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八首

都梁八首朗读

《都梁八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关塞凄凉处,青徐指顾边。
如何汉正朔,不尽禹山川。
将略轻三捷,天威重万全。
诸公不愒日,老子判留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关塞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疆界的关切和忧虑之情。在诗中,作者提到了青徐,指的是关中和徐州,这些地方是宋代北方边境的重要区域。他通过这些地方的指点,表达了自己对边疆防线的关注和关心。

诗中还提到了汉正朔,指的是汉代的正朔历法,作者借此暗示自己对于国家政权的关注和担忧。他认为,无论怎样描述汉代的历法和历史,都无法尽情描绘禹山和川流,表达了他对国家山川壮丽景色的无限向往。

作者还提到了将略轻三捷,天威重万全,这是对军事将领的评价。将略指的是军事才能出众,而轻三捷则表示将领轻视自己曾经取得的三次胜利。天威重万全则是对上天的力量和保佑的赞扬,认为上天的力量胜过万事。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不满和自己的日渐衰老之感。他认为众人对于时事的理解和判断都不够准确,而自己则感到岁月的流逝,意味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逐渐荒废。

赏析:
《都梁八首》通过对边疆凄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边塞将士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提及禹山川、汉正朔等历史和地理的元素,增强了对国家历史和山河壮丽景色的向往。

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军事将领的评价,将略轻三捷与天威重万全,凸显了对将领的军事才能和上天保佑力量的推崇。这种对军事和神圣力量的称赞,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期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自身境遇的不满和感慨。他认为众人对时事的判断不够准确,而自己则感到岁月的流逝,年华不再。这种个人的无奈和自省,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深意。

《都梁八首》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时代的关切,以及对边塞将士和山河壮丽景色的向往。它通过对历史、地理和军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

猜你喜欢

出昼经三宿,吾行未厌迟。群公期出祖,满卷重贻诗。

天地开晴旭,山川耀远姿。去途净如洗,尘土岂容缁。

()

杜鹃花上杜鹃啼,自有归心似见机。人各有求难意合,何须勤苦劝人归。

()

洪垆降飞冶,至柔出真坚。澄怀百代心,大匠非私偏。

凛哉视领要,寓言惊天全。神鹰下梦泽,巨鱼伏潜渊。

()

崇禧寺前风日清,銮舆遥迓定钟鸣。山林有道裨王化,天地无私荷圣情。

娄约入梁终应诏,惠琳居宋岂贪名。金山重感千年梦,愿济幽灵答治平。

()

介子英英起若耶,元龙湖海气应华。补天先鍊娲皇石,汛月何誇博望槎。

行部诸洲宏远略,编成新语整归车。故人僻处湘江上,为赋杨荂当鼓笳。

()
晓过苍凉宿雾东,蓬莱金碧起浮空。
沧溟万里排天去,人物纷纷海市中。
()

楚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秋树江山人别后,夕阳楼阁雨晴时。

()
穿洞扳岩日几回,瘦筇欲去复徘徊。
园丁亦怪经行数,笑道今朝官又来。
()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
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
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
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
望极平湖不得山,水长山远画图间。
赋诗不似王摩诘,湖北湖南空往还。
()
直上觑,直下觑。
七佛已前,闲家泼具。
少室铁牛,黄梅石女。
()
秋毫得失肯悲欢,北固山边更一看。
龙虎四雄那复见,今馀铁镬两团团。
()
孤客危冠不得眠,清灯古像共安禅。
鬼神未用来听法,我自观心绝世缘。
()

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
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

()

促织鸣,鸣唧唧。懒妇不惊,客心悽恻。秋夜月明露如雨,西风吹凉透絺苧。

懒妇无裳终懒织,远客衣单恨砧杵。促织促织,无复悲鸣。

()
东海珠胎清庙珍,壁水季孝第一人。
胡为俯首莲泛渌,如有用我试治民。
古来幕中要婉画,君乃不肯作此客。
囊箧细碎吾不能,玉壶清冰朱丝直。
()
剪剪香云以影寒,更无红粉旧时痕。
只因曾悟桃花偈,閒却春风梦几番。
()

閒来当暑起清风,乾巽相逢自化工。兀兀端居洵适适,羲皇何必北窗翁。

()

素车遵广陌,丹旐转坟园。爵秩三宫贵,威仪九御存。

苔阶凝古色,松隧锁黄昏。秪有齐纨扇,犹馀箧笥恩。

()

清清江潭树,日夕增所思。

()

瑞雪遥期,时风未起,嫩寒犹似春华。岁乖芳乱,生意住千家。

韶乐弦歌莫奏,恐迟误、驿寄梅花。凭谁问,阳和几许,还带一城沙。

()

潮来音普闻,潮平音亦歇。孰若此山堂,潮音未尝绝。

()

金华金华相望高,城中秋树见毫毛。武山云气长来往,只驾仙人皮与陶。

()
竹山绝顶古招提,境异相将竺国齐。
灵鹫雄吞台岳小,瑞峰高压斗牛低。
云深石怪宜猿隐,水静林幽乐鸟啼。
是说当年封紫箨,只因丹凤此中栖。
()

朔风扣群木,岩霜凋百草。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

万物皆暇,一人独劳。谓我无劳,而心慅慅。引酒一石,不能酕醄。

或沽也咎,未醇其醪。言履我闼,仰视天高。嗟我不翼,曷羡雁翱?

