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龙。宋代。陈造。广殿罗笾豆,修廓振佩环。帝觞初拜手,仙驭不违颜。瑞雾浮空下,灵风拂袂还。定知龙宛宛,千礼拱南山。
《祭龙》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以祭祀龙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龙神的虔诚崇敬之情。
诗中描述了广阔的殿宇,装饰华丽的屏幕和香炉,以及悬挂着铃铛的佩环。这些细节给人一种庄严的氛围,彰显了祭祀的庄重性质。
首句“帝觞初拜手,仙驭不违颜”,表明皇帝亲自举杯向龙神敬酒,而龙神没有违背颜色,显示了龙神的威严和圣洁。
接下来的几句“瑞雾浮空下,灵风拂袂还”,通过描绘祭祀现场的景象,展示了神秘的氛围。瑞雾弥漫在空中,神秘的灵风轻拂袍袖,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定知龙宛宛,千礼拱南山”,表达了对龙神的崇敬之情。作者表示,我们相信龙神的存在,它在南山之巅接受千千万万次的祭礼。
整首诗以庄严肃穆的氛围和崇敬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祭祀龙神的场景,展示了宋代人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晓望白帝城盐山。唐代。杜甫。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和人乞朱樱十首。宋代。廖行之。浮沉闲却紫玻璃,洗盏丁宁已戒儿。会见金盘红万颗,为君痛饮倒酴醿。
癸丑正月二日。宋代。陆游。菊丛抽绿满枯荄,绕舍梅花已遍开。须信今春春事早,江乡开岁有奔雷。
和子与王徵君中秋短歌一首。元代。刘崧。玉绳差差月澄曙,银汉西流天尽处。晃朗惊浮玉井莲,空明似见婆娑树。澄曙光连宿鹭翻,关山影逐行人去。谁似溪头王子猷,一庭竹色耽吟趣。
和绛守王仲贤郎中。宋代。邵雍。为郎得绛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夸。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中秋四山诗 其一 玄墓山。明代。张元凯。攀跻匪巉峭,佳胜兹岩具。偶偕良朋来,不负探奇趣。秋迟冥鸿归,云向潜虬护。朗月升高天,深林曷知暮。五湖浩无际,千峰俨欲赴。渐辨涧底星,遽失峦间雾。波流缟练长,光动金银互。缥缈生虚无,楼台已改故。恍观大海潮,雪浪排空骛。何必三神山,仙人始回顾。遗世鲜与徒,孤踪应有遇。旷哉古今心,莫以荣名误。
五老峰。宋代。李纲。五峰秀出如五老,须发苍然长美好。问之不肯道姓字,俨若子房从四皓。商山采芝亦已久,汉庭辟谷何其早。优游相与定储皇,携手江湖共幽讨。化为峰石寄山巅,下视尘寰真电扫。衣冠想像犹伟然,容貌至今初不槁。祗应明月见当时,间有白云来问道。逝将筑室近峰前,岁晚相依得相保。
窑前小酌和外舅韵。宋代。刘学箕。五马旌旗去路长,笋舆穿翠度羊肠。霜馀绿橘浆尤美,秋晚黄花气倍香。胜景形容诗入咏,羁情排遣酒傅觞。风流太傅何面诧,独载东山窈窕娘。
游山。宋代。陆游。久客喜归舍,况逢秋气新。聊乘行艓子,闲觅住庵人。道士青芒屦,高僧白毛巾。更须苔井水,一为濯京麈。
忆昔。宋代。刘克庄。忆昔春郊共踏青,十人中已九凋零。溘先未遣随朝落,殿后姑留作曙星。老眼蝇书犹可读,微聋蚁闹不须听。申公岁晚殊多事,白首番番诣汉廷。
谏长之门人曾君三异作招隐图并赋二诗以招谏长之归亦赋二首 其一。宋代。许及之。谢公雅志在东山,其奈苍生债未还。寄语故人专一壑,不妨清梦落沧湾。
己卯秋归自皖上偕罗季作省先考妣墓口占 其一。清代。梁朝钟。先子当年欲学仙,令威归去已多年。橙黄橘绿山阴道,坟在梅花千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