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仁宗皇帝辞五首。宋代。郑獬。恭俭同尧舜,忧勤固损年。悲风来万国,白日下中天。薄葬遵周室,初陵兆洛川。至仁推庙号,百世不能迁。
《挽仁宗皇帝辞五首》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恭俭同尧舜,
忧勤固损年。
悲风来万国,
白日下中天。
薄葬遵周室,
初陵兆洛川。
至仁推庙号,
百世不能迁。
诗意:
这首诗词是对仁宗皇帝的挽词,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悼念之情。诗人郑獬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仁宗皇帝的恭俭行为,忧勤为国的精神,以及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之心。诗中还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称颂,将他的地位高如中天,庙号将永远流传百世。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仁宗皇帝的敬意和悼念之情。首先,诗人通过恭俭同尧舜的描述,赞美了仁宗皇帝的品德高尚和为人低调谦和的精神。其次,诗人提到仁宗皇帝的忧勤固损年,表达了他对仁宗皇帝不辞辛劳、努力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的敬佩之情。接着,诗人以悲风来万国、白日下中天的形象描绘了仁宗皇帝的威望和地位,将他的伟大放在了广阔的国际舞台上。最后,诗人提到仁宗皇帝的薄葬和初陵,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永恒怀念和对他庙号流传百世的赞许。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将对仁宗皇帝的敬仰和悼念之情表达得深沉而真挚。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仁宗皇帝的普遍崇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仁宗皇帝的评价和他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认可。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赞美对象的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化中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和传承。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郑獬。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和于沧岩明府东湖曲 其三。清代。朱霈。去年曾约泛湖游,今日花开独倚楼。莫怪归期还失信,信潮原不到湖头。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宋代。姜夔。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赠别望之兼寄诸相知十首 其八。明代。顾璘。旧游纷雨散,京国祗崔何。东观摛辞贵,南天洒泪多。云深愁问信,月好忆联珂。赠别留长句,时时发醉歌。
汴渠春望漕舟数十里。宋代。宋庠。虎眼春波溢宕沟,万艘衔尾饷史州。控淮引海无穷利,枉是滔滔本浊流。
题太原通判杨郎中。宋代。司马光。洛阳名园不胜纪,门巷相连如栉齿。修竹长杨深径迂,令人邑邑气不舒。爱君买园中桥北,堂压崖端跨空碧。满川桃李皆目前,近水远山一朝得。曾陪尊兄此高会,豁然如出樊笼外。暂游尚尔况久居,胜气清风日相对。易生画笔世所珍,獐猿满壁皆逼真。并州近胡沙尘恶,终更早来为主人。
三至飞云洞用宋芷湾太守壁间韵。清代。李振钧。白衣苍狗自悠悠,空翠飞来忆岁不。三度秋风曾马足,十年征梦又峰头。云真似盖遮天影,月正如钩泻峡流。为语山僧牢记取,他时归岫此间投。
梦雨随春远。征衫薄、短篷犹逗寒浅。裁芳付叶,书愁沁壁,水窗竹院。别来被篝梅润,暗麈积、旧题纨扇。许多时,间了阑干,放得藓痕青满。谁念。杜若还生,苹花又绿,不堪重□。山程水记,茶经砚谱,共谁间展。湖山旧会游偏。不怪得、近番心懒。恰今朝、水落洲平,江上楚帆风转。
案清都。宋代。胡翼龙。 梦雨随春远。征衫薄、短篷犹逗寒浅。裁芳付叶,书愁沁壁,水窗竹院。别来被篝梅润,暗麈积、旧题纨扇。许多时,间了阑干,放得藓痕青满。谁念。杜若还生,苹花又绿,不堪重□。山程水记,茶经砚谱,共谁间展。湖山旧会游偏。不怪得、近番心懒。恰今朝、水落洲平,江上楚帆风转。
寄内翰东昌张廷瑞。明代。张弼。望穷东北思迢迢,老鹤孤云不可招。二十年前醉泉石,九重天上自箫韶。扶持元气文章笔,扫荡尘寰花月妖。有个老生东海上,高横青眼看扶摇。
合下会食赠张文潜。宋代。孔武仲。锦带貂裘亦不恶,宿酒移春入颜角。人怜枳棘栖凤凰,谁许青山入云阁,为我坐诵离骚篇,森罗屈宋俱眼前。却归北齐枕书眠,梦乘紫云飞上天,觉来斜日催野鞭。随车掷果长安市,不信潘郎风骨仙。
