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窗

风窗朗读

《风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窗户缝隙大得像针眼,
圣人的风神知道了霜风。
风声在耳边飕飕作响,
直接吹落了菊花。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窗户的缝隙很大,风从中穿过,吹落了菊花的情景。诗人通过对风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人类的微小。诗中的窗隙和风成为诗人感受自然、思考人生的媒介,凸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赏析:
1. 艺术构思: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窗户的缝隙形容为针眼,突显了风的力量和突如其来的性质。通过窗户缝隙,风带来了霜风,形成了自然界的景观。这种巧妙的构思,使得诗词中的景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感。

2. 对比意象:诗中通过对窗户缝隙大和风的形容,与菊花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窗户缝隙的大小与风的急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凸显了风的力量。而风吹落菊花的情景,则表现了短暂与无常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

3. 感慨人生:诗人通过窗户和风的描写,折射出人生的哲理。窗户作为人与外界交流的媒介,象征着人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感知。风则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幻。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反映人生的无常和多变,使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脆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窗户和风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对窗缝、风和菊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人生的脆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

猜你喜欢

湖风吹柳絮,记别一年馀。
君出当归养,吾穷久索居。
乍逢论缱绻,欲别又踌躇。
一苇长江隔,时时卜鲤鱼。
()

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一片凫鹥水,千秋辇毂尘。

岸凉随众木,波影逐游人。自是游人老,年年管吹新。

()
晴霁夜清秋,星繁月似钩。
乐耶兴我意,绝唱入冥搜。
()
上樽不解散牢愁,灵药安能扶死病?千钧强弩无自射虚空,六出奇计终难逃定命。
人生斯世无别巧,要在遇物心不竞。
忧忘寝食怒裂眦,孰若凭高寄孤咏。
炎天一葛冬一裘,藜羹饭糗勿豫谋。
()
展墓归来春水服,桥头望月正如钩。
桥成未用问谁住,意远应同逐水流。
天外雁凫何足许,人间鹿豕可仝游。
须知□□□□□,莫说存耕知有秋。
()

宦学新移近礼闱,行经旧邸思依依。
飞帘巷口人曾拂,舞辔街心马似归。
粉障自寻题处迹,薰炉重对护时衣。

()
耆旧长庚月,斯人马少游。
平生自绳尺,方寸不戈矛。
细细巾箱字,琅琅灯火秋。
子孙森满眼,赍志可无酬。
()

一章
穆穆君子。明德允迪。
拊翼负海。翻飞上国。

()

奇树临芳渚,半死若龙门。疾风摧劲叶,沙岸毁盘根。

将军犹未坐,匠石不曾论。无复凌云势,空馀激浪痕。

()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便置漉酒巾。
()

门署程乡李仲昭,人天同把佛香烧。昏黄一片罗浮月,留照梅花影不消。

()

九重深诏遣星轺,使者观风郡国遥。水逐雕轮随地远,山开锦障拔天高。

严城树杪门初启,候吏花边马不骄。万里咨询皆帝力,生民随处乐耕樵。

()

白下东门柳,当年手种成。行行当别路,叶叶是离情。

解缆惊秋雨,扬镳送晚晴。春风榕馆静,好在听啼莺。

()

劝君酒,为君悲且吟。自从频见市朝改,无复瑶池宴乐心。

奉君酒,休叹市朝非。早知无复瑶池兴,悔驾骅骝草草归。

()
村落初过雨,园林殊未霜。
幽花杂红碧,野橘半青黄。
飞鹭横秋浦,啼鸦满夕阳。
最怜山脚水,撩乱入陂塘。
()
校官既与庙官同,胡不移家在泮宫。
暮四朝三嫌有累,岁糜月费愧无功。
致身馆阁须公等,曝背庭除任老翁。
却喜北窗新植行,行看玉立向南风。
()

端平淳祐两匆匆,过眼光阴掣电同。
六十一翁无出理,孤山长寄梦魂中。

()

清时难道少知音,入奏看君赋上林。吴苑未须怜紫玉,燕台元重结黄金。

由来乐地因名教,谁识华园足会心。鹦鹉才高堪自爱,壮图端不误朝簪。

()

闻说和铜始纪年,孔方渐变椭成圆。通神使鬼真能事,土价如金纸作钱。

()
钟动锡山驿外,帆收浒墅桥边。
两岸晓风残月,几家古木寒烟。
()

山北寒云去复还,黄昏院落雨珊珊。数声捎入芭蕉上,不道愁人独倚阑。

()

半落酴醾雪,微舒芍药丹。薰风交割近,特地更春寒。

()

野人归卧沧江头,衡门翛然何所求。一榻颇为徐孺子,双眼愿识韩荆州。

即馀丘壑傍谁赏,欲往烟波牵我愁。此日扁舟定相遇,可容人唤剡溪游。

()

霏霏溪水渡,舟子呼相于。碎滴桃腮腻,痕添柳眼舒。

浮桥知有岸,舞树欲留裾。鼓棹萍分手,开窗鸟觑余。

()

