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才枕屏。宋代。陈造。寒风惨澹森木古,群鸦无人自翔舞。重山积水几里所,稍见孤舟渺烟雨。意吞洞庭卓天姥,短屏数幅渠能许。何时去作湖山主,还唤诗翁来着语。
《张秀才枕屏》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寒风惨澹森木古,
群鸦无人自翔舞。
重山积水几里所,
稍见孤舟渺烟雨。
意吞洞庭卓天姥,
短屏数幅渠能许。
何时去作湖山主,
还唤诗翁来着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寒风和森林的景象作为开篇,展现出一种荒凉、凄凉的氛围。群鸦在空中自由翱翔,却没有人类的存在。接着,诗人描述了重重的山峦和积聚的水,一片苍茫之中,隐约可见一艘孤舟,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这些景物的描绘给人一种深远广阔、辽远无边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把视线投向了洞庭湖和天姥山,表达了对湖山的向往之情。洞庭湖和天姥山都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区,被视为江南地区的名胜之地。诗人将意念融入洞庭湖和天姥山中,表达了对这些山水的心灵拥抱。短小的屏风上绘有几幅山水图画,这些画作让人感受到山水之美,也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湖山的主人,并且期待着能够与同样钟情于湖山的诗人一同来此,共同抒发情感。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荒凉、苍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湖山的向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示了陈造细腻的诗意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春日与客谈旧事有不能忘者纪以小诗 其四。明代。顾清。城上青山绕凤楼,朝回无事日寻游。白头相望沧江外,冷落西风二十秋。
闻五兄二侄两榇自福州归里不胜怆然。清代。朱景英。客心故凄楚,重以死丧悲。同怀既异路,茹痛摧肝脾。栖魄小西湖,遐予海东陲。可怜风雨夜,对床杳无期。竛竮百忧丛,赖有犹子随。盛年忽短折,老泪惟承颐。忆昔衔恤奔,闽峤初牵丝。累岁骨肉惨,都在天一涯。人生乐仕宦,而我至于斯。樵川滩巀嵲,旴江濑逶迤。素旐从此去,故山日近之。朝来揽青铜,鬓发苍以衰。恸馀行自念,少壮岂其时。
文显和答旦字韵诗再用前韵寄文显。宋代。赵蕃。忆昔追随昏复旦,负郭虽赊足忘倦。别之未觉梦魂疏,但恨有时音信断。世间变化何不有,深谷宁须问高岸。我今瘦骨立如山,君亦童头不能乱。君不见箪瓢自乐保清名,富贵失时多远窜。千年青史固茫茫,精意所关唯此段。
滴泪坡。宋代。王绅。危崖通绝磴,枯木挂长萝。怀古夜郎道,劳神滴泪坡。阴晴咫尺异,冰雪涧沟多。岁暮仍行役,私情可奈何。
凄凉犯 寒柝。清代。陈维崧。一星星火红犹在,更阑空馆才觉。甚地勾栏,那条京瓦,喑呜腷脯。墙根市角。风递到、一城郭索。终不然、啼蛄吊月,或是夜丝络。此际无衣子,冷巷闲坊,睡何曾著。敲时和梦,似徐抛、零星珠雹。陡触霜威,愁杀是、此身寒薄。砉崩腾,柝声四起山月落。
绣川道中。宋代。楼钥。伏波莫作贾胡留,雨意垂垂未肯休。不惮征衫有微湿,只愁平地又横流。行人自厌冲泥苦,野老方当得意秋。倦仆如何致千里,登天徒笑传鸣鸠。
