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重光行。元代。杨维桢。日重光,今日西没,明日上榑桑。日重光,日复日,上榑桑。人长往,不返故室堂。日重光,身后西目谁短长。日重光,言果果,神伥伥。
《日重光行》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太阳再次升起,今天西方的太阳已经落下,明天它将再次升起。太阳再次升起,日复一日,升起又落下。人们长久地离开,不再回到故室堂。太阳再次升起,身后的西方,有谁短暂或漫长地注视着?太阳再次升起,言语明晰,精神迷糊。
诗意:
《日重光行》通过对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用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变化,隐喻了人们的离别和归来,以及生命的起伏和转变。诗词中的太阳重复升起,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转,而人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中离去,不再回到过去的地方。诗人还思考了身后的人们,他们对西方的眺望会是短暂的还是漫长的,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的未来。最后,诗人以言语明晰和精神迷糊来形容太阳的光芒,突显了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主观差异。
赏析:
《日重光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与时间的关系,通过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以太阳的运行为线索,展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变迁。人们在时间的推移中离开,无法回到过去的故室堂,这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逆转的现实。诗人对身后的人们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未知和不确定性,每个人在面对未来时都有不同的选择和注视。最后,诗人运用言果果、神伥伥来形容太阳的光芒,表达了人们对事物感知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句式和寥寥数语,展现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品味中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海阳十咏·玄览亭。唐代。刘禹锡。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毛素轩挽诗。明代。岳正。丹诏曾沾锡虎符,一官如隐卧三吴。闲寻春色来黄岭,细咏周诗到白驹。何必蛟龙终得雨,须知鸾凤已能雏。不堪玉树埋秋草,欲吊无因致束刍。
直夜。宋代。钱惟演。千庐徼道发传呼,帝宇沉沉璧月孤。重橑祇闻喧斗鼠,危枝谁见绕惊乌。石螭霜重连钩盾,玉虎冰消下辘轳。素发自怜同骑省,一竿何日钓秋鲈。
荷花。宋代。秦观。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芙蕖净娟娟,丽服抚翠衾。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弄芳惜晼晚,酒至谁与斟。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心开获清赏,芙蕖一何绮。美人艳新妆,敛袂照秋水。端如荡子事,顾自良家子。黄金选燕赵,摇落对江沚。薄暮风雨来,独立泪如洗。望君君讵知,倾宫定谁似。