挽苍崖。宋代。陈普。自君綦迹绝兹邦,共讶君为采药庞。疾景更先伯淳一,佳儿独欠郭公双。一经有托死何恨,兼善未酬心肯降。泪满平生师友事,山中几度酒盈缸。
几年诗骨雪槎牙。痼烟霞。老生涯。五十八翁,堪喜亦堪嗟。忽忆香山居士语,还失笑,较争些。荒寒梅坞月横斜。短篱遮。野人家。枝北枝南,须有两三花。紧闭竹门传语客,那得暇,尽由他。
江城子·几年诗骨雪槎牙。宋代。方岳。几年诗骨雪槎牙。痼烟霞。老生涯。五十八翁,堪喜亦堪嗟。忽忆香山居士语,还失笑,较争些。荒寒梅坞月横斜。短篱遮。野人家。枝北枝南,须有两三花。紧闭竹门传语客,那得暇,尽由他。
感寓 其十九。宋代。王称。元精格至理,寂感通幽明。造化虽甚微,焉能外吾形。飞霜激齐台,振风扬楚庭。庶贱尚复尔,况与至道并。圣功极中和,二仪为清宁。缅彼归昌音,何时复来吟。
三人合画议谁始,两峰友梅张风子。铺将一幅溪藤纸,笔声飒飒风生耳。
一气呵成十五指,烘染如以水济水。是时木脱秋气高,仿佛满屋生风涛。
同人集双藤书屋罗两峰曹友梅张水屋合作一图纪事。清代。何道生。三人合画议谁始,两峰友梅张风子。铺将一幅溪藤纸,笔声飒飒风生耳。一气呵成十五指,烘染如以水济水。是时木脱秋气高,仿佛满屋生风涛。瀑布下注势千尺,飞流倒溅茅堂茅。一株两株树磊砢,三人五人恣游遨。顿令座客发遐想,栩栩竞欲凌云翱。呜呼两峰友梅张风子,肝胆一家乃如此。吾欲合传一篇续画史。
示刘李二生。明代。王夫之。不作少年心,凭消白昼阴。黄梅何日熟,橄榄再来寻。追蠡县无几,龙渊老易沈。他时闻吹笛,莫遣忆孤音。
奉平淮夷雅表 其九 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唐代。柳宗元。载辟载韨,丞相是临。弛其武刑,谕我德心。其危既安,有长如林。曾是欢譊,化为讴吟。
庚申病中作。宋代。李曾伯。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证生微茫。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贻天殃。头目昏眩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彷徨。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枝披叶殒待风寒,根本弗固安能当。平生踪迹等一梦,未必可保风灯光。儿女满前无雇恋,家山何许莫思量。是非得失一勾断,万事尽付之遗忘。宁神定虑听造物,到此收拾甘归藏。门前风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伤。
春佃六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久雨不敢厌,有事在西畴。戴笠随人行,望望荒山丘。春风吹我衣,飘然忘去留。爱彼绿遍野,远近驰双眸。试问往来者,知我心中否。与尔情均同,所异能不忧。饱煖百念灰,饥寒岂无求。
次韵李袁州绝句七首。宋代。赵蕃。崧庵视我亦诸孙,已矣无从作九原。每听先生谈旧事,恍如秉烛对羌村。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六 讨汉贼。明代。胡应麟。讨汉贼,屯猇亭。屯猇亭,皇赫斯怒以亲征。嗟关侯,率众围樊城。七军夜渰师徒崩。操慑大威如雷霆。贼权惴惴怖且惊。怖且惊,谋吕蒙。逞虐焰,乘奸凶。为鬼为蜮蠛与蠓。遂亡荆州丧大功。踰月蒙死尸流虫。皇赫斯怒离巴中。离巴中,以亲征。破秭归,震夷陵。蒙贼既死,逊贼复兴。嗟嗟昊穹,汉事坏垂成。
豫章台。明代。陆深。豫章台,使君来,铜符五马春风回。春风先傍谁门户,破屋萧萧四边土。吹开阴冱见阳和,散尽呻吟到歌舞。洪都风土古不薄,唐宋雄藩汉名落。南州犹存徐孺祠,西山遥映滕王阁。豫章台前秋日晴,豫章台下秋水清。年年岁岁送人去,送君今去独含情。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二。明代。方孝孺。翠笼擎出殿门东,受赐群臣喜色同。却笑开元恩未广,秪将异味悦深宫。
宋铙歌鼓吹曲 其七。宋代。谢翱。母思悲,母于归。母闻帝语,妾归无所。妾生并土,蜀野芒芒,奄失其疆。初帝谓母,子昶来,小者侯,大者王。有痍其肌,载粟于创。毕有下土,方归母于乡。天不女夺,朕言不忘。
飞鱼滩。清代。陈德荣。山灵厌寂寞,推石堆山坳。河伯怒驱之,奋作风雷号。水头落云中,势与帆樯高。舵工挟长技,一叶随惊涛。撇捩转石罅,生死争秋毫。瞬息数百里,东逝不可招。我舟逆流上,飞泉洒林梢。仆夫引竹缆,舟子刺松篙。进尺还退寸,目瞪心摇摇。势平流忽散,巨舰轻如毛。暝色赴林壑,停泊傍渔舠。吹火煮夜粥,共慰推挽劳。重唇白甲鱼,出网鲜可疱。掩篷读我书,斟酌樽中醪。前滩名虎啸,西上更岧峣。且复永今夕,何暇问明朝。
归隐。宋代。陈抟。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鸣鸟一般春。
上元十三夜。明代。刘英。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
次韵答戴帅初送麴二绝。宋代。舒岳祥。子云嗜饮苦不给,时有问字人能来。使我得裂醉乡土,为尔特筑黄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