客广陵答天锡见贻韵。元代。吴克恭。汎舟春风生,江光飏云藻。人生杜牧游,柳色淮南道。幸欣韶芳媚,孰云春事杪。远思极绵绵,无缘是芳草。
元夜陪驾燕午门。明代。梁潜。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鳌飞出五云端。蓬莱紫气天中起,玉井红莲地上看。满殿娇歌留夜景,千门羯鼓散春寒。教坊戏乐年年异,愿奉龙颜万岁欢。
兵部王仲行尚书惠诗叙近日直舍隔壁论诗说棋。宋代。周必大。诗可弄万象,棋能消百忧。苦吟复苦战,已过心休休。自从识夫子,十阅长安秋。奇才揜众俊,博物包九流。游戏亦臻极,他人叹无由。脚踏软红尘,手把大白淳。每坐客常屈,有社谁敢投。此事聊复尔,壮怀许闻不。杀虏卢龙沟,镌羌西海头。六奇蕴秘策,凿壁那可偷。稍见壶子机,已惊季咸俦。遂盗祖师法,敢与神秀侔。岂如念贫绩,明许余光求。故将绣段赠,不责玉案酬。
游定水寺寄杜舜臣。明代。吉雅谟下。木纹藤簟竹方床,山阁重阴雨后凉。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机杼夜初长。白鱼入馔松醪熟,红稻供炊笋脯香。云树芝泉随处好,一时清赏肯相忘。
次韵槐卿舅诗寄石榴。宋代。喻良能。细高风物总幽奇,朱实离离瘦玉枝。居士既为东道主,文人休勒北山移。
寄赵帅三首。宋代。陈造。扬州灯火万家春,谁著诗翁寂寞滨。旧腊新年无好况,何须更问紫姑神。
题松石斋。元代。胡奎。抚长松,坐盘石,松头白云如茧白。丹光夜夜穿树林,松下千年生琥珀。长镵木柄古苔青,定拟天寒斲茯苓。一曲瑶琴分半席,月明细和风泠泠。
暮春日同窦别驾洪郡博游槎墩。明代。饶相。春光欲暮春服成,高歌伐木求友生。暂辍簿书出东城,携朋聊为送春行。春花熳烂溪桥畔,飞絮游丝相萦绊。新荷出水簇旗鎗,乳燕衔泥度帘幔。青葱隐隐有槎墩,水绕烟横何处村。
泛舟。宋代。陆游。水乡元不减吴松,短棹沿洄野兴浓。郁郁冬青森翠葆,离离夜合散红茸。村深初度穿林笛,寺近先闻出坞钟。归路夕阳犹满岸,凭舷一笑览衰容。
周天益由福侨剑水灾毁室辄奉小诗劝缘。宋代。刘克庄。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次肩吾庆生日韵。宋代。魏了翁。吾庐几研半生尘,朋友相邀问保邻。旅进群咻浑易事,邻家老子是何人。
题扇寄艾陵年兄。明代。庞嵩。天上故人应渐远,门前炎火却当炉。大和干转云何术,一握清风且自苏。
甲辰岁进诗一编孝宗许其清新翌旦宣谕宰执召。宋代。姜特立。午漏奏新诗,昕朝召节飞。若非梁武帝,谁识谢玄晖。
别舒汝德给舍兼订春还之约。明代。陈吾德。共泛归槎锦水浔,一尊岐路惜分襟。明河夜落西征赋,白日秋悬近侍心。七泽风高闻断雁,五陵花发待华簪。经途不负淮南约,迟尔同扳桂树林。
渔父词一十八首。朝帝。唐代。吕岩。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唐代。卢纶。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扁舟泊处碧烟深,投老坡仙惜此林。洗砚池凝閒月影,遏云歌动老僧心。
亭中碑古人难识,石罅泉清草易侵。忽尔徘徊忽延伫,分沾法雨溉吾襟。
江东行吟 其十 雨中携内与苏苏谒延陵舣舟亭。清代。陈忠平。扁舟泊处碧烟深,投老坡仙惜此林。洗砚池凝閒月影,遏云歌动老僧心。亭中碑古人难识,石罅泉清草易侵。忽尔徘徊忽延伫,分沾法雨溉吾襟。
寄郑克一。明代。欧大任。落魄还家舌尚存,幽栖江渚自成村。梅边有鹤归烟艇,菊下何人送酒尊。闭户已从嵇叔锻,卜邻新灌吕安园。知君谷口人来少,杖策相从欲避諠。
再次韵。明代。黄云。济时勋业已无成,堆案图书境界清。黄落素秋归社燕,绿阴朱夏语流莺。宦情自向衰年薄,山色还同故国明。混迹渔樵真吏隐,日携吴酒对君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