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洵阳王令之官

送洵阳王令之官朗读

《送洵阳王令之官》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马嘶高枝,郊原夏景深。
还持长者政,前往慰问远方人民心。
种植黍稷竞相丰收,捕捞鱼虾盛满百金。
歌颂江山永嘉之美,时光流转在草堂吟唱。

诗意:
《送洵阳王令之官》描绘了一个官员离开洵阳王朝,出使他乡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离别时马嘶高枝、郊野夏日的深邃景色,表达了离别的凄凉之感。然而,这位官员并非只是个人的离别,更背负着送去王朝的政令,他的使命是前往远方慰问人民的心灵。诗中也展示了远方人民的丰收景象,种植的黍稷丰盛,捕捞的鱼虾价值连城。最后,诗人歌颂了江山永嘉的美好,将时光寄托在了草堂吟唱之中。

赏析:
《送洵阳王令之官》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墨,将马嘶高枝、郊原夏景的深邃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描写离别的同时,诗人通过官员前往远方慰问人民的情节,彰显了他的责任和使命感,体现了忠诚和担当的精神。诗中还展示了远方人民的丰收景象,以及江山永嘉的美好,这些描写烘托出离别中的希望和憧憬,给人以一丝温暖和慰藉。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透露出对未来的期望,使人在感受离别的同时也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夜雨添池水涨。红亭绿树深相向。晓日兰舟吾独上。

堪偃仰。天光云影波摇漾。

()
风光琰琰动春华,回首烟波万里赊。
山似翠屏西子国,溪如罨画越王家。
()
小篱护殷鲜,久厌杂芳眩。
风烟桃李蹊,一付檀槐战。
()
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

旧游幕府无余俸,载得云根几片归。
爱此嵌崎苍玉质,剩判莎屩滑烟飞。

()

经营十日苦无舟,惨惨椎心泪血流。
渔父疑为神物遣,相逢扬子大江头。

()
忆昔平居日,春来足醉眠。
黄鹂鸣绿树,白鸟印青天。
片片花经眼,垂垂柳拂肩。
谁知遭丧乱,空负酒如泉。
()

骑马西神访远公,湛君旧宅且从容。楼台影落双河口,钟磬声传九陇峰。

自汲清泉煎苦茗,又携美酒看眠松。若冰禅洞寒流静,应是当年养毒龙。

()

绮寮缥缈敞虚明,鹄峙鸾停护碧城。
珠蕊一枝春共瘦,玉环双佩月同明。
曾题洛赋缄新意,却拊湘弦寄远还必须。

()

玄圃昆崙外,蓬丘日月边。殊方传胜迹,人代几真仙。

藉甚文章客,栖迟少壮年。叔孙元学礼,扬子旧谈玄。

()

楼下摊钱还上楼,花前夜醉晓扶头。不知命犯何星宿,一日猖狂百日愁。

()

司马桥边曾觅句,桓公台下几探春。他年再访花山路,惜少当时旧酒人。

()

列壑攒峰发兴新,落花飞絮舞馀春。虚堂坐视三千界,冠者相从五六人。

涧草软宜承屐齿,溪泉清可濯缨尘。静听山鸟松风里,始悟人间乐未真。

()

先生醉也。甚矣吾衰也。万物不如归去也。陶令真吾师也。篱边菊蕊初黄。为花准备携觞。只恐不如人意,风风雨雨重阳。

()

万株苍烟间,杳然出微径。相逢知有得,一笑洗孤愤。

萧萧半窗雨,终日满风听。绿云到巉绝,小立锐清兴。

()

春光又到也,全不惜、霜鬓不禁愁。问归飞双雁,江南塞北,冰融风软,何处堪留?

莫轻弃、鱼波翻縠皱,鹭影挂银钩。但爱风高,黄沙眯目,为贪月冷,白草含秋。

()

此身天地一筇长,语笑含风草树香。莫道入山绝人境,山前十里是柴桑。

()
书中旧学来禽帖,今日蛮州得饫尝。
要与先生共咀嚼,更将煮蜜助甘香。
()
寓居溪阴刹,未暇理归棹。
遮眼阙文史,借书得探讨。
卷舒白虎通,涵咏青龙钞。
贤哉绝世书,欣然慰幽抱。
()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迹已灰。山色共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

荆璞不善藏,轻售与时竞。虽无泣玉耻,弃捐掩光莹。

伊余昧先几,妄往成蹭蹬。贪得违素心,徇名忘积行。

()

