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氏绿映亭二首

题刘氏绿映亭二首朗读

《题刘氏绿映亭二首》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凉叶翻翻不受尘,
芒鞋藤杖及清晨。
开帘小放前溪入,
澄绿光中独岸中。

译文:
清凉的叶子翻飞不受尘埃的污染,
踏着草编的鞋子,手持藤制的拐杖,步入清晨。
拉开窗帘,小心翼翼地敞开前面的溪水,
在清澈绿色的光芒中,独自站在岸边。

诗意:
《题刘氏绿映亭二首》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张栻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清新宁静的心境。诗中的绿意象征着生机和宁静,与尘埃、清凉、澄澈的形象相互呼应。诗人以平和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通过对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清晨景色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景象之中。凉爽的叶子翻飞,芒鞋和藤杖的描绘,展示了一幅清晨行走的场景,使人感受到凉爽和宁静。开帘小放,前溪入画,将读者带入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清澈的绿色光芒更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以描绘清晨景色为主线,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以简约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这首诗以其清新明快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张栻朗读
()

猜你喜欢

赭山深友谊,渔海长离忧。别日悲新客,还家失旧游。

松风开绝巘,塔影暝寒流。化鹤精灵在,犹应到十洲。

()

千岩玉立尽长松,半夜珠玑落雪风。休道东游无所得,岁寒梁栋满胸中。

()

小小茅茨住碧山,柴门无客昼长关。移家更入云深处,城市终年不往还。

()

秋气不成寐,出户月皎皎。我生多忧虞,及壮已衰老。

如彼霜下叶,未落忽先槁。当前一尊酒,举觞问苍昊。

()

露冷金盘酒价添,云埋琼树客愁兼。竹西旧曲无人理,谩捲红楼一半帘。

()

大地山河,无非佛者。此为真身,孰则为假。滔淊清湘,瑶影如泻。

一草一木,亦皆潇洒。月明露寒,绿烟浮野。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
土木偶人,慎无相笑。
天将大雨,止可相吊。
()

圣主求贤席未安,容容默默且弹冠。书生底用狂摇舌,多少当年老谏官。

()

钟山高处。又结层楼住。山自苍苍江自去。万景一时收聚。

平生湖海诗豪。更倾五斗香醪。不信人间好句,不教驱入霜毫。

()

秋夜一何永,北斗横西楼。客子不能寐,揽衣起行游。

俯视清水波,到海无停流。仰观明月光,四五忽如钩。

()

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力尽边城难,功加上将恩。

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

()

白云渺渺欲何之,遥望金山对古祠。翠滴松楸馀旧恨,阴连桑梓系深思。

四时荐祀存家礼,百世文章有墓碑。流庆绵绵应未巳,况闻继述在佳儿。

()

翠华南下拂秋天,龙虎台高古塞边。谁料江南白头客,连宵清语对床眠。

()

山川困游人,而不断归梦。
其余惟日月,朝夕南北共。
日光驱人身,扰扰逐群动。

()
老将明王识,临终拜上公。
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门里,铭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滥,独传说英雄。
()
还如避溺而投火,两处未明令法堕。
速须亲近正知人,如常处此菩提座。
()

细柳垂金不再颦。牡丹迎露几枝新。人间又看一番春。

闻道宫梅开二度,蓬窗红白满香尘。南天间作陇头人。

()

灯前儿女小团*。

岁将阑。

()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梳洗了,百般宜。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

送兄南浦上,情思两悠悠。昆弟难为别,江山总是愁。

橹声摇夜月,帆影障寒流。后夜相思处,嗷嗷鸿雁秋。

()

宗室兰轩,庄亲王女孙,嵩山室,都统能泰母。有《兰轩遗集》。

()
叟邪歌漫遏行云,抔土千年几昼曛。
石鉴可磨人不见,东西台下泪泉闻。
()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

厌住卢家白玉堂,琳宫潇洒占年芳。光生琪树风霜古,影占银潢月露凉。

物外根株本仙种,世间红紫避严妆。遨头词伯今何逊,一笑诗成字字香。

()

环诵题图句。正纪年屠维掩茂,我生初度。卅四光阴浮云过,消得春声无数。

那更有童心如故。爆竹阶前轰若市,任黄粱烂熟鼾难足。

()
兹泉几岁月,复此慰渴心。
谅惟独钟秀,源委来何深。
在昔抱幽独,邂逅逢赏香。
希声听者难,至味乃可寻。
()

大溟湛珊瑚,陆离灼丛条。龙伯何神举,弱纬连六鳌。

之子为国经,含英奉清朝。汎澜先民蕴,眷念首阳椒。

()

剩锦零丝花样,请君休笑。饰时妆、原非了了。南窗自绣伤心稿。

明月深宵,奇泪盈怀抱。步庭前树底,将身拜倒。冷清清、残魂缭绕。

()

