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宋代。曾巩。尘外岧巉鹫岭宫,架虚排险出青红。林光巧转沧波上,海色遥涵白日东。夜静神龙听呪食,秋深苍鹘起搏风。连荆控蜀长江水,尽在回廊顾盼中。
《金山寺》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尘外岧巉鹫岭宫,
架虚排险出青红。
林光巧转沧波上,
海色遥涵白日东。
夜静神龙听呪食,
秋深苍鹘起搏风。
连荆控蜀长江水,
尽在回廊顾盼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为金山寺的寺庙景色。寺庙位于岧巉鹫岭之外,远离尘嚣,高耸入云。寺庙建筑巧妙地排列在险峻的山峰之间,形成了青红相间的美丽景观。阳光透过林木的间隙照射下来,使得波光粼粼的河水呈现出沧桑之色,海天一色蔚蓝遥远,容纳了东方的白日。夜晚安静时,神龙听到寺庙中念经的声音,宛如食物般滋养着它的灵魂。深秋时节,苍鹘在寺庙上空振翅高飞,与狂风搏斗。连绵的山峦控制着长江水流,而这一切尽在回廊中远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金山寺的自然景观和宏伟建筑,表达了曾巩对山水之美、佛教寺庙的敬仰之情。诗人以雄奇的山脉、蔚蓝的海天、灵动的林光等形象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夜晚的神龙听到念经之声,凸显了佛教寺庙的庄严和神秘。而苍鹘起舞、山峦控水的描写,更加突出了寺庙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势恢弘的建筑。整首诗词以山水、寺庙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宗教信仰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境界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该诗词以其优美的描写、独特的意象和深远的意义,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和宗教信仰的诗作,也是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以及对佛教寺庙和宇宙秩序的敬仰之情,从而引发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奥妙的思考。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 其三。元代。熊鉌。东都亦论道,忽梦金光身。太和岂无治,髽发终殊伦。夜半一炷香,命世胡邅屯。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唐代。白居易。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祝英台近 西湖暮归。清代。万锦雯。引鸥朋,招鹭侣。掉入采菱浦。久惯舟人,指与六桥渡。绿杨处处阴浓,才催解缆,被几个、啼莺留住。醉犹伫。不知买酒无钱,明朝约来补。已近黄昏,忘记旧时路。最怜明月多情,分开烟树,却缓送、画桡归去。
南中送北使二首 其一。唐代。张说。传闻合浦叶,曾向洛阳飞。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寿太保九峰翁用寿幸庵韵 其二。明代。林俊。忆昨论心古意存,老酬完德荷殊恩。纪纲六职行机总,咀嚼群经入本源。辅德盛传新政异,拜官应带旧衔尊。阳春一曲相望地,风景依稀似午园。
依韵和永叔见寄。宋代。梅尧臣。春风约柳一片西,欲托鸟翼传音稽。昨朝偶向东城去,草草又逢骢马蹄。长髯御史威正峭,沙堤来坐气吐霓。我乘小驷虽甚瘦,喜见骖驭犹解嘶。适闻南都接大尹,笑我出处今何迷。耻趋捷径身已老,惩羹何用频吹齑。蛟龙失水等蚯蚓,鳞角虽有辱在泥。困居废井谁引手,岂得更望青云梯。笔锋劲发若强弩,余力曾彻七重犀。倦禽雄雌不饱腹,日暮徒念还巢栖。大椿朝菌各有尽,此物何怪庄叟齐。诚知豪侠自快乐,东郊南陌竞斗鸡。胸中有道无广狭,包括宇宙在一稊。何时与公去颖尾,湖水漫漫如玻璃。世间会合固不易,况乃仕宦多相睽。正似邮亭恋行者,未到止息空歌骊。我贫尚不给朝夕,焉得负郭置稻畦。筋骸幸且稍轻健,山水纵好无路跻。傥公他时买田宅,愿以藜杖从招携。吾儿诗书不足教,亦以助力於耕犁。
野山茶红白二种。宋代。项安世。樟原岭下野山茶,半是红花半白花。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依稀檐蔔稍头雪,彷佛棠梨脸畔霞。恐是山君双侍女,不应临路久咨嗟。
秋日曲。元代。仇远。秋风悲,梧桐知不知。渴虹挟雨吸河汉,嘹嘹数雁天四垂。雁急不成字,远向潇湘飞。铜盘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归。
两同心。宋代。杜安世。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蜀道巇崄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里中无居寓丹阳县书怀呈邑宰张子蒙。宋代。葛胜仲。假守秦头两月彊,往来遵路一年忙。幸逢庇邑人惟旧,暂脱浮家计亦良。退食井腴如就国,遥寻祖系似还乡。南风未便轻蓬荜,也与虚窗拂衽凉。
