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宋代。王之道。一洗乾坤不动尘,瑶台银阙斗清新。齐腰欲究安心法,乘兴当为访戴人。晔晔寒江归钓艇,丁丁虚谷动樵斤。二诗远比幽兰胜,击节悬知众所宾。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雪纷飞洗尘土,瑶台银阙闪清新。我心欲究何为安宁之道,正趁心情高涨去拜访贤者。寒江上波光闪烁,山谷中斧斤声动。这两首诗超越了幽兰之美,引起欢呼声四起。
诗词以描绘腊雪飞舞洗净尘埃为开头,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洁净、清新的景象。瑶台和银阙隐喻高贵、神圣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情,并决定乘兴去拜访智者,寻求答案。
第五、第六句描述了寒江上的钓艇以及山谷中的樵斧声,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这两首诗词的卓越之处,它们比幽兰更加出色,引起了众人的赞叹和喝彩。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声音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声音的和谐,传达了一种舒适、平和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于高尚境界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清新宁静的氛围,思考生活中的宁静与内心的追求,同时也对诗人的才华和智慧表示赞叹。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题惟幹上人房。唐代。耿湋。绳床茅屋下,独坐味闲安。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是非齐已久,夏腊比应难。更悟真如性,尘心稍自宽。
树间。唐代。杜甫。岑寂双甘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斑竹管笔。宋代。梅尧臣。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暮春送人。唐代。无闷。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次韵蔡仲平察院中秋。宋代。葛立方。不是银河隐半轮,满天散彩绝埃尘。幽怀想得如罗隐,耿耿相看似故人。
六言吾首赠李相士景春。宋代。刘克庄。马公带些火色,孟生不舍山肩。争问唐举相法,谁赠君平卦钱。
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宋代。黄庭坚。公才如洪河,灌注天下半。风日未尝撄,昼夜圣所叹。名世二十年,穷无歌舞玩。入宫又见妒,徒友飞鸟散。一饱事难谐,五车书作伴。风雨暗楼台,鸡鸣自昏旦。虽非锦绣赠,欲报青玉案。文似离骚经,诗窥关雎乱。贱生恨学晚,曾未奉巾盥。昨蒙双鲤鱼,远托郑人缓。风义薄秋天,神明还旧贯。更磨荐祢墨,推挽起疲懦。忽忽未嗣音,微阳归候炭。仁风从东来,拭目望斋馆。鸟声日日春,柳色弄晴暖。漫有酒盈樽,何因见此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