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後。宋代。苏辙。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寻。不知一律讹,大乐无完音。见利心自摇,虑害安得深。至人不妄言,淡如朱丝琴。悲伤感旧俗,不类骚人淫。又非避世翁,闵嘿遽阳瘖。嘐嘐晨鶪鸣,岂问晴与阴。世人积寸木,坐使高楼岑,晚岁卧草庐,谁听梁甫吟。它年楚倚相,傥能记愔愔。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後》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寻。
在世间,人们往往违背正道,而我所追求的是真正的直正。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违背真理的不满,他希望能够追求真正的正义和真理。
不知一律讹,大乐无完音。
人们不知道诗文中的音律错误,大音乐也没有完美的音调。
这句诗意呼应了前两句,指出了人们对于艺术和音乐的欣赏不足,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美妙之处。
见利心自摇,虑害安得深。
追逐利益的心使人迷失,何谈深思疑虑。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追求私利的痛心,认为只有追求深层次的思考和追求真理,才能摆脱狭隘的个人利益,达到深远的境界。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丝琴。
真正的至人不轻易言语,如同红丝琴一般淡泊。
这句诗描绘了至人的境界,他们淡泊名利,不轻易言语,以表达他们对于世俗尘嚣的超脱和追求高境界的态度。
悲伤感旧俗,不类骚人淫。
悲伤感叹旧时的风俗,与那些放荡不羁的文人不同。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旧时风俗的伤感,以及他与那些放纵放浪的文人不同的境界和态度。
又非避世翁,闵嘿遽阳瘖。
又不是那种避世的人,却因遭遇困境而黯然沉默。
这句诗揭示了作者并非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而是在面对厄运时感到沉默无语。
嘐嘐晨鶪鸣,岂问晴与阴。
清晨鶪鸣唤醒人们,又何需问晴雨。
这句诗描述了自然界的鸟鸣声,以及作者对于自然的敏感和超越生活琐事的追求。
世人积寸木,坐使高楼岑,晚岁卧草庐,谁听梁甫吟。
世人聚集成堆,使高楼显得渺小,晚年卧于草庐,又有谁听到梁甫的吟唱。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无奈和对于高尚精神的追求。
它年楚倚相,傥能记愔愔。
若能在未来与楚倚相会,愿能铭记那份情愫。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会,并铭记彼此之间的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世俗追逐利益、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对于高尚境界和淡泊名利的赞扬,展现了苏辙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世俗的不满和对于高尚精神的向往,揭示了他对于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于人生境界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和理想境界的思考,并以此激发读者对于高尚精神和淡泊名利的思考和追求。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万氏四忠三节诗五章。明代。霍韬。山高棱棱,石叠棱棱。储时元精,濠虹大横。元精虹横,泄丛勇贞。彼勇且贞,濠虹之乡。佐时真人,佛时天纲。恢恢猷烈,赫赫鼎常。殒身殉贞,四有休耿光。耿光则那,祖考厥孙子。孙子忠勋,考祖是似。于戏,不间厥心,以绵尔祉。四祖忠勋,曰阳德则刚。女妇之德,柔则其常。懿其万母,烈节冷霜。冷霜凄冬,三叶同芳。北背之柏,茕矣朝阳。于戏,烈节不忘。懿彼烈节,犹曰妇人。誇彼丈夫,乃有失厥身。天畀德于人,勇得其纯。乃身失矣,曾不惭妇之仁。渭氏作歌,以勖自新。
