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老斋绝句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组绝句诗,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无叩门声,剥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老人久未有人来拜访的情景,他听到敲门声后好奇地问是谁。最后两句揭示了有人来到他的田地,昨夜下了一尺深的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老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外界的期待和渴望。首两句"久无叩门声,剥啄问何故"表达了老人久未有人来访的寂寞感,他听到有人敲门时,迫不及待地询问来人的来意。这种期待和渴望在"剥啄"这一动词中显露出来,形象地描绘了他焦急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揭示了来人的身份和外界的情况。有人来到老人的田地,象征着外界的联系和关怀,为老人带来了希望和喜悦。而"昨夜盈尺雨"则通过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大雨过后的丰收景象和喜庆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老人对外界关注的渴望和对丰收的期盼。它既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交和关爱的渴望,又传达了对自然丰收和喜悦的喜悦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苏辙对于人情世故和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以及他对平凡生活细节的关注。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谢东园主人惠荔枝陈紫栽。宋代。陈宓。君怜我已是衰翁,乞与长身小圃中。不待儿童须远井,眼前双紫烂薰风。
春日独坐言怀。元代。马臻。昔日欢娱忆此身,名园歌舞接芳辰。蛰雷夜送催花雨,香径春迷斗草人。合沓楼台形势壮,风流莺燕语言新。眼前旧物浑狼藉,休怪提壶劝客频。
盘云二首。宋代。白玉蟾。今古无门闭是非,无心出岫已知机。于今收拾归山谷,不逐春风上下飞。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元代。方回。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十九砺。宋代。郑思肖。暂尔下生来,落身命尘网。高明气常清,贫贱语亦响。双足风云行,一心山水想。何时了国事,方外适幽赏。
约特进河东相公元枢河南相公游菁山观梅用前韵重赋五绝 其一。宋代。葛胜仲。独抱幽真岁月长,不甘取次为人芳。紫枢黄闼垂青眼,宿蕊横枝特地香。
浪淘沙 八月九日早至南山庵。明代。程敏政。沙口系兰桡。初退溪潮。石成山路树成桥。又见一番新稻熟,犹未趋朝。野寺晚钟敲。声到书巢。此身何日伴渔樵。少答君恩寻旧隐,细和山谣。
卖盐妇。元代。杨维桢。卖盐妇,百结青裙走风雨。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三日破铛无粟煮,老姑饥寒更愁苦。道旁行人因问之,试泪吞声为君语:妾身家本住山东,夫家名在兵籍中。荷戈崎岖戍闽越,妾亦更里来相从。年来海上风尘起,楼船百战秋涛里。良人贾勇身先死,白骨谁知填海水。前年大儿征饶州,饶州未复军尚留。去年小儿攻高邮,可怜血作淮河流。中原音讯绝,官仓不开口。粮缺空营木落烟火稀,夜雨残灯泣呜咽。东邻西舍夫不归,今年嫁作商人妻。绣罗裁衣春日低,落花飞絮愁深闺。妾心如水甘贫贱,辛苦卖盐终不怨。得钱籴米供老姑,泉下无惭见夫面。君不见绣衣使者浙河东,采诗正欲观民风。莫弃吾依卖盐妇,归朝先奏明光宫。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五曰芳菊。元代。方回。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霜杰同时谥贞秀,抗衡惟许老蟠龙。
橙子四首。宋代。刘子翚。橙虀细缕风韵胜,我不痛饮那知音。何如金丸走衾枕,三月梦游檐卜林。
以近诗贽尚书晏相公忽有酬赠之什称久甚过不。宋代。梅尧臣。尝记论诗语,辞卑名亦沦。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琢砾难希宝,嘘枯强费春。今将风什付,可与二南陈。
泛广心池穿散花峡之东泠桥。明代。王世贞。残潦足沧浪,沆漭亦蹄涔。况此鱼鸟地,俯仰见宏深。刺榜故有余,扬帆稍不任。曲几列殽觞,岚翠时见侵。宛转娱晖渡,彷徨嘉树林。飞瀑当面来,势若泻千寻。回潨敛东峡,高岸吐阴森。轻飙散红萼,沾者酒自斟。虽复拘方士,那能不披襟。
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宋代。宋伯仁。东风开绣帘,且向花梢立。主人忘旧交,万花空损心。
达磨真赞 其二。宋代。释慧空。一出南天竺,平欺震旦人。九年皮髓尽,冷地忽翻身。不思折却当门齿,更向空棺遗只履。而今脚下无几何,不是当年留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