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会同馆。宋代。汪元量。六花飞舞下天衢,万里羁人心正孤。收拾碎砖裨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上酥。忽报传宣双敕使,王门今欲试齐竽。
《幽州会同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元量。这首诗词描述了幽州会同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幽州会同馆,六朵花飘舞在天衢下,万里之遥的旅人心中只有寂寞。
整理碎砖堆在温暖的炕上,挖掘平地为了搭建寒冷的炉子。
每天准备官员的粮食,传递驿站供应边塞的酥饼。
突然传来消息,双敕使前来传达宣旨,王门想要试奏齐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幽州会同馆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
诗的开头以六朵花飘舞的景象作为引子,交代了诗词的背景。花飘舞在天衢下,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繁华都市的喧嚣和热闹,与旅人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心境。
接着,诗人用碎砖裨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等描写手法,展现了辛勤劳作的情景。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官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他需要努力工作以维持生计。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为官场准备粮食和供应酥饼的生活琐事。这些琐事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生活的繁忙和琐碎。
最后,诗人突然传来消息,有双敕使前来传达宣旨,王门想要试奏齐竽。这句话表明诗人可能有机会接受重要的使命和考验,也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幽州会同馆的描写,以及对官场生活琐事和内心孤寂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宋代。曾几。闻说香城寺,孤峰靉靆间。公今怀祖印,老去入乡关。稳泛春波水,深藏暮雨山。笔头多语句,寄我不当悭。
大林寺 上人茅斋。清代。查慎行。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士。阴阴日光淡。漠漠风气古。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僧院苔。宋代。赵湘。香销人寂寂,铺碧断尘埃。积雨声初尽,高僧定未开。冷痕穿竹去,秋阵隔泉回。此处应长在,閒人况不来。
胥江司。清代。陈良玉。胥江潮水歇,一碧唾江清。入馔银鱼短,沿流木筏横。盐愁关吏诘,衙共野猿争。太息豺狼窟,前年此设兵。
久在病告近方赴直偶成拙诗二首 其一。宋代。欧阳修。经时移病久端居,玉署新秋独直庐。夜静楼台落银汉,人闲铃索少文书。江湖未去年华晚,烟火微凉暑雨初。敢向圣朝辞宠禄,多惭禁禦养慷疏。
平江寻吴薛叔不获。宋代。赵蕃。皋桥在何许,往者郊送翱。我行姑苏城,半日空週遭。惟君昔我契,义不减同袍。珠林一杯酒,明朝隔江涛。年来尺书绝,目断飞鸿高。我今换一官,五溪当不毛。君行官王都,杂遝从英髦。城中十万户,历问无乃劳。兹焉失一见,使我心忉忉。
西江月 其二。明代。王夫之。曾忆龙沙孤泊,将军祠下霜寒。凉辉浅浅挂西山。半破金枢拂岸。羌管声中鸟梦,藤花影里渔湾。婵娟不管泪阑珊。还送数行归雁。
写怀。明代。姚绶。终日摊书懒下楼,春来怀抱冷于秋。未能栗里归元亮,争说新丰寓马周。两屐青山应自远,半帘残月为谁留。东风莫遣杨花落,飘荡年年可暂休。
昏钟山寺已栖鸦,起踏长堤片日斜。浦口风灯渔父棹,云中鸡犬羽人家。
江流不尽心同折,世事重逢鬓有华。歧路苍茫君自见,青门元少故侯瓜。
解维后方士功朱贞吉孔阳追送至龙沙龙光寺小饮而别。明代。黎民表。昏钟山寺已栖鸦,起踏长堤片日斜。浦口风灯渔父棹,云中鸡犬羽人家。江流不尽心同折,世事重逢鬓有华。歧路苍茫君自见,青门元少故侯瓜。
奉寄宫保大司徒余公时总督北征。明代。程敏政。授钺频年向北陲,又看殊锡下彤墀。诏书疾置飞黄马,喜色遥占太白旗。寰海群黎应遍德,尚方新爵待班师。有臣文武天王圣,听奏周宣六月诗。
游废观。唐代。杨炯。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寄江西友人。宋代。郑会。浮云净尽倚栏干,西望南楼未得还。怕有旧人相借问,为梅移怪近孤山。
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宋代。韩维。佛宫金碧开朝霞,游人杂遝来正哗。危弦促管竞繁咽,罗袖对舞春风斜。子时投间一往步,正见绿树团丹花。举头惊看不忍去,却视姝子犹泥沙。稍开欲谢各自好,似为悦己为容华。归来想像入秀句,刻缀玉佩锵珩牙。尚嫌独赏不尽意,邀我共赋雄其夸。欲将奇警谢妍丽,力竭未有锱铢加。急须取酒趁残艳,犹胜落尽乾咨嗟。
送朱纯臣端公使契丹奠祭。宋代。梅尧臣。汉庭遣奠阏氏幕,二月阴山雪未销。行尽黄沙春不见,哀缠碧眼魄谁招。已将厚礼施殊俗,更录专辞入本朝。名马赠归多爱惜,北风嘶处竞萧萧。
