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洵阳王令之官。宋代。韩维。离马嘶高枝,郊原夏景深。还持长者政,往慰远人心。种黍侔千户,张鱼盛百金。江山永嘉咏,时寄草堂吟。
《送洵阳王令之官》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马嘶高枝,郊原夏景深。
还持长者政,前往慰问远方人民心。
种植黍稷竞相丰收,捕捞鱼虾盛满百金。
歌颂江山永嘉之美,时光流转在草堂吟唱。
诗意:
《送洵阳王令之官》描绘了一个官员离开洵阳王朝,出使他乡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离别时马嘶高枝、郊野夏日的深邃景色,表达了离别的凄凉之感。然而,这位官员并非只是个人的离别,更背负着送去王朝的政令,他的使命是前往远方慰问人民的心灵。诗中也展示了远方人民的丰收景象,种植的黍稷丰盛,捕捞的鱼虾价值连城。最后,诗人歌颂了江山永嘉的美好,将时光寄托在了草堂吟唱之中。
赏析:
《送洵阳王令之官》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墨,将马嘶高枝、郊原夏景的深邃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描写离别的同时,诗人通过官员前往远方慰问人民的情节,彰显了他的责任和使命感,体现了忠诚和担当的精神。诗中还展示了远方人民的丰收景象,以及江山永嘉的美好,这些描写烘托出离别中的希望和憧憬,给人以一丝温暖和慰藉。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透露出对未来的期望,使人在感受离别的同时也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渔家傲 次欧阳文忠公韵二十首 其一。明代。夏言。一夜雨添池水涨。红亭绿树深相向。晓日兰舟吾独上。堪偃仰。天光云影波摇漾。起坐船头神思爽。柳边花底斟春酿。有客不来聊自赏。山童唱。时时鼓吹穿林响。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宋代。黄庭坚。风光琰琰动春华,回首烟波万里赊。山似翠屏西子国,溪如罨画越王家。
次韵钱粹诸公睡香花四首。宋代。陈造。小篱护殷鲜,久厌杂芳眩。风烟桃李蹊,一付檀槐战。
桑茶坑道中八首。宋代。杨万里。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上朝天坡。宋代。程公许。旧游幕府无余俸,载得云根几片归。爱此嵌崎苍玉质,剩判莎屩滑烟飞。
得船难。宋代。文天祥。经营十日苦无舟,惨惨椎心泪血流。渔父疑为神物遣,相逢扬子大江头。
暮春感怀。宋代。吴芾。忆昔平居日,春来足醉眠。黄鹂鸣绿树,白鸟印青天。片片花经眼,垂垂柳拂肩。谁知遭丧乱,空负酒如泉。
游惠山。宋代。杨文炳。骑马西神访远公,湛君旧宅且从容。楼台影落双河口,钟磬声传九陇峰。自汲清泉煎苦茗,又携美酒看眠松。若冰禅洞寒流静,应是当年养毒龙。
记梦。宋代。葛起耕。绮寮缥缈敞虚明,鹄峙鸾停护碧城。珠蕊一枝春共瘦,玉环双佩月同明。曾题洛赋缄新意,却拊湘弦寄远还必须。十二阑干风细细,觉来依约记棋声。
贺易使君父母偕寿三十六韵。明代。胡应麟。玄圃昆崙外,蓬丘日月边。殊方传胜迹,人代几真仙。藉甚文章客,栖迟少壮年。叔孙元学礼,扬子旧谈玄。夜雪宫墙外,春风壁水前。杏园虚彩笔,棘院堕青钱。匡阜晨携屐,浔阳晚扣舷。拂云穿茜峭,临水弄漪涟。勇退闻先哲,雄蜚识后贤。挟书游建礼,视草向甘泉。太液池头树,慈恩寺里筵。莺花辞汉阙,禾黍问吴田。五裤讴歌起,双凫舄履旋。戴星离禹服,瞻日上尧天。冕拂金茎露,香分玉座烟。龙鳞看咫尺,贝锦乍流传。帝谓淮阳近,民称颍水便。之官同白傅,奉使属张骞。拥节霜威静,褰帷雨泽绵。香炉吟际出,瀑布望中连。触目亲闱阻,驰情綵服偏。西江移鼓吹,南浦系楼船。灿烂绯桃实,荧煌赤锦笺。中庭罗窕窈,别墅进芳鲜。片玉辉蓝井,双星耿婺躔。苍虬临几席,騄駬候辎軿。跨凤来王母,骑麟下偓佺。白云空入梦,青琐待鸣鞭。鼎鼐调元气,舟航涉大川。八荒偕忭跃,四海荷陶甄。瑞霭时时发,祥光夜夜悬。万年觞咏地,长奏碧霞篇。
