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雨应诏诗

庭雨应诏诗朗读

诗词:《庭雨应诏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出空宁可图,
入庭位难赋。
非烟复非云,
如丝复如雾。
霢霂裁欲垂,
霏微不能注。
虽无千金质,
聊为一辰趣。

中文译文:
离开空旷的环境更令人愿意追求,
进入庭院的位置却难以得到。
并非是烟雾,也不是云朵,
宛如细丝又如薄雾。
阴霾斜斜地垂下来,
微弱的雨雾无法浸润。
虽然没有千金的珍贵品质,
却成为一种时刻的乐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庭院中的雨景,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和对庭院环境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以表现出雨景的独特之美。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出空宁可图”,意味着离开空旷的环境,进入庭院更加令人向往。这种对庭院的向往可能是因为庭院的幽静和美丽。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的描写,以形容雨的特质。雨既不同于烟,也不同于云,而是像细丝一样的雨丝和薄雾。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雨水的柔和和轻盈。

然后,诗中出现了“霢霂裁欲垂,霏微不能注”的描述,写出了雨水的微弱和细腻。雨水像是悬挂在空中的阴霾,却无法浸润到地面。这种描写增加了雨的神秘感和诗情。

最后,诗的结尾写道“虽无千金质,聊为一辰趣”,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和对庭院雨景的喜爱。这里虽然说雨水没有珍贵的品质,但却成为了一种时刻的乐趣,暗示了作者对于平凡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描述,将雨水与庭院环境相结合,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庭院环境的喜悦和对细小事物的热爱。读者在阅读诗词时可以感受到雨水的柔和、庭院的宁静,并从中领略到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朗读
()

猜你喜欢

吾结草庵无宝贝,日劫相陪谁晓会。
只缘穷子不归家,未免出头来捏怪。
()

长夏斋居玉树林,蓬门忽复听车音。停桡别浦江云远,对酒明河夜色深。

佩向仙曹分水玉,名从国士重南金。清时报主多同志,野老应馀击壤吟。

()
淑德生从积庆门,父兄隐耀更全真。
共推蜡屐亭前女,雅称玄都观里人。
鸾镜菱花千叶冷,蟾宫桂树一枝新。
人生百岁今才半,会有重封贲后身。
()

中洲有蘼芜,芳意香荏苒。东风有归心,相对老冉冉。

依依未能采,我抱殊有慊。禽鱼自飞泳,生意何可掩。

()

终日思归此日归,野人休诵北山移。且看欲尽花经眼,可忍醒来雨打稀。

()
瑶池浴凤通霄汉,金阙光舒何灿烂。
丹成可验不狐疑,常娥偷窃月中看。
()

咨予乏时才,始愿乃丘壑。强走十五年,朱颜已非昨。

低回大梁下,屡叹风沙恶。所欣同舍郎,诱我文义博。

()

君不见东方朔,避世金马门,
侏儒倡郭同陆沉。滑稽突梯意已深,
不如孙登闭口逃苏门。身犹孤凤无与邻,

()
气力与运颓,十步九蹉跌。
闻有用我者,掩耳忽不悦。
吾非嵇康徒,道远未能涉。
()
当时众里闻新曲。
拚一醉、移舟换烛。
清波快送仙帆幅。
十里披烟泛玉。
()

澹泊轩中澹泊人,萧然一室甘清贫。寒到唯披百衲帔,饥来但煮三合陈。

断薪续床自可卧,熟炙待宾良不嗔。细嚼梅花和新句,屋头月出如冰轮。

()
三供飞来个白鸥,炯然点破一池幽。
午阴小扇人回首,何许白蘋江上愁。
()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

人人慢说酒消忧,我道翻为引恨由。

一夜醒来灯火暗,不应愁事亦成愁。

()

长绳系落日,潜从根九渊。如何将微丝,至意深缠绵。

忆君不相识,见君情转戚。十年抱夙悃,涕泗横君膝。

()

