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宋代。王珪。万里关山静,清阴满塞榆。如何金殿里,犹献辟兵符。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是宋代文人王珪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凉爽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皇帝的景仰和忠诚。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里关山静,清阴满塞榆。
如何金殿里,犹献辟兵符。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的内中帖子词形式呈现,通过简洁而精练的文字,创造出一幅宁静的景象。首句“万里关山静”描绘了远离尘嚣的山川静谧景象,给人以宁静、安详之感。接着,“清阴满塞榆”表达了树荫下的一片凉爽,给人清新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如何金殿里,犹献辟兵符”,表达了对皇帝的景仰和忠诚之情。金殿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而“犹献辟兵符”则暗示着作者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奉献给皇帝,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效忠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凉爽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景仰和忠诚。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意象,给人以清新、安详的感受,展现了王珪的才情和对皇帝的虔诚之心。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宋代。刘克庄。泉声虢虢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顾熊父挽词二首 其二。元代。廖大圭。卖药全高节,勤家有令妻。相从就窀穸,不自试刀圭。后福延苗裔,平生绝町畦。江侯五色笔,空复照黄泥。
梅花集句 其一三○。金朝。李龏。宛陵堂下探梅时,淑气随风裂麝脐。昨夜小园春已老,落花枝上鹧鸪啼。
秋闺怨诗。南北朝。阴铿。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眉含黛俱敛。啼将粉共流。谁能无别恨。唯守一空楼。
临江仙。金朝。王哲。此殷勤求一诀,传清静奇瑰。惊神骇目自残摧。公入药镜,照道眸开。外邪魔都尽剿,能治病禳灾。红水绿一声雷。田田内宝,印到蓬莱。
西园席上招雪庭裕上人。宋代。耶律铸。山光摇荡入帘栊,酒漾歌云暖玉融。烟柳翠涵深院雨,露花香湿满楼风。自从愁阵持降节,拟与诗兵纪战功。借问飘零断肠客,为谁幽独卧莲宫。
张司空庙。宋代。赵文。式乾殿久化烟埃,忠壮祠犹立水隈。当日早如龙剑逝,免将分拆累三台。
览镜。唐代。邵谒。一照一回悲,再照颜色衰。日月自流水,不知身老时。昨日照红颜,今朝照白丝。白丝与红颜,相去咫尺间。
诃林忆旧山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不见雷峰顶,心知海寺东。闻钟疑隔岸,对雨忆长松。风鹤从来旧,烟霞此际隆。百年多病日,归思正无穷。
别来又觉绿葵肥,节序天涯转眼非。南极一星光射斗,东阶群凤彩翻衣。
君开紫剑看龙跃,我认清溪狎鹭飞。吴水粤山风雨改,嘤鸣声气共因依。
方束归装得陆周明世兄书有怀老师及诸兄因寄答。明代。黄公辅。别来又觉绿葵肥,节序天涯转眼非。南极一星光射斗,东阶群凤彩翻衣。君开紫剑看龙跃,我认清溪狎鹭飞。吴水粤山风雨改,嘤鸣声气共因依。
八月八日纂风观潮示同会友人。明代。谢肃。八月纂风风正急,合观海涛如涌山。鱼龙挟势地维动,鸿雁流哀天宇闲。云断禹峰浮一盖,烟轻吴峤濯千鬟。挥杯不惜临流饮,要使阳侯识醉颜。
柳梢青(东园醉作梅词)。宋代。赵长卿。千林落叶声声悲。听凄惨、江皋雁飞。难似玉肌,总惊花貌,压倒芳菲。香心吐尽因谁。料调鼎、工夫易期。休唱阳关,莫歌白雪,雨泪沾衣。
菩萨蛮(赵昌甫折黄岩梅来,且寄《菩萨蛮》,次韵赋之)。宋代。韩淲。陇头无驿奚为朵。岩前有折宜来堕。风急雪云溪。诗清满意携。竹炉良夜饮。饮竟煎僧茗。梅以句深长。得花情未忘。
雨晴风日绝佳徙倚门外。宋代。陆游。茶酽无端废午眠,杖藜信步到门前。青裙溪女结蚕卦,白发庙巫催社钱。
闻角 其二。清代。林朝崧。声声悲壮动关河,似比闻鸡感慨多。唤起从军十年梦,封侯事业久蹉跎。
题雪梅二阕奉怀敬夫后自是不复作矣。宋代。朱熹。久恶繁哇混太和,云何今日自吟哦。世间万事皆如此,两叶行将用斧柯。
