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调笑令。宋代。晁补之。相误。空凝伫。郑子江头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尘土。笑解明珰轻付。月从云堕劳相慕。自有骖鸾仙侣。
《调笑令》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误。空凝伫。
郑子江头逢二女。
霞衣曳玉非尘土。
笑解明珰轻付。
月从云堕劳相慕。
自有骖鸾仙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主人公郑子在江边遇到两位女子。这两位女子身穿华丽的霞衣,行走间宛如仙女,与尘土无关。她们轻松地解开头上的明珰(发簪),笑容灿烂。月亮从云中降落,似乎也被她们的美貌所吸引。诗中暗示着这两位女子是仙侣,拥有神奇的骖鸾(传说中的神马)作为伴侣。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诗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想象。诗中的景象优美、词藻华丽,给人以清新、欢快的感觉。通过对两位仙女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丽和神秘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仙境的美景相结合,给人以诗意盎然、幻境般的感受。整首诗词以轻松愉快的调子调侃了尘世间的繁琐和纷争,营造了一种欢乐的氛围。
晁补之是宋代初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婉约派的特点为主,注重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写。这首《调笑令》展示了晁补之在诗歌创作中的才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金朝。马钰。不敢心狂走。极谢师真守。芋栗今番六次餐,美味常甘口。不作东叟。不恋东风柳。参从风仙物外游,共饮长生酒。
郊庙歌辞·享先蚕乐章·昭庆。清代。佚名。仙坛礼既毕,神驾俨将升。伫属深祥起,方期庶绩凝。虔诚资宇内,务本勖黎蒸。灵心昭备享,率土洽休征。
菩萨蛮(咏酒十首)。宋代。张抡。人间何处难忘酒。迟迟暖日群花秀。红紫斗芳菲。满园张锦机。春光能几许。多少闲风雨。一盏此时疏。非痴即是愚。
次韵邑宰丁溉之点舟白杜。宋代。陈著。马首争迎我鲁山,山村风景趁诗还。樵苏饱暖烟干聚,鸥鹭平安渌几湾。似把宦荣抛度外,但收民喜上眉间。作舟事业才轻试,余刃恢恢心自閒。
访王伯谷不遇。明代。欧大任。叩门不可见,何处独藏真。堂问解嘲客,斋求半偈人。侩牛堪避世,题凤莫逢宾。倘许拈书籍,从君作隐沦。
解连环 咏蝶。宋代。江南雨。倦游无力。叹栖花未稳,晚风何急。纵羽化、犹负初心,甚良约俊盟,粉墙香陌。待月归来,便误了、小园春色。怕殷勤燕子,芳信又传,故人消息。依稀露桥怨笛。怅蓬山万里,天际孤客。奈柳絮、空惹相思,更如许閒愁,往事休忆。薄雨轻寒,但惜取、玲珑双翼。渐宵深,梦魂到处,一池正碧。
次韵和宗郎中秋不饮。宋代。喻良能。暮烟收尽玉盘生,是处同欣此夜晴。云断三山凝紫翠,星稀万里湛虚明。低临朱箔千寻白,高并银潢一派清。赖有彩衣堪醉舞,残樽深夜更重倾。
闪宋左司韵。宋代。邓肃。往事无如今日新,銮舆一再冒胡尘。阳微阴极故多雨,柳怨花愁不忍春。已遣侈心倾虏帐,行收泪眼拜枫宸。眼前恶景君休问,胜负相资臂屈伸。
天台石梁。宋代。赵清源。何处觅灵踪,天台第一峰。云深唯见寺,夜静忽闻钟。卓锡随飞鹤,谈玄起蛰龙。石桥如有约,跨月坐从容。
颂一百则。宋代。释重顯。机轮曾未转,转必两头走。明镜忽临台,当下分妍丑。妍丑分兮迷云开,慈门何处生尘埃。因思良马窥鞭影,千里追风唤得回。唤得回,鸣指三下。
