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无题朗读

《无题》

儒生作计太痴呆,
业在毛锥与砚台。
问字昔人皆载酒,
写诗亦望买鱼来。

中文译文:
无题

儒生作计太痴呆,
专注于毛锥和砚台。
古人问字常以酒相伴,
写诗亦期望购买鱼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学业上的迷茫和无奈。他自称为"儒生",意味着他受过儒家经典教育,但他感到自己在学问上显得愚钝,无法领悟深奥之理。他的注意力似乎只集中在毛锥(用于剪毛笔的工具)和砚台(用于磨墨的工具)上,这暗示了他过于琐碎的学习方式。

诗中提到了古人在问字时常以酒相伴,这是指古代文人常常在写字时喝酒来增加灵感和情趣。而诗人在写诗时却希望通过购买鱼来获得灵感,可能是因为他认为鱼是与水相连的,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束,希望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启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学识的怀疑和迷茫,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和灵感的渴望。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传统学问的困惑和对自由创作的向往,展示了他在学识与情感之间的挣扎。这首诗词不仅具有明代时期文人的特色,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身才智和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朗读
()

猜你喜欢

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
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
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
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

宝色风霜古,颓檐老瓦催。碑文多剥落,山势独崔嵬。

宿鸟惊还定,游僧去复回。人间经几劫,地下有馀灰。

()

双穴流流清泉,古来名有自。
至今存一息,呼吸竅万类。
山以泉为津,石以穴为鼻。

()

洪都昔号殿西土,画省新开列上台。郑老每从工部饮,乌公何待石生媒。

断云将雨侵书幌,明月随风落酒杯。山獠洞庭皆入贡,海船日日候潮来。

()

士林柱石振文声,志乐林泉势利轻。指日安车侪李氏,他时执爵等桓荣。

觌君风采心犹喜,惠我珠玑眼倍明。今岁得为桃李客,始终是赖见交情。

()

国学崇儒代,人材绝妙年。风云千里骏,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抡选,中书属次铨。光荣毛义檄,奋发祖生鞭。

()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东西南北皆欲往,

千江隔兮万山阻。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

秋堤柳疏疏,秋塘荷叶枯。水浅微露石,水清还见鱼。

饮啄各自适,乐哉此舂锄。

()
南北东西事,人间会也无。
昔曾栖玉笥,今也返玄都。
雪片随天阔,泉声落石孤。
丹霄人有约,去采石菖蒲。
()
殢酒销愁,逢场作戏,何曾择地伸眉。
诗筒来往,如我与君稀。
喜得青春有闰,添日月、款曲临池。
洲盘有,山肴野蔌,安用设鸡彝。
()
秋水寒鱼白锦鳞,姜花枨实献芳辛。
东坡玉糁真穷相,得似先生此味珍。
()

五玉既献。三帛是荐。尔公尔侯。鸣玉华殿。皇皇圣后。降礼南面。

元首纳嘉礼。万邦同欢愿。休哉。君臣嘉燕。建五旗。列四县。

()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
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
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
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
()
传破钵盂,连累周家女。
无地著浑身空惆怅,丛林难免无根谤。
()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
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玉山颓处,要看欹帽如画。

()

烟波十里閒吾庐,曲曲芦花入小渠。聊复艺蔬成野圃,偶然种竹即幽居。

鸿冥谁复争周粟,牛角常悬是汉书。溪水粼粼试芳饵,豳风输我一竿渔。

()

凄风残月大江濆,送尔津亭见白云。摇落万山秋色里,何人同谒武夷君。

()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监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
虱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

()

洞庭秋水清彻底,岳阳城头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
须臾素景当瑶空,寒光下烛冯夷宫。

()

照眼红云斗晚霞,重重青盖半倾斜。
会须直跨三千仞,移取峰头十丈花。

()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
芳草青门路。
还拂京尘东去。
回想当年离绪。
送君南浦。
()

四山如画雨初晴,古木萧森接太清。云外楼台方外客,不知人世有蓬瀛。

()