一庵潇洒何年构,半近青山半近原。群木丛中留古冢,小轩明处见孤村。
灶烧落叶茶烟湿,门掩苍云竹日昏。羡尔主宾无个事,晚凉堂上注芳尊。
五月二十四日游平山庵客怀豁然用前韵呈周济川叶诚中。明代。陈镒。一庵潇洒何年构,半近青山半近原。群木丛中留古冢,小轩明处见孤村。灶烧落叶茶烟湿,门掩苍云竹日昏。羡尔主宾无个事,晚凉堂上注芳尊。
次韵杨明叔四首。宋代。黄庭坚。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利用兼精义,还成到岸桴。
怨三三。宋代。贺铸。玉津春水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构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夏日燕东皋亭。元代。吴海。展席俯清池,倚槛盼层巘。苗绿满平畴,草秀被长坂。风度荷气清,日移树阴转。长笑天为高,汎观心自远。良时会岂易,莫待岁华晚。
和仇雄川幽居十咏 其二 焚香。明代。任环。地僻青山拥,人间白昼长。草堂无个事,终日瓣心香。
秋日杂咏十首 其四。宋代。李光。招呼佳侣暂忘形,夜久金茎露欲零。风捲晴云时点缀,未妨华月上青冥。
长亭怨慢 哭清安。清代。何振岱。黯云叶、雁天悽楚。如见芳魂,远来言别。撇断尘缘,朵莲孤往、合依佛。百缄红泪,看字字、啼鹃血。老去不胜悲,苦劝我、莫因悲切。心结。记千年吴甸,手指飞峰残堞。重来有约,那还共、沧溟凉月。剩岁岁、春雨梨花,把杯醑、酬君词骨。怕梦里追寻,前事从头怎说。
婢态。宋代。万俟绍之。才入园中便折花,厨头坐语是生涯。不时掐数週年限,每事夸称旧主家。迁怒故将瓯碗掷,俲{左目右宾}刚借粉脂搽。隔屏窃听宾朋语,汲汲讹传又妄加。
柳腰轻。清代。奕绘。秋霖十日生秋草,樯塌西樯倒。邻家娇女,剪刀闻耶,施展补天余巧。休疑是、剪纸招魂,愿老天、霎时晴了。戏把蛾眉澹扫,又戏把、竹枝斜抱。雨窗高挂,风帘飘动,故故娉娉袅袅。正相类、刍狗泥牛,可载之、淮南鸿宝。
远游曲十首赠郑继之 其六。明代。薛蕙。越中会稽天下无,金庭玉室是仙都。即向山阴觅芝草,还从禹穴探灵符。
题歙苏氏四贤楼。明代。皇甫汸。倬彼司寇裔,诞自昆吾封。桓桓起代郡,奕奕迁武功。子卿奉汉使,亮节匈奴中。龙庭归皓首,麟阁展芳容。许公际时昌,遂为唐主佐。摛藻埒张燕,陈谟赞机务。皇宋举参知,承明奏辞赋。厥胤守歙州,斯民覃慈慕。曾是怀土思,何如眷仁里。歙既蒙守恩,苏乃家于此。述德发幽潜,登禋昭令美。拓地构崇基,飞甍列疏绮。绮楼一何峻,迥接岩云浮。玉几挹群岫,萝轩俯双流。佳气霭日夕,灵贶惠春秋。子孙引勿替,复始宜公侯。
潘公幼南赠山水屏幛,以长歌报谢之。清代。方仁渊。虞阳画苑天下绝,前王翚后吴历。潘公夙抱奇英姿,接迹前贤称巨擘。读书万卷不得意,画得峰峦秀在骨。兴酣落笔动风雷,使我高堂素壁生光辉。岩深谷静松子落,抱琴携杖山人归。画师载车斗,何处觅好手。画罢新诗手自题,郑虔老去只谋酒。门外白衣担酒来,庭前昨夜菊花开。倾美酒,对花酌,左手持螯右杯杓。酩酊倒,不知时,明月东升日沈阁。安得一麾白羽正乾坤,绘出苍生真面目。
松轩为任廷芝题。明代。徐溥。幽人结屋青山下,种得长松三百馀。启蛰苍龙上霄汉,引雏白鹤到阶除。四檐云气长垂幕,一榻秋声可读书。我亦平生羡弘景,买山何日与同居。
阻风。宋代。苏辙。大水蔑洲浦,牵挽无复施。我舟恃长风,风止将安为。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市井隔峰岭,食尽行将饥。长啸呼风伯,厄穷岂不知。蓬蓬起东南,旗尾西北驰。所望乃大谬,开门讯舟师。舟师掉头笑,沿溯要有时。溯者不少息,沿者长嗟咨。飘风不终日,急雨常相随。雨止风亦止,条条弄清漪。我言未见信,君行自见之。
送鉴维那弼侍者之径山 其一。宋代。释慧空。佛日丛林我弟兄,见来应是问空生。谓如乌石岭头石,送尽行人自不行。
