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二北渚亭。宋代。苏辙。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临风举酒千锺尽,步月吹笳十里声。犹恨雨中人不到,风云飘荡恐神惊。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二北渚亭》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和孔教授一同游览西湖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湖已经经过了百花汀,
我们不厌倦地一起登上了古城。
云朵自由地漂浮在连绵的山脉上,我们远望岳麓,
大地上的积雪已经融化,我们看到了春耕的景象。
我们举起酒杯,在风中喝光了千锺酒,
我们行走在月光下,吹奏着笳声,声音传了十里。
只是遗憾的是,雨中的人们没有来到这里,
风云不定,我们害怕惊动了神明。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和孔教授在西湖游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赞美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如百花汀、古城、连山、岳麓等,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同时,诗人与孔教授共同游览西湖,举杯畅饮,吹奏笳声,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然而,诗人感到遗憾的是,雨天没有人来到北渚亭,也担心自己和孔教授的行为可能会惊动神明。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西湖的美丽与宏伟,以及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诗中的饮酒、吹笳等情节,展现了作者与孔教授之间的友情和欢乐,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情感的交流。然而,诗末的遗憾和担忧,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忧伤,使诗词更具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自然的表达方式,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相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触动。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感秋。宋代。汪莘。秋水无尘浸碧虚,风前一叶故飞飞。潇湘帝子何时降,立尽斜阳未肯归。闲佩仙瓢到柳汀,柳边一点酒旗星。斜阳欲落无人惜,空有烟林作画屏。行到篱边菊已黄,相逢不改旧时香。自怜失意秋风后,犹为寒花一举觞。不须龟筮此生休,死去无心更出头。莫说竹篱茅舍事,丹枫一树正悲秋。独步荒山日欲昏,数声乾苇过游魂。重岗复涧穿难尽,恍惚随人月一痕。
题金州西园九首。垣竹。唐代。姚合。种竹爱庭际,亦以资玩赏。穷秋雨萧条,但见墙垣长。宣尼高数仞,固应非土壤。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宋代。林逋。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凤宿龙巢,宸车苔辗。前不搆村,后不迭店。疑杀天下人,自疑犹未免。瞥转一机,星驰电卷。飞来峰刮地风寒,冷泉水滔天浪衮。死句翻右活句传,大冶精金经百鍊。哑,退耕师兄,能事云周,一死何憾。
晋·王坦之。唐代。孙元晏。晋祚安危只此行,坦之何必苦忧惊。谢公合定寰区在,争遣当时事得成。
胡姬年十五。魏晋。刘琨。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垆前。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
送谢四东归。清代。丘逢甲。故人访我东海来,春风万里心颜开。故人别我东海去,临歧各短英雄气。七年不见今再见,沧海桑田事万变。中间不变故人心,袖手海天看龙战。君来一月无停车,访我更访山中庐。老亲喜君送君出,来此十日相同居。七年乃有此十日,但觉日行比常疾。此日不为君我留,南风日日催行舟。舟行既速况有轮,轮转四海扬胡尘。送君此去作胡语,乐府休唱胡无人。我年方强君未老,惜君投身隐海岛。亚洲大陆局日新,时势径待英雄造。海山之高一万三千尺,当年弃去良可惜。横来不王复不侯,为我归言岛中客。包胥存楚约可寻,廉颇用赵原初心。相期亚陆风云再相见,骑鲸东海来挽神州沉。
珠公归自永阳山中出其山居槁因赋 其二。元代。廖大圭。日日思山不肯归,年来心事固多违。老禅真有诛茅地,应许孤云作伴飞。
寄远。唐代。刘沧。西园杨柳暗惊秋,宝瑟朱弦结远愁。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蕙心迢递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