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五绝呈景仁。宋代。韩维。小沾清露细摇风,养得新花北第红。客至莫教樽酒燥,朝吟夕赏未知穷。
《芙蓉五绝呈景仁》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沾清露细摇风,
养得新花北第红。
客至莫教樽酒燥,
朝吟夕赏未知穷。
诗意:
这首诗以芙蓉花为题材,表达了诗人韩维在北方的花园中欣赏芙蓉花的美丽景色,并邀请客人一同品味花园之美。诗人借芙蓉花的形象,抒发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客人的期待,希望他们在此共同欣赏诗人的作品,共度愉快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芙蓉花的美丽景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诗中的"小沾清露细摇风"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芙蓉花,清凉的露水点缀在花瓣上,微风吹拂着花朵。"养得新花北第红"一句表达了花园中培养出来的芙蓉花品种的美丽和鲜艳。诗人邀请客人到访时,"客至莫教樽酒燥",表达了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不让酒杯干涸,希望能与客人共享美好时光。最后两句"朝吟夕赏未知穷",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欣赏的不断追求,表达了他对美的无尽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和对客人的邀请,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人也传达了对诗歌创作和欣赏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韩维的才华。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宫词 其七十六。宋代。赵佶。钿筝百宝间生辉,玉柱成行雁自飞。对酒仙姿时一按,十三弦上迸珠玑。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宋代。张镃。春眼都缘少得晴,雨声党是落梅声。新愁多病易投隙,薄命壮怀难抗衡。人世只宜常放逸,杏花多爱逼清明。青袍白紵纷然梦,自笑生来入念轻。
奉和涯翁西郊观稼是日得乡书有感。明代。顾清。江乡为别近三年,沙水频侵柳外田。多稼喜闻西郭咏,清风正想北楼眠。深村野老藜羹饭,华屋佳人锦瑟筵。欲问从来调燮事,黄花开满夕阳天。
怀友。明代。陈烓。美人在何方,去住不可度。闭目想仪容,冥心寄寥廓。忆昔论交日,看云时共酌。调我膝上琴,唤起松间鹤。青云惜分飞,白首欣有托。慎勿逐红尘,参商遽牢落。悠悠江上舟,喳喳檐头鹊。为报义溪鸥,还来寻旧约。
薛廷范从事自宣城至因赠。唐代。赵嘏。少年从事霍嫖姚,来自枫林度柳桥。金管别筵楼灼灼,玉溪回首马萧萧。清风气调真君辈,知己风流满圣朝。独有故人愁欲死,晚檐疏雨动空瓢。
赠方太守士华。明代。程敏政。北望红云半日程,我来君去不胜情。一麾命下初分宠,三尺台端久得名。春雨绿芜新别意,南山脩竹旧诗盟。遥知不负疲癃望,淮水东流足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