月洗晴江秋愈清,扁舟西渡历阳城。渔翁贽见无羔雁,满袖盈襟皆月明。

()

娃儿十五得人怜。金雀髻垂肩。已爱盈盈翠袖,更堪小小花钿。江山在眼,宝朋满座,有酒如川。未得芙蓉帐底,且教玳瑁筵前。

()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
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
几时酒醆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

诏许归田乐暮年,应知圣主重才贤。五朝恩宠谁能并,一代文风独擅专。

旧业剩栽陶令菊,图书满载米家船。春风送别长安道,多少衣冠集祖筵。

()
平章江浙素馨种,小白花山瓜葛亲。
借取水沉薰玉骨,便如屏障唤真真。
()

江南多名山,雁荡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灵岩渺无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

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野禽宵未啭,山蜚昼仍眠。

目兹海榴发,列映岩楹前。熠爚御风静,葳蕤含景鲜。

()

爱此林泉胜,载酒时来过。芳树发春华,方池激清波。

嘉鱼争出跃,好鸟鸣相和。天气既巳暄,景物亦巳多。

()

凤皇山下凤皇水,流绕凤城水光紫。东流分出凤皇洲,凤皇台踞洲上头。

我来登台揽八极,海阔天空足寒色。凤皇已去不我留,落日栖鸦阵云黑。

()

秾李夭桃堆绣。正暖日、如熏芳袖。流莺恰恰娇啼。似为劝、百觞进酒
少年未用称遐寿。愿来岁、如今时候。相将得意皇都,同携手、上林春昼。

()

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

()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锺,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一年鸿雁识来往,终日沐猴何去取。
甥诗意慕两君闲,读书要在存心久。

()

常忆双溪八咏前,讲诗论道接清贤。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撚红蕖岂偶然。

花湿瑞烟粘玉磬,帘垂幽鸟啄苔钱。自怜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风二十年。

()

暑途白昼倦趋程,月暗泥深夜阻行。却羡野僧无一事,布衣蔬饭任平生。

()
谁能向外夸精进,五千退席闻无信。
我宁速入於涅磐,莫教堕落声闻性。
()
顶上新成九转丹,□花日日到春坛。
夜深飞上云霄去,华表月明风露寒。
()
九龙吐水,七步周行。
云门一棒打杀,正是摩顶授记。
葛藤枝蔓重生,从教遍地纵横。
()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
霜余晴日照堤沙,早晚天墀下白麻。
有吏当筵歌湛露,须公满斚泛流霞。
篇章况是万人敌,阀阅相仍百乘家。
落帽何须定重九,探先三日醉黄花。
()

逼塞人间世,何处足音跫。逍遥云将东指,一笑谢鸿濛。

多少寿陵学步,却曲楚狂迷路,不出雉樊中。颠倒百年事,坐误主人翁。

()

岁岁重阳客在家,今年流落在天涯。茂陵多病惊秋雨,彭泽空尊负菊花。

乡远江关闻野雁,时危风雪起悲笳。故侯一去歌钟冷,谁复龙山醉孟嘉。

()

索居倦晨暮,沓沓伤岁穷。玄云为谁屯,流霏夜常风。

映隙既窈窕,穿窗亦玲珑。凌高似有缀,填卑忽若崇。

()
破晓鸡声欲彻天,沉沉墟里令无烟。
哦诗直拟陶元亮,误落尘中忽卅年。
()
敌临烹子一何庸,激怒来军速自攻。
结怨岂思围不解,愚谋多以杀为雄。
()
()

阅尽诸公上要津,丹山除目一番新。
六卿尤重大宗伯,九制须还老舍人。
太史将封乃留滞,纪瞻虽召尚逡巡。

()
垂柳有两种,有长有短垂。
唯兹长一种,偏与静相宜。
院宇深春后,亭台晚景时。
不胜烟羃羃,无柰日迟迟。
()

东风晚点捲残红,掩映馀霞落照中。纵令飘茵成艳果,会看抱蔓入枯丛。

金铃难护三更雨,玉笛谁吹五月风。薄暮倚栏人独立,伤春心事问谁同。

()
扬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
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
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
虚楼三百间,正压江潮白。
()

