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後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後朗读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後》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寻。
在世间,人们往往违背正道,而我所追求的是真正的直正。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违背真理的不满,他希望能够追求真正的正义和真理。

不知一律讹,大乐无完音。
人们不知道诗文中的音律错误,大音乐也没有完美的音调。
这句诗意呼应了前两句,指出了人们对于艺术和音乐的欣赏不足,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美妙之处。

见利心自摇,虑害安得深。
追逐利益的心使人迷失,何谈深思疑虑。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追求私利的痛心,认为只有追求深层次的思考和追求真理,才能摆脱狭隘的个人利益,达到深远的境界。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丝琴。
真正的至人不轻易言语,如同红丝琴一般淡泊。
这句诗描绘了至人的境界,他们淡泊名利,不轻易言语,以表达他们对于世俗尘嚣的超脱和追求高境界的态度。

悲伤感旧俗,不类骚人淫。
悲伤感叹旧时的风俗,与那些放荡不羁的文人不同。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旧时风俗的伤感,以及他与那些放纵放浪的文人不同的境界和态度。

又非避世翁,闵嘿遽阳瘖。
又不是那种避世的人,却因遭遇困境而黯然沉默。
这句诗揭示了作者并非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而是在面对厄运时感到沉默无语。

嘐嘐晨鶪鸣,岂问晴与阴。
清晨鶪鸣唤醒人们,又何需问晴雨。
这句诗描述了自然界的鸟鸣声,以及作者对于自然的敏感和超越生活琐事的追求。

世人积寸木,坐使高楼岑,晚岁卧草庐,谁听梁甫吟。
世人聚集成堆,使高楼显得渺小,晚年卧于草庐,又有谁听到梁甫的吟唱。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无奈和对于高尚精神的追求。

它年楚倚相,傥能记愔愔。
若能在未来与楚倚相会,愿能铭记那份情愫。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会,并铭记彼此之间的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世俗追逐利益、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对于高尚境界和淡泊名利的赞扬,展现了苏辙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世俗的不满和对于高尚精神的向往,揭示了他对于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于人生境界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理想境界的思考,并以此激发读者对于高尚精神和淡泊名利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山高棱棱,石叠棱棱。储时元精,濠虹大横。元精虹横,泄丛勇贞。

彼勇且贞,濠虹之乡。佐时真人,佛时天纲。恢恢猷烈,赫赫鼎常。

()

一庵潇洒何年构,半近青山半近原。群木丛中留古冢,小轩明处见孤村。

灶烧落叶茶烟湿,门掩苍云竹日昏。羡尔主宾无个事,晚凉堂上注芳尊。

()

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
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
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
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
利用兼精义,还成到岸桴。
()

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一顾乱人国。再顾乱人家。

未乱犹可奈何。

()
玉津春水如蓝。
宫柳毵毵。
桥上东风侧帽檐。
记佳节、约是重三。
()

展席俯清池,倚槛盼层巘。苗绿满平畴,草秀被长坂。

风度荷气清,日移树阴转。长笑天为高,汎观心自远。

()

地僻青山拥,人间白昼长。草堂无个事,终日瓣心香。

()

招呼佳侣暂忘形,夜久金茎露欲零。风捲晴云时点缀,未妨华月上青冥。

()

黯云叶、雁天悽楚。如见芳魂,远来言别。撇断尘缘,朵莲孤往、合依佛。

百缄红泪,看字字、啼鹃血。老去不胜悲,苦劝我、莫因悲切。

()

才入园中便折花,厨头坐语是生涯。
不时掐数週年限,每事夸称旧主家。
迁怒故将瓯碗掷,俲{左目右宾}刚借粉脂搽。

()

秋霖十日生秋草,樯塌西樯倒。邻家娇女,剪刀闻耶,施展补天余巧。

休疑是、剪纸招魂,愿老天、霎时晴了。戏把蛾眉澹扫,又戏把、竹枝斜抱。

()

越中会稽天下无,金庭玉室是仙都。即向山阴觅芝草,还从禹穴探灵符。

()

倬彼司寇裔,诞自昆吾封。桓桓起代郡,奕奕迁武功。

子卿奉汉使,亮节匈奴中。龙庭归皓首,麟阁展芳容。

()