西村竹树净朝晖,万事閒来总息机。一夜小溪春雨过,半篙新水白鸥飞。

草堂作就资谁寄,彭泽归来愿未违。最忆衡门凝望处,平畴十里豆花肥。

()
湖蜜青房蛹剥琼,沼犀紫觝脑藏冰。
先生病暑无多酌,堆飣金柈作麽生。
()
谢了荼蘼春事休。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
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
胜簪不肯黑,浮颊故能红。
心寄尘埃外,春归杖履中。
径松青谡谡,庭草碧茸茸。
无术系白日,年光如转蓬。
()
回艇临塘路,撁夫欣路平。
归鸿千里近,过鸟一身轻。
溪派分头去,山光恋眼明。
松江水云际,屈指不多程。
()

堂下玻璃看碧澜,天边图画指层峦。
崔嵬切汉星辰近,清泚照人毛骨寒。
已叹神明传政化,仍观慈惠展杯盘。

()

远树疏林映晚霞,江心雁影度平沙。谁人写我村居乐?付与岩前处士家。

()

红莲白藕两相宜,欲采临流意转迟。莲子纵甜心独苦,藕芽虽美腹多丝。

()
暮境侵寻岁月遒,齿摇发脱又经秋。
此身要是归衰谢,外物何须更固留。
皁白从来憎了了,登临且复送悠悠。
嗣宗痛饮图南睡,万身输君此一筹。
()

忆昔登楼得句新,君山湘水共无尘。而今见画思陈迹,深愧先忧后乐人。

()
镜清摇头,这僧摆尾。
虽则一期可观,争奈玄沙道底。
()
君子重出处,儿女多依违。
孰知退有义,一辞若发机。
刑部今其人,识远渺造微。
时方事疾走,而我心独非。
()
事业无欲速,燕逸不可求。
速成适多害,求逸翻成忧。
()

山中秋冬莫夜行,除却昏黑虫悲鸣。午枕醒来夕阳在,黄叶踏尽红枫迎。

屡过佛寺借经卷,偶问老农知树名。识得菩提待他日,与君宴坐说无生。

()

小门一径柳垂丝,帘下垂裾话别离。却问归来是何日,海榴如火烧高枝。

()
西风送雨鸣庭树。
嫩寒先到孤眠处。
愁极梦频惊。
马嘶天渐明。
()
今朝端午节,锺山强饶舌。
家无白泽之图,妖怪自然消灭。
灭,灭,夜行一任贪明月。
()

天上云,何方来。天之元气出变化,飞龙与尔相徘徊。

龙飞不自行,乘云如水高飞腾。逶迤缥缈不可名,翱翔矫矫游太清。

()

己未夏入秦,马足临渭水。
辛酉冬使蜀,去谓亦无几。
君於两年间,同我三万里。

()

去路还归路,今年似昔年。坐高三尺浪,争著一篙先。

风急鸟更疾,云移岸欲前。不堪回首处,家在一方天。

()
红颜话别浦边秋,白发同为帝里留。
璧水庸庸参末坐,春坊荦荦冠名流。
功名君且登麟阁,出处吾行具钓舟。
饷我一编清似玉,五言端的继苏州。
()

帝城亦炎热,起坐向青霄。乍见檐前月,时闻楼上箫。

呼童窥绿醑,启户出中宵。待得南风入,微微动柳条。

()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

树密山隈立马看,卧牛冈岭近前滩。乍闻似落前峰涧,久听方知近佛龛。

未许尘容驻奔马,可教幽客写经函。病僧间傍溪边立,黄叶萧萧一草庵。

()

茅屋深湾里,钓船横竹门。经营衣食外,犹得弄儿孙。

()

饮遍长安酒,春风送马蹄。
异乡怜会合,明日复东西。
行兴看君速,归期恨我稽。

()

青冈馆下陈仙翁,庞眉皓发颜如童。收拾元气归胸中,磊落不与凡庸同。

孝心一点神明通,耕田教子生门风。输财助国非求功,九重恩典旌孤忠。

()

浮空覆杂影,含露密花藤。乍如洛霞发,颇似巫云登。

映光飞百仞,从风散九层。欲持翡翠色,时吐鲸鱼灯。

()

梦想烟霞计未成,尘中车马尚孤征。长堤渺渺迷风色,小市荒荒杂树声。

鸡肋暂尝知世味,鹅笼善幻见人情。云山一望青无数,何日长镵采药行。

()

