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碑石琢之已成求章伯益先生篆额

题名碑石琢之已成求章伯益先生篆额朗读

《题名碑石琢之已成求章伯益先生篆额》是宋代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老匠人隐居山中,以高超的技艺雕琢一块苍石,最终完成了一块巨大的篆额。诗中表现了匠人的艰辛努力和技艺精湛,以及篆刻艺术的美妙。

这首诗词的译文如下:
老匠隳山斩苍石,
偃然巨璞长於席。
锐凿飞椎日鑱击,
金錞嘲轰满虚室。
白沙礲就大禹圭,
绀滑自同青玉色。
两螭攫拿相闹立,
欲求大篆冠其额。
先生绝妙不须言,
引墨为我一落笔,
蟠屈玉箸入石壁。
吾曹名氏遂辉赫,
异物不复容侵蚀。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个老匠人雕琢苍石的过程,展现了匠人的技艺和创作精神。他以锐凿和金錞的力量,击打苍石,使之逐渐成形,最终呈现出一块巨大的篆额。诗中提到的白沙礲和绀滑,是指用来磨石材的研磨工具,它们的作用是使石材光滑。两螭攫拿相闹立,形象地描绘了篆额上的龙纹。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展示了匠人的技艺和艺术追求。匠人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毅力,将一块粗糙的苍石打磨成一块完美的篆额,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诗中的"先生"指的是刻石的匠人,他的技艺非常高超,无需言语即可表达出他的绝妙之处。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匠人的成就和篆刻作品的卓越之处,他的名气将因此而辉煌,而这块篆额也不会受到外界的侵蚀。

整首诗词以刻石过程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匠人的技艺和作品的价值。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艺术追求和创作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艺术作品的保护和珍视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獬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郑獬朗读
()

猜你喜欢

设体兹晨遨饫时,四围青峭互巇嶷。
橐衣随牒何曾卜,饵药衔杯稍信医。
短舞不妨擎菡萏,谈谐且勿负玻瓈。
老夫直辔循吾范,无使斯民有以窥。
()

白首成何事,无欢可替悲。空馀酒中兴,犹似少年时。

()
也知朝士愧山林,猿鹤相怀怨亦深。
屈指落花年荏苒,断魂凋鬓日侵寻。
向来相与期何事,老去谁能会此心。
多谢故人重话旧,独怜志古定遗今。
()

冉冉流光变二毛,天门空仰五云高。故乡一望天涯尽,几日归心折大刀。

()

()
美矣吾邦此大夫,仁中有勇信今无。
治侔东里兴乡校,政压西门送女巫。
谋广生员来共学,力排淫祀警群愚。
一陶风俗成醇厚,千古声名泰华俱。
()

大海潮来独倚栏,七千里外冷朝官。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

此个散人姓傅。不恋荣华贵富。物外做修持,玄妙性中分付。

分付。分付。蓬岛将来趋赴。

()

北斗司元柄,南湫亦化工。若无天在手,泉下不相容。

()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

嵯峨玄都上,十方宗皇一。苕苕天宝台,光明焰流日。

炜烨玉林华,茜粲曜珠实。常念餐元精,炼液固形质。

()

久慕云间寺,相从此日来。
山僧留客坐,野老把松栽。
地拱千寻险,天遮四面开。

()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

文章标格两风流,怎禁声名满九州。高士原非才百里,完人别有业千秋。

簪缨难易林泉乐,著作真堪梨枣留。不是吾宗频击节,已闻异国散金求。

()

商岭高风动帝屋,商岩清梦到君王。
故将琴剑诗书室,结向烟霞水石旁。
紫气遥知穿户牖,青松应不隔垣墙。

()

天台石梁百余丈,缥缈丹梯不可上。匡庐瀑布垂云端,银河倒挂千岩间。

苎溪之水西北来,发源月窟何雄哉。骊龙正睡老蛟蛰,何人鞭起生风雷。

()

吾爱吾庐事事幽,此生随分得优游。穷冬夜话蒲团暖,长夏朝眠竹簟秋。

一榻蠹书閒处看,两盂薄粥饱时休。红旗黄纸非吾事,未羡元龙百尺楼。

()
秋老芦花冉冉飞,晓天寒气袭人衣。
轻桡棹入鸥群去,钓得鲈鱼带雨归。
()
朝向蓬莱游,暮归蕊珠宿。
偶然折断玉龙腰,降下凡间三十六。
()

姜公言行为世轨,好似东京李元礼。升堂便比登龙门,暂与同舟以仙拟。

一出曾为帝者师,门如市兮心如水。吁嗟古道人莫容,意色萧然可以止。

()
西风学得不风流,每怪衰逢末伏秋。
一陈清风吹醉帽,故教人见老人头。
()
薰风宫殿日长时,静运天机一局棋。
国手人人饶处看,须知圣算出新奇。
()

