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明代。杨基。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是明代杨基所作的一首诗,作于杨基读了李义山的《无题》诗之后。该诗表达了对李义山才华横溢却遭遇不遇的遗憾之情。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瓣芙蕖是彩舟,
棹歌离思两夷犹。
风鬟雾鬓遥相忆,
月户云窗许暂留。
波冷绿尘罗袜晓,
恨添红叶翠颦秋。
双鸾镜里瑶台雪,
任是无情也上头。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李义山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赏识的遗憾之情。诗人读了李义山的诗后,被其清婉的音调所吸引,虽然词句华丽,却托于臣不忘君之意,抒发了对李义山才华不遇的深深惋惜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风雨中的客窗、风鬟雾鬓、月户云窗等景物,以及寒冷的波浪、红叶和翠颦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李义山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结合,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现了杨基对李义山才情横溢却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芙蕖彩舟、棹歌离思、风鬟雾鬓、月户云窗等,给人以美感和意境的享受。诗人以冷色调的景物描绘,如冷波、绿尘、红叶,增强了诗中的忧伤情绪。最后两句“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表达了诗人对李义山的赞美之情,即使处境困难,才情依然高峰不可攀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李义山才华横溢却不遇时运的遗憾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给人以美感和情感共鸣。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明代。郑廷鹄。窈窕见深谷,山门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长松。攀萝一登眺,新享报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龙。徘徊咏高调,千载闻清风。
寄方壶道人。明代。詹同。海上神仙馆,天边处士星。卧云歌酒德,对雨著茶经。石洞龙嘘气,松巢鹤坠翎。都将金玉句,一一写空青。
菩萨蛮 次湘佩鹊。清代。顾太清。春阴乍合云偏散。幽窗更觉愁人倦。辜负看花天。黄尘杂柳烟。三分春正好。弱絮黏芳草。难熨小眉痕。相怜镜里人。
杂诗二十七首。宋代。曹勋。澹烟疏雨耿寒林,一水涓涓净不深。照影自怜逼摇落,归涂未就更关心。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仁。明代。陈淳。仁人之安宅,在心本全德。要常处於中,不可违终食。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三。明代。释函是。含晖欣晚景,立雪忆当时。我亦承人后,谁无一日知。江流深不测,云影变多奇。峰顶孤松色,岁寒然后知。
避寇糁潭登李彦修延秀阁。宋代。王之道。王师千里下邦畿,三月宜新对敌围。江上扁舟随处是,烟中华屋转头非。逢人借问何时定,有客来传二圣归。已办笭箵学元结,卜邻犹冀不相违。
出礼部试院王才元惠梅花三种皆妙绝戏答三首。宋代。黄庭坚。城南名士遣春来,三月乃见腊前梅。定知锁著江南客,故放绿阴春晚回。
今冬。宋代。王禹偁。休思官职落青云,且算今冬养病身。白纸糊窗堪听雪,红炉着火别藏春。旋篘官酝漂浮蚁,时取溪鱼削白鳞。况是丰年公事少,为郎为郡似闲人。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宋代。梅尧臣。摇摇墙头花,一一如舞娥。春风买艳逸,艳逸此何多。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日光苦给给,鲁叟白波波。人生若朝菌,不饮奈老何。杨雄寂寞居,岂若阮生歌。
叙怀二首。唐代。张九龄。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泰山高寄陈彦正。元代。吴莱。泰山一何高,高哉极青天。世人欲上不可上,层岩峭壁徒攀缘。望中绝顶路已断,石穴上出,铁锁下縆,历趢相钩连。谁欤爱奇者,步步喜若癫。一心不顾死,只手捩长烟。毛群惊回少虎豹,羽族跕堕多乌鸢。浩气刚风抟结虚空作世界,飞龙捷鬼凿开混沌巢神仙。道逢四五叟,含笑使来前。黄冠皓发傲几榻,野菜素粥铺盘筵。自非尔愿力,何计此留连。当知仰扣暧昧云霄有顶处,得不俯慑崭岩箐栈无穷渊。嗟兹大凡夫,行尸走肉真腥膻。段䂮思家最可惜,李绅恋俗终难镌。举头告神人,苦乏风马与电鞭。藤萝束缚即缒下,但见松柏櫹椮数万仞,石棱突兀横戈鋋。古来秦汉东封不到此,惟问梁父并肃然。日观嵯峨恍在下,蓬莱浩渺空楼船。彼云鲸可射,此谓狗能牵。安期羡门一往不复返,文成五利受宠骤贵祈长年。仙人自有真,至道何由传。逖焉龙汉延康纪,去授金珰玉佩篇。
知府秘书遣帐下持新诗追路赠行,辄次韵寄上。宋代。范成大。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
始生七章章八句上皇子嘉王生辰。宋代。陈傅良。吾方贵吾生,相从多阽危。岂伊天地公,而独及我私。於焉识仁端,一物岂忍遗。当思宇宙间,寿域咸熙熙。
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 其二。明代。陈子壮。二豪酒德并堪论,花月春江笑问津。共醉万重山色里,不知谁是客中身。
风中雾屦拂银湾,满贮烟霞洞府宽。物外山供情宛转,吟边海让思瀰漫。
岫云影压龙湫暝,涧瀑声吹鹤梦寒。唤醒海棠花畔约,不堪饶舌有丰干。
程森甫见示同伯几游雪矼观海棠之作伯几尝与余有此约次韵寄之。宋代。汪炎昶。风中雾屦拂银湾,满贮烟霞洞府宽。物外山供情宛转,吟边海让思瀰漫。岫云影压龙湫暝,涧瀑声吹鹤梦寒。唤醒海棠花畔约,不堪饶舌有丰干。
厌雨四首 其一。宋代。张耒。夜来雨声倒百川,老农起坐不敢眠。曰疑涨潦捲屋去,又恐涌水兴床前。旦视山川一泥泞,流沛千顷新秧田。虾蟆相呼动百千,不念两股充庖煎。
自城北登虞山日晚始抵城西。清代。洪亮吉。我从城北来城西,正中日影已渐低。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言游虞仲两高卧,冢柏高与浮云齐。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澹台南游亦曾到,吾道东亦嗟宣尼。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千年遗事若转瞬,海色黯惨山低迷。人行深竹苦寥寂,怪鹊飞上山坡啼。
深溪驿。宋代。刘克庄。苔满朱扉半阖开,更无人迹独徘徊。湘江临别如相语,早买扁舟出岭来。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