暑雨南行已见霜,扁舟来往为人忙。河流渺渺今俱浅,柳色青青忽渐黄。

有幸尚看冰未合,无眠真觉夜偏长。宦途风味浑如此,却笑今年始备尝。

()

朝来栏槛倚晴空,暮来烟雨迷飞鸿。
白衣苍狗易改变,淡妆浓抹难形容。
芦洲渺渺去无极,数点断山横远碧。

()
群来野雀绕林梢,三五人家住水坳。
翁媪语人年岁好,屋山添得一层茅。
()

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
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

()

从此无因见,南园老叔翁。朝廷世臣少,文献我家穷。

达宦谁无分,全材不易逢。先王勋第一,号恸仰天公。

()

盐米溪中艇,桑麻云外村。岩重稀鸟道,石劲少篙痕。

赤甲此微峡,温泉兹小轩。绝怜鸡唱罢,近午日方暾。

()
洛中旧话谁拈出,几载寥寥有此杯。
迂叟力辞年高晚,先贤羞与尹俱来。
宁陪邵子称安乐,免使欧公笑僻乖。
况值霜天好风月,皱眉不若且舒怀。
()

斗角钩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钿表。一卷闲云,花样别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孙,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绣鸳、度与金针,须值藕心聪皎。

()

风雨飘摇三月三,绮罗罢游客停骖。满城春树烟䰐鬖,朱户绿窗愁不堪。

香芹刺泥燕争衔,杜鹃欲啼情正含。舞雩儿童笑鸰

()

秋来风物总堪悲,寂寞空斋独坐时。霜气暗凋门柳色,露华寒动井梧枝。

才非用世归须早,事不萦心起每迟。更欲移家深竹里,不教姓字俗人知。

()

曲水三春弄綵毫,樟亭八月又观涛。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

()

视天云梦梦,照镜有交光。笑我迷中醒,怜他觉后狂。

虚空尽何处,流水去无方。寄语参修者,人因小悟忙。

()

山凝秀色螺成髻,溪走寒光珠在盘。
更欲呈姿作清巧,暂妆梅柳雪中看。

()
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
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

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报道幽人被渠恼,著诗送与老难兄。

()

赤壁不改色,汉江依旧流。二龙争战后,风月属扁舟。

()
疏岩剔薮空王宅,金碧光中开宝坊。
日日散花方丈里,山门流水例沾香。
()
团月临清夜,平分一半秋。
轮侵斜汉迥,色涌大江流。
皎皎惊飞鹊,亭亭喘卧牛。
一川寒练静,十顷素光浮。
()
隰州佛放光,远射千峰顶。
锦镜冷交辉,瀑花寒斗影。
非虚非实,非色非空。
举世无人描邈得,只恁这个为流通。
()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
朴学居人后,清涂忝从先。
瓠因无用弃,木为不才全。
比得林泉趣,仍衣邑里贤。
自惭头半白,方解赋归田。
()

仙人原自爱蓬莱,瑶草金芝次第开。欸乃棹歌青雀舫,逍遥响屧凤凰台。

()

春寒衲一层,片笠挂青藤。
相别每怜客,不归何异僧。
津遥投夕雨,波浅晕舟灯。

()

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

禁林寒对望,太华净相邻。谁与群峰并,祥云瑞露频。

()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
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
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
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垆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

圣主龙飞日,宵衣简重臣。人情贤梦卜,天诏焕丝纶。

秩亚三台望,符兼五路巡。霓旌摇岱岳,鹢舫下淮津。

()

妙年涉笔赋城芜,岁晚无歌击唾壶。曾是北扉称内相,却来东岭伴寒儒。

閒来真隐编成传,静取飞仙貌作图。豪气年来除已尽,元龙雅意卧江湖。

()

新恩好骥子,门户有辉光。昏宦通三世,山川共一方。

拜亲今绿绶,传业自青缃。买宅如来此,相从及早凉。

()
半夜灯残鼠上檠。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梦魂偏记水西亭。
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
志士相逢属暮年,泪如有尽恨无边。
空城鬼火随胡骑,满驿蓴丝倚楚天。
愁外谁知餐玉术,醉来自咏钓竿篇。
夫君心事有如此,何日骑鲸出九渊。
()
厌作人间粥饭僧,等閒来续义铦灯。
近吟气味无蔬笋,旧学工夫尚葛藤。
花下飞鞭身洒落,风前扶帽发鬅鬙。
浪仙素不修书问,有愧昌黎诧可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