青弁云林图。明代。张羽。前代何人画山水,长安关仝营丘李。华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亦有北苑与河阳,后来作者谁能当。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气归苍茫。房山尚书初事米,晚自名家称绝美。艺高一代谁颉颃,只数吴兴赵公子。当时弭节匡庐峰,曾写太平兴国之神宫。五峰却立疑争雄,台殿突兀纷青红,中有云气随游龙。我对此图卧三日,遂令奇气生心胸。乱来学士遭漂荡,文艺草草谁能工。笔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贤风。於乎!乾坤浩荡江海阔,使我执笔将安从?
和人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倾盖相逢惜别离,等閒谈笑尽心期。它年终解如今日,此念常应寄异时。馀事不妨多蜡屐,放怀赢得盛留诗。早携桃叶寻归路,准拟花间倒接䍦。
病后呈芸居。宋代。胡仲弓。病骨清於鹤,临风直欲飞。閒多酬病债,吟若费心机。带缓腰围减,囊空药裹稀。未能全谢客,扶杖扫林扉。
题月中丹桂图。明代。王慎中。生绡半幅吴霜冷,拂尽微尘秋水净。展向高堂骤骇神,忽睹青天堕飞镜。䀜霍瑶光初出奁,四壁澄莹摇不定。辗轮乍见海中行,濯魄真看地底迸。金波千顷浸玻瓈,银汉一泓垂素绠。结质团圞亦不亏,佳期三五四时正。中有轮囷一树木,布叶葳蕤柯诘曲。扶疏碍景小霏微,旖旎漏明频照烛。根折只容顾兔藏,枝繁独覆姮娥宿。飘英落叶细生姿,一一黄金散为粟。萧森影里似闻香,的皪光中遥辨绿。画栋雕楹结绮檐,坐来浑是在虚涵。白日都迷羲伯驭,阑宵底用烛龙衔。清辉鉴人毛发竖,仙芬染断体肤凡。广寒不觉身曾到,蟾宫虚疑手可探。世闻墨妙有如此,题句聊为未见谈。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东山寺。宋代。韩缜。蜀师当日戍黄金,此地由来险阻深。漾水东流自纡直,泰山北望正嵚崯。凉风肃物初秋意,膏泽愆期旦书阴。同是天涯未归客,荒烟斜日正登临。
董娇娆为周郁赋。明代。刘炳。妾家住邯郸,少小矜容颜。七岁画娥眉,十岁垂髻鬟。十三刺绣人前坐,十五秦筝架上弹。红粉楼高临大路,自恃芳华立门户。鹦鹉春眠芍药阑,骄骢晚系垂杨树。梅点香奁玉作钿,莲移罗袜金为步。朝歌暮饮绮罗丛,东园桃李斗春风。黛疑柳浅匀朝翠,朱讶樱浓洗晓红。烛围锦帐宵常曙,香蔼雕笼夕未空。秋月春花等閒度,谁怜窈窕迎新故。夜夜虚迷洛浦云,朝朝枉结阳台雨。带绾同心只自怜,枕期连理翻成误。眼前相爱岂相知,弹指风光节物移。只道青春镇长好,那知白发易如丝。容颜销歇莺花冷,歌舞凄凉鞍马稀。昨日樽前双泪落,谁似周郎情不薄。得配鸳鸯死亦判,愿谐鱼水生相托。青鸟缄封书莫迟,秦楼肠断夜乌啼。君卿岂羡东墙约,梁氏应同举案齐。
自宣府至德胜关。明代。杨荣。千岩万壑拥层云,持节南来日正曛。关塞有兵严号令,屯营无事乐耕耘。人家多在城中住,流水还从涧里分。共喜华夷今一统,万方咸戴圣明君。
金国贺会庆节使人到阙集英殿宴致语口号。宋代。崔敦诗。盛节簪绅宴玉京,红云深护赭袍明。宝花合座天香满,仙羽分陈御斝行。原隰有光交信睦,庙堂无事乐和平。欢心协气知多少,尽在今朝九奏声。
赠枢使李竹坡四首 其三。明代。顾璘。忆遂楼船后,朝天上赤墀。衣冠同拜舞,殿陛借光仪。击楫春江稳,投壶夜漏迟。往来行乐意,披豁慰支离。
壁垒壮西塞,形势古州来。九重庙算经远,边隙肯轻开。整顿金城千仞,遮护风寒数处,蛇豕敢当哉。惆怅倚长剑,扫未尽烟埃。
骑连营,桥列栅,木成排。老酋鱼釜视我,孰与障吾淮。横槊冲围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进喜多才。老子可归矣,击坏乐春台。
水调歌头(乙巳九月寿城获捷,和傅山父凯歌韵)。宋代。李曾伯。壁垒壮西塞,形势古州来。九重庙算经远,边隙肯轻开。整顿金城千仞,遮护风寒数处,蛇豕敢当哉。惆怅倚长剑,扫未尽烟埃。骑连营,桥列栅,木成排。老酋鱼釜视我,孰与障吾淮。横槊冲围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进喜多才。老子可归矣,击坏乐春台。
友人饷粟书感。明代。程嘉燧。年去贫来不自由,暗伤颜面向交游。他乡且斗孤身健,此日徒悬西壁愁。纸裹已空难爱惜,瓶储欲罄未知谋。何缘忽致监河粟,莫是枯鳞尚有求。
关河道中。唐代。韦庄。槐陌蝉声柳市风,驿楼高倚夕阳东。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平生志业匡尧舜,又拟沧浪学钓翁。
