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履约秀才

寄王履约秀才朗读

《寄王履约秀才》是明代陈源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海茫茫有隐忧,
Across the boundless sea, hidden worries abound,
儒官头白久淹留。
Confucian officials grown old, long detained.
漫言当路轻冯衍,
Casually speaking, Feng Yan's path seems light,
却叹旁人笑马周。
But sighs arise from others, mocking Ma Zhou.

水涨石湖青雀舫,
The rising waters of Lake Shi, the Green Sparrow boat,
花残姑浦白蘋洲。
Withering flowers in Gupu, the White Water Chestnut Islet.
相思静倚青毡冷,
Thoughts of longing silently lean against a cold blue mat,
强饮空庭夕漏秋。
Forced to drink alone in an empty courtyard, the evening clock ticking in autumn.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明代时期的一些景象和人物,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孤独感。作者通过描述四海茫茫的景象,暗指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心中的隐忧。他提到儒官头白久淹留,暗示了士人长期被困于官场,无法施展才华,感到困顿和压抑。作者以冯衍和马周作为比较对象,表达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轻若无物,而旁人却对他们嗤之以鼻,感到叹惋。

诗中还描绘了一些景物,如水涨石湖和花残的姑浦白蘋洲,这些景象都带有凄凉和寂寞的意味。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他在寂静的夜晚倚在冷冷的青毡上,孤独地饮酒,听着夜晚的钟声和秋天的漏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作者抒发了自己的忧虑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在官场和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

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描绘水涨石湖和花残的姑浦白蘋洲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氛围,与作者内心的孤独感相呼应。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冯衍和马周的描述,突显了作者在文学道路上的无奈和困顿,与旁人的嘲笑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景物描写,表达了明代士人的忧虑和孤独感,通过对比和隐喻,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之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玉龙睡起长风激,尽蜕玉鳞漂八极。
蓬仙帝女聚瑶台,剪水效祥谁所役。
或疑天公陋尘域,幻作冰壶供一剧。
是耶非耶竟莫知,杯酒聊容曲身直。
()

三年不见郎,万里梦他乡。江水直到海,寸心如许长。

()

吴儿织吴锦,新机索高价。绚綵画不成,俨然夺造化。

()

细雨洒深竹,轻烟罩孤屿。倏然坐迟暮,欲语不能语。

()
画出阳关古别离,萧疎柳质不胜悲。
行人顾叹离人泣,柳下渔翁总不知。
()
风搅长江浪搅风。
鱼龙混亲一川中。
藏深浦,系长松。
直待云收月在
()

寒宵共逐寻芳侣,杖策穿林鸟道斜。月暝空山无吠犬,雪迷芳树欲飞花。

行看橘柚开三径,望尽云松隐数家。就此卜栖那可得,居人指点说桑麻。

()

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

层轩俯江壁,要路亦高深。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

()
天末逢秋半,临流玩佳月。
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
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
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圆缺。
()
师资为学之规,朋友为学之劝。
说与润屋千金,何似传家万卷。
()

二一庐前春满,先生报道迁居。林花惨淡鸟欷歔。

似怨薄情轻去。

()

海气润三山,彤云缥缈间。岂应无劲卒,谁与固重关。

鱼服困何急,龙髯去不还。侍臣恩遇重,回首若为颜。

()
少仕既勤劳,暮节念君息。
小车辞汉庭,缁衣赋卫国。
广园树佳木,鸣鸟来野色。
京水鱼可缗,东陂雁可弋。
()
柳暗西津桥步斜,长川练练若萦蛇。
晚来不为东风恶,与子留连待月华。
()
()
岁晏修渔事,邀宾俯碧流。
鸣榔截横浦,丛糁聚寒洲。
舴艋争离合,鸕鷀巧泛浮。
鲂来比河上,鳊出似槎头。
()
今年秋多阴,殊未决丰歉。
时时云一片,复作雨数点。
晚来晴颇牢,天宇碧如染,微风过林梢,斜日在山崦。
农家筑场罢,竭作事收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