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宋代。张孝祥。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踏莎行·时雨初晴》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喜庆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兴旺和君主寿长的祝愿。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
初时的雨刚停,天空开始放晴,此时一道皇家诏书也随之传至。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突出了喜庆的氛围。
邦人父老为君喜。
国家的百姓和长者对君主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此句表达了人民对国家安宁和君主的称赞和祝福。
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
经过十年的战乱,江山逐渐恢复平静,国家开始回复往日的繁荣。皇宫内殿里,贤臣们纷纷侍奉在君主的左右。这两句表达了国家的复兴和君主的得力辅佐。
日月开明,风云感会。
阳光普照,月亮明亮,天地间的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风云也能感知。这句意味着国家照耀于光明之中,风云感召着众人的心情。
切须稳上平戎计。
我们必须稳步推行使国家安宁的计划。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全和和平的关切。
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上天赐予慈母长寿,期望君主金盖头发,腰间佩戴金饰。这句表达了对君主幸福长寿的祝愿,也突显了君主的尊贵地位。
整首诗通过描绘喜庆的场景和寄托美好的祝愿,表达了对国家的繁荣和君主的长寿的期望。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感染力。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寄李渤。唐代。张籍。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峰。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宋代。苏轼。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登乌龙山诗阁。宋代。张伯玉。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逈。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岩僧对游客,湛若寒冰莹。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嗟余本林壑,谬与世纷竞。一作市朝人,几伤麋鹿性。旧山别来久,萝蔓锁幽径。长恐客沈深,未得归期定。息中来此境,时觉襟韵胜。犹愧招隐心,聊为小山咏。
河鲀。元代。谢应芳。世言河鲀鱼,大美有大毒。彼美吾不知,彼毒闻已熟。其子小如芥,食之胀如菽。腹腴膏血多,目睥头项缩。烹
题法海平闍黎。宋代。秦观。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风花雨暗川原。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大业二绝。宋代。孔武仲。西苑池塘涸海流,君王十骑月中游。峨眉排户争新宠,不道迷藏自有楼。
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宋代。杨万里。寒球著意殿余芳,小底来禽大海棠。初喜艳红明芩子,忽看淡白散花房。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便有蜜蜂三两辈,啄长三尺绕枝忙。
校官厅新栽岩桂。宋代。喻良能。不将官舍等逆旅,故把霜根栽绕墙。他日花开映秋色,何人手折惹天香。丁宁护取森森碧,想像匀排粟粟黄。顾我疏慵百无取,未应人错比甘棠。
送欧阳幼承分司徐州。明代。黎民表。暂捐笔劄下兰台,沛上东曹画戟开。词客正为都水使,名家况接佩刀才。中朝冠盖频年出,沧海帆樯万里来。知尔壮心还跃马,肯论衰贱走尘埃。