鹧鸪天。唐代。无名氏。当日名驹产渥洼。追风千里堕君家。不辞贤路甘栖棘,来伴河阳且种花。梅试雪,酒潮霞。寿觞还捧笑声哗。唐朝九相青毡旧,为报新堤早筑沙。
正旦公燕有怀二弟。明代。殷奎。一县衣冠共祝天,礼成为庆秩初筵。身惭重客居人右,心忆慈亲堕尔前。春酒百壶空潋滟,清歌双舞漫婵娟。遥怜二仲高堂上,綵服承颜似昔年。
富贵曲十二首 其十一。明代。胡应麟。凤辇晨游绮陌,羊车夕叩纱窗。长信宫中第一,昭阳殿里无双。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宋代。张孝祥。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御阁春帖子。宋代。夏竦。冰消太液生春水,日上披香积瑞烟。乔岳告成鸿庆远,垂衣无事永千年。
出康庐渡江淮山拜诸祖塔道中作。宋代。释正觉。涩舟沙水岸棱棱,岸上春泥深涴藤。回首康山怀结社,真情祖室事传灯。子孙亹亹雪庭可,衣钵绳绳舂屋能。坐照少林墙面意,湛明心地莹如冰。
行路难。元代。李裕。行路难,路悠长,壮年委身事君王。明镜绿发能几时,不觉两鬓垂秋霜。君不见陆士衡,空叹华亭白鹤鸣。又不见张季鹰,秋风忽动江东情。人生富贵有天命,知机自古称为明。行路难,难为言。沧江一棹且归去,柴门深巷横云烟。
谈以嘉寄友山墨竹求贞庵诗。明代。顾清。众水必返壑,万木终归根。乾龙抱四德,维贞乃生元。谈子魁杰士,诗书富钻刓。汗漫四十载,及此见本原。浪迹混成市,深居乃丘园。逝将游化初,岂止超笼樊。神交友山翁,遗墨宝玙璠。缄题远寄我,知君未忘言。长安日出馀,车马阗朱门。清言颂夔契,高步趋炎轩。纷纷未渠已,兀兀空自烦。引领望五茸,高云碧巑岏。衢陌转纡曲,轩窗开晏温。登楼唤云槎,隔巷招南村。逍遥共水石,啸傲同琴樽。以兹遂百岁,谁知轩冕尊。
德老栽花成竹。金朝。李俊民。物性随所移,岁晚气自变。失却本来身,还于身外见。寻参玉版禅,如对菩萨面。丛林一花祖,派入香严传。
普义上人。宋代。释祖钦。云门普。赵州无。二字一义,茄子落苏。提起便会,直入圣贤阃域。声前拟议,未免者也之乎。且听端的下个註脚,俱。
吟四虽 杂言。。唐代。白居易。酒酣后,歌歇时。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家虽贫,犹富于郭庶子。省躬审分何侥幸,值酒逢歌且欢喜。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分司同官中,韦长史绩年七十余,郭庶子求贫苦最甚,徐郎中晦因疾丧明,予为河南尹时,见同年郑俞始受长水县令,因叹四子而成此篇也。]
竹夫人。宋代。杨公远。羞领青奴号,由来节操刚。有生惟具眼,不妒为无肠。恋恋言何寂,娟娟体自凉。弃捐知素分,那敢望专房。
怀黄县丞。元代。吴澄。丞君丞君天一所,十日不共床头语。粤从天纪涣散来,大半英雄化儿女。举世张颐啖粪壤,君独吐之不肯茹。举世眯目蒙埃尘,君独去之不肯处。大鹏垂翅何人怜,神龙失水痴獭侮。当道林林立虎豺,深山处处多蛇鼠。不堪啸聚没复出,近来眠食闻几阻。奔逃无间天阴晴,腹背浴汗头沐雨。心如清水到底洁,身寄白云深处住。伯夷叔齐上追踪,浮丘王乔与为侣。洞岩殷殷生风雷,仙馆沈沈锁烟雾。山蔬可羹买米炊,何须更学农与圃。有儿读书绍家风,有客清谈忘世务。我自远来亦云乐,寻又别去徒延伫。二亲定省不可旷,安得终岁矻矻万仞冈头论今古。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二。元代。黎伯元。短檠短檠吾与汝,天涯到处同甘苦。黄尘涨天白日暮,眵昏书眼犹汝顾。迩来无烛照逃亡,天阴燐火行失路。呜呼二歌兮歌始奋,呼酒为我散孤闷。
秋夜杂兴三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客舍坐不寐,隐隐闻秋砧。清露月中下,凉飔开我襟。明河斜欲落,斗柄横嵚崟。寒螀亦何事,彻夜长悲吟。起坐万感集,松泉响天琴。海阔阔有涯,山高高有岑。客怀浩无极,及此秋夜深。