蜂蝶无情刬地飞。杨花薄幸不成悲。落红心事底矜持。

便似青山薶玉骨,愿为香雾护琼枝。枨枨歌管夜何其。

()

路入君家百步香,隔帘初识汉宫妆。只疑梦到昭阳殿,一簇轻红绕淡黄。

()
此君非俗物,今岁有佳儿。
径密无人见,僧来报客知。
西家应满地,上番欲横枝。
添得清声未,君听风雨时。
()

旧稔岱宗名,今蹑岱宗巘。浮空牣苍翠,巧笑神工浅。

并倨东龙躔,万古谁能遣。天门与日观,登造即仙选。

()

结绶当年仕两京,自怜年少体犹轻。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

客思病来生白发,山城春至少红英。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

()
瓜满前畴菜满畦,赤松屋北寺居西。
不村不郭常安稳,非律非禅自整齐。
静见游鱼潭底乐,任从幽鸟叶间啼。
此心得趣知谁解,一月寒光印碧溪。
()

元帝何曾谕,京生自此疏。
区区推卦气,欲撼石中书。

()

药屿花源一钓矶,相看终日坐忘机。寒空波影鱼微动,夕照林声鸟尽归。

近处未能供茗具,远游犹及制山衣。知君笑我多疏放,池日黄龙定是非。

()

我畏风波去较迟,君因避地欲何之。湖天乍见成高会,姓字惊呼似故知。

镫火送归微醉后,莺花留住晚春时。维舟更饮吴城酒,漫与骚坛共赋诗。

()

三年踪迹寄浮槎,忽报迁官喜近家。廉访台前仍宪秩,春明门外岂天涯。

间邀七里滩头月,醉折孤山水畔花。廊庙江湖随地足,周南留滞漫兴嗟。

()
揠苗农害稼,过剂药伤人。
此理君能造,无为万物春。
()

怀远以文,济难以略。光赞岳谟,折冲帷幕。凋华振彩,坠景增灼。

穆其德风,休声有邈。方恢神邑,天衢再廓。

()

才晴便是看花时,夜雨何堪带雪吹。春色更

()
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
云间晏公子,风月兴如何。
()
雨气排残暑,风声送早秋。
拂窗闻叶落,绕井看萤流。
卧起须人助,炊舂尚自谋。
萧条岁将晚,百虑入搔头。
()

籍甚张京兆,精神满腹中。
才高解牛刃,手敏运斤风。
河浒恩波远,廛间狡穴空。

()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

讼吉观西伯,师中验太公。得人师不战,反己讼无终。

()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
四朝十帝尽风流,建业长安两醉游。
惟有一篇杨柳曲,江南江北为君愁。
()

碧落金风爽气回,丛霄乍喜瑞霞开。经营欲致黎元福,敢谓诗人咏子来。

()

客程犹万里,旅服已三春。倦马风尘色,离觞江汉人。

病兼吟落叶,愁复泛长津。白璧谁持赠,还家慰所亲。

()

独宦秋色晚,西风落叶飞。旅人犹未返,社燕已先归。

草木新霜冷,关河旧梦违。壮怀空复尔,鸥鸟近忘机。

()

欲补虫鱼注,徒多玩物情。文禽悬羽息,沙蟹寄螺生。

守拙蟏蛸隐,争雄蜥蜴鸣。大都观变化,蠢蠢只空名。

()

小丑动边烽,名卿事折冲。鸟蛇初入阵,狐兔顿潜踪。

一统乾坤大,三春雨露浓。潢池卖刀剑,依旧业耕农。

()
诗债学无足,家园亦倦看。
客游宜致仕,午睡当之官。
舌笑张仪在,心凭达摩安。
清和天气好,应免夹衣寒。
()

未著绝交论,但歌招隐诗。人间审如此,身外复奚疑。

丧乱物情薄,奔驰智力疲。溪山有佳处,投老更何之。

()

文成五利老纷纷,方丈蓬莱但可闻。
万里出师求宝马,飘然空有意凌云。

()

古僧精进者,师复是谁流。道贵行无我,禅难说到头。

汲泉羸鹤立,拥褐老猿愁。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

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

漠漠山阴雪拥门,何时天道变寒暄。虽然不是回光地,销得阳和几许恩。

()

