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府

嘉定府朗读

《嘉定府》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嘉定府景色的壮丽与宏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郡楼着眼蜀天宽,
分得巴江水一湾。
大小峨眉相对立,
梨花山接海棠山。

诗意:
这首诗以嘉定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郡楼眺望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和壮丽。诗人通过描述蜀地的宽广、巴江的蜿蜒、峨眉山与海棠山的对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嘉定府的自然景观。首句以郡楼为视角,着眼于蜀地的广袤,传递了一种开阔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巴江水蜿蜒曲折,形成一湾,进一步增加了诗中景色的丰富度和层次感。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大小峨眉山相对而立的景象。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其高耸入云、秀丽壮观的形象被巧妙地融入了诗中。海棠山则与峨眉山相接,使得整个景色更加壮丽而多样化。这两句将山峦的对峙和相互衔接描绘得生动具体,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这四句简短而精练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嘉定府壮丽景色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多样性,给人以广袤开阔之感,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具礼崇德,备乐承风。
魏推幢主,周赠司空。
不行而至,无成有终。
神兴王业,天归帝功。
()

淮汉沄沄战血腥,蜀山鬼哭不堪听。如何一线江西路,独现奎星并福星。

()
钗头嫋嫋山花枝,裙尾旧缬山麻衣。
朝随云起采薪去,莫趁女伴穿云归。
()

古冢新新道,荒原漠漠枫。荷衣蕙带鬼,燕麦兔葵风。

颓叠高陵变,分趋逝水东。莫言空不得,何事不成空。

()
云树直。
雨歇半空犹湿。
山影插尖高几尺。
依依衔落日。
()
天若不产绵,世多冻死民。
世若不酿酒,亦复愁杀人。
冻面无人色,泊舟下塘侧。
绵衣既云薄,酒亦何可得。
()

于赫大晋,膺天景祥。二帝迈德,宣兹重光。我皇受命,奄有万方。

郊祀配享,礼乐孔章。神祇嘉飨,祖考是皇。克昌厥后,保祚无疆。

()

香魂夜静赵龙苒,天风吹袂凌波袜。
鲛人愁织雪绡衣,飞琼笑间青草发。
肌澈冰霜玉树寒,步摇环佩玻璃滑。

()
山锁清溪溪锁峰,溪光山色两怡融。
松枝点滴衣夹雨,云叶飘扬岩际风。
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坛乳窦自相通。
我生已幸尘缘薄,拟结茅庐天柱东。
()

长忆西湾系小舟,野人曾伴使君游。夜浮星子邀明月,雨对庐君说好秋。

坐拥红妆磨宝砚,醉歌赤壁写银钩。当时一段风流事,翻作相思一段愁。

()
昼梦同坐偶,夕梦立我左。
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
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绽破。
殁仍忧我身,使存心得堕。
()

楚畹当时碧,书斋太古情。善人居此室,事业老儒生。

有草虽同伍,无花可比馨。援琴望鲁谷,意气复相倾。

()

避暑宜来此,逢冬可住不?地高天一握,河杂水长流。

赤日不知夏,清霜常似秋。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
我辞官路已多时,魂梦今犹畏险巘。
汝既饱谙游宦味,会须早作个归期。
()

髣髴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

飞流直下,泻长空如练。溅沫寒崖玉珠乱。转山腰、万点苍雪侵林,林影外,一带白虹初断。

道人疏懒久,散发披襟,石磴苔茵坐来惯。适意总忘言,斜日双瞳,寒光耀、目花生眩。

()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

长亭暮。春光欲去谁留住。谁留住。东风无赖,落花无主。

玉箫声断兰皋渚,垂杨乱绕青溪渡。青溪渡。窗中迷却,梦中归路。

()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
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
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
银牋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

幂历女萝草,蔓衍旁松枝。含烟黄且绿,因风卷复垂。

()

一献无功便合休,殷勤三献欲何求。至今寒璞荆山下,月色苍苍万古秋。

()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

乌夜啼,啼不足,今年天旱无粟。何处衔来哺,母饥母饥,母饥忍否,看看月沉杨柳。

()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两鬓萧萧不耐秋,兴来今日谒公侯。
舞余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毬。
()