和西湖竹枝词。元代。陈谦。楼下摊钱还上楼,花前夜醉晓扶头。不知命犯何星宿,一日猖狂百日愁。
读渔洋山人诗集感怀云图宾石超群诸先生皆渔洋裔也 其四。清代。郑鸿。司马桥边曾觅句,桓公台下几探春。他年再访花山路,惜少当时旧酒人。
题新山寺壁。金朝。高宪。列壑攒峰发兴新,落花飞絮舞馀春。虚堂坐视三千界,冠者相从五六人。涧草软宜承屐齿,溪泉清可濯缨尘。静听山鸟松风里,始悟人间乐未真。
清平乐·先生醉也。元代。张翥。先生醉也。甚矣吾衰也。万物不如归去也。陶令真吾师也。篱边菊蕊初黄。为花准备携觞。只恐不如人意,风风雨雨重阳。
同庆长游草堂。宋代。释德洪。万株苍烟间,杳然出微径。相逢知有得,一笑洗孤愤。萧萧半窗雨,终日满风听。绿云到巉绝,小立锐清兴。约公我辈人,发此一区胜。春工自无私,风力亦强敏。柳垂拂掠黄,溪作揩磨净。篱间殿寒梅,吴姬发微哂。已忻鸟声乐,更爱游丝迥。余郎妙天下,气与山岳峻。春光缠肺肠,霁月磨风韵。诗如画好马,落笔得神骏。日斜兴未阑,山穷春不尽。更为明日游,踏遍钟山顶。旋汲一人泉,峰头煮春茗。
风流子 春感。明代。王夫之。春光又到也,全不惜、霜鬓不禁愁。问归飞双雁,江南塞北,冰融风软,何处堪留?莫轻弃、鱼波翻縠皱,鹭影挂银钩。但爱风高,黄沙眯目,为贪月冷,白草含秋。垂杨摇荡处,绾不住、绿水去悠悠。饶有荇牵翠带,难系浮沤。看彻踏青,眉皆黛蹙,相逢折柳,泪总珠偷。叹千金春价,一刻难酬。
山房小隐。明代。孙伟。此身天地一筇长,语笑含风草树香。莫道入山绝人境,山前十里是柴桑。
奉简在伯四首。宋代。赵蕃。书中旧学来禽帖,今日蛮州得饫尝。要与先生共咀嚼,更将煮蜜助甘香。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寓居溪阴刹,未暇理归棹。遮眼阙文史,借书得探讨。卷舒白虎通,涵咏青龙钞。贤哉绝世书,欣然慰幽抱。
题六朝遗秀图 其一。明代。蓝仁。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迹已灰。山色共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 其四。明代。高逊志。荆璞不善藏,轻售与时竞。虽无泣玉耻,弃捐掩光莹。伊余昧先几,妄往成蹭蹬。贪得违素心,徇名忘积行。通籍曾几时,三年绝朝请。久暌徒侣欢,转失乡党敬。剥丧匪偶然,且委时与命。
直沽道中有感。明代。倪岳。暑雨南行已见霜,扁舟来往为人忙。河流渺渺今俱浅,柳色青青忽渐黄。有幸尚看冰未合,无眠真觉夜偏长。宦途风味浑如此,却笑今年始备尝。
黄州栖霞楼即景呈谢深道国正。宋代。戴复古。朝来栏槛倚晴空,暮来烟雨迷飞鸿。白衣苍狗易改变,淡妆浓抹难形容。芦洲渺渺去无极,数点断山横远碧。樊山诸峰立一壁,非烟非雾笼秋色。须臾黑云如泼墨,欲雨不雨不可得。须臾云开见落日,忽展一机云锦出。一态未了一态生,愈变愈奇人莫测。使君把酒索我诗,索诗不得呼画师。要知作诗如作画,人力岂能穷造化。
田父吟五首。宋代。叶茵。群来野雀绕林梢,三五人家住水坳。翁媪语人年岁好,屋山添得一层茅。
清夜。宋代。秦观。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其一。宋代。张镃。从此无因见,南园老叔翁。朝廷世臣少,文献我家穷。达宦谁无分,全材不易逢。先王勋第一,号恸仰天公。
和王季行制干昌溪即事 其二。宋代。阳枋。盐米溪中艇,桑麻云外村。岩重稀鸟道,石劲少篙痕。赤甲此微峡,温泉兹小轩。绝怜鸡唱罢,近午日方暾。
谢诸寓贵载酒。宋代。刘克庄。洛中旧话谁拈出,几载寥寥有此杯。迂叟力辞年高晚,先贤羞与尹俱来。宁陪邵子称安乐,免使欧公笑僻乖。况值霜天好风月,皱眉不若且舒怀。