虞阳画苑天下绝,前王翚后吴历。潘公夙抱奇英姿,接迹前贤称巨擘。

读书万卷不得意,画得峰峦秀在骨。兴酣落笔动风雷,使我高堂素壁生光辉。

()

幽人结屋青山下,种得长松三百馀。启蛰苍龙上霄汉,引雏白鹤到阶除。

四檐云气长垂幕,一榻秋声可读书。我亦平生羡弘景,买山何日与同居。

()

大水蔑洲浦,牵挽无复施。我舟恃长风,风止将安为。

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市井隔峰岭,食尽行将饥。

()

佛日丛林我弟兄,见来应是问空生。谓如乌石岭头石,送尽行人自不行。

()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

作鸳鸯。

()

尹郎弃官返初服,自掇懒庵颜其屋。世人贵勤不贵懒,贵懒毋乃君所独。

数椽仅可藏鸠拙,一枝聊以供雌伏。簪组缧绁愁罄折,形骸悠悠恣土木。

()

江云万重合,中有故人行。西风吹落照,一半向芜城。

君家种新竹,墙阴雨中长。若为北窗来,萧萧数声响。

()

四时忽代序,靡靡无停息。白露应节降,凉飔变晨夕。

閒居二十载,迁徙靡宁日。鸟鼠有巢穴,我居无定室。

()

虎驯石上倚藤枝,细把兴亡问向师。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

千载龙冈地有灵,布金重荷主恩荣。五云楼殿开兜率,一统山河际太平。

贝叶传经狮子现,宝花围座象王迎。天中雨露无时降,尽沈群生劫浊清。

()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

崔巍紫阁高峰寒,苍崖削铁翳云端。环除幽鸟调弦管,绕屋修竹森琅玕。

高人抱膝坐长啸,盥栉都忘己侧冠。醉里不知天地小,飒飒临风琴一弹。

()

清晨出古县,独遇卖花翁。芍药三数朵,琼苞出渐红。

皎如情人未梳洗,朱帘半掩娇春风。

()
春庭月午。
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迥廊。
半落梅花婉娩香。
()

少年天子白衣臣,特旨传呼上殿频。手写山河盘日月,魂摇宫阙动星辰。

一时綵笔空当代,平地青云致此身。我亦彤墀曾对字,下帘容易望龙鳞。

()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

步屧苏堤净,寻玄瑞石遥。蓬山小无暑,岩月满随潮。

宝石登天近,瀛梅候雪消。太平游览遍,歌咏记清朝。

()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官闲不计程,遍上南朝寺。

()
蕊珠仙驭晓骖鸾,道服朝元露未乾。
天半刚风如激箭,绿绡飘荡紫绡寒。
()

人识山侗字。谁晓山侗意。大貌山侗人倚山,故作山侗谜。财色山侗弃。玄妙山侗秘。一日侗乐道成,永占山侗位。

()

中坻出盘陀,曲突非刻画。
仙翁碾玉尘,盈瓯试春色。

()
阶前黄叶堆欲满,湖上白云闲自来。
千里秋风悲断雁,两峰寒日忆登台。
未能明月同移棹,想见黄花独举杯。
吟遍长松千万树,南屏落日寺门开。
()
狂飚一夜撼天关,彻晓阳乌势未还。
早恨馀寒夸老健,重怜新物损朱颜。
强留残火如相别,已典春衣不可攀。
料得云端风背上,融和那肯似人间。
()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
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
收钵无余事,还乡非俗怀。

()

秋暑晚差凉,茗馀眠独早。清风振庭柯,寒蛩吟露草。

晨兴面流水,西望吴门道。不知人事剧,但见青山好。

()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苏州米空熟,越州人不来。
缓急托远婚,不如傍蒿莱。
蒿莱在篱落,为人障浮埃。
生女属他人,生男尚婴孩。
()

下午繁阴合,柴门静砌苔。无情双屐杳,随意一尊开。

素具供葵笋,苍童盛橘梅。微闻有瑶佩,吹下小琼来。

()

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

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大夫应绝席,诗酒与谁同。

()

