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斋杂赋(五首)。明代。杨基。今日长洲苑,秋风列羽旗。不图新约法,复见旧威仪。鼓舞儿童乐,歌谣父老悲。烟埃方衮衮,禾黍正离离。¤
《秋斋杂赋(五首)》是明代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长洲苑的景象,以及秋风中展示的旧时威仪和新时代的变革。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日长洲苑,秋风列羽旗。
在今天的长洲苑,秋风吹拂着那鲜红的旗帜。
不图新约法,复见旧威仪。
不追求新的法规,却仍能看到旧时的威仪。
鼓舞儿童乐,歌谣父老悲。
孩子们兴奋地击鼓欢乐,而年长者则唱着悲伤的歌谣。
烟埃方衮衮,禾黍正离离。
炊烟正升腾,禾稻正在丰收。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长洲苑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秋风中鲜红的旗帜象征着新时代的变革,而旧时的威仪则是过去的遗迹。作者并没有追求新的法规,却感受到了旧时威仪的存在。孩子们的鼓舞和欢乐表达了新时代的希望和活力,而年长者的悲伤歌谣则暗示着对旧时代的怀念与失落。炊烟升腾和丰收的禾稻则呈现了现实生活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对长洲苑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代的转变和人们对旧时代的思考和情感。它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呈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观察,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和变革的思考。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
闲情悄。绮陌游人渐少。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追前好。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伫立空残照。
诉衷情近(二之二·林钟商)。宋代。柳永。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闲情悄。绮陌游人渐少。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追前好。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伫立空残照。
题幸蜀图。宋代。曹勋。曾读开元天宝间,四时风月不教闲。长联玉辔游清夜,岂意崎岖蜀道难。
陈观察过草堂余适游金华山中不值。明代。胡应麟。西风遥驻越江船,竹径深惭问草玄。星斗乍看题凤日,云霞长护牧羊天。秋明斧钺群山外,梦隔旌旗一水前。莫诧雁南风景绝,平津开阁候登仙。
下松厓岭入黔阳。明代。顾璘。荒云莽苍石厓横,不见青松但有名。嗟来诛求贫到骨,肯容材木遂生成。
长洲 其二。宋代。杨备。花光带露柳凝烟,茂苑笙歌已沸天。有客寻春拚一醉,青楼红粉洞中仙。
苏幕遮(用伍先生韵和元规)。宋代。张继先。先天生,后天久。道有真诠,谛听当时受。恰是迷天迷望斗。只恐微躯,薄幸随枯朽。下缺
劳劳亭。宋代。杨备。柳风飞絮自征袍,望远楼中望眼高。几许江南名利客,灰尘满面日劳劳。
杂感四首 其三。清代。黄景仁。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五章。唐代。姜皎。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间。
序正象占琥,吉叶梦维熊。身随金粟出世,香满小山丛。铁券丹书家世,朱_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雕鹗健云翮,聊尔待西风。
功名事,书剑里,笑谈中。江涛衮衮如此,天岂老英雄。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秋千岁,何幸举樽同。歌以寿南涧,愿学稼轩翁。
水调歌头(甲寅寿刘舍人)。宋代。李曾伯。序正象占琥,吉叶梦维熊。身随金粟出世,香满小山丛。铁券丹书家世,朱_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雕鹗健云翮,聊尔待西风。功名事,书剑里,笑谈中。江涛衮衮如此,天岂老英雄。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秋千岁,何幸举樽同。歌以寿南涧,愿学稼轩翁。
负暄吟。宋代。黎廷瑞。阴风吹芦花,铺锦满汀洲。不充赤子襦,露骭寒萧飕。煌煌扶桑君,悬镜烛隐幽,恻然冰霜晨,被以绛锦裘。穷阎一欠伸,僵体回春柔。天衣难久恋,向晚复下收。南山拾枯樵,寒夜为衾裯。灰冷更正长,展转何时休。东方行且明,小忍君勿忧。
