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

庆宫春朗读
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注释】:
原序: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音xian1)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词有小序述写作缘起。它首先追叙了绍熙二年辛亥(1191)除夕,作者从范成大苏州石湖别墅乘船回湖州家中,雪夜过垂虹桥即兴赋诗的情景。诗即《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绝句 ,“笠泽茫茫雁影微”是其中的一首。当时伴随诗人的还有范成大所赠侍女小红,故又有《过垂虹》一首云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 ,回首烟波十四桥。”五年以后,庆元二年(1196)冬,作者自封禺(二山名,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东诣梁溪(今无锡)张鉴别墅,行程是由苕溪入太湖经吴松江,沿运河至无锡,方向正与前次相反 ,同往者有张鉴(平甫)、俞灏(商卿)、葛天民(朴翁,为僧名义铦),这次又是夜过吴松江 ,到垂虹桥,且顶风漫步桥上,因赋此词,后经十多天反复修改定稿。这次再游垂虹,小红未同行,范成大逝去已三载。从小序看,这首词是一首写景纪游之词,但从全词看,则兼有伤逝、怀古、怀人等多重内容 。此词的妙处正在将多重主旨溶成一片,复杂含混,意蕴丰厚。
上片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凌寒荡舟的广阔画面:飘浮着莼菜的水面,双桨划动;松风时送雨点,冷凝在蓑笠上;暮霭渐渐笼罩湖上,令人生愁。起三句“莼波”、“松雨” 、“暮愁”,或语新意工,或情景交融,“渐”字写出时间的推移 ,“空阔”则展示出境界的深广,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清旷高远的基调。以下三句继写湖面景象:沙鸥在湖上盘旋飞翔,仿佛要为“我”落下,却又背人转向,远远掠过树梢。沙鸥亲切可爱之情态毕现。因为故地重游,所以称这些水鸟为“盟鸥”(和“我”有旧交的鸥鸟。)后三句忽尔转到五年前雪夜荡舟的情景:“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正是:“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眼前隐约出现的不又是那重叠蜿蜒的远山?这是旧梦重温么?然而当年的人又到何处去了?结句“伤心重见”三句,挽合今昔,感慨遥深。“依约眉山,黛痕低压”,将太湖远处的青山,比作女子的黛眉,不是无缘无故作形似之语,而显然有伤逝怀人的情绪。所谓伤逝怀人,则可能既有对友人范成大的追念,又有对范成大所赠歌妓小红的想念,而且还似有对合肥情侣的深深思念(正是是年正月,词人与合肥情侣惜别,于今有近一年矣。)。朦胧迷离,曲尽其妙。
下片过拍写船过采香径。这是香山旁的小溪,据《吴郡志》:“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今自灵岩望之 ,一水直知矢,故俗又称箭径。”面对这历史古迹,最易引发人的思古之幽情 ,“嗟叹之不足 ,故永歌之。”“老子婆娑(犹徘徊),自歌谁答 。”对照“那回归去”的情景——“自作新词韵最娇 ,小红低唱我吹箫”,如今老夫我对山川歌舞,有谁应答?仍与上片结句伤逝情绪一脉相承。西望是垂虹桥,它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东西长千余尺,前临太湖,横截吴江,河光海气 ,荡漾一色,称三吴绝景,以其上有垂虹亭,故名。船过垂虹,也就成为这一路兴致的高潮所在。从“此兴平生难遏”一句看,这里的“飘然引去”之乐,实兼今昔言之。这一夜船抵垂虹时,作者曾以“卮酒”袪寒助兴,在他“飘然引去”时,未尝不回想那回“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的难以忘怀的情景。从而,当其“酒醒波远”后,不免黯然神伤 。“政(正)凝想、明珰(耳坠)素袜。” “明珰素袜”借指美人。曹植《洛神赋》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句 。这里“明珰素袜”所代的美人,联系“采香径里春寒”句,似指吴宫西子,而联系“那回归去 ”,又似指小红。还可能是远隔千里,年初与自己依依惜别的合肥情侣。其妙正在于怀古与思念之情合一,又不说明,反令人神远。末三句即以“如今安在”四字提唱 ,“唯有阑干 ,伴人一霎”一叹作答,指出千古兴衰、今昔哀乐,犹如一梦,由怀想跌到眼前,收束有力。而伤怀幽怨,余味不尽。
此词虽然有浓厚的伤逝怀昔之情和具体的人事背景,但作者一概不直抒,不明说,只于一路景物描写之中自然带出,并将它与怀古之情合并写来,只觉清幽空灵,蕴藉含蓄。即如郭麐所谓“一洗华靡,独标清渏,如瘦石孤花 ,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灵芬·馆词话》)。从小序看,这一夜同游共四人,且相呼步行于垂虹桥,观看星斗渔火,而词中却绝少征实描写。惟致力刻画在这云压青山、暮愁渐满的太湖之上、垂虹亭畔飘然不群,放歌抒怀的词人自我形象,颇有遗世独立之感。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朗读
()

