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回向寺。宋代。刘子翚。清秋聊命驾,细雨独行山。浅淡烟云裹,回还紫翠间。病多新觉老,心懒旧能閒。宿遍山南寺,何曾兴尽还。
诗词:《宿回向寺》
作者:刘子翚(宋代)
清秋的夜晚,我骑着马漫游在山间,细雨中独自行走。薄薄的烟云轻轻地裹着山峦,我回到了这紫翠色的世界。疾病让我感到更多的衰老,心灵变得懒散,不再有从前的闲适。我曾在山南的寺庙中宿过,但从未体会到尽兴的喜悦。
【译文】
清秋时节,在细雨中独自驾驭马匹,我漫步于山间。淡淡的烟云轻裹着群山,我回到了这片紫翠之间。疾病使我感到更多的衰老,我的心变得懒惰,不再像从前那样悠闲。我曾在山南的寺庙里住过,但从未真正体验到尽兴的快乐。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一个清秋的夜晚,独自驾驭马匹在山间行走的情景。诗中的细雨、烟云和紫翠色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疾病使作者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衰老,心灵也变得懒散和不再富有激情。而在宿过的山南寺庙中,作者却没有找到满足和兴趣,暗示了他内心的迷茫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炼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清秋的细雨、烟云和紫翠的山峦,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与作者内心的深邃思绪相呼应。通过描述自己的疾病和衰老,作者传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作者的心灵也变得懒散和不再富有激情,这或许是对外界环境和内心追求的一种失望与无力的折射。最后,诗中的宿山南寺庙,是对追求意义和满足的一种探索,但作者却没有找到满足和兴趣,这或许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和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交织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情绪。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唤起自己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思绪。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送程子方归蜀。元代。仇远。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梨花知几逢寒食,麦饭谁能洒墓田。矍铄老翁轻客路,扶攜稚子上江船。东还莫为亲朋恋,自古云安有杜鹃。
和王瑞之旅怀见寄。明代。张宁。万卷图书一苇航,不因流落滞遐方。行迟秖为山留坐,閒绝惟应酒送忙。旅馆风烟多胜日,故园桑梓未斜阳。秋来亦有归飞燕,王谢堂高是异乡。
幽居。宋代。陆游。松陵甫里旧家风,晚节何妨号放翁。衰极睡魔殊有力,愁多酒圣欲无功。一编蠹简晴窗下,数卷疏篱落木中。退士所图惟一饱,诸公好为致年丰。
舟行往吊故人。宋代。戴复古。乔木风声壮,大江天影圆。悲秋时把酒,爱月夜行船。未及到河上,先愁过竹边。倚篷思往事,闻笛为凄然。
同吕缙叔诸君寄怀希用师。宋代。苏颂。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
双林壁间有人写董仲达希字韵诗和者纷纷因用。宋代。蔡沈。寺古苍松老,僧高俗客希。我来游竟日,不用笋舆归。
庆州北山之麓辽山陵在焉俗谓之三殿二十年前常为盗发所得不赀是所谓厚葬以致寇者叹而成诗。南北朝。王寂。珠襦适足贾身祸,金椀传闻落世閒。惭愧汉文遗治命,瓦棺深葬霸陵山。
奉答尧夫先生金雀石砚诗。宋代。王益柔。般阳有山名金雀,山发清辉奇璞。望气尝言玉宝藏,贾胡几遣良工度。金刚宝鑽竞穷搜,百里青苍困鋔凿。琼瑰未获得研材,温润还将六美学。有若玉徵琴面莹,有如金弹陶轮著。规天矩地形制毓,中或辟流外圭角。晴窗气暖墨花春,牋襞毫奔光照灼。吾生特好惟四物,累载裒鸠盈几格。先生闭户日著收,朝餐每不餍藜藿。高闳梁肉虽有余,孰敢就门赒隐约。先生固自尝有言,不忍将身作沟壑。先生崖岸高莫攀,持此谓宜无见却。一留为惠固已多,敢冀新诗旋踵作。精深雅健迫风骚,使我忧荒忽惊矍。还如甘露醒心昏,更似神篦除眼膜。先生精义已入神,准易时容见涯略。