六月祷衍山剑镡得雨。宋代。陈宓。连宵清雨洗炎光,六月浑如九月凉。拟向暇晨村郭外,西风高下看云黄。
寿潘承天七十兼贺得孙四首 其二。明代。徐渭。宦辙经三徙,俱歌蔽芾章。归来头未白,眉上气先黄。伯子原千里,新孙必二郎。霅西霞一段,佳景在斜阳。
夜泊流河驿。明代。于玭。流河滩头夜不寐,海风江雾旅魂惊。洪涛漭沆鱼龙影,野戍荒凉豺虎声。客路此生浑未了,乡关愁绪迥难平。可怜萝月还相照,明发前舟问水程。
江中望月。唐代。卢照邻。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福圣观。宋代。姚祜。织女机成未剪裁,练光浮出五云开。日边莹彩凭空落,涧底寒声动地来。望彻九霄人错愕,势倾三井雪崩摧。卧龙欲起为霖雨,肯逐洪波去不回。
题金楼子后。五代。李煜。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用常甫元韵寄彭泽曾移忠。宋代。孔平仲。清秋古邑气象开,健令曳组从南来。渊明已往狄公死,继有贤者荒山隈。九江安流息骇浪,百里和气迎新雷。积年逋事一朝决,落笔翩翩何快哉。幽潜曲折皆照见,正以宝鉴悬高台。古称岂弟民父母,君视百姓犹婴孩。近来俗吏狃文法,往往习尚以利回。惟君用心知自性,造次所发皆矜哀。政成讼简当暇日,间或吟诗持酒杯。言辞泠泠韵不俗,识子眉宇无纤埃。长篇示我已踰月,诗债甚久烦君催。我如荒田废耕垦,嘉谷不植岁且灾。为君游顽揠枯槁,满把所收惟草莱。金山万丈绝梯级,手聚沙砾空成堆。龙鳞难攀徒自苦,狗尾强续良可咍。想君风采方引领,忽见溯浪停高桅。迎门倒履喜如沃,相与一笑倾新醅。曹亭孤峙眺回远,杖策共寻幽磴苔。诸峰积雪倚天白,此处酬唱须清才。老鸡爪嘴未易犯,敛翅避子甘低徊。
贺吴枢府诗。宋代。强至。治声一月满长安,直上星枢耸具观。空策危言惊主易,能施行事似公难。诏辞浩荡留邦国,庙略纵横出肺肝。拜庆亲闱双白首,更传盛事入衣冠。
白虎行。唐代。李贺。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雄豪气猛如焰烟,无人为决天河水。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黄州遇张郡丞相与谈话蜀事别去。明代。游朴。青天鸟道共三年,回首风烟一惘然。双旆苍茫江上合,一袍惊喜梦中怜。相看容鬓秋初入,圣语心期月并悬。把袂匆匆仍远去,生憎流水竹楼前。
九月一日戴时可酒边。宋代。陈著。老夫不是不知时,黄菊芙蓉正要诗。谁信多魔儿女病,催租风雨又攒眉。
写怀一首。明代。童轩。迂疏真与世情违,惆怅年来计转非。万里身如天外系,十年家在梦中归。秋风杨柳随征旆,春雨蘼芜上客衣。遥忆白头兄姊在,一回东望一歔欷。
呈明叔七首。宋代。赵蕃。今年梅愈去年多,我亦催行奈汝何。此树与君同所植,交情要保岁寒柯。
蝶恋花(暮春)。宋代。赵长卿。芍药开残春已尽。红浅香干,蝶子迷花阵。阵是清和人正困。行云散后空留恨。小字金书频与问。意曲心诚,未必他能信。千结柔肠愁寸寸。钿钗几日重相近。
干将一试已芒寒,赤县神州次第安;建业山川吴帝阙,皖城戈甲魏军坛。
东来玉帛空胡虏,北望铜符尽汉官。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姑孰既下,和州、无为州及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庐江、舒城、含山、巢县诸邑相继来归。明代。张煌言。干将一试已芒寒,赤县神州次第安;建业山川吴帝阙,皖城戈甲魏军坛。东来玉帛空胡虏,北望铜符尽汉官。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读郑氏义门传。元代。丁鹤年。每病汉民歌布粟,忍闻秦俗德耰锄。郑家九叶犹同爨,风俗如今古不如。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何子平。宋代。林同。于禄本为养,资身岂所安。珍肴与白粲,虽美若为餐。
送從律师。宋代。释宇昭。病起辞吟社,出京无旧房。关中行半月,诗外祇空囊。白道沿嵩直,青芜夹渐长。胜游多杜曲,凤景似吾乡。
东斋杂咏{菊}。宋代。张耒。野人斋爨屏膻腥,自向阶前撷紫茎。老去爱花心转薄,一杯蔬饭足浮生。
吟。清代。佚名。饵柏身轻叠嶂间,是非无意到尘寰。冠裳暂备论浮世,一饷云游碧落间。谁知古是与今非,闲蹑青霞与翠微。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薜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