()

雉子斑斑,方游水湍。朝游水北,暮游水南。五色其羽,文何翩翩。

嗟彼王孙,来游江干。须臾盻之,忽焉见残。雉子向言,有鸟在天,尔胡我残。

()
黠鼠同奸吏,贪狡胜勇兵。
盆翻施计巧,血战视身轻。
拙笑龟怡患,饥怜萤独清。
貂蝉何物者,冠晚得光荣。
()
力引豺狼噬九州,獾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为崇,玉斧封疆半已休。
绍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狞欲谁尤。
儿时曾读前朝史,几夜寒灯见泪流。
()
不到清泉白石边,却来城市走喧喧。
夜来一派银潢水,泻向琼台玉槛前。
()

一径封苔知雨足,贰车行县昔时迁。对花啜茗思春日,拂拭新诗益怅然。

()

独坐闲观瑞雪,方知造化无偏。不论林木与山川。

白玉一时装遍。

()

翠盖相扶两不攲,多情独许见阳窥。千年自有逃形处,聊与清香暂约时。

()

吾爱高秋亭上望,水风凉澹惬幽情。山形左右互拱揖,海气旦暮多阴晴。

西畴农歌罢亚熟,北埭渔唱沧浪清。人生得酒且自适,何必身后立空名。

()

放舟信所适,爱此湖中春。春风剪澄眸,流光如盼人。

轻讴起閒羽,柔橹潜修鳞。白云何方来,英英间青蘋。

()

泽国梅雨馀,衰年困蒸溽。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

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

()
万顷青山只一溪,此中聊欲效真栖。
寻深巧被闲云到,破静时闻幽鸟啼。
羞有卑功追管晏,惭无高节比夷齐。
困眠饥食真吾事,宝篆香残日又西。
()
古郡有奇观,祖祖灯相传。
子来后往哲,青山古依然。
纷纷簿领中,深观常安然。
但内外尽,饥餐困须眠。
()

有客伤春感慨多,裁诗江上寄羊何。怀人一夜生芳草,叹世千川怨逝波。

去住厌随都市卜,风云须借鲁阳戈。长安衣马花如锦,莫向春江制芰荷。

()

吴兴水为州,诸山若浮萍。况此一培塿,琐屑世未名。

所欣渔樵居,乃与缁锡并。种竹有万竿,结茅无十楹。

()

子侯一日病,滕公千载归。门庭怆已变,风物澹无辉。

群吏谒新府,旧宾沾素衣。歌堂忽暮哭,贺雀尽惊飞。

()

昔隐君平卜,今闻事又非。
肘犹悬蠹简,身止挂鹑衣。
芒屦沿山去,茅檐讲易归。

()

嘉谷隐丰草。
草深苗且稀。
农夫既不异。

()

兰桂秋风一夜催,衮衣何处望南陔。堂垂斗帐销香篆,鉴掩飞鸾下玉台。

汉使从天虚卤簿,胡笳和月助悲哀。东门咫尺佳城在,双鹤飞空日几回。

()

火树银花触目红,
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

()
今年时雨即时晹,用向田园每恰当。
刈者不愁耕者喜,似曾真宰与商量。
()

池上柳,风袅早春时。向晓烟拖花外绿,美人临水折轻丝。

红袖打莺儿。

()

愁云怒风相追逐,青山灭没沧江覆。
少留灯火就空床,更听波涛围野屋。
忆昨踏雪度长安,夜宿木瘤还苦寒。

()
洞庭余柑三寸黄,笠泽银鱼一尺长。
东南佳味人知少,玉食无由进上方。
()

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
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已无。

()

一壑风烟自可留,十年湖海漫狂游。短衣射虎真堪乐,莫恨将军老不侯。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
忆昨岁莫止,慷慨生死机。
拟韵追先哲,持为自寿诗。
成篇示叔季,心然口交非。
讵知不一霜,季兮先露晞。
()
岳寺分携后,邮亭邂逅时。
鸣鞭萍实驿,分韵木犀诗。
契阔书忘素,飘零鬓益丝。
我归宁偶尔,君至忽于斯。
()
一曲芳池万柄荷,游鯈潜躣水扬波。
竹孙楹风偏细,梅子江湖雨正多。
凡物寓进俱意得,谓予不饮柰愁何。
暂来徒又还去,猛拍栏杆浩浩歌。
()
腊前能几日,年后不多时。
五岭无千里,东亭共一陲。
胡为欺北客,未即见南枝。
或谓冰霜候,还忧衣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