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

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朗读

《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怀念已故的弟弟持国的情景,表达了对亲情和传统价值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霜风瑟瑟卷梧蕉,
燕处超然夜寂寥。
羽客信来丹鼎具,
石淙梦断水声遥。
赤松作伴谁当见,
黄鹄高飞未易招。
剑履终身定何益,
勤劳付与沛中萧。
爱君忧世老弥深,
特操要须得失临。
晚岁飞腾推有德,
故乡安稳信无心。
小邦近似西山隐,
元气终当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旧,
老臣何止一遗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怀念已故的弟弟持国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的霜风瑟瑟、卷梧蕉等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与作者内心的伤感相呼应。燕处超然夜寂寥,表达了作者思念弟弟时的寂寥之感。

接着,诗中提到羽客(指使者)信来丹鼎具,石淙梦断水声遥,暗示了持国已故的消息传来,让作者在夜晚的梦中感受到了悲伤的回忆。

诗中的赤松、黄鹄等象征了孤高和高飞的形象,暗示了持国逝去后,作者寻找知己和理想的艰难。剑履终身定何益,勤劳付与沛中萧,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思考,认为追求名利并不能为人生带来真正的意义。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怀念和忧虑,强调了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晚岁飞腾推有德,故乡安稳信无心,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在晚年仍然有所作为,同时对故乡的繁荣和安定充满信心。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以小邦近似西山隐、元气终当北斗斟的比喻,表达了对小国家命运的关切,并希望国家能有强大的力量和长久的发展。

整首诗词以怀念已故的弟弟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家国、亲情和传统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中以简洁、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苏辙的独特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渔阳烽火照函关,玉辇匆匆下此山。一曲羽衣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

()

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赤雁集,六纷员。殊翁杂,五采文。

神所见,施祉福。登蓬莱,结无极。

()

君世能城我石城,不堪两处总烽尘。
向时未快披云愿,今日同为避地人。
襟宇光风无尽藏,杯盘夜雨有余春。

()
何意亲杯杓,初期乐性真。
若教狂胜德,多被酒忘身。
谈笑交情密,氤氲酒力醇。
劝酬如错杂,莫过两三巡。
()

寒烟高树外,流水小桥西。绕屋田三亩,窥园茶一畦。

饷无童子黍,食有丈人鸡。为与东邻约,相将更杖藜。

()
来朝杲日破顽阴,共指秋成喜不禁。
寸碧遥岑供眺望,长空飞鸟自消沉。
四时景物千钟酒,万古功名一寸心。
尚愧先生游佛海,两忘轩冕与山林。
()

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

隈岩侧。怪生小院香来别。香来别。嫩黄细细,商量齐发。

佳人敛笑贪先折。重新为阉斜斜叶。斜斜叶。钗头常带,一秋风月。

()
忧旱忧蝗恰一年,未春喜见六花妍。
极知气脉艰调护,须得医和为保全。
()

千章松桧护泉台,无复牛羊日下来。
安有良心亲付授,却教容易着尘埃。

()
温温地炉红,皎皎纸窗白。
忽闻啄木声,疑是敲门客。
()

万里归来一叶舟,淡烟疏雨满汀洲。梦魂怪得清如许,身在潇湘第一州。

()

翠削逾千仞,嵌空若二陵。下方雷雨合,阴洞鬼神凭。

起坐心犹掉,艰危气益增。何人劖石壁,文字暗苍藤。

()
山南地似岭南温,腊月梅开已浃辰。
耻与百花争俗态,独殊群艳占先春。
角中飘去凄於骨。
笛里吹来妙入神。
()
我家古甕彭亨腹,十年贮酒色如玉。
倾泻惟须老瓦盆,精器便成蛇著足。
花瓷脆薄谁能携,遣送君家保不亏。
虽然金盌未伯仲,傥与椰樽相等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