送别。明代。梁兰。良时岂不再,嘉会亦匪难。海隅昔纭纷,无因瞻令颜。讵图复相见,乃在京邑间。峨峨正阳门,迢迢西长安。春物生光辉,嬿婉各尽欢。兹晨驾言迈,仍以博士迁。圣皇重文教,非君曷由宣。慎保八尺躯,盛名当永传。
初三日出东郊碑楼院。宋代。范成大。远柳新晴暝紫烟,小江吹冻舞清涟。红尘一哄人归後,跕跕饥鸢蹙纸钱。
仲退对月有怀芳洲景文至不忘仆为古诗三首语意浓至次韵以谢并寄芳洲景文 其二。宋代。徐瑞。景文大兄行,世念如浮云。自读仲退诗,夜夜梦见君。忆昨初识君,所见溢所闻。促席倾底里,谈谐意弥勤。尚论三汤公,剪烛夜达分。共悲风流远,累累北邙坟。今年芝山聚,有感兰亭文。醉墨出三昧,逸气凌鹅群。兹闻赋远游,应接当纷纭。中洲盛吟事,群公气如焚。勖哉争长难,吾衰不能军。
江口有怀二首。宋代。白玉蟾。霜将枫绿染为红,风把芦花缕作茸。云自幕天谁钉挂,月来佐酒与从容。
江行杂感。清代。周亮工。逐客江干夜寂寥,无端铁笛起中宵。深秋梁苑新沙碛,明月清溪旧板桥。万里梦回千嶂雨,一帆风动五更潮。草堂空有农书在,桑柘如今尽已凋。
菩萨蛮。宋代。张孝祥。暗潮清涨蒲塘晚。断云不隔东归眼。堂上晚风凉。藕花开处香。夜航人不渡。白鹭双飞去。待得月华生。携筇独自行。
晓发秀州城南。元代。方回。较似苏湖郡,无山四渺然。近城先见塔,出户即乘船。晓泽升红日,秋光际碧天。稻粱无不足,最忆旧丰年。
山亭独坐用前韵遣兴四首 其三。明代。谢迁。采药仙翁去不还,神仙踪迹渺茫间。山围松坞青连壑,水蘸柴门绿绕湾。倚槛静听啼鸟缓,隔帘细数落花閒。春郊随处寻芳好,剪却荆榛路不艰。
赠袁杰入越。宋代。陈著。绿发红颜玉雪肤,南风吹送上云衢。平生师友相从去,本色功名一笑图。庠校元非糊口地,诗书却是护身符。颓波世事那堪说,要见人閒有丈夫。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马戴诗)。唐代。秦系。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唐代。岑参。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题钱思复曲江草堂。明代。易恒。浣花寂寞钟山远,今见风流在曲江。八十仪刑今有几,三千辞赋总无双。屋头秋老凌霜树,竹下春闲听雨窗。好向两村寻旧隐,月轮峰下涧飞泷。
吾庐。宋代。刘叔骥。竹树深藏远市哗,吾庐真似野人家。幽禽就浴阶前水,游蝶来寻几上花。心地幸无闲事扰,眼尘还有好书遮。浮生此亦堪人老,世路驱人底有涯。
孟子·猎较。宋代。陈普。道体从宜无害义,不容外物独违时。未能槁食并泉饮,咽李哇鹅岂可为。
万丹渔村。清代。史廷贲。自与鱼虾侣,敢辞烟雨迷。携群谋作室,聚落半依堤。短棹横天上,长竿挂月低。丝纶随手结,莫笑此卑栖。
久雨不停春分后复大风朔寒感赋 其一。明代。区越。谷秧抽碧翻全白,桂叶咽青复浅红。久雨不停风更朔,三春过半冷于冬。深岩岂意鸣邹律,敝屋何时见祝融。道是春归应有脚,心关农圃自匆匆。
再试茉莉二绝。宋代。范成大。薰蒸沉水意微茫,全树飞来烂熳香。休向寒鸦看日景,袛今飞燕侍昭阳。
咏菊 其二。清代。林朝崧。迎风软舞试腰围,瘦极偏宜金缕衣。怪底三郎爱秾艳,沉香空赏牡丹肥。
秋日营堡登眺。明代。钟昌。楚天南望郁关河,岁杪乾坤事若何。海内烽烟朝羽急,树中秋色夕阳多。孤城万里愁飞檄,诸将何年议解戈。野水残山俱拓落,登临寒垒动悲歌。
拟古。唐代。崔融1。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所思在何处,宛在机中织。离梦当有魂,愁容定无力。夙龄负奇志,中夜三叹息。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班张固非拟,卫霍行可即。寄谢闺中人,努力加飧食。
锡山舟中呈同年吕宜中期游龙山惠泉不果。明代。林廷选。两岸垂杨覆画船,相看况复有同年。眼前山水诗题遍,江上风花酒兴牵。鸟解人情啭溪树,棹歌渔乐隔汀烟。龙峰笑我尘缨者,何日能閒酌惠泉。
