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宋代。晁补之。王孙蕴奇意,纨素澹云烟。借与王摩诘,含毫思邈然。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王孙蕴奇意,
纨素澹云烟。
借与王摩诘,
含毫思邈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王孙(可能是指宗室中的王族后裔)怀揣着奇特的情意,纨绔子弟的身份高贵而出尘。他将这份情意借给了王摩诘(又称王勃,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表达了深沉的思考和超然的境界。
诗中的"王孙蕴奇意"表达了王孙内心深藏的独特情感或思想,可能指他有着别具一格的见解和感悟。"纨素澹云烟"描绘了他高贵清雅的气质,好像纨绔子弟身上飘荡着淡淡的云烟,给人以高洁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借与王摩诘,含毫思邈然"表达了王孙将自己的情意借给王摩诘,意味着他们在心灵上有着共鸣和交流。"含毫思邈然"则表明他们的思考超越了尘世的局限,具有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王孙高贵独特的情感和境界,以及他与王摩诘之间的心灵交流。这种雅致高远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表达的独特风格。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舟过韩江有寄。清代。丘逢甲。此水东来我西上,扁舟北过江上城。南风正利不得泊,良夜相思空月明。
周公亭留题。唐代。无名氏。人言周公来结宇,不知建立何年中。撰词仍是谪御史,残缺欲读嗟难通。
题黄鹂海棠图。元代。陈旅。二月园池蜀锦殷,多情宫鸟喜来看。上林春色浓于酒,莫把黄金铸弹丸。
望江南/忆江南。宋代。清源真君。才举意,玄象照离宫。坎女离男金水火,几多铁骑漫英雄。最苦是云中。辽阳鹤,惊起老苍龙。四海九州沾惠泽,狼烟影里弄清风。堪作主人公。
蝶恋花(元旦)。宋代。黎廷瑞。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翦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唐代。张说。旅窜南方远,传闻北使来。旧庭知玉树,合浦识珠胎。白发因愁改,丹心托梦回。皇恩若再造,为忆不然灰。
妙智寺明上人他适因得一游。宋代。董嗣杲。主僧何所往,閒客自来游。山阜秋棱劲,村塍稻把稠。落乌攒梵庑,腥鸽堕经楼。借鼎烹茶去,无人说赵州。
览故人题僧院诗。唐代。许浑。高阁清吟寄远公,四时云月一篇中。今来借问独何处,日暮槿花零落风。
酬陈彦章见寄。明代。张宁。几年瘴海息波涛,棨戟重临不惮劳。塞上风云严虎卫,营中新月照龙韬。一身许国丹心在,百世传家素业高。见说于今戎务少,秖应词赋日挥毫。
还程彦举诗卷。宋代。吴儆。文采於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殷勤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念奴娇 寄萧善之。元代。吴景奎。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天上婵娟,人间阴晦,怅望成悽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
暑中杂兴。宋代。胡仲弓。只锄蔬甲亦妨閒,久与溪云断往还。今日偶来僧却在,共煎茶吃话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