南歌子(歌或作柯,一名春宵曲)。唐代。温庭筠。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转,感君心。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懒庵歌为尹用平丈作。明代。张应申。尹郎弃官返初服,自掇懒庵颜其屋。世人贵勤不贵懒,贵懒毋乃君所独。数椽仅可藏鸠拙,一枝聊以供雌伏。簪组缧绁愁罄折,形骸悠悠恣土木。独坐羞书咄咄空,群居每捧便便腹。桐阴亭午独眠犬,门外春深闻卧犊。凉风散发北窗前,斜日杖藜南山曲。任他官长不通谒,任他时事休触目。即甘曲檗觉喧扰,即有缥缣抛检读。狂来但解唱鹧鸪,醉后宁能舞鸲鹆。万态从知七不堪,半生只爱三商足。君不见东邻结交干谒造请勤欲死,转眼炎凉有反覆。又不见西邻宦成求田问舍勤欲死,乃与子孙为厮仆。吁嗟乎,头颅如此已可知,胡为与世相驰逐。多君自爱懒中趣,不然纵惜分阴应碌碌。
寄潞川。清代。姚鼐。江云万重合,中有故人行。西风吹落照,一半向芜城。君家种新竹,墙阴雨中长。若为北窗来,萧萧数声响。
迁居有感示二三子。宋代。周行己。四时忽代序,靡靡无停息。白露应节降,凉飔变晨夕。閒居二十载,迁徙靡宁日。鸟鼠有巢穴,我居无定室。田园固所乏,婚嫁何当毕。贫贱难为好,仁义寡所匹。总总百年内,万事安可必。人生七十稀,我今五十一。齿发已彫丧,肌肉乏腴实。固穷吾素分,苟得鲜终吉。馀年当几何,任运非得失。
书向禅师开山石壁。宋代。释居简。虎驯石上倚藤枝,细把兴亡问向师。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题钟山新寺 其一。明代。来复。千载龙冈地有灵,布金重荷主恩荣。五云楼殿开兜率,一统山河际太平。贝叶传经狮子现,宝花围座象王迎。天中雨露无时降,尽沈群生劫浊清。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其六。宋代。苏轼。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题紫阁山房。明代。刘观光。崔巍紫阁高峰寒,苍崖削铁翳云端。环除幽鸟调弦管,绕屋修竹森琅玕。高人抱膝坐长啸,盥栉都忘己侧冠。醉里不知天地小,飒飒临风琴一弹。
发谷熟县寄扬州同寮。宋代。孔平仲。清晨出古县,独遇卖花翁。芍药三数朵,琼苞出渐红。皎如情人未梳洗,朱帘半掩娇春风。去年维扬陪胜赏,此花开谢旬月中。名园胜刹处处有,深畦浅垄无西东。品流已多搜绝异,若数英俊遗凡庸。迩年新花更奇巧,造化彫琢何时穷。离家今日已千里,云雨浩荡迷淮东。而今又及赏花月,因循不赏花更空。寄语维扬好相识,花时勉泛黄金钟。
减字木兰花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宋代。苏轼。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迥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题紫宸宣对册赠管建初舍人。明代。孙继皋。少年天子白衣臣,特旨传呼上殿频。手写山河盘日月,魂摇宫阙动星辰。一时綵笔空当代,平地青云致此身。我亦彤墀曾对字,下帘容易望龙鳞。
夏大卿西湖六会卷后。明代。张宁。步屧苏堤净,寻玄瑞石遥。蓬山小无暑,岩月满随潮。宝石登天近,瀛梅候雪消。太平游览遍,歌咏记清朝。
题徐熙风牡丹──紫花。宋代。范成大。蕊珠仙驭晓骖鸾,道服朝元露未乾。天半刚风如激箭,绿绡飘荡紫绡寒。
卜算子·人识山侗字。金朝。马钰。人识山侗字。谁晓山侗意。大貌山侗人倚山,故作山侗谜。财色山侗弃。玄妙山侗秘。一日侗乐道成,永占山侗位。
怀太白山人。明代。雪江秀公。阶前黄叶堆欲满,湖上白云闲自来。千里秋风悲断雁,两峰寒日忆登台。未能明月同移棹,想见黄花独举杯。吟遍长松千万树,南屏落日寺门开。
一夕大风偶成呈诸兄简士修思远。宋代。王洋。狂飚一夜撼天关,彻晓阳乌势未还。早恨馀寒夸老健,重怜新物损朱颜。强留残火如相别,已典春衣不可攀。料得云端风背上,融和那肯似人间。
送僧常妙还永嘉。宋代。毛滂。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收钵无余事,还乡非俗怀。金刚真有力,魔避不须排。
双寺精舍新秋追和戎昱长安秋夕。元代。倪瓒。秋暑晚差凉,茗馀眠独早。清风振庭柯,寒蛩吟露草。晨兴面流水,西望吴门道。不知人事剧,但见青山好。