虎节尝三换,琳宫亦再来。
白添新鬓发,红识旧亭台。
酒为迎寒好,花应趁暖栽。

()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冰壶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

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几重云岫,几重烟水。

()

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

城郭何人识隐沦,黄冠绿发一閒身。早从相鹤仙群侣,更许笼鹅墨客亲。

宅以谈玄誇胜事,室同虚白净纤尘。刘郎别后知何处,空记桃花满院春。

()

东园花放白交红,终日哦诗锦绣中。却恐高秋向寥落,绕池千本种芙蓉。

()

钱塘东南一都会,西湖宛在高城外。
凿为六井引入城,唐相邺侯功尚在。
吴山横亘城中央,左右江湖尽襟带。

()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

菖蒲叶瘦黄花老,白虎黄猿自往来。砂锅常煮和根菜,不与人间气味同。

()

彼美慈云叟,相存马少游。
槐淘参玉版,藻句粲银钩。
外友更谁在,前缘曾共修。

()
大夫噫气撼青冥,余韵萧骚入户庭。
递到高山流水意,不知谁解眼中听。
()
只道真阳天下稀,不知清远亦幽奇。
攀崖下照龙湫水,细咏东坡老子诗。
()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

鸟啼金井桐,啼声易呜咽。未若向西风,伤心故宫燕。

白门燕子去秋风,社日年年无不同。惟有曾栖青璅闼,欲去未去悲西宫。

()

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烟含上苑沈沈紫,

雪露南山愯愯寒。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
绣帘朱户未曾开,谁见梅花落镜台。
试问高吟三十韵,?俗云检验死秀才衣带上,有诗三十韵。
?何如低唱两三杯。
?世传陶谷学士买得党太尉家故妓,遇雪,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但能于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吃羊羔儿酒耳。
()

碧玉泉边碧玉楼,崇幽何羡采真游。清秋长笑惊山鸟,朱夏闲眠对水鸥。

孺子沧浪休濯足,高人剡曲漫回舟。衰年七帙重来此,何限相知半白头。

()
相别既四载,相看如友生。
未成投辖饮,先作倒衣迎。
夜雨方同听,秋风又独行。
不堪分手处,霜重雁行轻。
()

古来画马称何人,独数曹霸能逼真。贵在画骨不画肉,形相往往多入神。

弟子韩干得其化,声价与之略相亚。杜陵诗史为品题,今古传闻作佳话。

()

信马微吟野水边,水光人意静相怜。祗今吹角归城府,何似持竿入钓船。

()

萧疏秋竹篱,清浅秋风池。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

皮上有野叟,手中持酒卮。半酣箕踞坐,自问身为谁。

()

路绕黄家溪水长,春风洒泪复登堂。
草荒求仲常来径,尘满元龙旧卧床。
分手死生嗟契阔,伤心聚散觉凄凉。

()

悲秋应亦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

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

()

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

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

安岳名山号铁峰,层峦叠嶂耸重重。雨过翠色排螺钿,雪后清姿见柏松。

奇秀堪为佳阜俪,孤高独让岱山宗。何时能著谢公屐,来与山灵一笑逢。

()
城头拄颊俯横塘,尘外跻攀四面凉。
南渎夜鸣江水泷,北窗晓浥芰荷香。
著亭尽得山川景,携客同甘醴盎觞。
寄兴江村家八九,平分我欲卧南阳。
()
摇落山城暮,行人返照边。
乱蝉鸣古柳,独鹤下遥川。
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
故应深夜雨,重忆对床眠。
()

荷花荷叶一般香,拨叶搴花两柄长。欲折荷花贻欢子,留将荷叶盖鸳鸯。

()

劲节旧捎云,新添老大根。何年居此里,著处长儿孙。

()

门外桑乾水,我行君尚留。话长见恨晚,情苦意如秋。

此道今垂绝,何人可与谋。临行重分首,吾教尚多忧。

()
雨余残日入疏篱,变化相乘及尔奇。
千嶂暮云收尽後,一年秋暑洗空时。
如山酒券不相贷,隔巷衣砧如许悲!剩欲出门纾滞思,交亲零落与谁期?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