纟互云诗八首次韵。明代。程嘉燧。梅飘妆粉听无声,柳着鹅黄看渐生。雷茁玉尖梳底出,雪堆煤黛画中明。不嫌昼漏三眠促,方信春宵一刻争。背立东风意何限,衱腰珠压丽人行。¤
别亲 其一。清代。慕昌溎。祈招兴咏幸三思,叔世陵夷亦可悲。门户已开闽蜀洛,坡公端不合时宜。
翻经台白莲池。宋代。包信。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彩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送李希颜。宋代。谢逸。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小园雨望。清代。夸岱。六月繁阴远,荒村计亦赊。作池堪积雨,除草为妨花。遂觉茅亭敞,还依水槛斜。凉风披绿野,幽意在桑麻。
录襄邓民言 其七。明代。何乔新。玉节光临汉水湄,残民喜极更成悲。岘山何用铭遗爱,千载斯人口是碑。
台湾竹枝词 其六。清代。丘逢甲。菊满东篱荷满池,少寒多暖鹭洲诗。星轺不到鸡笼岛,寒彻罗衣总未知。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十五。宋代。释居简。独钓海山秋,纶竿五十牛。叮咛螺与蚌,莫傍钓鳌钩。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其四。明代。王世贞。阿难纵强记,何如周利盘。伽陀无一句,调息入泥丸。
戊寅入岭丁亥上元游碧落洞。唐代。李华。乳床奇诡鉴清涟,碧落真人古洞天。十载南游才一到,不访重补到难篇。
白羽扇二首 其二。唐代。王质。鼎足三雄各立时,卧龙腾起向西飞。渭川波尽摇明月,百万貔貅听指挥。
晚宿山中与土酋共寝情亦真率因赋此诗。明代。程本立。寂寂空岩夜,凄凄急雨寒。土酋分武帐,山鬼怪儒冠。天欲劳筋骨,人当见胆肝。忘形自高枕,睡熟梦金銮。
得沙苑榲桲戏酬。宋代。梅尧臣。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驼载与吴人看。
次韵子云春日见怀二首。宋代。韩元吉。山寺莺花里,县知载酒行。青春随梦断,白发伴愁生。烂醉真吾事,忘机岂世情。书来得佳句,双眼暂增明。
寄宇文判官。唐代。岑参。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次韵奉答王岱麓 其一。明代。王渐逵。长公文誉动名流,一卧沧江白发秋。姓字尽教魑魅识,雪鸿那向海山求。空传玉宇寒相映,正忆金莲夜欲浮。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 樵。金朝。李俊民。云外山将遍,人閒日易斜。不知棋换世,柯烂未还家。
初春群玉山楼滞雨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青青麦陇发华滋,烟雨微濛望亦宜。林冻乍消飞燕雀,涧泉初暖浴凫鹥。千家城郭春偏丽,百叠云山翠转奇。最是旅游思道路,目悬钟鼓报晴时。
鹧鸪天·和昌父。宋代。辛弃疾。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魏王台。宋代。郭祥正。金城东,百尺高台临远空。长江浩荡剑门险,欲平吴蜀难为功。谁倾黄金建佛庙,击鼓撞钟夜还晓。香厨供办老僧閒,玉栏花谢游人少。我来独立想英雄,战舰连云气概中。犹有斯台存旧址,可怜铜雀起悲风。
感时思乡二首答李慱厅仍用前韵 其二。明代。符锡。江乡重理旧书台,见梦何由帝里来。露气暗滋苔径滑,月痕斜印荜门开。巢松鹤在如相命,煮石盟寒怪未回。越调若为传楚客,一春空负落花杯。
题东轩 其二。宋代。徐积。我家东轩好凭栏,柳一林边水一湾。城下人烟都似野,城头云树恰如山。
望长安。宋代。贺铸。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