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鼻轩起亭二绝。宋代。苏辙。山下清溪溪上市,溪光山色映人烟。幽亭正在人声里,长与溪山共寂然。
《上高鼻轩起亭二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山中溪水旁的一座幽静亭子。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下清溪溪上市,
溪光山色映人烟。
幽亭正在人声里,
长与溪山共寂然。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下清澈的溪水和溪水上的亭子,表达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溪水的光芒映照着周围的山色和人烟,亭子安静地坐落在人们的喧嚣声中,与溪水和山色一起共享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水之间的幽静场景,展示了苏辙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感受。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山下"和"溪上"、"溪光"和"山色"、"人烟"和"人声"等对立的词语,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首句"山下清溪溪上市"以简单朴实的词语揭示了溪水的清澈和流动,以及市井繁忙的景象。接着,"溪光山色映人烟"一句通过溪水的映照,将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相联系,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幽亭正在人声里"这句描写了亭子的幽静和人们嘈杂的声音之间的对比。亭子作为一个避世的场所,却处在喧嚣的人声中,这种对立的情景增强了亭子的孤独和宁静感。
最后一句"长与溪山共寂然"表达了亭子与溪水、山色共同享受宁静和寂静的状态。亭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共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亭子作为一个幽静场所的寂静之美。它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景致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夜坐二首。宋代。刘克庄。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老无闲记性,读罢转头忘。
中大族伯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洪适。久矣宫盘谷,幡然筑大逵。方瞻乌亦好,已问鵩何之。无复竹林会,忍闻蒿里期。行行溯西日,有泪若连丝。
一剪梅 中秋寄德媗侄女。清代。周贻繁。良夜西风动别愁。分付金尊,一寄离忧。画屏秋满桂香浮,月映潇湘,人在吴头。别久清霜结鬓稠。醉不成眠,梦也无由。片云飞尽意悠悠。网得江鱼,未解传邮。
题谢少卿药园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谢公种药地,窈窕青山阿。青山固不群,花药亦婆娑。一掇召冲气,三掇散沈疴。先生澹无事,端居味天和。老木百年姿,对立方嵯峨。持此供日夕,不乐复如何。
游焦山。宋代。晁公武。江势东倾剧建瓴,中流岩壑隐禅扃。游僧谁渡降龙钵,过客争摸瘗鹤铭。修竹捎云凌北固,桃花吹浪涨南溟。上人劝赋斯山境,乞与微吟勒翠屏。
晓起口号。明代。边贡。春眠不奈鸟声催,起立荒园傍古槐。怪底幽寻苦无力,梦中曾上故山来。
恩制尚书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尧字。唐代。苏颋。露渥洒云霄,天官次斗杓。昆明四十里,空水极晴朝。雁似衔红叶,鲸疑喷海潮。翠山来彻底,白日去回标。泳广渔杈溢,浮深妓舫摇。饱恩皆醉止,合舞共歌尧。
禽言 其二。明代。王鏊。摘笆看火,摘笆看火。汝身不自全,更管人间火。李斯佐秦亡,林甫炽唐祸。摘笆看火。
雨霁独夜。宋代。张嵲。繁星凝夜气,黑月惟西山。一室空林迥,逾知天地宽。叶乾风有韵,石乱水多湍。独坐澄诸念,忧来信有端。
四兄园馆新成喜赋 其二。明代。区大相。如何千古意,独在此林间。野竹临流水,溪烟上远山。笔床依岸置,书牖隔云关。虽赋高闲性,如兄宁久闲。
南京种山药法。宋代。蔡挺。青青正是中分天,区种何妨试玉延。即见引须缘夏木,定知如跖荐冬筵。
江上(五首·戊申夏,奉召回京)。明代。汪广洋。吉阳洑里采鱼舟,采得鲜鱼为日谋。偶见官船忽撑去,却如凫鸭不回头。
寄怀二十首。宋代。赵蕃。剩水残山觉范诗,泛然孤棹去何之。倚樯吟啸元无忤,谁信今朝无早炊。
浣溪沙 其一。清代。俞士彪。眉翠都残画未成。脸红微褪梦初醒。恼他桩镜忒分明。心里只应常有恨,人前还似不知情。背拈钗子画银屏。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其二。元代。方回。怯寒重著旧绵裘,已见盆栽坼绛榴。自厌一春常服药,忽惊半月不梳头。画评懒与痴儿辨,诗序难禁晚进求。带砺有盟犹未保,当时谁识种瓜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