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简夫秋园。宋代。苏辙。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次韵李简夫秋园》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园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色岂相负,
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
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
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
霜雪仅留槎。
中文译文:
秋天的色彩何曾亏欠,
小园依然开满鲜花。
围绕花坛吟唱,夕阳已经西沉,
拾起小径上的残花。
菊花细腻地藏着蝴蝶,
桐树稀疏无法庇护乌鸦。
游赏景致需用心体味,
霜雪只余下几株茶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诗人认为秋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绝不会亏欠,即使是小园也依然有花朵盛开。他在花坛边徜徉吟唱,感受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同时也在小径上拾起残留的花朵,表达了对花的珍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菊花和桐树,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诗人描述菊花细腻地藏着蝴蝶,展现了秋天生命力的细微之处。而桐树的稀疏无法庇护乌鸦,可能意味着秋天的临近,几乎没有树叶提供遮蔽,乌鸦无处避雨。
最后两句表达了游览景致需要用心去感受,而霜雪则只留下几株茶花。这可能是在强调秋天的短暂和转瞬即逝,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描绘了秋天园林的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生机与变迁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这首诗词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珍惜当下的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陈士淳主簿举似与严庆曾主簿邓伯允仙尉同到。宋代。李长庚。阳华山水自双清,况弄朱弦金石鸣。我是行人那敢听,恐翻别调作离声。
蛇山。元代。仇远。閒寻石涧列云扉,树影生凉怯苧衣。静碧轩窗聊寄傲,软红尘土竟忘归。满倾竹叶春霞滑,轻折蕉花晓露晞。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
妾薄命。唐代。武平一。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幽阁禽雀噪,闲阶草露滋。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春思。元代。吴景奎。飞燕腰支掌上轻,尘生罗袜步盈盈。钥鱼不寐春无赖,筝雁频移曲未成。敛黛低鬟初破睡,嚼花嗅蕊独含情。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 其七。宋代。陆文圭。客至从容奉笑谈,晚知蔗境味尤甘。曲江进士题名遍,安用山人起水南。
丹元子步天歌 其四 南方七宿。唐代。王希明。星,七星如钩柳下生。星上十七轩辕形,轩辕东头四内平。平下三个名天相,相下稷星横五灵。
念奴娇。宋代。吴渊。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送王诗客庄依湖外使者。宋代。吴则礼。问舍求田话昔时,共忧南北未安枝。青山笑吾空成梦,白发怜君苦作诗。风月谁教太潇洒,功名自是小差池。要须附骥还金马,昼锦归来亦未迟。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宋代。吴文英。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佩丸尚忆春酥袅。故人老。断香忍和泪痕扫。魂返东篱梦窅。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王稷。山深九锁路逶迤,坡仙骨朽名不磨。秦皇塞海堕渺茫,汉殿拂云今鹾峨。洞府有真扃地户,玉泉飞瀑来天河。此山神造寿国脉,庇民洪福方滋多。