夜宿浙江。唐代。孙逖。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寄天山周敬之。元代。耶律楚材。当年倾盖识君初,烂饮天山驻使车。秋去安仁空有赋,雁来公瑾又无书。林峦红叶知人老,篱落黄花亦我疏。为向天涯道岑寂,强吟新句附双鱼。
雩峰九章。明代。霍韬。樵云千仞,兀插苍旻。云木森森,云石棱棱。是宜乐只,以游我心。游心则那,温泉下沸。匪云鲁沂,匪云川逝。雩坛之松,可游以憩。雩坛则那,云流孤峰。万仞孤峰,万仞孤松。抚抚孤松,乐乃谁同。谁同游乐,振古闻人,单衣暮春。乘此暮春,沐此熙薰,振古熙薰。熙薰自南,吹我葛巾。凉我葛巾,悠悠我心。岂云独乐,我有良朋。良朋偕我,坐松之阴。云深松森,鹤荐清音。我良朋乐矣,鼓瑟鼓琴。鼓琴鼓瑟,雩云之墟。天飞之鸢,渊泳之鱼。上下听矣,其乐何如。其乐何如,采桐种竹。桐华斯馨,竹实斯熟。陟我雩峰,饵我鸑鷟。鸑鷟脩翎,簸云南溟。一声穗城,再声天庭。知鸟之自,雩灵之精。
公无出门。金朝。李龏。天迷迷,地密密,海漫漫。身若仓中鼠,迟回出门难。大道冥冥不知处,小人心里藏崩湍。我亦为君长叹息,炊沙作饭岂堪吃。棘针生猛义路闲,太华磨成一拳石。不惧天地倾,津涯浩难识。龙蟠泥中未有云,封狐雄虺自成群。人生结交在终始,细人何言入君耳。归卧东窗兀然醉,任他上是天,下是地。
挂冠神武思飞扬,挥手浮云八座傍。剑拥霜华辞碣石,帆飞风色过浔阳。
天高自鉴葵心赤,地近初逢菊蕊黄。漫逐羡门瀛海去,宗臣劳绩在明堂。
送徐大司空还豫章时俞羡长挈家附公楼船南返。明代。胡应麟。挂冠神武思飞扬,挥手浮云八座傍。剑拥霜华辞碣石,帆飞风色过浔阳。天高自鉴葵心赤,地近初逢菊蕊黄。漫逐羡门瀛海去,宗臣劳绩在明堂。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宋代。学士院。阳动黄宫,日旋南极。天门荡荡,百神受职。爰熙紫坛,熉黄殊色。神哉沛来,盖亲有德。
山南作。明代。何御。小隐依陵薮,山南良可家。一洲环橘柚,十里荫桑麻。白帻欹深酝,青鞋猎远沙。倘逢李都尉,射虎亦生涯。
草木。唐代。徐夤。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菊英空折罗含宅,榆荚不生原宪家。天命岂凭医药石,世途还要辟虫沙。仙翁乞取金盘露,洗却苍苍两鬓华。
将别纯甫四十字奉呈。宋代。强至。我马将北驰,子车亦南挽。车马无留行,相去即相远。风林秋声乾,落日孤峰晚。后会未可知,莫使别觞浅。
次韵伯寿兄秋日偶题。宋代。喻良能。渐老良多感,悲秋强自宽。鬓惊潘掾白,衣怯范生寒。迳合荒苔碧,窗明落叶丹。浇愁须暂醉,忍放酒杯乾。
暮景。宋代。杨冠卿。客行无常期,远适亦有归。家人具膏沐,垢发幸一晞。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看镜恍如失,功名定何时。
次韵马荆州。宋代。黄庭坚。六年绝域梦刀头,判得南还万事休。谁谓石渠刘校尉,来依绛帐马荆州。霜髭雪鬓共看镜,茱糁菊英同送秋。他日江梅腊前破,还从天际望归舟。
新安所居答相访人所居萧使君为制。唐代。朱放。 谢公见我多愁疾,为我开门对碧山。君若欲来看猿鸟,不须争把桂枝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五。清代。刘鹗。七十已衰仍苦病,自怜无力任驱驰。明当告老乞骸骨,孝子忠臣两得之。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二。南北朝。庾信。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遥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
阳关。宋代。耶律铸。振威驰突过天山,擒敌如神指顾间。底事战尘收不起,陈云西下望阳关。
赠内。明代。杨慎。迢递乡关隔益州,归途雨沛更云油。重看周雅歌祁父,又听阳关唱杜秋。明月迥临天左界,寒霄回梦浪西楼。五纹丝履休劳寄,好看生儿似阿侯。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唐代。崔日用。乘时迎气正璿衡,灞浐烟氛向晚清。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圣泽阳和宜宴乐,年年捧日向东城。
祀马将军竹枝辞。宋代。马之纯。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哭瓢饮陈子在。宋代。薛嵎。案头萤火散,惆怅夜吟魂。路蝉重泉迥,堂空半影存。命无藜藿富。书独鬼神尊。猿鹤声声怨,愁不人可言。