玲珑四犯 咏七巧图。清代。姚燮。斗角钩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钿表。一卷闲云,花样别翻新妙。那夕乞向天孙,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绣鸳、度与金针,须值藕心聪皎。午窗清课犀奁悄。伴瓜仁,卐纹排小。天然二五称佳偶,拚几回颠倒。谁道片段不成,只顷刻、楼台琼造。更合交枝玉,应堪撩得,倩娘微笑。
宝祐三年上巳风雨连日成短歌寄谊儒侄。宋代。阳枋。风雨飘摇三月三,绮罗罢游客停骖。满城春树烟䰐鬖,朱户绿窗愁不堪。香芹刺泥燕争衔,杜鹃欲啼情正含。舞雩儿童笑鸰
秋日小斋偶成。明代。林文俊。秋来风物总堪悲,寂寞空斋独坐时。霜气暗凋门柳色,露华寒动井梧枝。才非用世归须早,事不萦心起每迟。更欲移家深竹里,不教姓字俗人知。
忆江南旧游二首 其二。唐代。羊士谔。曲水三春弄綵毫,樟亭八月又观涛。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
梦梦谣呈孟容上座。唐代。张乔。视天云梦梦,照镜有交光。笑我迷中醒,怜他觉后狂。虚空尽何处,流水去无方。寄语参修者,人因小悟忙。
用子服韵谢水仙花。宋代。朱熹。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报道幽人被渠恼,著诗送与老难兄。
试院中秋效诸进士作月涌大江流。宋代。喻良能。团月临清夜,平分一半秋。轮侵斜汉迥,色涌大江流。皎皎惊飞鹊,亭亭喘卧牛。一川寒练静,十顷素光浮。碎彩通袁渚,余辉谢庾楼。翻思杜陵老,岸草泊樯舟。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隰州佛放光,远射千峰顶。锦镜冷交辉,瀑花寒斗影。非虚非实,非色非空。举世无人描邈得,只恁这个为流通。
回军跛者。唐代。赵微明。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酬张三十秀才见赠。宋代。司马光。朴学居人后,清涂忝从先。瓠因无用弃,木为不才全。比得林泉趣,仍衣邑里贤。自惭头半白,方解赋归田。
郭忠恕仙峰春色图五首 其四。元代。黄公望。仙人原自爱蓬莱,瑶草金芝次第开。欸乃棹歌青雀舫,逍遥响屧凤凰台。
送仰之上人之广陵。明代。王醇。春寒衲一层,片笠挂青藤。相别每怜客,不归何异僧。津遥投夕雨,波浅晕舟灯。欲倩传双泪,柴门到未曾。
终南山。唐代。裴说。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禁林寒对望,太华净相邻。谁与群峰并,祥云瑞露频。
乌夜啼(八之七)。宋代。陆游。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玉团儿 其一 双调。宋代。周邦彦。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垆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赠庞少南中丞。明代。陈履。圣主龙飞日,宵衣简重臣。人情贤梦卜,天诏焕丝纶。秩亚三台望,符兼五路巡。霓旌摇岱岳,鹢舫下淮津。庙论修攘重,君恩宠眷频。十年骢马贵,此日画熊新。汉绩平羌著,齐功煮海臻。伯图聊可述,帝烈未全湮。卓尔匡时略,居然迈古人。会须饶国计,于以答皇恩。恰起朝绅颂,长酣海宇春。即看未央侧,高阁绘麒麟。
和少蕴石林谷草堂三首 其三。宋代。葛胜仲。妙年涉笔赋城芜,岁晚无歌击唾壶。曾是北扉称内相,却来东岭伴寒儒。閒来真隐编成传,静取飞仙貌作图。豪气年来除已尽,元龙雅意卧江湖。
送李子兴新第归宁。宋代。周行己。新恩好骥子,门户有辉光。昏宦通三世,山川共一方。拜亲今绿绶,传业自青缃。买宅如来此,相从及早凉。
小重山·七夕病中。宋代。吕渭老。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依韵和袁秀才见赠之作。宋代。晁说之。志士相逢属暮年,泪如有尽恨无边。空城鬼火随胡骑,满驿蓴丝倚楚天。愁外谁知餐玉术,醉来自咏钓竿篇。夫君心事有如此,何日骑鲸出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