题龙阳县青草湖。元代。唐珙。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书叹七首。宋代。戴表元。苏州米空熟,越州人不来。缓急托远婚,不如傍蒿莱。蒿莱在篱落,为人障浮埃。生女属他人,生男尚婴孩。从何得饘粥,作此聊自咳。
斋居喜美人至。明代。梁元柱。下午繁阴合,柴门静砌苔。无情双屐杳,随意一尊开。素具供葵笋,苍童盛橘梅。微闻有瑶佩,吹下小琼来。
送严大夫赴桂州。唐代。白居易。地压坤方重,官兼宪府雄。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大夫应绝席,诗酒与谁同。
和曾令绰资政西湖见贻。宋代。韩维。虎节尝三换,琳宫亦再来。白添新鬓发,红识旧亭台。酒为迎寒好,花应趁暖栽。但愁衰谢意,未到已思回。
忆秦娥。宋代。万俟咏。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冰壶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等闲莫把阑干倚。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几重云岫,几重烟水。
题会上人院。唐代。杜荀鹤。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赠苏羽士。明代。卢龙云。城郭何人识隐沦,黄冠绿发一閒身。早从相鹤仙群侣,更许笼鹅墨客亲。宅以谈玄誇胜事,室同虚白净纤尘。刘郎别后知何处,空记桃花满院春。
种芙蓉。明代。鲁铎。东园花放白交红,终日哦诗锦绣中。却恐高秋向寥落,绕池千本种芙蓉。
吴山井。宋代。楼钥。钱塘东南一都会,西湖宛在高城外。凿为六井引入城,唐相邺侯功尚在。吴山横亘城中央,左右江湖尽襟带。寒泉迸溢清且甘,发自灵源匪分派。天目两乳龙凤来,秀气所钟此其最。海滨斥卤润作鹹,安得一泉独滂沛。四朝驻跸八十年,民聚五方真众大。抱瓮桔槹万夫汲,飞泉仰流筒吸快。大旱不干潦不溢,数里赪肩竞分卖。人言神龙宅其下,济物阴功至今在。川泽固多资灌溉,此井犹能济闤闠。皇家德泽如此泉,福祚与之俱不改。
秋思引。南北朝。汤惠休。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寄别朱拾遗。唐代。刘长卿。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龄叟以诗来寿余次韵以复。宋代。陈著。彼美慈云叟,相存马少游。槐淘参玉版,藻句粲银钩。外友更谁在,前缘曾共修。从今各珍重,万事等虚舟。
松风度曲。宋代。释惟一。大夫噫气撼青冥,余韵萧骚入户庭。递到高山流水意,不知谁解眼中听。
题清远峡峡山寺二首。宋代。杨万里。只道真阳天下稀,不知清远亦幽奇。攀崖下照龙湫水,细咏东坡老子诗。
咏怀。魏晋。阮籍。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故宫燕 其二。明代。邢昉。鸟啼金井桐,啼声易呜咽。未若向西风,伤心故宫燕。白门燕子去秋风,社日年年无不同。惟有曾栖青璅闼,欲去未去悲西宫。却忆西宫前岁筑,禁篽勾陈俄仿佛。不道君王事卧薪,颇闻将作夸神木。一月宫前才列仗,翠华西去尘飘飏。虚殿无人燕子来,三春对语雕梁上。转眼谁知事更非,雕梁藻井似蓬飞。明岁坏垣春草里,茫茫何处问乌衣。
雪后过昭应。唐代。吴融。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愯愯寒。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
赵成伯家有姝丽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谨。宋代。苏轼。绣帘朱户未曾开,谁见梅花落镜台。试问高吟三十韵,?俗云检验死秀才衣带上,有诗三十韵。?何如低唱两三杯。?世传陶谷学士买得党太尉家故妓,遇雪,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但能于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吃羊羔儿酒耳。”陶默然愧其言。?莫嫌衰鬓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敢言才。?聊答来句,义取妇人而已,罪过,罪过。?
