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宋代。苏辙。天坛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小有清灵今尚在,俗缘深重奈成魔。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五绝诗。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坛王屋北侵河,
高比嵩丘一倍多。
小有清灵今尚在,
俗缘深重奈成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洛阳试院楼上的景色,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抒情,反映了作者对于清灵之境与世俗纷扰之间的矛盾与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洛阳试院楼上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天坛王屋北侵河的景象,表达了它的高大和壮丽,超过了嵩丘的高度。这里的天坛王屋是指古代洛阳城内的一座宫殿,它的高度超过了嵩山,展示了它的雄伟和壮丽。这个景象使人感叹自然的力量和宏伟。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小有清灵今尚在",表达了这个宫殿的灵秀之处依然存在。尽管这里已经有了世俗的纷扰,但仍然保留了一些清幽的氛围,这是作者对于这里仍然保持一些纯净之美的感慨。
最后两句"俗缘深重奈成魔"表达了世俗纷扰的力量,它的深重和强大使得纯净之美逐渐消逝。"成魔"一词暗示了纷扰之力的强大和危险,它会使人迷失自我,远离清净。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于清灵之境与世俗纷扰之间的矛盾与思考。它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又揭示了社会纷扰对于纯净之美的侵蚀和威胁。这种矛盾和思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境遇的反思。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君忍为白沙门人倪圣祥作。明代。庄昶。世事百年谁适意,须君空洞一毫无。白沙门地皆沧海,莫下长江问老夫。
读石隐淡吟藁。宋代。丘葵。借师新藁读,睡睫不曾交。璧月沉寒濑,琪花着老梢。一吟三叹咏,双字几推敲。晓雨驱炎热,僧窗得尽钞。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 其一。明代。程敏政。远桃舒浅红,独柳荫馀绿。乌犍何从来,骈首度川曲。春波浩沄沄,好雨夜初足。怜此耕力疲,田翁能羁束。
石州慢。宋代。蔡松年。京洛三年,花满酒家,浮动金碧。友云缥缈清游,春笋新橙初擘。天东今日,枕书两眼昏花,壶觞不果酬佳节。独咏竹萧萧,者云团风叶。愁绝。此身蒲柳先秋,往事梦魂无迹。一寸归心,可忍年年形役。上园亲友,岁时陶写欢情,糟床晓溜东篱侧。手把一枝香,作萧闲闲客。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宋代。司马光。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明代。陈淳。历历山坳冻迫人,指头欲堕痹难伸。探囊速买三杯后,更觉阳和畅此身。
悲来行哭石起职方。宋代。晁补之。悲来乎石君,吾何悲夫,斯人婉兮河之津。厖眉白面照青春,朱绂斯煌映路尘。翩翩者骥银鞍新,东来奇意安所伸,大野既潴唯赤坟。榖垂颖,麻敷芬,亡逋来复瓦鳞鳞,高堂击鲜会众宾。宾起舞,君欣欣,何人末至居客右,西郭之一儒迂且贫。迂且贫,自隗始,能招剧辛致乐毅,四方游士争来奔。户内光仪亦可论,大息拖缙绅,中息气氤氲,小息秀眉目,天上青秋云。朱旗画舸长堤曲,去时箫鼓黄尘覆。无复当年子产归,至今人作婴儿哭。西郭之一儒,无事门生苔,久雨足不行官街。常时门前车马客,旧雨自来不来。听我陈,张叔卿,孔巢父,皆隐沦,无人汲引长饥辛。日午不出开衡门,前侯后相安敢论,忧杀口间纵理纹。长恸吾邦对遗迹,耿耿一心谁我识。徐君已死剑不忘,心已许君那复惜。
