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吟

生日吟朗读
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
日辰同甲年月同辛

《生日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辛亥年,辛丑月,
甲子日,甲戌辰。
日辰同甲,年月同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邵雍的生日,他以干支纪年法来表达时间和年龄的关联。辛亥、辛丑、甲子和甲戌都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年、月、日和时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日正好对应着干支纪年法中的相同组合,即日辰同甲,年月同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干支纪年法作为表达手法,将时间和个人生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通过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组合来表示年份。邵雍利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生日与天干地支相对应,表达了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身年龄的思考。

此外,诗中的辛亥、辛丑、甲子、甲戌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辛亥和辛丑分别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两个连续年份,它们相差12年,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阶段的更替。甲子和甲戌则分别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它们之间相差10年,也象征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这些年份的对应和组合,诗人在诗中展示了对时间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生日吟》通过干支纪年法和年份的对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个人生命的思考。诗中的时间元素与诗人的生辰相映成趣,同时也体现了人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使人们在欣赏中思考时间、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玉炉火候温温也,炼就飞霞,结就丹砂。一夜华池静月华。

春深景物还多丽,映雪黄芽。并蒂金花。持过南国姹女家。

()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

寂寂帘垂地,新愁两发知。春寒多酿病,暮雨不宜诗。

炉爱香存性,瓶怜花折枝。关心看蟢子,屏角有虫丝。

()

之美一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月生于堂,匪月之精光,睇视之光。

美人沈沈,山川满心。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美人沈沈,山川满心。

()

蒲轮安稳不须停,心醉诸生有六经。湖上曾悬高士榻,天边再见丈人星。

乡愁水曲鸥波远,老怯宵寒鹤梦醒。归向君山蓄春茗,一瓢径欲递中泠。

()

蝉声满叶驱残暑。悠然兴趣何人语。石乳煮来香。苑堂粗葛凉。

閒书三两卷。秪可遮双眼。扶杖到溪头。且看碧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