篱畔,又作黄花十度新。
李侯二首 其二。元代。王冕。李君潇洒姿,沦落在羁旅。相见无长言,潸然泪如雨。一身顾何为?七丧未能举。江山隔中州,遥遥望乡土。岂以途路艰?所值时节迕。乌鸟有私情,而人复何处?行行望苍天,那知此情苦。郭范久不作,此义孰为补?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宋代。范仲淹。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过长林湖西酒家。唐代。司空曙。湖草青青三两家,门前桃杏一般花。迁人到处唯求醉,闻说渔翁有酒赊。
钱翁。清代。顾炎武。和扁日以遥,治术多瞀乱。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彭铿有后贤,物理恣探玩。耻为俗人学,特发仁者叹。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循方以治之,于事亦得半。条列三十馀,有目皆可看。略知病所起,可以方理断。哀哉末世医,误人已无算。颇似郭舍人,射覆徒夸诞。信口道热寒,师心作汤散。未达敢尝之,不死乃如线。岂如读古方,犹得依畔岸。在汉有孝父,仁心周里闬。下诏问淳于,一篇著医案。如君静者流,嗣子况才彦。何时遇英明,大化同参赞。
夜游宫。清代。佚名。四百四病人皆有。只有相思难受。不疼不痛在心头,魆魆地教人瘦。愁逢花前月下,最怕黄昏时候,心头一阵痒将来,一两声咳嗽咳嗽。
草。唐代。张南史。草,草。折宜,看好。满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荒城古道。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唐多令·寒食。明代。陈子龙。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再叠。元代。仇远。醉眠春一榻,不记梦伊何。落月明红叶,寒厅暗绿莎。敝袍为客久,高枕阅人多。未有匡时策,无心中甲科。
惜芳菲(述怀)。宋代。曹冠。寓意登临诗与酒。豪气直冲牛斗。挥翰风雷吼。我生嗟在东坡后。流水高山琴静奏。莫笑知音未偶。天意君知否。穷通在道吾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