秋日宿僧舍。明代。何巩道。雾散空林雨自收,寻僧尽日上西楼。栖心对佛难成寐,傲骨临风易感秋。贝叶经霜翻讲席,砧声随月过城头。几回欲把吴钩舞,侧耳荒鸡四五筹。
送张王叔孝曾二首。宋代。赵蕃。难弟诗初和,难兄盖复倾。时方论名位,公独叙交情。八座使边节,舍人垂世名。用之俱未尽,衮衮看公卿。
杂兴四首。宋代。刘克庄。落月导萤穿绛幔,残膏呼鼠覆青灯。心知黠鬼慵窥屋,户上聊施艾道陵。
别陈常簿埙五首。宋代。杜范。空言漫浩渺,实行较分寸。为官志何在,监州民可问。以此百纸忠,解彼千里愠。有守矧更贤,往哉同令闻。
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宋代。张孝祥。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太常引。元代。刘因。男儿勋业古来难。叹人世,几千般。一梦觉邯郸。好看得、浮生等闲。红尘尽处,白云堆里,高卧对青山。风味似陈抟。休错比、当年谢安。
斗室。明代。怀让。幽轩构得宽于斗,车马红尘不许通。柱底祗能藏酒瓮,壁间聊足挂诗筒。雨声到枕巡檐响,花影横窗满榻红。莫笑贫居苦蜗窄,乾坤都在一壶中。
题画送陈孟敷。明代。王汝玉。君家门掩绿阴低,古木丛篁水郭西。我向京华望吴苑,桃花只隔武陵溪。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宋代。晁补之。公子翩翩出世贤,少时术业已成全。闲中道义轻三事,醉里文章敌八仙。客舍寒垆聊可拥,县楼昏鼓不须传。河阳花发期相过,即是新年换故年。
早起。宋代。许及之。归来百事尽摧藏,卦气行年分所当。未晓不眠真是老,才明便起有何忙。移山种石愚翁癖,遇酒逢歌楚客狂。此外胸中无个事,有时信口作篇章。
戏咏书案上江梅水仙。宋代。喻良能。偷将行雨瑶姬佩,招得凌波仙子魂。幽韵清香两奇绝,小窗斜月伴黄昏。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四。清代。瞿士雅。息机应免致鸥猜,请为诗中图画来。好趁江山寻胜景,懒于街市蹋尘埃。衰容自觉宜閒坐,怀抱何时得好开。除却数函图籍外,不如且进手中杯。
金刚随机无尽颂·妙行无住分第四。宋代。释印肃。诸尘勿易难,那个别归关。可怜迷妄者,横锡步云山。
再用前韵简丁端叔。宋代。陈傅良。繇吴入楚共悲欢,怀欲班荆竟未班。直待还舻愿衔尾,洞庭彭蠡浪如山。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唐代。李益。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送刘定之编脩。明代。杨士奇。六载庭闱隔,常悬定省情。自天膺宠命,即日戒归程。人物金闺彦,才华玉署清。承欢在有道,非但锦衣荣。
寿计院族兄。宋代。刘克庄。晏温全不似霜天,开遍芙蓉蜀锦鲜。昔我父兄悭上寿,今君翁媪各稀年。清狂尚欲簪花舞,答飒无端据槁眠。闻道日边消息好,除书断在一阳前。
寄赵碧澜右之。宋代。顾逢。移家归故第,只在霅溪边。旧别无旬日,今回恰数年。莺花晴暖际,风雨晦冥天。总是思君处,孤吟每日怜。
竹小口候风。宋代。项安世。河边高柳种成帷,隔尽朝阳与夕曦。卧看绿阴凉吹里,纷纷黄叶下如筛。
赠朱推。宋代。胡寅。净绿环城亦何有,跳锦潜银不容取。尚余翠盖拥红妆,两两三三早秋后。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落日轻风泛船好,欢呼取笑徒相望。忽闻报予酒初熟,亟往从之倾白玉。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君才岂合州县劳,前云后晖家世高。一经不但有遗训,千古记注谈滔滔。新州州土丞岚瘴,从来只是居流放。於今多住四方人,况复为官气条畅。山肴野蔌应时须,真率相期久已渝。君今满秩稍淹此,牛刀又欲将鸡屠。嗟予衰谢人所去,晚交幸作年家遇。浮生聚首安得常,一笑倾怀亦难屡。莫辞瓶罄烛再然,异日重逢歌此篇。岁时岂忍无记述,明朝仲朔青龙年。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其二。宋代。李弥逊。他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系舟。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
乳燕飞/贺新郎。宋代。汪莘。晓趁西湖约。到湖头,烟消日出,波生雨脚。日挈白鱼携碧酒,要与诗人共酌。把楼上、珠帘卷却。坐对荷花三万朵,念西邻、未嫁肌如削。待折与,不堪著。别来又见秋萧索。恨无由、将余风月,伴君云鹤。想见登山临水处,醉把茱萸槃礴。唱白雪、阳春新作。一自东篱人去後,算人间,黄菊空零落。叹作者,多命薄。
浣溪沙。清代。况周颐。一向温存爱落晖,伤春心眼与愁宜,画阑凭损缕金衣。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