猜你喜欢

今日如是,明日如是。
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百千万亿年,穷竟只如是。
月落乌啼霜满天,纷纷黄圳飘庭际。
()
儿女需京缬,经时买未归。
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
()
寸丝不挂,赤肉犹存。
黄头碧眼,叫屈无门。
我行荒草裹,汝又入深村。
()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輧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

连阴不肯解,山雾尝霏霏。积润日已滋,厌浥沾人衣。

展转厌早起,隔窗问晴晖。幸闻太阳出,身体轻欲飞。

()
煮海摅忠论,潢池讋武威。
分符留惠爱,持节借光辉。
阀阅伊谁似,功名与愿违。
未前宣室问,遽作九原归。
()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
苍云昼埋山,白雨夜溢渠,虚堂闪风灯,独处谁与娱?吾生过六十,鬓发日夜疏。
出当饮美酒,归当读奇书;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
明复对胥吏,孤愤何由摅?
()

青衫绿袄导双骑,鳆汁鱼羹列十台。锦袋悬胸文在手,共瞻天使祭陵来。

()

李杜横驰翰墨场,如椽韩笔颇相当。数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补亡》。

()

不觉两年别,惊闻一棹来。移家寻旧侣,折屐破深苔。

生计江湖拙,年华男女催。相逢即分手,尊酒且徘徊。

()

前年九日别家时,黄菊才开一两枝。今岁重阳归未得,却寻莲社步迟迟。

()
雷震於天,石陨於山。
石则何罪,龙殛石间。
容而不拒,石则有愆。
毋谓恢广,不察神奸。
()

寓形大块内,变灭如风埃。依依孤兰姿,不上黄金台。

客死古岂无,君死犹蒿莱。方君初病时,秋自京都回。

()

蓬山前临九轨路,三日街晴案吹土。
直庐凿牖面宫垣,青壁崭崭看垂雨。
殿阁风斜碧瓦寒,翅湿苍鸢不能乳。

()

芦荻丛边日正长,人间乐处是江乡。

溪童钓艇分鱼闹,蚕妇山炉煮茧香。

()
谋[B16J]
避仇千里始归来,依旧蓬门溪上开。
豫让声音惟友识,谢连篇咏与兄裁。
堤烟缕弱吟边柳,浦雪花残折后梅。
春瓮酒香鱼笋贱,邀君停屐扫溪苔。
()
一涧水南山,腊尽春生梅雪。
行过小桥深处,带疏钟横月。
征衫闲着指东吴,休怕与人别。
吟到翠圆枝上,是归来时节。
()

驱马度层岭,马鸣知夌轲。
欲舒千里足,其奈七盘何。

()

种学三冬富,禔身百行兼。

文章崑玉莹,政事莫邪銛。

()
三十六风轮,清磨万古人。
军兴山胜市,岁歉富齐贫。
破絮身饶垢,乾粮舌费津。
吾生不足问,世事入长颦。
()

眺远及丽辰,登危开我襟。秉炬蹑佛榭,杳杳夕光侵。

芳湖递澄鲜,幽隍覆层阴。毕景没长甸,轻霏变春岑。

()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
泽国久还雨,频妨裘褐温。
羇怀常悄悄,醉眼任昏昏。
云赴荆王梦,天迷楚客魂。
飘萍惟泥酒,吾事肯轻论。
()
好山如幽人,深绝常避地。
潜峰独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拥一峰寒,缥缈乱云气。
万古招行人,谁与赏心会。
()

远山烟重树萋萋,潮落沙寒水一溪。
独坐茅亭无一事,晴鸠啼过雨鸠啼。

()

德齿追前辈,声华擅隽游。

心期师孔孟,文欲比曹刘。

()

昨闻河畔哭哀哀,见说分离凡几回。昔别长男居异域,今殇小子瘗泉台。

羁愁对此肠堪断,客舍闻之心转摧。漂泊自然无限苦,况复存亡有去来。

()

款款于飞,学振羽仪。聿突玄鸱,既爪我皮,复裂我衣。

颠之倒之,使不得吐簧而为词。已而已而,待逢尧与舜时吐气扬眉。

()

独怜庚戌中秋月,还照平湖酒一杯。烂熳宁辞今夕醉,清光如见故人来。

平分秋色真堪赏,缓转冰轮不用催。高步能忘扳桂念,不知丹桂是谁栽。

()

梧桐叶底雨铃铃,五石苔痕惭上青。最好登楼携客咏,偏宜把酒与君听。

斜侵草阁飘花入,乱点山门带竹扃。闻说溪头春水满,潮来重订种鱼经。

()

做修行要知捷径,如何置炉安灶。便把丹田,宝贝万象,森罗总齐祈祷。

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拥出灵明,一颗神珠衮颠倒。

()

燕子楼前未闭关,白头常伴白云閒。若向五湖同一泛,西园亦是鹿门山。

()