想见青宫拂素丝,清风雅操玉参差。一般翰墨归人世,还有章怀太子诗。

()

暖景登桥望,分明春色来。离心自惆怅,车马亦裴回。

远雪和霜积,高花占日开。从官竟何事,忧患已相催。

()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
斗柄回秋律。
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
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南第一。
正野迥、西风寒寂。
()

此夜平原醉,人间更有无。乾坤悬玉阙,日月坐冰壶。

磊落新词社,萧条旧酒垆。灞桥回首处,凄绝断云孤。

()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

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

()

夕阳在杨柳,黄叶依风飞。我心匪伤秋,不觉心独悲。

慷慨向前行,动念多所依。长道眇无界,究竟将安归。

()
直不为楹圆不轮,斧斤亦复赦渠薪。
数株连碧真成菌,一胫空肥总是筋。
()

山色翠氤氲,松关闭白云。礼星孤磬发,受箓妙香焚。

夜静天花落,秋高木叶闻。无由寻许掾,长揖问茅君。

()

北窗隐几乐吾天,莫遣新愁到耳边。
一帽好花供醉舞,半床凉月伴闲眠。
故人自欲辞文叔,明主何尝弃浩然。

()

先子多名誉,人称伟丈夫。病奄千日久,命向一朝殂。

封殓烦邻友,扶持付老奴。此心遗恨在,双眼渐成枯。

()
天堑犹艰限臭夷,江边蚌鷸久相持。
昔珠帘阁俱清野,今琵琶亭亦浚池。
户万八千封作麽,计三十六走安之。
平生师慕尧夫者,老去无端也皱眉。
()

八窗本体自玲珑,凿石为明更不同。
遮莫猕猴常应外,直须蟾月镇当中。

()

微官远道不须论,过里先高驷马门。非关狱吏生来贵,为是于家有子孙。

()

黄花今后。才是秋光暮。依旧满城风又雨。勾引锦囊诗句。

东篱尚可重游。羡君来往风流。莫惜樽前健倒,这回节去蜂愁。

()

爱客筵当曲水开,肴觞交出任萦回。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

不系舟虚谁触忤,无机鸥近绝惊猜。休论俛仰为陈迹,且学山阴祓禊杯。

()
两翁儿女旧论姻,酒担羊腔喜色新。
不遣交情隔生死,固应世好等朱陈。
()
天下兵常斗,山中客未归。
塞鸿南度早,星使北来希草草年光度,悠悠世态非。
自悲同社燕,几处傍人飞。
()
独来独去何人识?厩马朝衣野客心。
闲爱无风水边坐,杨花不动树阴阴。
()
箕踞绳床政自豪,远游何暇续离骚。
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
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
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
()

杪岁属摇落,青蒲忽青青。萌达未几日,大火已南明。

天运一如是,废兴安得停。商郊迁夏鼎,殷士祼周京。

()

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
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

秋日楼台在空际。画角声沈,历历寒更起。深院黄昏人独自。想伊遥共伤前事。懊恼当初无算计。些子欢娱,多少凄凉味。相去江山千万里。一回东望心如醉。

()

方颐大口玉颜红,七尺长身猛似熊。偏得将军传武艺,阔街飞马背开弓。

()
才出城来便不同,绿杨微指藕花风。
过湖船用百钱买,卧看云归南北峰。
()

独对一烛坐,看书犹未眠。不知疏雨过,星月满凉天。

()

去矣年华雨鬓侵,芳游何日惬招寻。疏桐露引萝轩月,画栋云移碧砌阴。

曲涧移泉通药圃,当窗列树尽瑶林。洞门旧有留题在,缘藓春来知几深。

()

汇河镇门东,河水清如苔。其原发湖涧,其流入长淮。

是日天气和,惜此风日佳。试临清泠渊,洗我肮

()

万花明晚嶂,一径霭天香。问法逢龙胜,寻山到雁堂。

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野兴看云逸,松泉捲幔凉。

()
紫府群仙名籍秘。
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
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
露滴彩旌云绕袂。
()

振策陟龟峰,极目散烦襟。扳萝越巘崿,观奇拥嵚岑。

气和濯柔荑,景淑悦鸣禽。淡薄白日辉,游漾轻云阴。

()

约约轻云敛,匀匀晚气凉。不教留鸟梦,何处有花香。

绣幕鸳回翼,莲镫叶坠黄。窗摇三叠水,帘荡一波湘。

()
徒步无车马,颓然一秃翁。
早班朝士底,还杂市人中。
所向都非旧,焉能独不穷。
否臧元自在,芳秽未俱空。
()

不拔金钗赂汉臣,徒嗟玉艳委胡尘。

能知货贿移妍丑,岂独丹青画美人。

()