知君投老竟谁逢,摩度罗城宿契同。妙语幸陪三日款,病怀顿失十年穷。

向时尺鴳嗟渠辈,今日冥鸿信此翁。莫惜平生太玄草,君山元自识扬雄。

()

赣守无堪出榜中,日闻将漕称才雄。感公迢递诗筒至,谓我优游讼缿空。

高会正遥千障月,羁怀聊寄七弦风。何时把酒朋从乐,也待醒狂学次公。

()
掩涕愁相向,风凄日满篱。
旧交无一在,哭子有馀悲。
暗竹扃书牖,孤灯上蕙帷。
寡妻惟抱子,具说病来时。
()
海门山到富春山,碍石冲沙水几湾。
不是此江故盘屈,雪涛何得诧吴蛮。
()

杏林追数旧游人,屹立朝阳一直臣。苦节偏能撄虎穴,孤忠肯惮拂龙鳞。

藁街授首天刑速,郿坞燃脐国典伸。今日淇西容隐遁,停云冉冉感参辰。

()

露下蛩鸣寒气催,蒹葭叶响雁归来。鬓毛巳为忧生白,萱草何须晚更开。

袅袅悲风吹落木,炎炎赤日走黄埃。干戈未了仍饥馑,人事天时总可哀。

()

带雪横枝伐作筇,老年筋力赖从容。扶经谷口閒寻鹤,拄过深潭恐化龙。

直节旧盟君子竹,孤标曾伴大夫松。时时策向洪崖顶,应忆临流赋辟雍。

()

叶叶罗云结翠帷,梵天花雨照秋晖。登高悔是重阳日,千里燕山一雁飞。

()

见梅花、斜倚竹篱边。休道北枝寒。□□□翠袖,情随眼盼,愁接眉弯。一串歌珠清润,绾结玉连环。苏小无寻处,元在人间。
何事凄凉蚓窍,向尊前一笑,歌倒狂澜。叹从来古雅,欲觅赏音难。有如此、和声软语,甚韩湘、风雪度蓝关。君知否,挽樱评柳,却是香山。

()

城南有客身倦游,饭无脱粟衣无裘。短墙雨湿花木晚,穷巷草深篱落秋。

心常自许玉川辈,人言恐是原宪流。千奴安得封君禄,偶有一花聊可目。

()

零露溥溥风满塘,美人不来俨分行。
天葩艳然出翠被,倚槛袅袅传秋香。
对之索酒飞觞快,浩如一海朝千派。

()

凉入金风利,香浮玉树幽。月移天上种,名动世间秋。

炎德文昌盛,丹砂火候柔。赏心惭酒分,晴倚水西楼。

()
高阁寒轻,映万朵芳梅,乱堆香雪。
未待江南,早冠成花,先占一阳佳节。
翦彩凝酥,无处学、天然奇绝。
便寿阳妆,工夫费尽,艳姿终别。
()

淡亭亭、影摇溪水,芳心知为谁吐。玉华宝供年年事,消得一天风露。

私自语。君不见仙家,玉井无今古。淡妆谁妒。尽千顷昆明,红幢翠盖,云锦烂秋浦。

()

陋巷当年一窭人,箪瓢乐处有经纶。居然更起为邦问,岂是先生亦厌贫。

()

暖律才中,正莺喉竞巧,燕语新成。万绿阴浓,全无一点芳尘。门巷朝来报喜,庆佳期、此日光荣。开华宴、交酌琼酥,共祝鹤算椿龄。
须知最难得处,双双凤翼,一对和鸣。造化无私,谁教特地多情。惟愿疏封大国,彩笺上、频易佳名。从此去、贤子才孙,岁岁长捧瑶觥。

()

南楼望远道,春雨江上生。既洒鳷鹊观,复集凤凰城。

散水幻圆影,添瀑作碎声。丝丝元不断,蔼蔼一何轻。

()

秘宇耸严凝,名卿寿作朋。腊残琪树雪,夜寂琐窗灯。

交意尝投漆,高谈亟引绳。正怜湖海别,况复岁华增。

()

遭乱重相见,宽心不用悲。江山佳丽地,人物太平时。

白蚁千家酒,黄花九日诗。鹿门不可隐,吾道欲安之。

()

我怀幽逸人,佳境心所宅。超然外形骸,听视寡声色。

宴坐哦清诗,秀句出林碧。凉飙来广庭,微月耿虚夕。

()

三旬斋满欲衔杯,平旦敲门门未开。

除却朗之携一榼,的应不是别人来。

()
当知元与凯,不出孝而忠。
能举十六相,斯为舜大功。
()
古墓崔巍约路岐,歌传薤露到今时。
也知不去朝黄屋,只为曾烹郦食其。
()

溽暑迎秋尽,凉飔逗晓回。
起蘋初淅沥,猎桂更徘徊。
欲引长烟素,微飘画烛煤。

()
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
従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

复道垂杨草欲交,武林无树著凌霄。野猿引子移来住,覆尽花枝翡翠巢。

()
魏阙林泉趣本同,随缘来往兴何穷。
闲宵访我茆堂宿,湖水无波月照空。
()

