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俗十二首

论俗十二首朗读

《论俗十二首》是刘子翚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人厌羹藜,家有庖丁刀。
徒夸批导手,肯念耕稼劳。
隐然肉山雄,畏彼尺箠操。
春泥卧寒野,夜月犁东皋。
辛勤力已尽,觳觫祸岂逃。
谁无恻隐心,鲜能胜贪饕。
盖惧犹示恩,况异犬马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农民的劳动生活,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诗的开头写道,野人艰苦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对粗糙的食物感到厌倦,但他们有一把犀利的庖丁刀,可以自己解决饮食问题。这里的野人指的是农民,他们过着朴素的生活,但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接下来,诗中提到那些只会夸耀自己批评导演的人,却不愿意想起农民们的辛勤劳动。这种对农民贡献的忽视和轻视,使得农民们感到无奈和受伤。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农民们在农田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在春天躺在寒冷的田野里,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在东皋地区耕种。他们用尽辛勤努力,却无法摆脱困境和灾祸的侵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他认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和同情农民的辛苦。他们害怕不幸,但对农民的困境却漠不关心。这种背离人道的行为,与犬马等动物相比,更加可耻。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农民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和对农民不公的批评,诗人呼吁社会更加关注和关心底层人民,体现了对公正和人道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朗读
()

猜你喜欢

休欤归乎,何为而言哉。予七龄而孤兮,托慈育以苟生。

捉手以笔兮,口授以经。绪先子之素训兮,夜未央而丁宁。

()

乘舟来百粤,五月尚披裘。瘴气晴飞雨,溪风飒似秋。

文章非屈宋,踪迹老穷愁。此际思乡泪,潺湲水共流。

()

老不在发白,此态渐自迫。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

鲸波渺渺接遥空,今古由来一苇通。斗柄夜悬常办北,日轮朝涌始知东。

车书既混文无异,爵服才分语不同。乡路眼中应已熟,好携包笠扣玄宗。

()
空斋长夏永和年,莺啭林阴鹭水田。
只好更寻棋一局,莫孤花影午时天。
()

朝朝还夕夕,春与梦中看。
月有痕知怨,花无言欲残。
羁魂游处怯,醉影别时寒。

()

陈君昨从江右归,元龙豪气如虹霓。清晨访我叙契阔,手持锦轴徵余题。

远山近山凡几簇,三两人家住溪曲。酒旗摇曳朝日晴,渔舟来往烟波绿。

()

蕊香深处,逢上巳、生怕花飞红雨。万点胭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伫。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修禊当日兰亭,群贤弦管里,英姿如许。宝靥罗衣,应未有、许多阳台神女。气涌三山,醉听五鼓,休更分今古。壶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

啼鹃江上落花初,倦客春深白发疏。每叹乘桴怀凤鸟,独惭把钓掣鲸鱼。

孤舟风雨三更梦,一羽云霄万里书。何日山阴寻贺老,清溪归觅旧田庐。

()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