儒官列职侍东曹,宦辙驰驱敢惮劳。载笔屡登金兽闼,承恩多赐锦雕袍。

不栽县令门前柳,惯看仙人洞里桃。自是南州多俊杰,剑光还射斗牛高。

()
伣天生德,作配无符。
位刑台则,辅佐帝图。
登崇庙祐,勒号璠欤。
孙赏亿载,皇极之扶。
()
石壁高千尺,微踪远欲无。
飞檐如剑寺,?出剑门东,望上寺宇仿佛可见。
?古柏似仙都。
许子尝高遁,行舟悔不迂。
()

常疑天似漏,青帝懒司花。岂料喧灵鹊,还能转日车。

芳菲明绿野,点缀倩红霞。最爱斜阳外,遥村四五家。

()

天心回玉历,王气萃金陵。租赋东南在,讴吟远近仍。

狂愚怀大定,名俊盛中兴。蚤晚膺新擢,云台尚可乘。

()

五綵绣衣裳,当年正相称。春风旧关路,归去真多兴。

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杨家绀幰迎,谢守瑶华赠。

()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

明牧念行子,又言悲解携。初筵方落日,醉止到鸣鸡。

过客来自北,大军居在西。丘家如讨逆,敢以庶盘溪。

()
宝薰拂拂浓如雾。
暗惊梅蕊风前度。
依约似江村。
余香马上闻。
()
邦人竞说江都胜,一朵千金尚恐非。
自笑寒厅何自得,但余阶砌长苔衣。
()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

一落颠崖不自由,春风相对说牢愁。
稚驴黑月光中吼,饥鼠青灯影下游。
岂料乾坤成堕甑,始知身世是虚舟。

()

贝多之叶来金仙,益以注释非忘言。
楞伽著在西域编,名虽或讹经则传。
唐世经生笔力便,兹文流布今几年。

()
远山淡淡水茫茫,知是江湖何处乡。
娘子提携青裹布,始知风土近鄱阳。
()

庆事一门盛,修龄七帙强。纶封四大国,綵侍两文昌。

梦幻存真觉,勋庸看显扬。家山空睇望,惜此令仪亡。

()

春江水绿春雨初,好山对面青芙蕖。渔舟两两渡江去,白头老渔争捕鱼。

操篙提网相两两,慎勿江心轻举网。风雷昨夜过禹门,桃花浪暖鱼龙长。

()

喜作闲人得出城,南溪两月逐君行。

忽闻新命须归去,一夜船中语到明。

()

寒姿数片寄突兀,曾作秋山秋水骨。
先生应是厌风雷,着向池边塞龙窟。
我来池上倾醉尊,半酣书破青烟痕。

()

玄武门边。朱雀桥边。镇相依、藤帽丝鞭。槐黄促别,早隔华年。

又杜鹃啼,海棠落,一春残。

()
登高恨不高,望远恨不见。
不见远征人,但见青山晚。
今岁雁空回,明年燕又来。
燕雁无凭讯,何用上高台。
()

月窟蟠根,云岩分种,绝知不是尘凡。
琉璃剪叶,金粟缀花繁。
黄菊周旋避舍,友兰蕙、羞杀山樊。
()

破屋老僧两个,古木寒鸦几枝。前溪欲冻未冻,有人桥上行时。

()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城郡中,题诗十馀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
山僧邀我辈,置酒比陶潜。
紫蕨老堪食,青梅酸不嫌。
野蜂时入座,岩鸟或窥檐。
薄暮未能去,前溪月似鎌。
()
寒荄也趁百花新,眼懒犹贪上国春。
五技怪能成薄命,一名却喜继前人。
唤将好意诗频赋,洗却閒忧酒再巡。
底事牛堪有归序,韩公平日最相亲。
()

天兵十万著犀衣,手执金幢踏彩霓。龙共玉麟相次列,群鸾班在凤凰西。

()
才资如子世应稀,自喜寒门女有归。
我被词华几陷溺,相期努力践朝晖。
()
季子将北征,貂裘解亭皋。
使君拥鸣驺,出饯载酒醪。
作诗宠行色,坐客多贤豪。
信知大夫才,能赋在登高。
()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歇者无心穫者力。
分明只个是家风,会得种田博饭喫。
()

莲花如妾叶如郎,画得花长叶亦长。若使画莲能并蒂,不须重画两鸳鸯。

()

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

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

()

云插高牙画戟森,春移宝槛燕堂深。水南红药初退舍,嵩麓紫兰今嗣音。

茧足赪肩坐香累,高梁华栋岂渠心。使君有问花应语,玉树诚佳非故林。

()
我家尺五天,行人指城东。
老槐阅世故,高荫自清风。
叵量陵谷变,犹叹斤斧空。
故国岂乔木,遂应人与同。
()

侍史趋清禁,承恩下直庐。瓶馀赊得酒,架积赐来书。

刻凤才何有,雕虫习未除。由来少尘事,寂寞意何如。

()

