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湓浦逢冷节

晚泊湓浦逢冷节朗读

《晚泊湓浦逢冷节》是明代杨基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雨笼罩着晚霞,柳树旁停船听着鸦声。
湖水已经变得绿意盎然,四处飘来的风依然寒冷,但杏花依然绽放。
到处可以看到穿青鞋的蛱蝶,有人家里传出红袖泣琵琶的声音。
匆匆行走在佳节里的旅客,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发丝已然不华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晚上泊船在湓浦的情景。晚霞被细雨笼罩,柳树下的船只停靠,听着鸦鸣声。湖水已被春草染绿,风依然带有一丝寒意,但杏花依然在绽放。诗人描述了蛱蝶飞舞的景象,以及某个家庭传出的悲伤琵琶声。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旅客在佳节里匆匆而过的心情,他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不再年轻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晚霞、柳树、湖水、杏花等画面,以及蛱蝶、琵琶等音乐元素,都为诗词增添了一种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感受之中,使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中的“湖光已绿皆春草,风信犹寒是杏花”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浓郁,但寒风依然存在,这种对季节的描绘使诗词更加真实。而“青鞋随蛱蝶,红袖泣琵琶”则通过对蛱蝶和琵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自然和音乐的美感。最后,诗人以自己作为旅客的身份,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年华逝去的思考,给予人们一种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明代杨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体味到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朗读
()

猜你喜欢

()

落木秋城动客哀,急风胡雁带沙回。夷门合是投簪此,淮海须凭揽辔才。

勋业壮心频览镜,暮云诗句几登台。太微实与群星异,巳有光芒接上台。

()

武夷结草二年馀,花笑莺啼春一壶。流水下山人出洞,岩前空有炼丹炉。

()

岁月峥嵘何易除,相看已是十年馀。鹿麋衔草思呼侣,鸿雁冲霜忽得书。

百遍讽唫开匕箸,八行珍重比琼琚。鲁鸡善伏人争赴,鹄邜深惭我不如。

()
荣显宜超躐,威声憺外陲。
边疆多嶮历,麾节两朝推。
范子甲兵有,张名草木知。
急流缘底勇,路口岘山碑。
()
自天生圣,垂董百王。
恪恭明祀,陟降上庠。
酌彼醇旨,荐此令芳。
三献成礼,率由旧章。
()

三春又轻过了,叹韶华似水。画阑外、几树飞花,可怜剩有残蕊。

便是果成时已过,飘零艳色随风坠。听娇莺声细。

()

系缆依高树,推窗坐短篷。地偏秋积潦,湖近夜生风。

鲙缕银条白,粳炊玉粒红。飘飘苧萝梦,渐过越台东。

()

阖闾试剑处,灵泉湛澄静。苔花渍馀血,石色带古矿。

空山秋气寒,幽林夜光冷。月明树交壁,人静霜折绠。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