湖山清夏不应丰,一径林阴水石中。六月凉生清蒻底,钓鱼船上一丝风。

()

非时何事欲西征,为有悲风动紫荆。
斜断怜鸿雁惊影,急难方见鹡鴒情。
北方寒地多冰雪,南国饥甿弄甲兵。

()

羁愁慵整风前羽。沙汀悔不同船去。顾影立池边。低头应自怜。

小娃强解事。故故争相戏。待学操求凰。随他莺燕忙。

()
瘦日当中暖稍回,冷山未许瘴全开。
溪光远隔深深竹,特地穿帘入轿来。
()
青山巃嵸凝紫霞,飞泉如虹饮渥洼。
枫林接叶红于花,上有鸾鹤下麏麚。
玉楼珠箔仙人家。
仙人颜色长美好,瑶池桃花得春早。
()
轻拍红牙留客住。
韩家石鼎联新句。
珍重龙团并凤髓。
君王与。
()

翠黛锁眉山,秾愁无处安。玉环双凤叫,珠髻九龙盘。

花落梦初断,莺啼春未阑。檀槽儿女语,昵昵向谁弹?

()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

纸窗竹屋俯寒泉,总角相看巳冁然。莎径情深寻带草,芦中恩重覆渔船。

重来棠杜初悲雨,老去桃花不记年。一卷申公诗说在,凭君珍重护秦烟。

()

软红尘里西山,乱云晓马清相向。新年有喜,洗兵和气,春风千丈。青鬓何人,凤池墨客,虎头飞将。听前驱一夜,鸣珂碎月,催笳鼓、作清壮。红袖横斜醉眼,酒肠倾、九江银浪。小桃仙馆,霜筠萧寺,风光荡漾。我欲寻春,郡中谁有,国香宫样。待酒酣、妙续珠帘句法,作穿云唱。

()

陈子一亩宫,居来七十年。
当其春盛时,庭花发幽妍。
转瞩长养天,青子垂檐前。

()
扶道觅阳春。
相将共携手。
草色犹自腓。
林中都未有。
()

应让鸣秋类,余情尚自吟。风寒秋叶薄,日暮抱枝深。

久畏螳螂伺,初联蟋蟀音。新霜应不远,怜尔伏冬心。

()

凭高一舒啸,尊酒白衣来。天地秋何处,茱萸晚故开。

老深庾亮兴,君亦孟嘉才。任此陶然去,西风起霸台。

()
金华山高九天半,夜雪装成珠玉案。
兰溪水清千顷强,朔风冻作琉璃釭。
日光雪光两相射,病眼看来忘南北。
恨身不如波上鸥,脚指为楫身为舟。
()
旱年蠲赋本深仁,州县宁闻以实论。
细读赋诗知用意,是为忧国爱元元。
()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前开。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

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

里门四鼓不曾关,此会良宵岂等闲!马异卢同俱绝妙,更闻诗派到牛山。

()
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残云宿虚阁,驯鹭下清池。
簿领消豪气,功名负圣时。
凭高不胜叹,神武迫归期。
()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闻道姓名多改变,只今偕是圣朝臣。

()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
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
吊哭新居启,封题旧箧存。
善人吾不见,何可问乾坤。
()

帝里应怀旧国霜,晚花重此就壶觞。一行绛雪扶衰白,五色祥云捧赭黄。

慰眼愁容深入画,感时月令正当阳。高年幸与耆英会,小醉东风亦未妨。

()
金陵六月晓犹寒,近北天时较少暄。
打尽来禽那待熟,半开萱草已先翻。
独龙冈顶青千摺,十字河头碧一痕。
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

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本师头白须归去,

太守门清愿再来。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

羸骖聊代步,按辔且徐行。
凹凸惊前路,驱驰羡后生。
晓回天尚闇,路滑雨初晴。

()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

大道无隐现,取携惟所尚。真趣非外得,心远神自旷。

缅彼太虚化,声色且万状。触境皆妙绪,天地无尽藏。

()

去年脚底生茧瘤,今年巾中华发稠。读书不敢略字过,得酒岂徒成醉休?