安宁温泉董北溪新建碧玉楼。明代。杨慎。碧玉泉边碧玉楼,崇幽何羡采真游。清秋长笑惊山鸟,朱夏闲眠对水鸥。孺子沧浪休濯足,高人剡曲漫回舟。衰年七帙重来此,何限相知半白头。
伯兄由临海归省出示近诗次韵奉别。宋代。喻良能。相别既四载,相看如友生。未成投辖饮,先作倒衣迎。夜雨方同听,秋风又独行。不堪分手处,霜重雁行轻。
二马图。明代。徐庸。古来画马称何人,独数曹霸能逼真。贵在画骨不画肉,形相往往多入神。弟子韩干得其化,声价与之略相亚。杜陵诗史为品题,今古传闻作佳话。伟哉二马今有图,追逐霸干□规模。青骢五花斗风彩,日夕饮秣凭奚奴。伯乐一顾空冀北,骥不称力称其德。千金买骏诚可致,按图索骏终难得。以斯言之无不同,意匠所至俱能工。收藏勿以爱马癖,持献好上蓬莱宫。
平江江边马上作。明代。顾璘。信马微吟野水边,水光人意静相怜。祗今吹角归城府,何似持竿入钓船。
秋池独泛。唐代。白居易。萧疏秋竹篱,清浅秋风池。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皮上有野叟,手中持酒卮。半酣箕踞坐,自问身为谁。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登故友史西村小雅堂。明代。吴宽。路绕黄家溪水长,春风洒泪复登堂。草荒求仲常来径,尘满元龙旧卧床。分手死生嗟契阔,伤心聚散觉凄凉。高丘数尺栖神地,碧树争凋不待霜。
咏数探得七。唐代。皎然。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铁峰耸翠。宋代。王绅。安岳名山号铁峰,层峦叠嶂耸重重。雨过翠色排螺钿,雪后清姿见柏松。奇秀堪为佳阜俪,孤高独让岱山宗。何时能著谢公屐,来与山灵一笑逢。
庙南新创尘外亭。宋代。袁说友。城头拄颊俯横塘,尘外跻攀四面凉。南渎夜鸣江水泷,北窗晓浥芰荷香。著亭尽得山川景,携客同甘醴盎觞。寄兴江村家八九,平分我欲卧南阳。
寄鲁山兄。宋代。方岳。摇落山城暮,行人返照边。乱蝉鸣古柳,独鹤下遥川。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故应深夜雨,重忆对床眠。
戏赠常姬画荷便面。明代。李之世。荷花荷叶一般香,拨叶搴花两柄长。欲折荷花贻欢子,留将荷叶盖鸳鸯。
别方万里 其二。宋代。汪梦斗。门外桑乾水,我行君尚留。话长见恨晚,情苦意如秋。此道今垂绝,何人可与谋。临行重分首,吾教尚多忧。
晚晴。宋代。陆游。雨余残日入疏篱,变化相乘及尔奇。千嶂暮云收尽後,一年秋暑洗空时。如山酒券不相贷,隔巷衣砧如许悲!剩欲出门纾滞思,交亲零落与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