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二首

巨野二首朗读

《巨野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落芙蕖晚,
红落指的是芙蓉花的花瓣逐渐凋零,芙蕖晚指的是芙蓉花在傍晚的时候凋谢。通过描绘芙蓉花的凋零,诗人表达了秋天逐渐来临的迹象。

青深蒲稗秋。
青深指的是蒲草和稗草的颜色深沉,秋天的意味逐渐浓厚。蒲稗是秋季特有的植物,所以诗人通过这两种植物的描绘,描述了秋天的氛围。

平湖无过鸟,
平湖是指广阔的湖面,无过鸟表示湖面上没有飞过的鸟儿。这里通过描绘静谧的湖面,强调了秋天的宁静和寂寥。

鸣鼓有行舟。
鸣鼓指的是船上敲鼓的声音,有行舟表示湖面上有船只在行驶。这句诗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完全消除湖面上的活动,人们仍然在湖上划船,享受着秋日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秋天即将到来的迹象和秋季的宁静与活跃共存的景象。描绘的是一幅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秋日湖景,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陈师道是北宋末年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注重细腻描绘,以及情感表达。《巨野二首》也是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的一首佳作,通过对花、草、湖水和人们活动的描绘,传达出秋天的氛围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陈师道朗读
()

猜你喜欢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

思君何时休,川长波悠悠。棋枰今生尘,诗筒谁相酬。

诸公皆才豪,吾衰惭非俦。犹当陪从容,重游东湖舟。

()

楼外青山列翠屏,矮窗放入眼增明。丹青花草春描画,水墨林泉秋写成。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高人对此不容语,独倚阑干看晚晴。

()

苍壁屯云戟卫森,白云入户衮衣临。千章乔木祇如故,一尺流泉不在深。

剩有桑麻居杜曲,岂无觞咏集山阴。登高却省曾游处,短发搔馀不耐簪。

()

善战师无怯,何妨教绮纨。蛾眉人授孑,虎幄将登坛。

八陈如荼合,重英戴胜攒。玉阶辞奉帚,翠袖即称干。

()

仙舟共泛沧波去,且向苏公堤下住。
西风吹就芙蓉城,青镜闲妆两呈露。
皇家家法崇俭素,宸心但欲乘商辂。

()

关晚牛羊下,城高鼓角清。道傍迎候吏,马首拜诸生。

()

闻君春到石头城,将妾和儿赠友生。此事太奇终有悔,天恩难断可无情。

既归白业家何定,欲返黄州路未平。江上故人多古义,东郊应与结茅成。

()

春霖闭门久,春色聚庭木。一梦辞旧山,四邻有新哭。

菰蒲生白水,风篁擢纤玉。为忆湖上翁,花时独冥目。

()

虎头诸孙总痴绝,老安不痴乃用拙。忆在吴中写墨君,雪楮水缣每飘撇。

妙处不减文湖州,同时更有柯丹丘。眼底只今无此客,使我悒悒怀风流。

()
四海茫茫有隐忧,儒官头白久淹留。
漫言当路轻冯衍,却叹旁人笑马周。
水涨石湖青雀舫,花残姑浦白蘋洲。
相思静倚青毡冷,强饮空庭夕漏秋。
()
百里桑麻雨露同,溪山无地不春风。
东风若问春来处,尽在门前桃李中。
()

曾寓禅房十日居,重来不见旧时书。閒窗一榻春宵梦,细忆流年二纪馀。

()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

结交不识心,终非计之上。君谓河冰坚,其下翻潜浪。

浪翻无已时,冰也成流澌。君为踏冰人,浮沈安可知。

()

大道从来属自然。空堂寂坐守机关。

三田宝,镇长存,赤帝分明坐广寒。

()
春欲半。
重到寂寥山馆。
修竹连山青不断。
谁家门可款。
()

()

君恩未报身何有,且寄扁舟梦想中。

()

宦海已倦游,言归谢华膴。投簪返故园,经营成别墅。

依冈构丘壑,高低辟花圃。涉趣有余欢,亭轩便容与。

()
春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

县圃风流翰墨场,客心凭吊剧苍凉。掞文已撷江山丽,主器应扶社稷长。

委巷年深尘刹暗,虚檐昼掩草庭荒。不知慧业归天上,可得神游近戴匡。

()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