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筝诗。南北朝。沈约。秦稳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咏筝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稳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弹奏筝的情景和筝音的美妙。诗人借用筝音来隐喻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绘了筝的声音和演奏过程。第一句“秦稳吐绝调”描绘了筝声的稳定和高超,将筝音与秦朝的文化和技艺相联系,突出了筝音的卓越品质。接着,“玉柱扬清曲”一句通过使用“玉柱”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筝音的高亢和悦耳动听。紧接着的两句“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则将演奏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弦声被推向极限,声音随着熟练的指法连绵不绝,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接下来,“徒闻音绕梁”一句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了筝音的回响和余韵,形容了其魅力之大。最后一句“宁知颜如玉”,通过对比筝音与美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筝音的珍视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筝音的美妙和独特之处,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送陈静斋南归。明代。边贡。泛梗流萍少定踪,此归何地不相逢。客帆未挂三江月,乡梦先过五老峰。山水久应怀六一,庙堂终拟召夔龙。极知离合关交谊,莫怪临岐别思浓。
鄜州留别张员外。唐代。韦庄。江南相送君山下,塞北相逢朔漠中。三楚故人皆是梦,十年陈事只如风。莫言身世他时异,且喜琴尊数日同。惆怅却愁明日别,马嘶山店雨濛濛。
寒云千叠山。宋代。杨养晦。松竹阴森护上方,老仙蓬发一簪霜。闲来欹枕松风里,归梦不知山水长。
鹧鸪天(寿刘方明)。宋代。王以宁。昔有书生荐寿杯。清词妙绝贺方回。黄花也欲为君寿,先向重阳六日开。跻楚俗,上春台。政成归去位三台。明年寿酒君王劝,知有传宣敕使来。
孤云寄潘延之先生。宋代。郭祥正。望孤云兮山之巅,漭弗雨兮何油然。送孤鸿兮海之涘,高举翼兮游无边。彼君子之如似兮,脱世俗以不返。奚无闷而止兮,又放意以穷年。川有航兮陆有马,园有佳木兮池有芳莲。坐卧兮白日,笑歌兮朱弦。客至止兮,乐我之乐。岂公侯之下兮,曾弗择乎愚贤。仆夫以耕兮,妾女以织。恬弗愧兮,我衣我食。神仙之逍遥兮,固不得以见之。君子之宴息兮,举斯世以谁敌。嗟世人之自徇兮,莫知其求。势得而傲兮,势失而囚。靡后先之思兮,孰进退之由。苟岁月之徙兮,托冠带以包羞。惟勇子之从兮,贫未足以自周。匪妻子之累兮,实吾亲之忧。慨负重兮执热,慕坦跣兮临流。
浣溪沙。宋代。黄机。墨绿衫儿窄窄裁。翠荷斜?领云堆。几时踪迹下阳台。歌罢樱桃和露小,舞馀杨柳趁风回。唤人休诉十分杯。
游九华山。明代。翟溥福。峰头名胜郁岧峣,一上南岑四望遥。山拥九华森地轴,塔衔双照插天标。朝看岚翠和烟重,晓过溪声带雨骄。我欲皈依清静里,可能长此避尘嚣。
程白葭属题精忠柏断片图。清代。郑孝胥。世方憎忠义,君胡表此柏?移之至岳坟,终古配毅魄。吁嗟墓中士,涅背字历历。苌叔苦违天,天倾血成碧。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宋代。冯时行。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晚日池边迥,秋风杖履亲。频来一樽酒,不畏老僧嗔。
孟秋七日邀从兄廿五宣义四弟五侄同饮锦园即。宋代。喻良能。湖水林风清复清,买肴置酒七峰亭。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
阎君见示岷山赋因为小诗谢之。宋代。文同。大岷西南镇,岩壑天下秀。厥初造此者,以作神仙囿。相如子云没,李杜继其后。欲赋俱未敢,于祠怯轻构。阎君通方士,才力谁可斗。驱联入健笔,万状无一漏。骎骎语趫劲,骏杂驰骤。太华杨已拙,天台孙亦谬。示余读数过,惊耸肩缩脰。勉为成短章,聊酬君意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