列郡征才起俊髦,万机独使圣躬劳。开藩上相颁龙节,

破虏将军展豹韬。地入黄图三辅壮,天垂华盖七星高。

()
绣岭花残翠倚空,碧窗瑶砌旧行宫。
闲乘小驷浓阴下,时举金鞭半袖风。
()
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
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
()
檐牙窗额两三株,只欠王维画雪图。
开卷不题元字脚,碧窗圜蜡有如无。
()

碧瓦雕甍玉作台,真从人世蹑蓬莱。盘空日月三天近,抱郭南山万井开。

冠盖乍逢梁苑集,帆樯初望越城回。亦知信美非吾境,魂断登楼赋客才。

()
花发鸟仍啼,行行路欲迷。
二真无问处,虚度武陵溪。
()

老子婆娑笑脸开,扫除黄叶坐莓苔。美人醉后擘江蟹,香雾濛濛扑手来。

()
安石榴开夏已深,动人绛萼绿成阴。
色空喻火宜知戒,伐性如斤莫浪侵。
半吐蹙巾传丽曲,同寻双叶寓欢心。
老来体物辜诗兴,种种霜颠愧玳簪。
()

弩矢先驱导绣衣,芙蓉倒影动旌旗。行归容与螭头陛,且去摩挲岘首碑。

吴帝城边逢此日,越王楼上忆他时。相烦问讯隆中陌,尚有当年草木知。

()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
《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
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
()

君探龙藏遍,犹有去来心。久客流年易,故山归梦深。

林泉成独往,风月废同吟。别后多春哢,嘤嘤听好音。

()

珠玑高喷火龙红,满架银花一线通。忽到半空闻霹雳,灞陵桥断紫烟中。

()

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自古危哉。谁遣西园漝么来。

猿啼云杪。破梦一声巫峡晓。苦唤愁生。不是西园作么平。

()

雨过千峰翠欲浮,海门雁下岁寒秋。云笼远树烟初散,雪压断桥水半流。

沣芷只宜誇独佩,隋珠何事暗相投。栖迟赖有青山在,世路无劳叹白头。

()

粉垣皎皎雪不如,道人为我开天奇。长杠运入霹雳手,墨池飞出龙门姿。

云烟郁律出半堵,下有汹涌波涛随。锦鳞队队晃光彩,扬鳍掉尾噞喁吹。

()

师琴名以蕤宾铁,岂是七丝专一律。古来声律商与宫,一百四十四调终于一。

又闻古铁能解音,何况圣人所作之雅琴。琵琶才闻铁自跃,万物岂不通琴心。

()

风头正帆影驶,雨脚转天容开。
黄云覆野未极,青山趁人欲回。

()
日月飞双毂,如何驻黑头。
才看敷密友,又见拆强仇。
叶聚棱棱峭,花垂娜娜稠。
晚凉芬烈甚,欲睡更迟留。
()

久说睽违逢不期,人间遇合一如斯。奈何健语忽愁笔,遮莫新交非故知。

过眼浮云翻作雨,横胸芒角吐为诗。男儿有梦应无悔,休问鹏程蹶者谁。

()
大仰古名刹,师居二纪中。
本无一法说,须信万缘空。
体与大虚合,心将诸祖同。
唐来三百栽,不附释迦风。
()
璧水三千士,文闱第一人。
煌煌持紫橐。
亹亹逼鸿钧。
得郡还辞剧,居家更乞身。
()
路觉往而复,意迷东与西。
元来八九渡,只是一条溪。
亭午虽微暑,兹辰较少泥。
诸峰云上出,不但与云齐。
()
头角峥嵘未兆前,乱支深处任安眠。
不随芳草遥山去,何用芒童更著鞭。
()

黄鹄振六翮,一举凌苍穹。高飞固其常,谁言待秋风。

十月江水寒,候雁别沙碛。我守塞门居,君为远行客。

()

自踏功名地,斯心每淡如。
东南虽数任,来往只单车。
上相逢知己,清时草辟书。

()
不因他处食无鱼,来慰先生索寞居。
走笔赠诗君莫笑,从游此是最相於。
()

圣学渊宏百世师,六宫薰习喜文词。睿思传出宸章丽,院院珠装御制诗。

()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午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

九月从时豫,三乘为法开。中霄日天子,半座宝如来。

摘果珠盘献,攀萸玉辇回。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

花愁牵胜游,禽哢破佳睡。
点尔春何如,妙在夫子喟。
宇宙一瑟间,谁知道之至。

()

是夜秋相见,律归夷则中。
草心蒙白露,衣领受凉风。
舞觉蜻蜓爽,声添蟋蟀工。

()

可是看花不厌,城南更欲城东。多谢诸君著语,莫教孤负春风。

()

江流东去不复回,青春白发长相催。郊墟浑似桃源洞,千树万树桃花开。

日月行天如转毂,江南一夜蘼芜绿。却教沉饮共忘年,床头贮酒三千斛。

()

漠漠更离离,间吟笑复悲。
六朝争战处,千载寂寥时。
阵阔围空垒,丛疏露断碑。
不堪残照外,牧笛隔烟吹。
()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