关山杳杳绝飞鸟,江海凄凄无钓舟。好风良夜那可已,思君时复一登楼。

()
一梦章江已十年,故人重见想皤然。
只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
()

石室閒眠过午钟,看来唯我最疎慵。

生憎俗客妨幽趣,不与樵夫说定踪。

()
炎方有朱鸟,璀璀颜色异。
土人目为凤,信尔可安致。
生雏固当奇,千岁会一致。
纷纷鸿燕期,寂寂非我事。
()
太官角黍迎嘉节,上圣斋居袭美祥。
金阙鉴观真绪远,永延鸿庆庇多方。
()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
我爱正考甫,思贤作商颂。
我爱扬子云,理乱皆如凤。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凰五色髓。
()
两日梅开,先占阳春小。
鸾凤偶雁行,飞舞画堂交绕。
称觞盛旦,二老同年少。
夫劝妇,弟酬兄,四喜人希有。
()

重登大峰顶,晓色正苍凉。华构烟霞壮,幽居日月长。

碧云浮洞户,清露沁衣裳。水浅玄龙跃,林深黑虎藏。

()
湛而不浑,妙而长存。
秋水何色,野云无根。
半夜天空何汉净,老兔濯濯明月魂。
()
低鬟敛尽云欹侧,粉香都拭。
生憎桂帐秋虫入,教郎轻擘。
红藤细织暹罗席,方花盈尺。
冷波一任鸳鸯拍,残梦无力。
()

()

五出寒香淡淡黄,罗浮仙子幻新妆。开时记取休轻折,留与蜂儿补蜜房。

()

世无李元礼,谁容孔北海。长歌归去来,篱菊无人采。

()
念昔童稚,汎然若舟。
惟我与君,孤诣同修。
博文约礼,匪遨匪游。
子方盛年,遽赴玉楼。
()

清和未至尚春风,花幕园林似锦红。

细雨只教成子速,蕊飞彩蝶最多功。

()

郭郎巾折角,孟嘉帽频落。底似山翁醉,接䍦翻转著。

()
瑞云灵迹镇梁东,他日多应与古同。
岁月迁移人事改,再来闲处又兴功。
()

雪中纸衾有奇趣,煖香夜作椒兰熏。毗耶丈室本无病,天女为散花纷纭。

()

癖诗堪一笑,得句享千金。比兴皆诸景,推敲哎寸心。

词坛谁胜负,仕路任升沉。试展探珠手,骊龙伏海深。

()

开辟文章第一家,悠悠教化泽无涯。灵苗秀气钟来异,清世奇才喜会嘉。

自笑半生觔力软,谁云东鲁路头赊。相思后夜知何处,梦绕门墙月影斜。

()

客子行吟径路幽,一声啄木绿阴稠。芙蓉倒映空江色,危立溪头几点鸥。

()

尺蠖已辞茧,橘虫方化生。夭夭隰上枝,碧绿纷敷荣。

覆载大有造,动植各相成。天机一流动,幽思穆无声。

()

秋燕飞,蘋香易销歇,春去不如归。客巢非故垒,主人焉可依。

何不呼群聚海国,且待明年春草肥。胡为乎,四郊衰黄鹰隼击,飘飘在万里,犹著旧乌衣。

()

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

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得间。

()

朔雪驱将残腊去,东风放出新晴。绣衣瑞彩照岩城。江天收宿霭,湖水动春声。要净狐嗥并鳝舞,未烦鹤怨猿惊。元龙老气正峥嵘。毫端肤寸润,野烧绿痕生。

()

登山眺四极,一坐日每夕。行看夜来径,苔上有鹿迹。

()

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

少年翻掷新声尽,却向人前侧耳听。

()
先世联龙榜,难兄接鹭班。
时移谁念旧,身老各投閒。
吾已谋周翣,君犹恋汉纶。
与其奔赤日,何似卧青山。
()

暖云扶绿上林柯,春去春来可奈何!远道尘泥行客少,故园风雨落花多。

撷兰溪上心非隐,种柳庄前足怕过。尚意玉堂青眼旧,肯嫌俗驾忤烟萝?