书陈道士止酒诗后。元代。吾丘衍。真乐不在酒,高吟岂为狂。谁能采菊似陶令,篱东若待江州王。陈仙紫霞客,脱洒吾所识。天瓢不染人世香,曾向瑶台醉春色。玉桃屡食王母笑,眉发千年若年少。世人往往犹见之,对人但写空中辞。长江滔滔九江水,江流注海无穷已。锦肠光射虹影昏,未必尘浆可濡此。阳春从昔和者稀,大音既发馀音低。隋侯明月照车乘,纷纷鱼目空尘泥。高阳小饮夸汉祖,伯伦荷锸终何补。君不见餐霞楼上飞凤凰,酿玉蚁穴苍苔荒。
张纠惠吴洞簦。南北朝。邹浩。茶选修仁方破碾,簦分吴洞忽当筵。君谟远矣知难作,试取一瓢江水煎。
江夏秋怀三首 其二。宋代。贺铸。人物骎寻迫暮迟,秋风万里来如期。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匆匆将安之。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
对月。金朝。周昂。月近天河白,秋深夜气清。蛛丝时隐见,兔杵正分明。欹帽中宵落,孤舟几处行。清风殊未发,树稳鹊休惊。
赠孙元京近以诗见示二首。元代。方回。道岂与身穷,相逢两秃翁。高怀真悃悃,薄艺愧空空。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虫。斯人何可作,尚获见余风。
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唐代。包佶。挥泪送回人,将书报所亲。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王粲频征楚,君恩许入秦。还同星火去,马上别江春。
送人归沔南。唐代。李颀。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春饶汉阳梦,日寄武陵书。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独泛十首 其四。明代。何吾驺。四月春归夏火新,中流疏雨冷纶巾。潇潇乍似秋江上,只怪前山绿半匀。
醉歌行赠夏叔干。明代。乌斯道。昨日江上沙,东头涨起西头倒。今日江上沙,西头渐高东头少。子少我方壮,子壮我衰老,气义还如旧时好。我昔南回凌瘴烟,恶风掀
谢苏自之惠酒。宋代。苏轼。高士例须怜曲糵,此语尝闻退之说。我今有说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怜。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达人本自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吾宗先生有深意,百里双罂远将寄。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
沧洲歌。明代。梁济平。嶙峋海上青芙蓉,白云翠霭浮空濛。野桥断岸问津处,松根潇洒苍苔封。郊原霏露湿芳草,烨烨紫芝春未老。洲中结屋岁月长,江边放棹风光好。个中自是神仙宅,岂比蓬莱杳无迹。云汉低垂缥缈连,银河倒挂三千尺。长江滔滔飞弱流,携琴几度来追游。昔年曾作溪山侣,跨鹤飞上青云头。
黄山行。明代。孙一元。黄山昔云与天通,三十六峰常冥濛。晨昏日月转地中,下连沧海沃焦东。嘄阳一足啼远松,天鸡野岸巢高风。中有灵迹世难穷,洞门水帘捲郁葱。五色闪映金银宫,秋风花落青桂丛。闻有高人秘其踪,洗药流出砂泉红。长年兀坐石床空,万物入手愁化工。吾闻此山元气钟,异人往往时相从。苔篇鸟书云雾封,我来启此心忡忡。洞里韩终倘相逢,倒景同佩苍精龙,万二千年寿无终。
黄鹄扇。唐代。王质。摩尽青云到紫微,玉城风露冷霏霏。政令同落生绡上,亦胜空梁一燕飞。
王千里得晋献之保母碑及砚索诗。宋代。苏泂。客从王家来,示我王家物。云是彼樵者,垦山之所得。升沉有时节,至宝不浪出。祖先暨儿息,嗜好俱第一。青毡未渠失,近代无此笔。观其逼人处,造次神品入。石遗半缺齧,行草百十七。昭陵不可及,季孟精爽集。天地倏开张,鬼神为之泣。泓也玉璧姿,肯为泥沙没。呜呼黄祊殉,人事止枯骨。临池例饮墨,有底鹅领识。夫君矧其后,妙契过漂石。居然今视昔,年数正八百。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虎求百兽。两汉。刘向。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