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头黄芍药。宋代。郑獬。扬州绝格已为稀,北土花翁载得归。白玉圆盘围一尺,满堆金缕淡黄衣。
《丝头黄芍药》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珍稀而美丽的花朵,以及它的华丽外观和高贵身份。
诗意:这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珍贵之物的赞美和珍贵之物的难得。芍药花在扬州已经很少见到了,但有一位北方的花农将它带回了家乡,这使得芍药花重新在北方绽放,成为一种稀世之宝。诗中描绘了芍药花的外观,如白玉圆盘般的花朵,金缕点缀的淡黄色衣裳,表达了其华丽和高贵的特性。
赏析:《丝头黄芍药》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与稀有,展示了作者对这种花朵的珍视和赞美之情。诗人使用了形容词和名词来描绘芍药花的外貌,如白玉、金缕、淡黄衣,给人一种尊贵华美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怀念过去的情绪,因为扬州的芍药花如今已经很少见了,只有通过北方花农的努力才能再次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稀有美丽事物的赞赏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诗人向读者展示了珍贵之物的独特魅力,以及时间流转所带来的遗憾和珍贵性的变化。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精练,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美好享受。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郑獬。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法会堂前蒲萄一架每晨日至其上厨人辄报饭具感而为此。宋代。郑刚中。灶下釜声成菜糁,阶前日影上蒲萄。顽童不用催人饭,每食焉知愧尔曹。
颂古十五首。魏晋。释慧远。南北东西老赵州,见人骑马也骑牛。清风月下寻归路,夫子门前问孔丘。
杏园观赤文挹射弓。元代。刘崧。公子杏园中,邀人射角弓。张弦惊满月,鸣镝应长风。力倚千钧重,心期一中工。清秋鞍马健,莫谩拟飞鸿。
早春出游。宋代。陆游。地炉久厌拨寒灰,一笑真成病眼开。不恨城笳催日落,且欣巷柳报春回。蹇驴破帽人人看,南陌东阡处处来。闻道禹祠游渐盛,也谋随例一持杯。
乌夜啼(中秋)。宋代。刘辰翁。素娥醉语曾留。又中秋。待得重圆谁妒、两悠悠。向愁旱,今愁水,没中洲。看取明朝晴去、不须愁。
初冬。清代。于熙学。老屋三间向水开,野禾收尽又冬来。溪云酿雪浓兼雨,园树当风殷似雷。落雁声中沽酒去,寒山影里抱琴回。何人寂寞能相识,大半心情付早梅。
清平乐(忠孝堂雨过,荷花烂然,晚晴可人,因呈李宜山同舍)。宋代。赵长卿。水乡清楚。襟袖销袢暑,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无语。葡萄酌玻璃。已拚一醉酬伊。浪卷夕阳红碎,池光飞上帘帏。
月闰清秋,时逢诞节,画堂瑞气多多。遥瞻南极,瑞彩照盘坡。好是年才五十,身当贵、福比山河。无些事,方裙短揭,时复自高歌。
欢娱,当此际,香燃宝鸭,酒酌金荷。恣柳腰樱口,左右森罗。纵有人人捧拥,争得似、正面嫦娥。思量取,朱颜未老,好事莫蹉跎。
满庭芳(寿平交五十)。宋代。彭止。 月闰清秋,时逢诞节,画堂瑞气多多。遥瞻南极,瑞彩照盘坡。好是年才五十,身当贵、福比山河。无些事,方裙短揭,时复自高歌。欢娱,当此际,香燃宝鸭,酒酌金荷。恣柳腰樱口,左右森罗。纵有人人捧拥,争得似、正面嫦娥。思量取,朱颜未老,好事莫蹉跎。
紫芝歌。清代。佚名。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宋代。杨万里。曲江与临武,彼此昔相望。一岭大如砺,谁云隔寻丈。离合非人力,此事要天相。升沉亦偶然,岂问优与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