玉猊香谩爇。叹瓶沈簪断,紫箫声绝。丹青挂寒壁。细端详,宛是旧时标格。音容望极。奈弱水、蓬山路隔。似瑶林琼树,韶华正好,一枝先折。
凄切。相思情味,镜中绿鬓,看成华发。临风对月。空罗袂,揾清血。待随群逐队,开眉一笑,除你心肠是铁。看今生,为伊烦恼,甚时是彻。

()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

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

塞寺穷秋别远师,西风一雁倍伤悲。每嗟尘世长多事,

重到禅斋是几时。霜岭自添红叶恨,月溪休和碧云词。

()
星芒垂耀笔床寒,河汉波流砚滴乾。
棐几松跗入三昧,一篇诗就一杯残。
()

七年四月,予罢河南府,归履道第。庐舍自给,衣
储自充,无欲无营,或歌或舞,颓然自适,盖河洛
间一幸人也。遇兴发咏,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为

()
疏泉洗石夸身健,试墨烧香破日长。
若得三山安乐法,不须更觅玉函方。
()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

矶头日浣纱,春波泻明玉。指点苧罗村,侬家在山麓。

()

酒尽天寒,弹短铗、半生无术。拟还向、广陵卖药,荷苓挑术。

秋雨好携邛竹杖,荒原莫管周人栗。束残书、准趁半江晴,期来日。

()

鸳瓦霜轻,玳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积厚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妙龄秀发,庆谢庭、兰玉争妍。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阴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玉函高篆,仙风道骨,锡与长年。最好素秋新霁,对画堂、高启宾筵。何妨纵乐笙歌,剩举觥船。

()

谁传先生,须记取、门前五柳。问何人、素心晨夕,村童邻叟。

世上沧桑才转瞬,梦中金紫难回首。看当时、花月满姑胥,今存否。

()

横空微霞澹初卷,一片苍云隔层巘。远壑清风拂树来,烟鬣捎捎总如剪。

蹇驴随意历山冈,此景此情应两忘。忽惊啼鸟翠微里,催我佳句投奚囊。

()

布衣笔致似耶非,兴到神来便中机。大巧信能如大拙,不嫌拖带水云飞。

()

元宵灯火宴西园,旧酒新诗障夜寒。纵饮不妨连日醉,白头林下一閒官。

()
化身千百亿,不得个相识。
伤嗟今古人,谁是知恩力。
()

闻师遭遇善知识,布衲时闻罗绮香。
照管为他肯景转,投胎托舍没思量。

()
其迁者初,其新者中。
肄业传道,有师有宗,繄李侯之功。
()

巨猾肆威暴,钦駓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

白发平头五十人。布衣曾未染京尘。往来求仲不嫌频。

斗鸭栏边芳草合,凤凰台畔柳条春。批风抹月葛天民。

()

百花堂里赏芳菲,江左霸臣泪溅衣。
肠断上林桃李树,春风一半未全归。

()
廉使端如秤样平,行台非以刻为明。
未论汉吏摇山力,且听尧民击壤声。
()
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回。
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
屈曲闲池沼,无非手自开。
青苍好竹树,亦是眼看栽。
()

夜读新诗重惘然,绝怜尘土过年年。
月供那有千壶俸,日费元无一块钱。
庞老何心更城府,陶公素志只园田。

()
山光秀可餐,溪水清可啜。
白云映空碧,突起若积雪。
我行溪山间,灵府为澄澈。
崚嶒崖角立,蟠屈路九折。
()

黑水惊流,黄云隐雾。晓峰新翠薶千树。片帆刚渡半烟江,不知何处吹来雨。

喷雪涛飞,搏沙风驻。翻盆挂瀑横空布。风波如此掉回船,星红一线雷车舞。

()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

茅檐供倚薄,藜杖费扶携。
天入平芜阔,山含宿霭低。
树声风便旋,野色晚凄迷。

()

漫说丹砂乞转精,安期瓜大几时生。会令方寸无荆棘,火枣交梨亦易成。

()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

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亢阳乘秋热,百谷皆已弃。
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

