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漕赴召八绝。宋代。洪咨夔。走卒儿童口是碑,百年几见好监司。浣花镜月经行处,草木江山亦去思。
《送范漕赴召八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走卒儿童口是碑,
百年几见好监司。
浣花镜月经行处,
草木江山亦去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范漕赴召为题材,表达了洪咨夔对范漕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首句:“走卒儿童口是碑”,描述了送行的人群中有许多年幼的孩子,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仿佛是一块坚硬的石碑,表现出他们对范漕的敬佩之情。
第二句:“百年几见好监司”,表达了洪咨夔对范漕的称赞和敬仰。这句话意味着在百年之间,很少有像范漕这样出色的监司(官员)出现。
第三句:“浣花镜月经行处”,通过描绘夜晚的浣花镜和明亮的月光,表现出送别的情景。浣花镜是一种用来洗涤花瓣的器具,这里暗示着花瓣已经凋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经过这里的行人,也正好经历了一天的辛劳,进一步强调了送别的情景。
最后一句:“草木江山亦去思”,表达了作者对范漕即将离去的思念之情。草木江山是指大自然的景物,作者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范漕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范漕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中所展现的情感和意境,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和时光的流转,展示了洪咨夔独特的感慨和抒情才华。
减字木兰花 其六。宋代。王观。今晨佳宴。昨夜南极星光现。鹤舞青霁,丹凤呈祥瑞气飘。仙书来诏。绿鬓朱颜长不老。满劝香醪。祝寿如云转转高。
朝中措。宋代。杨无咎。杯盘狼藉烛参差。欲去未容辞。春雪看飞金碾,香云旋涌花瓷。雍容四座,矜夸一品,重听新词。归路清风生腋,不妨轻捻吟髭。
平石村换小船入宜章夜宿牛矢岩。明代。庞嵩。平石舟更小,君莫嫌局促。但得心宇宽,山川尽可目。分流入宜章,溪小丛且曲。舟人行亦劳,聊借石岩宿。
临潼张明甫置酒出所藏前贤墨迹为玩。明代。殷奎。仆夫弛担临潼县,寒日晖晖卓午时。旌儒坑边来吊古,灵泉观里去题诗。荐绅谈笑时髦集,飞舄从游夜漏迟。珍重前贤遗墨在,为君开卷动遐思。
浣纱溪二首 其一。清代。张惠言。山气清人远梦苏,海天摇白转空虚,马蹄不碍岭云孤。杨柳官桥通碧水,桃花小市卖黄鱼,东风未起早阴初。
次韵伯业赋诗相迎喜予解秩一首。宋代。苏籀。长衾大枕寝将安,猘子成擒路不难。充类未应於义尽,去官无责本薛宽。兵戈销弭非吾力,冠剑疏慵强汝弹。新岁举觞嘉善祷,扫清崧颍并凭鞍。
题东坡竹。元代。张昱。三百馀年屈指过,犹于遗墨见东坡。虽然数尺黄州竹,写出参天直节多。
载酒何期草阁开,江风东过钓鱼台。王春未逐青幡出,人日还将綵胜来。
游似斜川班共坐,饮能金谷缓行杯。霞笺镂管藤萝里,客有椒花作颂才。
人日伯玉少璋虞卿孔章启荐元光启明携酒过图南楼。明代。欧大任。载酒何期草阁开,江风东过钓鱼台。王春未逐青幡出,人日还将綵胜来。游似斜川班共坐,饮能金谷缓行杯。霞笺镂管藤萝里,客有椒花作颂才。
送徐石东佥宪潮南分韵得潇湘。明代。杭淮。潇湘他日梦,今上合江亭。天阔浮吴楚,山青入洞庭。鹧鸪春渺渺,斑竹雨冥冥。舟楫云中见,依稀帝子灵。
丰乐亭小饮。宋代。欧阳修。造化无情不择物,春色亦到深山中。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趁时节开春风。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人生行乐在勉强,有酒莫负琉璃锺。主人勿笑花与女,嗟尔自是花前翁。
暗香。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