忆山泉。唐代。吴融。穿云落石细湔湔,尽日疑闻弄管弦。千仞洒来寒碎玉,一泓深去碧涵天。烟迷叶乱寻难见,月好风清听不眠。春雨正多归未得,只应流恨更潺湲。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六。明代。祝允明。桃花柳花覆春洲,燕儿鱼儿迎客舟。青天白云紫翠嶂,虚桥小浦回环流。
点绛唇 春愁。宋代。赵鼎。香冷金猊,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和高冲霄二首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翠华南渡济苍生,垂老将观德化成。昨夜行宫传好语,秦川草木也欣荣。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二 咏愚邱。宋代。汪炎昶。故邱堕苍茫,得兹赖居人。竹氛净媚晓,藓绩绿染春。藤萝设野幕,猿鸟卜近邻。岂不惬吾愚,弥使怀所亲。
送扶炼师。唐代。薛涛。锦浦归舟巫峡云,绿波迢递雨纷纷。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送吕经历诗。明代。陶安。姑孰古藩翰,溪山缭城郭。出镇遣重臣,分符荷侯爵。黄堂清昼闲,莲香蔼宾幕。美兹南土彦,声名素昭灼。嘉言吐清婉,奇搜破冥漠。简牍日岂无,谈笑为裁度。贞姿涧畔松,高情云表鹤。流光何荏苒,新霜点华发。解篆促归期,遥忆旧林壑。江流渺孤蓬,春风柳花落。才猷时所慕,行矣沾殊渥。壮心老不渝,云路参寥廓。
答彦修。宋代。刘边。九曲溪边玉女峰,年年独倚落花风。何因不驾青鸾去,儜立空山皓月中。
垂柳。唐代。唐彦谦。垂柳碧髯茸,楼昏带雨容。思量成昼梦,来去发春慵。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从转笠,红烛近高舂。怨脸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园花尽蝶,静院酒醒蛩。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双调南乡子。清代。郑兰孙。锦幕怯春寒。金鸭烟沈晓月残。一色花痕清似雪,漫漫。著意相怜起早看。拍遍玉阑干。似絮愁肠画出难。多谢传神双管笔,珊珊。顾影何须换骨丹。
养庵为永兴马贞夫元题。明代。庄昶。北岳霜雪干,玉汉强千寻。南溟珊瑚枝,玄宫极幽深。应谁见毫末,积效逾山岑。抚卷得玩颐,隐几亦观心。辞琢岂白玉,受厉须黄金。无寐月自生,无觉日自沉。回首人间世,坐骛复行吟。枵然舍予琴,谁哉赏此音。
东方有一士。宋代。冯时行。东方有一士,不见心忡忡。尺璧未足多,夙好良所同。永怀不能寐,揽衣出房栊。遥夜未渠央,取琴和秋虫。岂无时世交,掣肘不相容。
游烂柯山。宋代。赵湘。仙人与王质,相会偶多时。落日千年事,空山一局棋。树高明月在,风动白云移。未得酬身计,閒来学采芝。
金鸡岭。明代。张廷臣。天鸡翔翥郁嵯峨,曙色逢春喜气多。恍是銮坡朝谒早,数声咿喔听鸣珂。
送王尚书还朝兼简张学士。明代。雪庐新公。文采丹山一凤毛,是藩征饷独贤豪。飞帆转海南风正,曳履趋廷北极高。花拥御筵歌《湛露》,香浮宫瓮赐蒲萄。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
辘轳金井·青溪夜泛,遇雨。和次山,叠前韵。清代。吴庆焘。玉浆冰髓。沁新凉、江令宅边筵启。璧月难窥,怅烟笼秋水。乌篷试倚。恰点滴、碎珠衣坠。一棹觥船,分明载得,六朝情泪。齐梁故宫尽圮。剩颓垣断瓦,苔绣轻洗。玉树歌残,竟凄凉如此。桑田海徙。听筝响、怕调银字。界甚鸿沟,教人梦断,昆明池里。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鱼罾。宋代。欧阳修。春水弄春沙,荡漾流不极。笭箵苦难满,终日沙头客。向暮卷空罾,棹歌菱浦北。
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宋代。辛弃疾。两峰如长喉,有石鲠其内。千金随侯珠,磊落见微纇。何言西子美,捧心作颦态。夷齐心著肩,欲间使分背。小亏或大全,知恶及真爱。堂堂老充国,荒寻得幽对。朝夕与山语,俯仰弥三载。谓我知子心,茅塞厌荟薱。有美玉于斯,雕琢那可废。芝兰生当户,虽芳亦芟刈。邑有从事贤,闻之重慷慨。太清点浮云,谁令久滓秽。指挥俄顷间,急雨破春块。开豁喜新辟,逼仄忘旧碍。得非神禹手,勇凿耻不逮。又如持金篦,刮膜生美睐。渠言农去草,见恶佩前诲。主人吟古风,格调剧清裁。我评此章句,真是杜陵辈。入蜀脚未定,欲掷石笋退。火与金水同,其石为铄粹。劝君莫放手,玉石恐俱碎。累然颈下瘿,割之命随溃。此石幸胜之,此举君勿再。姑置毋多谈,俱想增胜槩。会当携酒去,物理剖茫昧。此邦刘知道,光焰文章在。今将清风峡,与岩传百代。
茅山刘先觉高士绘云琴图求诗次杨廷秀韵。宋代。周必大。目送归云膝抱琴,山林犹恐不高深。应怜三十年前客,扰扰尘心损道心。
友人招饮适云气大作雨意甚凉。宋代。姜特立。永日南薰入舜琴,故人邀我共披襟。歌姬可是能留客,故遏行云作午阴。
题金州西园九首·芭蕉屏。唐代。姚合。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赠嫂(序云阿嫂相疑留诗)。唐代。韦璜。 赤心用尽为相知,虑后防前只定疑。案牍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