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宋代。李吕。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疎。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龙湖海士,可但着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余。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疏。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诗意:
这首诗通过送别仲秉赴廷试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仲秉的赞美和祝福。诗中描绘了元龙湖畔有一位居住在茅庐中的海士,他精通诗书,对古老的传统与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位海士受到了历代治水英雄禹的启发,不遗余力地参与治水工作。蜀山的峰峦使帆影无法穿越,郢树之间的间隙鸟儿也难以飞行。这里象征着艰险和困难,意味着仲秉在前往廷试的道路上会遇到挑战和阻碍。然而,太史(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行走天下,见闻广博,他承诺归来后会写下一部好书,以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仲秉的推崇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治水事业和历史文化的关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古代典故的引用,通过对禹的崇敬、蜀山和郢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仲秉前途的期许和对他在面临困难时能够克服艰险的信心。整首诗字数不多,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递出了深远的诗意和思考。诗人以情真意切的文字,将对友人的送别与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传承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他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吕。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严光钓台。唐代。陆龟蒙。片帆竿外揖清风,石立云孤万古中。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菩萨蛮。宋代。萧元之。 断红流水香难觅。行云一去无踪迹。杨柳漫遮阑。闲愁付远山。玉筝弹未了。倚柱人空老。青子摘来酸。酸心有几般。
挽刘省庵。宋代。谢直。敢谓曾同学,巍科尚累君。世须存我辈,天乃误斯文。乡国缘当尽,衣冠哭忍闻。何当车挽什,刻石累高坟。
寄荆幕孙郎中。唐代。齐己。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诗工凿破清求妙,道论研通白见真。四座共推操檄健,一家谁信买书贫。别来乡国魂应断,剑阁东西尽战尘。
谒金门。元代。邵亨贞。山隐隐。天际暮云收尽。萍末秋生风渐紧。楚江千万顷。江上美人无信。换却潘郎双鬓。几夜相思天远近。雁来犹未准。
望夫石。明代。梁维栋。登高怀远戍,归路竟泯泯。别浦看帆影,前山望马尘。徒伤千里目,谁托百年身。此意那能展,翻为石上人。
安成道中作六首 其五。宋代。刘弇。新里当南义枥北,一水中飞抹山帛,吴歈楚俚愁狂客。十年仍作
梅花绝句四首 其四。宋代。陆游。疏枝冷蕊谁能画,杨叟江西旧擅名。今日东窗闲拂拭,去人一尺眼先明。
雨后同姚元白杨惟五游城南诸寺四首 其四。明代。欧大任。何许园林红蕊新,白门烟柳不胜春。旧游禅客今谁在,惟有山莺似故人。
圣上闵雨,遍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宋代。杨万里。夏旱焚如复入秋,圣皇避殿减琼羞。数峰北峙云垂合,一阵西风雨又休。逐日望霓穿却眼,何时倒海作奔流。诸贤袖有为霖手,不泻天瓢洗主忧。
简令生日。唐代。罗隐。祥烟霭霭拂楼台,庆积玄元节后来。已向青阳标四序,便从嵩岳应三台。龟衔玉柄增年算,鹤舞琼筵献寿杯。自顾下儒何以祝,柱天功业济时才。
忆何子。明代。李梦阳。忆尔辞京日,余歌万里行。经秋无过雁,索处若为情。去巳穷滇海,归应滞岳城。凤凰池上草,春到为谁生。
寒具?乃捻头,出刘禹锡《佳语。宋代。苏轼。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善利阁次伯仁所题赵子良画四首。宋代。裘万顷。箜篌君乡来,分明记江树。想君诗成时,梦作白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