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朗读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韩元吉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今代询黄发,临雍缺盛仪。
久从曾釜乐,俄重鲤庭悲。
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
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

诗词中的"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意为写给政务繁忙的徐公挽词的两首诗。整首诗词表达了对徐公的赞颂和思念之情。

中文译文:

现今时代问黄发,临雍宴会缺少盛仪。
长久以来曾共享快乐,如今突然又重重陷入悲伤之中。
德行卓越令人叹服,但功名却误了触及的时机。
平生一直以剑拄着下巴,如今只能挂在墓门的树枝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徐公的境遇,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徐公作为一个政务繁忙的官员,被称为"政龙图给事",他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忧虑和压力。

诗的开头描述了现代的时代,黄发可能指年老,临雍指宴会上的礼仪,缺盛仪则意味着宴会的隆重程度不如往常。这里通过对宴会的描绘,暗示了徐公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落和遗憾。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徐公曾经的快乐和如今的悲伤。曾釜乐意味着曾经与友人共享欢乐,而重鲤庭则表达了此刻的悲伤。这种对比强调了徐公从过去的快乐转变为现在的悲伤和孤独。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徐公的敬佩和惋惜。德行嗟如在,意味着徐公的高尚品德仍然存在,但是他的功名却误了触及的时机,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成就。

最后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徐公的形象。平生拄颐剑,表达了他一生以来持剑拄着下巴的姿态,显示出他的坚定不移和执着;而挂在墓门的树枝上则暗示了他的离世和对他的怀念。

整首诗词通过对徐公的身份、现状和个人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政治和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韩元吉朗读
()

猜你喜欢

洪河注天南,兵气横高穹。我从兵前来,归心疾惊鸿。

官柳未摇落,莲荇香濛濛。吏舍在前村,旧年养疏慵。

()

涧谷饶春雨,烹茶近石池。竹鸡鸣野堑,山雉出荒篱。

草长藏初笋,花空只旧枝。旅怀吟不尽,刻竹记幽期。

()

伯鸾高义重诸梁,七帙光阴晓梦长。鸡絮独堪徐孺礼,干戈曾戢郑公乡。

岭南鼓吹留残藁,庭下芝兰压众芳。有托不忧身后事,墓亭碑石见龙章。

()

客子行吟处,空山正夕晖。破烟幽磬出,隔树老僧归。

石乱泉还细,林深鸟不飞。层峦供啸傲,谁道素心违。

()
栗冽已戒候,阴淡达朝昏。
出门无所诣,幽斋谁与言。
尘埃群书积,兴至时一翻。
呼儿具枣栗,时亦赖芳樽。
()
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
目深额耸,口方鼻端。
秋云消兮天青而阔,夜月上兮水白而寒。
看看,影像随应兮明珠走盘。
()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君自许,

此时可喜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难,常将歌舞借人看。

()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
睛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
回首唤。
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
()

少年曾读活人书,壮岁能为死马医。学究岐黄惟我许,术参卢扁少人知。

鼎中九转丹垂就,肘后千金世莫窥。旧有烟霞泉石痼,饮君一七顿成诗。

()

鸳鸯异野鹜,凤凰非山鸡。物生各有偶,非偶不并栖。

昔为丛台人,今为圉者妻。亦知久当弃,无乃太不齐。

()

武皇好赋网群英,犹记龙颜赏墨卿。
白玉牒中曾有草,碧纱笼里本无名。
唐诗卒使张穷瞎,国语能令左失明。

()

谠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
福履三朝盛,官仪一品尊。
九原无复起,万事付论论。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