长堤西去势蜿蜒,经理相传大定贤。秋蚓行泥身确确,苍龙照水影翩翩。

绿杨三月飞春雪,碧草千年起暮烟。君到汴河南去路,拟将诗句咏当年。

()

巨细同一马,物化无常归。修鲲解长鳞,鹏起片云飞。

抚翼抟积风,仰凌垂天翚。

()

山花红与绿,日暮颜色足。
无名我不识,有毒君莫触。

()

几年飞挽佐东征,凯奏才闻入帝城。岛屿鲸鲵千浪息,丝纶日月万方明。

休誇校猎长杨馆,但听铙歌细柳营。不是舞干能格远,勋名谁解动公卿。

()
狂僧草圣继张颠,卷后兼题大历年。
堪与儒门为至实,武功家世久相传。
()

恨别秦淮水,思君梦过桥。文章空白下,道义立清高。

贫病劳相恤,衰颓幸见招。今年花甲遍,乡信转迢遥。

()

久客愁多雨,清游喜骤晴。云蓝犹独踞,玉岭忽双撑。

洞口龙方卧,山腰虎尚狞。方池竟何在,一水至今清。

()

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
往来南北将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
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

()

乡关聊引望,失路倍相怜。一水杳然去,方舟俨若仙。

凌波澹容与,顾影屡洄沿。日映双帆下,风生一缆悬。

()

白草屯边路,黄花戍里程。西风三万里,吹满别离情。

()
何事春工用意。
绣画出、万红千翠。
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如斯佳致。
()

西域崭崱群玉峰,悬崖万丈穿玲珑。
世人不识真鬼工,夜半躍起随雷风。
天与西湖作奇观,嶷然飞堕群山中。

()

明时讲武重疆场,九月霜清塞草黄。跃马抡材争入彀,登坛奏技识穿杨。

泽宫旧纪周文盛,猛士还思汉道昌。闻说登高羡能赋,与君同醉紫萸觞。

()

海水水无底,百谷流瀰瀰。精卫衔木石,之死心不移。

蓬莱几清浅,会有扬尘时。眼中恨与海水平,鸟飞不惜翅羽垂。

()

南滇六月朱夏凉,叠叠云岚浮晓光。林花含笑远天静,江草唤愁终日长。

阑风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乡。城隅隔手不相见,车马经过淋潦妨。

()

羽客朝元去久,山翁有约来迟。风驭遥遥何在,云飞处处堪疑。

()

望族推平舆,清芬嗣太邱。乡评严礼法,家学邃源流。

幸托葭莩契,方期仗履游。西风忽悲惨,忍复看眠牛。

()

辍机起春暮,停箱动秋衿。璇居照汉右,芝驾肃河阴。

容裔泛星道,逶迤济烟浔。陆离迎宵佩,倏烁望昏簪。

()

有路沿云断,无人但鸟呼。半山御落日,始觉客怀孤。

()

昼蝉已伤念,夜露复沾衣。昔别曾何道,今夕萤火飞。

()

温风随节至,见王母,凤辇鸾旗同莅。称觞逢阆地。

有会洛耆英,过江名士。裁红刻翠。侑瑶觥,新词竟制。

()

少学东坡颇爱奇,夜抄灯疏爇松脂。
老随年度几弦瑟,愁怕月窥双鬓发。
蚕市已非吾故国,菜园犹得子新诗。

()

白发遨游阅两京,相逢偶得话平生。花开别馆三春梦,草绿遥天万里情。

水驿维舟闻过雁,江亭把酒对啼莺。极知令子难为别,远道犹烦寄好声。

()

白杨新叶嫩萧萧,野寺春归更寂寥。晓殿敲钟僧俗佛,鹘崙柏子满炉烧。

()

天风吹落九塞寒,使者高标切云冠。夜半骑马如跨龙,白玉之鞭黄金鞍,马首明珠声珊珊。

赤髯绿眼光走电,提戈百万俱材官。忽然紫气逼长安,闻君已到使君滩。

()

巢许原辞日月光,毋烦爝火溷行藏。春来舟楫浮空至,可有尊□奏一匡。

()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
如今流落向天涯。
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
()
鬓底青春留不住。
功名薄似风前絮。
何似瓮头春没数。
都占取。
()
相送自崖返,忍看骑马回。
故情真独厚,叠鼓未须催。
此去无三舍,相留尽一杯。
风林如惜别,摵摵暮声哀。
()
邑令直微尔,争如相国荣。
可怜留母养,不忍听兄迎。
()
同家楚天南,相识秦云西。
古来悬弧义,岂顾子与妻。
携手践名场,正遇公道开。
君荣我虽黜,感恩同所怀。
()
四壁萧然犬自驯,年来食粥甑生尘。
相逢未暇寒温语,请效参寥作故人。
()
望中雪岭界天横,雪外青瑶甃地平。
白底是沙青是海,卷帘看了却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