业成洙泗客,皓发著儒衣。一与游人别,仍闻带印归。

林多宛地古,云尽汉山稀。莫爱浔阳隐,嫌官计亦非。

()
溪水滔滔去不回,好花能得几时开。
丁宁莫剪门前竹,留两三竿待凤来。
()
命穷久已付之天,草木閒兮月一川。
无地可容携锸处,有孙犹有佩觹年。
老夫耄矣耕方熟,小子识之攻益坚。
万岁石场今尔耳,当家衣钵底须传。
()

华屋沈沈燕不哗,绿阴悄悄树含花。旌旗照野元戎壮,礼乐充庭使者华。

解袂莫辞双玉酒,同班行待五云车。金虬度彻阳关曲,佳月随人未肯斜。

()

昔我未识君,谓君贵介士。顾念烟萝人,所好或非是。

晋接杯酒间,乃知同调耳。大篇捆载来,琳琅诗满纸。

()
偶其贤德,辅成已职。
永配玉音,服之无敛。
()

郡枕寒江卧虎形,池饶千里势宽平。曾劳秦楚雄吞并,几误孙刘力战争。

尚忆笙歌游绿野,岂期牛马牧芜城。夕阳杖策闲登赏,怀古观今一怆情。

()

内人晓起怯春寒,轻揭珠帘看牡丹。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栏杆。

()

得意在当年,登坛秉国权。汉推周勃重,晋让赵宣贤。

儒德尼丘降,兵钤太白传。援毫飞凤藻,发匣吼龙泉。

()

燕姬倚娇色,珠帽络金花。半醉玉盘面,双鬟云影斜。

水边忽自笑,眉目艳春华。芳心为谁发?翠袖拂琵琶。

()

薄宦天南幸比邻,送君西去黯伤神!趋朝有诏敦元老,抗疏分班出小臣。

政本岂应容失节,幕僚借此欲抽身。桂林留守招贤地,扼腕同心大有人!

()

篮舆度水犯云巢,拂面垂杨翠欲交。
春睡稳人殊未觉,半分晓色到花梢。

()

高住丹霞去,名山自昔传。江边开洞壑,天半见林泉。

竹坞清霄梦,梅花石屋禅。我来尚行役,空自望云烟。

()

闻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

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
停云在空,黯其将雨。
嗟我怀人,道修且阻。
眷此区区,俯仰再抚。
良辰过鸟,逝不我伫。
()
行春喜入虎邱山,按辔风和草色间。
寺内翠微松桧里,空中绀宇水云间。
桃花时作翻翻落,苔藓晴留点点斑。
不为白公为太守,霓裳一曲暮回还。
()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
一昨题诗诉苦霖,果然连夜卷曾阴。
尽收行雨瑶姬赐,不徇世情巫峡心。
喜鹊满枝朝日淡,哀猿何处宿云深?
水门山径高齐外,一枕清风屏万金。
()

团扇团如白玉盘,玉盘比似月团团。早知玉树秋风近,不把閒愁写素纨。

()
()

小院露霏微,新篁掩短扉。横琴相对坐,烟翠湿秋衣。

()

山林冬煖草未衰,深岩穴处狸正肥。丰茸斑毳面妆玉,摇曳脩尾髦如犛。

夜行昼伏彼何罪,失身终堕网与机。庖厨须尔充口腹,几欲断尾同牺鸡。

()

抑遏斯民愁,七年罔或纾。邻鄙各戒危,忍馁无逃墟。

坐视邱墓乡,子孙成夔魖。怀刃入万榛,荒乱信何锄?

()

此君一个,与我周旋林下坐。新出三竿,官样青袍玉笋班。

萧萧风动,惊破西堂春草梦。旧箨还裁,好放些儿月影来。

()

袁君赠我鸡珠儿,为我更作鸡珠歌。使我应接不能暇,欲读废食且奈何。

问余旧游吴水隈,菱芡贴水参差开。吴中女儿娇可爱,采得鸡珠和菱卖。

()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

家家壁上有弓刀。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
维舟古祠下,野饭就鱼羹。
坐听篙人说,行逢牵路平。
居民难问姓,溪鸭自呼名。
天目无由到,沿洄更几程。
()
买薪贷粟不曾知,一事无营尽日嬉。
耋老却如童稚日,早眠晏起食无时。
()

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

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

()

使者仙槎切太虚,长怜鲛室有人居。自将清泪酬知己,不为君王十二车。

()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