寒江渔者。明代。董纪。浮家一叶小如梭,前载儿孙后载婆。今日天寒难下网,芦花深处避风波。
拒霜花。宋代。欧阳修。芳菲能几时,颜色如自爱。鲜鲜弄霜晓,袅袅含风态。蕙兰殒秋香,桃李媚春醉。时节虽不同,盛衰终一致。莫笑黄菊花,篱根守憔悴。
与党世杰军判丁亭会饮。金朝。王元节。望断西州万里家,又将新火试新茶。青油幕下成何事,两见常山山杏花。
赤河沙泉自吞吐,北崦疏钟答南坞。凭栏试诵鹏鸟文,洛阳少年亦翘楚。
当时七国犯谋议,睢阳不复闻鼙鼓。时更事往空流水,豪魂英魄知何处。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三首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三。宋代。释德洪。赤河沙泉自吞吐,北崦疏钟答南坞。凭栏试诵鹏鸟文,洛阳少年亦翘楚。当时七国犯谋议,睢阳不复闻鼙鼓。时更事往空流水,豪魂英魄知何处。金华衲子如玉清,温粹愈恭如履虎。明章秀句出仓卒,慷慨山川吊前古。篇篇秀发春欲酽,便疑造化毫端住。不须众口誇昼公,苕溪君作中兴祖。
送女子。唐代。刘商。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惆怅梧桐非旧影,不悲鸿雁暂随阳。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明代。陈淳。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三杨诗 其二。明代。王世贞。天地气不灭,今古递流行。岩岩富平君,所得何太赢。朝籍未云久,浩然厌承明。绌志终老亲,食力乃躬耕。贷粟耻监河,独行异于陵。峨峨獬豸冠,一出狐豕惊。两分既以展,慷慨示平生。訾亹探乱源,力欲奸谀清。屈指及四五,天怒不为恒。九关下虎豹,白日纷雷霆。沈冥狴犴间,血肉浩纵横。十载无生晷,万死有馀诚。荷校诵遗编,庶几演周经。茹甘岂以蓼,就燠岂以冰。诚知非身计,心各有重轻。终荷帝垂察,役服等齐氓。未永鼓腹游,溘哉大命倾。此疏忆昨传,夜灯尽荧荧。片纸或只言,若引九鼎絙。归骨二华颠,咸秦遍精灵。
峡口道中。清代。马潜。晨出上东门,迤逦来峡口。两山夹人高,到此如戟手。一关当其中,密树光冥黝。所以吴朱桓,伏师歼魏丑。地利无古今,有险在能守。明末盗如毛,垂橐肆流走。
书乌石岩乞米册。明代。释函是。乌岩有约足禅栖,海市蜃楼路不迷。为问松花曾几树,法轮未转钵先携。
寄长儿韵语 其五。明代。杨士奇。种禾必用薅稂莠,岂有薰莸可共藏。吾儿尽绝谗谀侣,即起芳名致福祥。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四首 其一。元代。王恽。四山遮尽外来风,山崦人家不觉冬。独立苍崖重回首,山形浑似入居庸。
玉蝴蝶 秋思。明代。叶纨纨。惆怅别来岁换,清秋风月,几度悲伤。极目蒹葭,烟水一片微茫。黯魂飞、闲愁空断,还怅望、孤闷偏长。对池塘,红消残碧,绿怨初黄。凄凉。蛩吟小院,露寒金井,月绕回廊。诗酒潇疏,旧游新恨最难忘。掩重门、卧残清昼,理瑶瑟、烧尽炉香。数流光,秋灯闪淡,无限彷徨。
古沔水遥,道场山暝,词仙今在何许。正声悲久歇,宫徵空怀古。
余情更怜远别,怅扁舟、雁飞烟浦。泪湿单衣,一襟诗思,偏我共清苦。
玲珑四犯·黄子寿太史新校白石道人歌曲,重检一过。时适冬至,用集中越中岁莫闻箫鼓感怀韵题后。清代。杨葆光。古沔水遥,道场山暝,词仙今在何许。正声悲久歇,宫徵空怀古。余情更怜远别,怅扁舟、雁飞烟浦。泪湿单衣,一襟诗思,偏我共清苦。才挥手,京华路。笑秋深倦燕,还恋朱户。客愁随线长,夜梦催人去。怜才且喜逢黄九,注图谱、教排孤旅。应付与。梅边伴、吹箫俊侣。
和鲍倅暴雨大水之作。宋代。虞俦。坳堂方笑芥为舟,骤雨俄惊汇众流。天漏不知何处补,地卑转觉此生浮。会须击水扶摇上,政想乘风汗漫游。宦海陆沉聊尔耳,诗人休咏白蘋洲。
酴醾。宋代。叶梦得。东风吹麝入铅华,未肯随春到谢家。夜半粉香垂露泣,定应和月怨梨花。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七。明代。何巩道。玉写冰姿雪写神,悠悠云水一閒身。湘娥瑶瑟调皆冷,鲛客明珠数未匀。自泛烟波常独往,谁怜鸥鹭欲相亲。年来旧社多零落,才入东林问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