题严州新堂。宋代。杨万里。新堂略有次第否,忙里从公一来觑。是时新晴收旧雨,小风吹花掠巾屦。江山只道不解语,云何惠然堂上聚。北山故挽南山住,东溪不遣西溪去。向来天藏在何处,遭公拈出天不拒。旧亭不为山作主,背山起楼何以故。更烦好手铲东阜,放出钓台寸来许。
山陵道中四首 其三。明代。宗臣。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何处无春色,吾今爱地灵。
秋日王屋道中五首 其四。明代。薛瑄。尽日区区历险艰,山光时为破愁颜。一川霜叶翻红袖,几簇烟岚绾翠鬟。佩玉声清秋涧急,旌幢影落暮云寒。时登绝顶看天地,元气氤氲杳霭宽。
又奉周文之。宋代。孔平仲。金台招俊乂,之子值明时。石蕴荆山璞,当为璧与圭。丝随物所染,在涅要不缁。竹箭中有筠,岁寒尚猗猗。匏叶异甘苦,采掇须自知。土性殊美恶,栽培择所宜。革急而韦缓,古人贵调胹。木老雁被烹,吾师乃支离。
李子送小景。明代。徐渭。李君小景入斯文,不用毫端力一分。更是山腰能简便,墨痕断处便成云。
天安门诗抄。。现代无名。大鹏暝慧目,悲歌恸九重。五洲峰峦暗,八亿泪眼红。丹心酬马列,功过任说评。灰撒江河里,碑树人心中。
勉晏黎二甥。明代。符锡。吾家两门婿,颇善誉其甥。一闻高人赏,敏异罕所有。一闻才五龄,鲜诵鲁论篇。宁氏肩宅相,符今胡不然。幸予眸未昏,予足亦未绵。纵步千仞冈,青云看腾骞。久矣薄温饱,况能光彩怜。渥驹被宠驭,万里期无前。为言乘龙者,去去各勉旃。
客有问予别墅者作此答之。明代。庞尚鹏。结屋沧洲上,桃花隔武陵。海深先近日,山远不逢僧。鹤立千年树,岩藏六月冰。苏门渺何许,长啸忆孙登。
用折枢韵呈李丞相二首 其一。宋代。张元干。参陪仍许瘦筇支,长者登临敢后期。钟断白云飞雨过,月生青嶂夜凉时。心知胜地都忘睡,喜听连床共和诗。莲社风流增荔子,馀生长健更何为。
夷门。唐代。汪遵。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 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卧病杂题。宋代。陆游。终日常辞客,经秋半在床。爱穷留作伴,谙病与相忘。灶婢工烹粥,园丁习写方。今朝有奇事,久雨得窗光。
秋夜与修公谈禅步投赠元韵酬答。明代。邓云霄。谈禅深夜换更筹,支许从来得并游。水月空门无色相,江山僧腊自春秋。行携短杖归西土,不用馀钱买沃洲。半偈片言同了了,谁云高论莫能酬?
寄申伯胜三首 其一。元代。刘昂霄。直气南山相与高,争教尘土涴青袍。征科颇似曾料理,差胜参军作马曹。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宋代。魏了翁。珂繖摇心梦不成,忽听吏皂放衙声。吹灯拨火拱晨粥,趁到皇城恰六更。
元日试墨二首 其一。元代。周砥。金鸭香犹吐,风帘影自飘。轻冰生砚沼,馀雪缀寒条。茅屋行堪赋,山云坐可招。且无轩冕意,随分乐渔樵。
壬子元日试笔四首 其一。明代。程敏政。春到山城晓色鲜,放臣赢得病躯全。田庐拙似安巢鸟,岁月忙于下水船。爆竹已惊残腊尽,屠苏犹在几人前。天公一霁开佳兆,稍卜丰年胜去年。
岫云轩为泥田周叔昭作。明代。金幼孜。平生心事只悠然,杖履逍遥称暮年。长爱山光来座上,时看云影落檐前。花间晓共絪缊合,窗外晴兼紫翠连。亦欲与君寻雅趣,投簪何日赋归田。
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宋代。郑清之。少日爱花螽跃跃,老去冻蚕已休织。水付山郭一枝晓,忽到窗前一叹息。年年雪裹自作春,摇手东皇不相识。衣冠古岸绮季至,介胄嶙峋亚夫色。从来魏徵赵妩媚,要是广平终铁石。月香水影儿女语,千古诗肠描不得。笑冯与可幻竹君,相对无言面深墨。
访野人家。宋代。陆游。山入柴门窄,桥通野路长。群童挑燕笋,幼妇采鸡桑。淳古非今俗,留连到夕阳。盘餐敢辞饱,满箸药苗香。
题梅岭云封四绝。宋代。戴复古。淮南得道岭南行,岭上回头作麽生。传得祖师心印了,钵盂何必与人争。
或以诗送来禽次韵奉酬。宋代。陈傅良。连年栽树未成阴,赪实堆盘慰我心。手把新诗堪永日,休夸法帖送来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