金刚有遗偈,难以声音求。石击乃有光,是名为火不。

丝从何处来,认著从茧抽。竹本由根生,根外又何由。

()

朔风动地似奔雷,瑞雪飞飞偏九垓。
玉局尽疑从地涌,银台空讶倚天开。
西经佛国千峰外,北过天山万里来。
夸赋兔园非我事,直须兴尽棹船回。
()
三世诸佛不知有,老老大大外边走。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眷言王乔鸟,婉娈故人情。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

()

陈为台望簇,不数谢与钱。
此以科甲贵,彼以婚姻连。
吾锋及乃祖,执鞭慕先贤。

()
只恐山灵俗驾回。
海鸥飞下莫惊猜。
机心消尽重徘徊。
宿雨乍晴千涧落,晓云微露两山排。
()

井梧簌簌飘黄叶。露湿寒螀泣。炎天日日盼秋风。怎到秋来萧瑟、更愁侬。

凭高几度空怀远。摇落情何限。断蓬心事有谁知。除向天孙相诉、有怜时。

()

汤汤散作家家惠。
莫与贪泉一样看。
()

笋方合爪蕨擎拳,好与同参诗里禅。
居士闻韶今已久,炉峰为我晓生烟。

()

稍有林泉兴,相陪杖屦游。百年人易老,千种事堪愁。

是处花无主,谁家酒可篘。芳时好行乐,春去不能留。

()

西风萧萧吹客衣,黄溪道上行人归。一声长笛起天外,白云满山霜叶飞。

()
纵棹越溪船。
破浪冲涛到碧湾。
种就长堤千亩竹,无边。
插玉屯云满渭川。
()

莎草遍桐阴,桐花满莎落。盖覆相团圆,可怜无厚薄。

昔岁幽院中,深堂下帘幕。同在后门前,因论花好恶。

()
多年大治之官去,近日哀音始得闻。
蜗角祇缘争战久,鸰原遂有死生分。
可怜怕道终无后,谁忆中郎所著文。
想见散花洲渚上,至今犹自结愁云。
()

秋风动乔岳,黄叶辞中林。策杖且行游,息此空亭阴。

伊昔吾宗英,赋诗一登临。尔来阅三纪,斯人成古今。

()

掠鬓练花长,筠棚卷夕凉。晚风轻、煖玉生香。记得酒阑新月上,频倚醉、近钗梁。

老去不禁狂,通帘泥旧芳。话青楼、残梦荒唐。知是温柔知薄倖,好持似、少年场。

()

在御无弦别有音,音中逸响岂难寻。一弹首詟乘轩贵,万古群空立仗瘖。

肆狡缺唇安夜穴,凭妖九尾远城阴。双旌不驻夫差国,谁振延陵季子心。

()

长风送棹歌,得鱼满笭箵。若逢朝市人,道是江南景。

()
衡岳宽临北,君山小近南。
中开北百里湖潭。
吴楚入包含。
银汉秋相接,金波夜正涵。
()

竹深门闭乱藤垂,隐几观书欲倦时。
长啸不知风起处,槐花吹落戏鹅池。

()
乐只君子,式燕又思。
服其命服,揶以威德。
钟鼓既设,一朝醻之。
德音是茂,邦家之基。
()

池冰初解雪初消,十二重城晓日高。
飒飒和风绕珠树,千年春色在蟠桃。

()
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

先生家住灵山下,为爱灵山卜书舍。穷崖阴壑吼飞泉,六月寒生不知夏。

八窗弘敞昼日长,紫檀烟袅狻猊香。牙签插架书万轴,锦囊横几琴一张。

()

高曾德荫尚堪彝,所恨狂澜遂到今。载路荆榛磨士气,满山薇蕨照臣心。

故园重理朝曦爽,旧友相思秋水深。磈垒填膺且抛却,聊将短句答蛰音。

()

春来遥忆北山茶,青壁丹崖傍我家。采露撷烟空梦寐,沿河溯济自年华。

求閒会了三生愿,知足何须七碗加。燕语莺啼春送尽,又看光景到萱花。

()

城郭村墟共水云,槿篱竹屋映柴门。隐居亦有高人在,岸帻无言倚钓轩。

()

精思巧斲诗家事,缪敬阳尊市道交。杜说新诗犹费改,韩评推字不如敲。

衣传曾饮先师乳,弦绝今无异域胶。欲引蔺卿怀内璧,吾贫未免以砖抛。

()

新畬足稻香,迂懒得先尝。万夫勤一粒,百井忆同乡。

旱气今逾甚,晚苗安可常。兵戈群盗日,见尔益怆惶。

()
昔年曾到神清洞。
笑领希夷非夙梦。
看时须到月边乌,养处且论铅与汞。
土膏仍有黄芽动。
()
山矿生金乳,地官闢关门。
石矿水直出,供养天心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