臧夫人挽诗二首。宋代。王洋。义有臧侯者,寥寥几百年。岂唯君子贵,亦有女郎贤。宁舍家藏富,先归宿贷钱。自然离到外,风烈是家传。
题鸡鸣台。元代。刘崧。鸡鸣台下水禽啼,韩信城边雪满堤。千里行人愁夜半,一船明月过河西。
山房春事二首。唐代。岑参。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寓言九首。宋代。王安石。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冬日杂兴四首 其一。明代。何瑭。重衾不成寐,展转冬夜长。神疲一合眼,忽已升高堂。衣裳问燠寒,拜跪陈酒浆。梦觉鸡乱啼,渺然天一方。草芥视天下,感念焚中肠。却忆过庭训,儿当佐虞唐。
上元即事四首。宋代。程公许。放灯时节快晴天,红杏梢头璧月圆。物色似嫌人意懒,故撩吟思着风烟。
题林德夫东山别墅 其八。明代。佘翔。芳洁纫兰佩,离披咏桂丛。谢家春草梦,无日不诗筒。
君马黄。清代。佚名。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易之有騩蔡有赭。美人归以南。驾车驰马。美人伤我心。佳人归以北。驾车驰马。佳人安终极。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九 姚宗文。明代。郑真。长淮晴涨白鸥波,仙客风流可奈何。化蝶蘧蘧占昨梦,骑鸾踏踏听空歌。青裁汗简充边笥,红染朝衫试越罗。矫首城南天尺五,风诗休赋考盘阿。
悲秋。宋代。黄庭坚。有美一人兮,临清秋而太息。伤天形之缺然兮,与有足者同堂而并席。傥尝获罪於天兮,使而至於斯极。夫阴凝而阳化兮,冲气饪而为和。骈拇所以为少,枝指所以为多。谓天任汝以道兮,曾是形畸而貌独。天厌弃汝兮,修汝德而谓何。中无所考此耿耿兮,独遡风而浩歌。歌曰父耶母耶,人乎天乎。才之为祥,固不若不才之全乎。非天地之私兮,又非父母之愿也。慨伏思而不得兮,梦漂漂而行远。逆真人於轩台兮,请端策而徵衍。遇水盈之坎坎兮,得山麓而为蹇。虽御良而马服兮,犹往蹇而来连。艮之初六来告休兮,艮其趾而无咎。如风日之过河兮,人谓守水而为耗。知水性之循环兮,曾何损益之足道。蚿百足之狂攘兮,夔踸踔以行地。蛇虺蔓延不自好兮,谓风蓬蓬而无似物。怜物之无穷兮,目尚为心之仆隶。夫精於形器之表兮,视四体百骸其在外。予将执汝手兮,游乎浩荡之会凭天津而渥发兮,揽日月以为佩。嗟不知去来之为我兮,天下莫予之为对。恐路远而多岐兮,聊赠汝以指南。将雍容於胜日兮,尝试为汝而妄谈。
鷾鸸。南北朝。邹浩。畏人常是袭人间,人不能伤自往还。争似鸾凰在寥廓,更无尘虑杳难攀。
满庭芳 吴江舟中读雪堂新诗寄钱尔斐。明代。黄道周。大研停书,谁似尔,玄徽高寄。把银河曳练,宝幢涌地。青鸟衔笺来阆苑,朱鱼结佩传仙字。忆长干、小巷驻霜蹄,曾摇辔。早无意,搴赤帜。慵开眼,翻金匮。但谢安高卧,灌夫直视。且喜榻穿身尚健,从知韦绝心逾细。更钓鳌、海上瞰沧洲,调香饵。
菩萨蛮 回文。元代。王庭筠。断肠人恨馀香换。换香馀恨人肠断。尘暗锁窗春。春窗锁暗尘。小花檐月晓。晓月檐花小。屏掩半山青。青山半掩屏。
呈毛崇夫司直。宋代。张镃。春到深时味更长,草晴胜似杂花香。清阴渐次迷天绿,白发依稀照领光。逐妇墙鸠知雨近,生儿梁燕补巢忙。擘笺谩记今朝景,朝路归时肯易忘。
题高髯墨菊枕屏。宋代。释居简。欲种团枝香,无地著蔓延。密化移春霏,零露生秋妍。非金亦非玉,采采仍田田。餐英不成梦,唤起西窗眠。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灵隐冷。宋代。杨万里。小潘诗家子,解作无声诗。八境俱妙绝,冷泉天下奇。
和因观罩鱼斫鲙 其二。宋代。韦骧。昔咏洗刀鱼眼红,少陵才思摩秋空。今朝大嚼有馀兴,佳句复出文章翁。
送黎大行南访行在。明代。张煌言。谁登仙峤问皇舆,十载惊传典象胥。英簜难归万里节,輶轩徒积百蛮书。越人翡翠应无恙,汉使葡萄总不如!惆怅五云横
南楼令六首 其四。清代。史承谦。花底识罗敷。雕拢映碧梧。细腰身、应怯将雏。锦字银笺都不寄,多半是、少双鱼。往事总模糊。钗盟半已虚。最难忘、一点香酥。今夜夜凉知有梦,还梦到、碧纱无。
螗啼岭。宋代。韦骧。臲卼肩舆半侧身,嵚岖石磴但无尘。山行从隶难成列,路转前驱却向人。更瞰江潭尤觉险,独怜桃李解妆春。他时跃马康庄稳,莫忘攲危蹙頞频。
客舍。宋代。黎廷瑞。门前苍耳与人齐,屋后青蛙作鬼啼。风雨潇潇天正黑,披衣不寐听鸣鸡。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清代。纳兰性德。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以酒钱送明叔二绝代简。宋代。赵蕃。酒钱时乞故怜苏,三百青铜寄与沽。砚水长枯肺仍渴,可兹涓滴所能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