秋风众草歇,丛兰扬其香。绿叶与紫茎,猗猗山之阳。

结根不当户,无人自芬芳。密林交翳翳,鸣泉何汤汤。

()

远下昆崙度玉华,黄河九曲照三花。空明洞底无人住,散发中天弄紫霞。

()
幽丛鸣姑恶,高树号杜宇。
惊回千里梦,听此五更雨。
展转窗未明,更觉心独苦。
天涯懹故人,安得插两羽!
()

芳草青门路。还拂京尘东去。回想当年离绪。送君南浦。愁几许。尊酒流连薄暮。帘卷津楼风雨。
凭阑语。草草蘅皋赋。分首惊鸿不驻。灯火虹桥,难寻弄波微步。漫凝伫。莫怨无情流水,明月扁舟何处。

()

溪色涵膏绿,溶漾正堪餐。
十步九还辟,清芬袭肺肝。
渚牙既戢戢,岸花亦戋戋。

()

鹿门不道似乌溪,榆柳连阴覆大堤。常日墟船潮上下,每年春事瀼东西。

劝农随例拜车马,观稼依稀从杖藜。牛角挂书吾道在,古来力食尽男儿。

()

吐沫流芳藻,翻身动碧漪。长江三月里,政是尔来时。

()

低徊往迹感犹新,安得前贤共此辰?消受落花春尽雨,天香寒渗白头人。

()

出门嗟世路,何日朴风归。是处太行险,□□应解飞。

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所以浇浮态,多令行者违。

()

何须人迹到来曾,点污松风涧水声。不是先生爱山水,是间却遣阿谁行。

()

何处飞来臂有翰,峰头毛发照波寒。不知元是那吒石,误作巫山十二看。

()

欧冶何年百鍊成,深藏石匣隐丰城。终当化作神龙去,不逐群雄事战争。

()
燕脂染出春风锦。
生怕黄昏人有恨。
雨难揩泪玉环娇,烟不遮愁红袖冷。
醉魂吹断香魂静。
()
雄雌双好鸟,托栖空树中。
有蛇出傍穴,喷毒气如虹。
半夜此惊飞,瞥目随西东。
有喙不能达,啼云复啸风。
()
清尊黄菊红萸佩。
两度云岩醉。
帽檐今日更清狂。
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

洗尽西江战伐尘,忽开黉宇照城闉。一时人物风云会,千里溪山俎豆新。

傥使将军皆遣子,定知夷狄却来宾。修文偃武须今日,鸣玉锵金未乏人。

()
玉沙飞堕何衮衮,一夜青山损颜色。
此山底事厌青姿,故学何郎轻傅粉。
晓来窗户何人开,僵卧欲起惊皑皑。
微风淅沥卷还起,片片直上双毛来。
()

家住青山学隐沦,偶来相访武夷君。铁桥流水不归去,肠断清猿和白云。

()

忆昔乐全公,暮为老苏表。载其辨奸论,此老一生了。

澹庵夫何如,书有斩桧草。顾岂无他欤,言大可略小。

()

燕市离歌动,殊非故国闻。清樽聊共我,黄发更怜君。

县隐潼关树,堂流华岳云。不知松月下,谁与坐宵分。

()

天上神仙府,人间道德门。水分千涧远,山拱一州尊。

松鹤心寒暑,雷龙警旦昏。何时登绝顶,潇洒望乾坤。

()

仙梦悠悠入羽丘,些歌声断楚云愁。伤心况有乘龙客,泪湿连编又写忧。

()

周禾周颖,赵不连璧。
层见间出,又其伟特。
有美颍滨,味道自得。

()

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

一度思量一度秋,一回伤极一低头。踌蹰搔首无人会,待下楼来却上楼。

()

国有中外殊,人无夷夏别。
落地皆弟兄,何必分楚越。
胆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

谪仙东下入睢间,一叶扁舟日日还。闻说冲涛千尺浪,两江极目尽皆山。

()

画桥南北水西东,高下花枝绿间红。
殢得春风人尽醉,独醒谁似白头翁。

()

不知新绿满平芜,野老提壶偶见呼。游兴久阑聊一出,战尘不到便堪娱。

从来挟策无高士,迩日谈兵厌腐儒。犹怪先生春箑上,数行小楷写阴符。

()

上下天光接水光,满汀芦叶晚苍苍。一声长笛惊残梦,明月满船风露凉。

()
古人足礼义,情动形于言。
四始虽不同,如季出一源。
朅从此道废,根浅枝叶烦。
众作日以工,大本日以谖。
()
村南微雨新,平绿净无尘。
散睡桑条暖,闲鸣屋脊春。
远闻和晓梦,相应在诸邻。
行乐花时节,追飞见亦频。
()

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

依倚将军势,交结少年场。探丸害公吏,抽刃妒名倡。

()
同云欲雪暮天阴,浊酒楼头手自斟。
漫仕偶尝叨五马,倦游何止丧千金。
尽捐寓宅偿逋负,仅保残书伴啸吟。
从此日长夜应短,示妨微耐晓寒侵。
()

碧山丹房早起

()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