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是明代文人唐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唐寅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空山绝人迹,
阒寂如隔世。
泉头自趺坐,
鹃声出枫树。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山水的景色表达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空山绝人迹"暗示着这是一片荒凉的山野,几乎没有人类的踪迹。"阒寂如隔世"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寂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诗"泉头自趺坐,鹃声出枫树"则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泉头自趺坐"表明诗人坐在泉水旁边,静静地欣赏自然之美。"鹃声出枫树"则通过鹃鸟的声音勾勒出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生动的感受。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凄清的笔墨和独特的描写手法,展示了唐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以深邃、宁静的感觉,使读者沉浸在这幅山水画的境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早梅开后寒日暗天各穿百孔於杖头欲放一时之。宋代。陈藻。梦中只是醒时魂,到老无他学著言。好句特然生梦里,酷时却费斧斤痕。
酒品前后二十绝 其九。明代。王世贞。玉露凝云在半空,银槽虚自泣秋红。薛家新样莲花色,好把清尊傍碧筒。
和子荣。金朝。李俊民。暂使彭宣到后堂,安昌只以醉为乡。浮云世事日千变,流水生涯天一方。老子兴虽如庾亮,故人恩不减苏章。能消几两寻山屐,回首狐丘本未忘。
答颜惟乔。明代。薛蕙。俗纷倦城肆,放浪怀林莽。命赏来芳讯,探奇协幽想。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雨霁绿泉生,风惊白云上。禽鱼行盼睐,水木坐俯仰。梁栋下阴霏,房栊递哀响。沦飘病转剧,偃蹇年日长。名山仍未去,末路竟何往。故人念相慰,贱子拟自广。旦日伫登临,愿言操几杖。
湖庄杂诗。宋代。曹彦约。雨后人家菜麦香,旋涡流水乱横塘。青春未有阑珊意,付与游人处此忙。
中右城得魏道冲信。明代。孙承宗。关山秋尽雁随阳,雁去人闲不下堂。绝塞貒弓空抱月,孤城画角自吹霜。青天欲问云霄远,白发还惊岁月长。漫说安危浑注意,可从国手试温凉。
钟山诗次杜于皇韵 其四。清代。许珌。崩湍坏道郁清秋,七孔桥前水不流。剩有黄花围石椁,绝无青鸟恋朱丘。经年置户园丁散,垂老司香宫监愁。祇见长生荒苑鹿,月明犹带旧牌游。
课伐木。宋代。林尚仁。手挥樵斧气如虹,几树寒烟一饷空。午夜无依乌鹊冷,数声应恨月明中。
早秋过斌公山房和许彦明三首 其二。明代。顾璘。青嶂白云蒸,高台野客登。鸟迷方外路,云护定中僧。对酒狂何在,翻经老尚能。摩挲岩下石,坐语记吾曾。
报师恩。金朝。王哲。为何不倦写诗词。这个明因只自知。一笔书开真正觉,三田般过的端慈。回光返照缘观景,固蒂深根恰及时。密锁玄机牢闭户。唤来便去赴瑶
杨桥八景诗 其五 薛墓松涛。清代。苏景云。郁郁苍苍古墓松,后昆爱护仰棠同。微风若向枝头鼓,恍似春深振蛰龙。
望上清山三首 其三。明代。李梦阳。星妃云君云雾鬟,何事应游栖碧山。昨夜升天朝北斗,佩环清响落人间。
送人赴宜兴教授。宋代。牟巘。催唤沙棠港口船,门前龙象耸初筵。养亲始愿家良近,事道中年志愈坚。美俗一新吾礼乐,高贤多羡此山川。不妨且为坡翁住,却上玉堂陪众仙。
题阙 其七十八。明代。王世贞。裴公大将材,不解深州围。韩公大将材,不戢好水师。决胜或先登,宁如一偏禆。及乎坐庙堂,天子所蓍龟。词组转乾坤,匹身系安危。信哉尼父言,大受难小知。
黄连。明代。吴宽。花细山桂然,阶下不堪嗅。野人其根,根长节应九。苦节不可贞,服食可资寿。其功利于病,有客嫌苦口。戒予勿种兹,味苦和难受。岂不见甘草,百药无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