京国驱驰十丈埃,野心常忆远公台。烟销竹外茶初熟,月满庭前鹤未回。

半榻白云垂纸帐,一帘香雪落岩梅。重逢遥在秋深处,篱菊须留霜后开。

()

檐溜终宵稍慰心,更须三日始为霖。
云雷尚觉经纶狭,暑雨犹疑咨怨深。
不假溟鲲能激水,何须垤鹳解知阴。

()
骄气年来痛自锄,似能略契度关书。
神光出眦夜穿帐,胎发满头晨映梳。
吾道元知非土苴,此身那可付丘墟?岷山幸有丹炉在,青壁何时共结庐?
()
碧江头与白云门,别后秋霜点鬓根。
长记学禅青石寺,最思共醉落花村。
林间竹有湘妃泪,窗外禽多杜宇魂。
未棹扁舟重回首,采薇收橘不堪论。
()

河边垂柳正依依,念子娄江心欲飞。年老弟兄难久别,田间庐舍好同归。

人随蛮土乡音变,路过神堤巩树齐。酿秫须谋日日醉,乾坤何物换渔矶。

()

家住邺城门向西,青楼上与邺城齐。
郎行好记门前柳,春梦南来路不迷。

()

红桥落日正初冬,橘柚垂黄霜气浓。杜宇声声啼别恨,郫筒款款送游踪。

风前白发三千丈,眼底青山十二峰。一水滔滔下夔峡,瞿塘滟滪险重重。

()

击鲜酾酒有馀甘,种竹移花不是贪。世事灰残心上火,年光丝尽鬓边蓝。

地环赤县神州九,人共山猿野鹤三。六载丘园凡六召,小臣何德圣恩堪。

()

宛转瀛洲带幔坡,<虫连>蜷玉蝀压银河。
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

()
路转修林特地殊,九光霞气羃仙庐。
苍瑶不刻飞天篆,尽是三清玉帝书。
()
天公赋与五湖秋,风月云烟处处留。
损食一年犹可健,无诗三日却堪忧。
()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
水花粘稚蛙,野菜恋残蝶。
麦岐苦薄收,青黄两不接。
()

骨成泉下土,何物是游魂。
一代颜容尽,千年名姓存。
善缘依佛地,巧咏任人言。

()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

铁梗棠开嫩叶青,伯劳偷眼观蜻蜓。生成莫使充馋咽,爱物存心物有灵。

()

巷无人话有砧声,野烧痕高过水明。一日景从何处去,十年心到此中生。

流星落地池光动,蜡烛移窗树影行。惆怅漫漫歌白石,牛衣双泪向谁倾。

()

玉照非缘月,兰流不待风。延伫春阶畔,芳心知尔同。

()
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

一封抗佛骨,默祝开衡云。却飞潮海檄,暴鳄徙纷纷。

()

僧汲水声处,旋归未掩关。喜寻黄叶湿,已度夕阳閒。

()

运斤疾成风,全物不食虎。见者惊鬼神,斲鐻觉无苦。

中心无穿凿,匪以智数取。段侯天机熟,外不与物忤。

()

黄叶声中蜡屐双,来寻初地背秋江。穿蹊诘曲行香篆,隔树微茫见佛幢。

西笑人回尘堁梦,南朝僧老雪霜降。六时钟磬三生路,趁听松关雨后淙。

()
梅公怜我髭如雪,赠以双禽意有云。
但见寻常思白兔,便疑不解醉红裙。
吟斋虽喜留闲客,野性宁忘在岭云。
我有铜台方尺瓦,◇非玉案欲酬君。
()

岣嵝诗客学全真,半日深山说鬼神。
送到涧声无响处,归来明月满前津。
七年火宅三车客,十里荷花两浆人。

()

清芬飘飏。偏与黄昏傍。浴罢玉奴心宕漾。小缀乌云髻上。

定瓷渍水初开。春纤朵朵分来。半晌鬓鬟撩乱,不教贴上银钗。

()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
弱冠交游鬓发苍,饱谙官况好深藏。
闲居共买一廛地,尽老常依数仞墙。
虽喜卜邻同晏子,尚惭推宅异周郎。
何时税此凭熊驾,倚杖相迎立路傍。
()
古人创一物,在理不成饰。
持此非备忘,洁白贵彰德。
世无骨鲠臣,朝夕侍君侧。
善恶欠书谏,唾骂谁击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