远望。唐代。崔涂。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舟次卷雪楼四首。宋代。陶梦桂。踏遍三边过剑关,故山风月几年闲。如今著我中间住,风月无缘独占山。
西城道中。金朝。周昂。草路幽香不动尘,细蝉初向叶间闻。溟濛小雨来无际,云与青山淡不分。
使者。唐代。罗隐。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人心犹未革,天意似难明。四海霍光第,六宫张奉营。陪臣无以报,西望不胜情。
题沈参戎风木图 其二。明代。叶春及。百岁光阴隙里过,悠悠天地竟如何。惊看逝水奔流易,忍见飞云出岫多。漫说千钟酬罔极,谁怜三釜叹蹉跎。悬知大孝终身慕,愁绝为君赋蓼莪。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元代。方回。昭代英髦盛,文儒气数还。天明黄道日,地重紫阳山。斗食三年内,孤灯午夜间。晦翁元不死,鑽仰定睎颜。
自规。宋代。陆游。忿欲俱生一念中,圣贤本亦与人同。此心少忍便无事,吾道力行方有功。碎首宁闻怨飘瓦,关弓固不慕冥鸿。老翁已落江湖久,分付余年一短篷。
钱彦周轩前梧竹。元代。徐贲。种分峄山表,本移沅水阴。风枝和奏籥,霜叶应鸣琴。池承色愈净,窗当荫更深。缃花委夏井,文实助春林。何曾务直干,秪欲抱虚心。君念记清隐,余将期远寻。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唐代。韩偓。清暑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
竹枝。唐代。白居易。江畔谁家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六砺三首。宋代。郑思肖。操得南音类楚囚,早期戮力复神州。须知铁铸忠臣骨,纵作微尘亦不休。
兵行褒斜谷作。唐代。武元衡。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矢橐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石坂。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秋日杂咏十首 其一。宋代。李光。三载幽栖养性灵,焚香默坐万缘轻。空庭野草萋萋碧,更觉秋来少送迎。
扈从御宿池。唐代。祖咏。君王既巡狩,辇道入秦京。远树低枪垒,孤峰入幔城。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谁念迷方客,长怀魏阙情。
泛舟便河 其一。明代。袁宏道。一棹碧苍茫,蕉衫碎影凉。风音和鸟语,水色与天光。岸老蒲根出,沙平荻笋香。蹄轮何滚滚,对面即沧浪。
寄咏落花十首 其七 坐隐。明代。王夫之。疏从掠势密侵边,一道斜飞绰欲仙。小径贪肥成聚五,南枝得意占长先。倾筐七子垂能几,买槛千金坠可怜。桐井正翻辘轳影,猧儿蹴损不成妍。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其三刘莘。宋代。苏辙。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俨然自约束,被服韍与绅。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犹有痛哭书,受厘定何辰。
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恐缘差失念作日用偈八首 其三。宋代。释德洪。道人何故,淫坊酒肆。我自调心,非干汝事。
山中夜闻虎啸。宋代。胡仲弓。日落山色黄,樵夫不敢下。风号万壑哀,鸟雀亦惊怕。人谓斑将军,此地正争霸。数声地欲裂,咆哮直深夜。道人铁石心,惯听何足讶。若逢万万侯,羽镞不汝赦。
奉和咏舞诗。南北朝。徐陵。十五属平阳。因来入建章。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画妆。低鬟向绮席。举袖拂花黄。烛送空回影。衫传箧里香。当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长。
连日客至。明代。罗钦顺。庭草朝来满意青,屐痕交处便凋零。从前不是逢迎懒,恐误诸公伴独醒。
江门早发示文玉廷吹雨弟。明代。何士域。晓风吹不断,客路乍扬舲。堤柳恣情碧,江云作意青。馀寒销短袂,残梦失长亭。去去天涯杳,孤鸿不可听。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 其一。明代。顾璘。阳湖在何许,乃在娄门西。云水相澹泊,能令高士迷。
历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金城未入职方考,玉座正披舆地图。
取虢不应须假道,胜齐终恐用真儒。从来美玉劳三献,岂比巾箱袭珷玞。
永新贺升卿携中原六图相过其论古名将出师道路形势可指诸掌为赋此诗。宋代。周必大。历历山河一卷书,博闻疑是古潜夫。金城未入职方考,玉座正披舆地图。取虢不应须假道,胜齐终恐用真儒。从来美玉劳三献,岂比巾箱袭珷玞。
斋夜独吟。清代。毛国翰。种松南山麓,种竹南山椒。虚心荫劲直,相与成后凋。君子悲独行,冥心非所操。嘤嘤园中鸟,双飞集桑条。何况孤士心,得不思久要。园谷不可息,石泉不可淆。谁为亮此志,独夜成长谣。
答潘少承经赤花海上见怀。明代。欧大任。三载离居忆酒垆,秋深犹自滞燕都。谁堪侠气弹孤剑,独有归心寄五湖。笛里关山新白发,楼前星斗乱黄榆。君看甲子泥涂客,长啸烟中且钓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