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

山水图朗读

诗词:《山水图》
朝代:明代
作者:唐寅

诗意:
《山水图》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触动和感悟。诗中以简洁而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泉水清澈潺潺,但却带有一丝涩意;秋天的天空高远,树影稀疏;远方的旅行的候鸟飞向天涯,江上的鲈鱼悠然自得。通过这些画面,诗人唐寅展示了他对山水之美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深情。首句“潦凈泉声涩”,以“潦净”形容泉水的流动,表达了清澈而不深沉的感觉,而“涩”则传达了一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情绪,使人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接着,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描写,描述了秋天的高远天空和稀疏的树影,给人以宁静和开阔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唐寅通过候鸟和鲈鱼的形象,表达了旅行和宁静的对比。候鸟是天涯的旅行者,象征着远方的归乡之情;而江上的鲈鱼则是安居在故土的家园之象征,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得其乐。这种对比在诗中形成了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意境,传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然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将山水景色与人物形象相结合,展示了唐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意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朗读
()

猜你喜欢

住山意良静,自尔去人远。惟贪养怀抱,何用惜朝晚。

等之逝不舍,所得未为浅。处逸而待劳,欣然乃善遣。

()

时光物色易推迁,虚度青春五十年。昼夜本无閒日月,古今同是此风烟。

伯鸾幸喜妻能敬,世绩惟忧子不贤。若问庞公身后事,遗安空有鹿门田。

()

丛拍苍柄顶春寒,诗史题名胜得仙。剪出鳞皴仍节节,何曾拥肿到便便。

更无曲处连黄壤,只欠横枝架老禅。来岁子鱼分树艺,檐前清影赋联绵。

()

清溪路入武陵源,鸡犬人家隔近村。
拔地一峰危作柱,栖云五洞窄开门。
空庭有客扫松影,古径无人踏藓痕。

()
美玉小瑕疵,国工犹珍之。
大贤小玷缺,良交岂其绝。
小缺可以补,小瑕可以磨。
不补亦不磨,人为奈尔何。
()

伾山英气降鸿儒,一病光阴隙过驹。医俗主人辞劲竹,吊亡高士致生刍。

牙签架上遗经史,宝墨床头卷画图。莫怪挽诗多惨切,白杨风雨夜台孤。

()

孤戍高山颠,鸣角夜呜呜。月明尚苦颜,况临风雨途。

主将位日贵,重帷锦模糊。李牧今去久,谁闻捐市租。

()

平分秋气散晴空,坐待银盘上海东。美酒清歌诚外物,满怀佳致与人同。

()

杖策城上头,初日破冥晦。颇知春意还,早觉寒事退。

风前识西岑,烟处认东汇。人如旋磨蚁,舟似覆杯芥。

()

事国一心勤以瘁,还家五福寿而康。风波已出凭忠信,松柏难凋耐雪霜。

昔日青衫遇知己,今来白首再升堂。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

秋意尽,风雨更愁浓。此日伤心徒饮泣,攀号莫逐恨难穷。

望断楚山重。

()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