()

客子浪相惊,山灵自有情。
云深一夜雨,风急五更晴。
馀润翻宜暑,微乾不碍行。

()
青原连峰郁嵯峨,中产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气孕秀多,蜿蟺礴无偏颇。
间世人杰文星罗,六一鸣道继雄轲。
忠简名节森聱牙,乃孙所学能传家。
()

春游临绝峤,月出卧空岑。暂逐山中客,常关物外心。

三峰藏净宇,百里羡云林。崖际劖高隐,何时一重寻。

()

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

()
患脚法师不解走,少年心尽爱花柳。
争知道味却无言,时得茶香胜酒。
()

看到忘言处,浑疑我是花。不知时已过,犹复露霜葩。

()
未甦残醉茗频煨,夙荷诸公载酒来。
照镜所存唯雪鬓,典衣已尽况银杯。
色婴单豹偶然耳,带索启期焉怨哉。
弱水元无三万里,此心安处是蓬莱。
()

剧怜辛苦手中轻,一寸拈来一寸情。磨到光时方有用,尖从刺后始无声。

偶凭投芥交原合,为想添花巧更生。何事深闺停不语,鸳鸯绣出太分明。

()

近日新妆处处施,玉纤染草学胭脂。并将樱颗销筠管,忽散桃花上柳眉。

春色每从梢畔露,丽情半出袖边知。塞风昨夜吹胶折,抱得琵琶下手迟。

()

醉酒高楼此别君,袖中萱草惜斜曛。
月明水上如相忆,寄取潇湘数片云。

()

小村虽僻俗敦庞,背负崇山面俯江。月冷灵虬潜绝壑,雨晴仙犬吠流淙。

缊袍御腊辞纨裤,瓦瓮浮春谢玉缸。偶为清羸聊采药,亦非窃比鹿门庞。

()

欲晓江头杖策徐,一峰西去众峰趋。
不知林里犹僧寺,少立忽闻敲木鱼。

()

萧萧易水波,日晏客未至。十三死灰儿,勉强共大计。

坐中击筑人,何不充秦使。田光死也饯,于期死也贽。

()

摇曳珠幢翠带长,紫霞一片护花房。金莲乐树知无色,七宝阑中自在芳。

()

秀植登中禁,灵根记大方。纤枝乘十雨,劲节誓千霜。

云干仍稠直,烟华稍郁苍。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

()

忆汝何时见,愁眉此日舒。别来三换岁,诵得几多书。

字稍堪拈出,翁今喜有馀。阿鸿才弄笔,相对想轩渠。

()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虽不齐,逐物常同忧。
士子文字间,亦各从所爱。
取舍未必同,於道均无害。
()

别绪乡心浩莫分,潞河风雨帝城云。能容放废惟良友,未忘京华为圣君。

衰鬓数茎还去国,秋风一叶又离群。《渭城》歌罢休垂泪,逐客年来实绝闻。

()
三王之世正如秋,权重权轻事有由。
深谷为陵岸为谷,陵迁谷变不知休。
()
只耳兽啮环,长唇鹅擘喙。
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
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
古书虽满腹,(古有篆五字不可识)。
()
莲房折尽只留荷,露盖班班一丈过。
高下横斜无定影,聚凉着得月明多。
()

松风小楼香缥缈,
一曲寻仙操。
秋风玉兔寒,

()

未果为云逐去龙,楚江行处玉涵空。斡旋地利来天上,笼络人才入彀中。

仕路莫惊离合易,贡闱犹想笑言同。龙山便到秋还近,幽兴从他落帽风。

()

涉江采芙蓉,欲采寄所思。
所思今何在,望断天一涯。
将花照秋水,秋水清且漪。

()
阆苑高寒。
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
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