满江红 花朝雨作。唐代。黄公绍。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敧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声不断,楼头滴。行不住,街头屐。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可煞东君多著意,柳丝染出西湖色。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
次韵庭藻折梅怀周秀实。宋代。周紫芝。风流扫地难挽回,二老人物似苏梅。时从花底饮落雪,醉卧沙头双玉罍。平时交分心相许,晚岁相思各秦楚。孤山篱落固依然,纵有此花无此语。周郎别去当有期,归来不复如瓜时。天应知客颇有恨,花亦忆君尚未迟。我游东吴身是客,梦到江南与江北。安得马背如孤鸿,万里从君聊一息。只今春草还萋萋,会须急唤王孙归。
赠别欧阳全真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几日暄寒候,浑如到岭南。岑岑无药疗,愦愦祇书耽。雨止隅仍漏,鸢飞潦政涵。君来得披豁,万里散晴岚。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
丹凤吟(越调)。宋代。周邦彦。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
金谷园怀古。唐代。陈通方。缓步洛城下,轸怀金谷园。昔人随水逝,旧树逐春繁。冉冉摇风弱,菲菲裛露翻。歌台岂易见,舞袖乍如存。戏蝶香中起,流莺暗处喧。徒闻施锦帐,此地拥行轩。
鳌山下灯市即事。宋代。顾逢。元夕牌灯大字题,高悬彩架果然奇。鳌山山下人来往,只听笙歌不看诗。
观鱼潭。唐代。李白。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黄山绝顶题文殊院。清代。魏源。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过宝应湖。宋代。吕存中。半升浊酒试莼羹,贱买鱼虾已厌烹。浅水衣蒲有船过,淡烟笼月更人行。
挽昭怀皇后诗二首。宋代。李吕。愍册哀荣绝,鲜原卜兆安。世家金穴旧,大坠玉衣寒。何意簪花柰,空遗刈畹兰。神游泰陵庙,永护月衣冠。
南歌子。宋代。向子諲。柳眼风前动,梅心雪后寒。年光浑似雾中看。报答风光无处、可为欢。一曲聊收泪,三杯强自宽。新愁不耐上眉端。怕见长安归路、懒凭栏。
仙人台。清代。王尔烈。天风吹轻衣,缥渺立绝顶。棋声若可闻,欲上梯痕迥。俯视屏障开,层叠青碧醒。万象罗吾前,所历皆炯炯。荒碑纪丙午,零落难细诇。蜗篆古虫鱼,苔斑汉彝鼎。忽看峭壁来,高力破溟涬。下临无底壑,石棱剑戟挺。奇绝动心魂,长啸惊侪等。
鬲溪梅令。清代。刘嗣绾。一重春水一重扉。思依依。好在东风庭院、见梅妃。绿苔生卧衣。陇头人去是耶非。梦稀微。梦到和烟和月、小疏篱。翠禽三两飞。
渔家傲。宋代。可旻。毛衫。富贵经中谈净域。赤珠玛瑙为严饰。彼土众生当晓色。擎衣裓。妙华供养他方佛。稚小嬉游随没溺。娑婆是苦何曾识。忻厌迩来方有力。从朝夕。静焚一炷香凝碧。
圣节闻驾出塞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千官北首望龙旂,万国车书集凤闱。八骏穆王秋色远,几时亲拥白狼归。
寄哭缪方石四首 其一。明代。游朴。政术文章两擅名,青云白石独留情。一官鸡肋知谁巧,几载莬裘早自营。人世若逢金鼎就,帝居已促玉楼成。天涯一掬生刍泪,洒向何年宿草青。
诉衷情 用梦窗韵。清代。朱祖谋。支筇客意倦于鸥。飞梦落蘋洲。凉风吹堕南雁,怨入水荭秋。无意绪,问西楼。旧帘钩。管弦何处,落叶空宫,凝碧池头。
登上岭游黄山。宋代。陈天麟。风扫烟岗一万重,平生佳处始相逢。未骖轩后浮丘驾,已见天都石柱峰。阆苑欲传青鸟信,壶天安用白云封。朝真我亦通仙籍,况复年来访赤松。
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宋代。苏轼。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绝巘。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君言西山顶,自古流白泉。上为千牛乳,下有万石铅。不愧惠山味,但无陆子贤。愿君扬其名,庶托文字传。寒泉比吉士,清浊在其源。不食我心恻,于泉非所患。嗟我本何有,虚名空自缠。不见子柳子,余愚污溪山。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宋代。苏轼。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蝶恋花 和王瓠山韵。魏晋。张野。狼藉春衫愁万点。半是征尘,半是啼痕染。别久流光空冉冉。料想病颊成双靥。罗带同心香未敛。甚日兰舟,重把归装检。极目画楼烟雾掩。凭谁剪却吴江险。
吴钩行。元代。杨维桢。吴人杀二子,畔成双吴钩。吴王食赏令,不识钩中愁。临钩呼二子,飞来父心头。百金何足报,万户当封侯。佩双钩,比明月,为君嬖者斩、谗者刖。制诸侯,开伯烈,千秋万岁光不灭。
送彭胡之官保靖。明代。杨慎。青枫带楚乡,红旆引吴航。溪洞连辰浦,峰峦近酉阳。稻田多有岁,橘树不知霜。苇籥祈盘瓠,丛词赛竹郎。蛮歌花节鼓,公宴桂沾浆。因尔询风土,图经远寄将。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六。宋代。晁补之。赠君彼风兰,佩之可为珰,赠君彼露荷,制之可为裳,薄言兹撷掇,道远莫置傍,峥嵘又岁暮,与君同所望,
望江南·江南月。宋代。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唐代。朱庆馀。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