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四绝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从底处所,黄露满衣湿。
缘憨翻得怜,亭亭倚风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蜡梅的景象。蜡梅是一种在寒冷的冬季开花的花卉,象征着坚韧和坚持。诗人通过描写蜡梅的形象,抒发了对它的喜爱与赞美。
赏析:
首句“来从底处所,黄露满衣湿。”通过描写蜡梅生长的地方,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勇敢地冒出地面的决心。黄露满衣湿的描写,展示了早晨露水的湿润,也暗示了寒冷的秋季。
第二句“缘憨翻得怜,亭亭倚风立。”表达了对蜡梅的喜爱和怜悯之情。缘憨指的是蜡梅的花朵,它们虽然不如其他花卉那样娇艳,但却有一种朴素和可爱的特质。蜡梅亭亭玉立,倚风而立,显露出自信和坚定的姿态。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把握住了蜡梅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对蜡梅的喜爱和敬佩之情。诗人用蜡梅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同时也通过蜡梅的坚韧生命力,表达了对坚守信仰和追求理想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清新,富有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五 左神洞。明代。文徵明。裹粱怀炬探幽玄,稍即唅呀复旷然。荡潏微闻头上浪,光晶别有地中天。千年何物扃丹刻,一勺怜君负紫泉。莫叹虚酬十年愿,秪应凡骨未能仙。
题云冈石窟太武帝拓跋焘造像。宋代。江南雨。谁使生成貌岸然,娑婆世界起波澜。扪心五指竟何意,忍作千年壁上观。
登赋堂。宋代。李吕。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仲宣登楼炫能赋,字字悲啼叹飘寓。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夺刘倾渠不顾。使君胸著万卷书,向来游戏从鱼符。拂衣归卧唤不出,但有忧国心郁纡。日落未落飞鸟灭,却立阑干思横发。一川樵牧歌太平,万古关河感亡国。丽词落纸焕黼裳,细研物变穷天藏。凭谁荐之九天上,我无羽翮不得将。公乎岂久榛棘下,狗监犹能援司马。子虚大人何足云,顾赋蒸民追大雅。
鹧鸪引。元代。王恽。野粉宫墙两边。洛京依旧锁婵娟。一声金缕关情处,满串骊珠讶许圆。金谷月,石楼烟。留连光景待他年。袜尘休放凌波去,更听新翻倒玉船
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明代。刘基。一年二六团圆月,此夜光辉独耐看。银汉波涛三岛接,玉京风露九霄寒。方欣酷暑随时去,只恐清商促岁阑。更上南楼瞻北极,那无鸿雁报平安。
答客问长生。明代。杨巍。早从勾漏觅真玄,绝粒餐霞亦枉然。几被丹书将我误,实无口诀为君传。流年渐老空惭镜,沧海何时更作田。元运自长人自促,不如醉卧白云边。
哭施龙冈先生 其一。明代。孙继皋。夫子持衡日,吾生弱冠年。品题千古遇,文字万人传。薄技惭知己,明时失大贤。茫茫白日暮,何以问苍天。
送越州辛法曹之任。唐代。李嘉祐。但能一官适,莫羡五侯尊。山色垂趋府,潮声自到门。缘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王谢登临处,依依今尚存。
西山。明代。佘锦。频年望西山,不踏西山路。冠者五六人,今始纵余步。野径自盘纡,绀宇半新故。云深鸟数啼,树密凉先吐。榕根络断崖,石栏曲折布。俯视百千家,何门有走兔。谁谓清泠场,未足展怀素。落景混孤钟,携手各相顾。筵罢咏而归,馀音似曲度。
酬铦朴翁梅花 其一。宋代。释居简。槎牙绝后复重苏,绰约冲寒瘦有馀。自是灵根钟间气,不从春力借吹嘘。
贺温正言赐紫。宋代。王禹偁。密疏封来乙夜看,延英召对议安边。荣颁紫绶同三品,旧赐朱衣未一年。白兽捧樽斟御酒,金鱼垂鬣惹炉烟。从今便有公卿望,休梦天台瀑布泉。
题嘉峪关驿壁。清代。施补华。回首昆仑万叠山,黄沙白草几人还!名心我比班超少,不待封侯已入关!
游天申宫。明代。史鉴。问讯天申路,期寻福地游。风林松子落,石窦乳泉流。溪女行随伴,山花插满头。道人能好客,炬火不须求。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宋代。杨万里。匆茏晚色正佳哉,若被归鞍紧紧催。船压浮荷沉水底,须臾船过却浮来。
题凤山书屋。明代。王汝玉。吴山往事浮云去,山势犹传凤栖处。东风不锁玉楼春,花落当时后庭树。美人家住凤山坳,雪卷横江万顷潮。云气阴连三岛近,海门晴拔两峰高。疏帘展卷清朝坐,曲几篝灯宵未卧。凤飞千仞不归来,频见万松山月堕。九苞览德今朝天,美人追随青云边。黄旗紫盖葱茏起,彩章五色同翩翩。置身阿阁依霄汉,珠树璚花互辉焕。亲听箫韶奏九成,嗈嗈声在瑶台畔。应思高卧凤山云,水影林光几度新。野鸟独怜山寂寞,一声啼断翠华春。别来书舍浑如旧,芳草间花自增秀。已闻名誉重穿杨,未许思家问垂柳。风流白晰方青年,骏马金羁被锦鞯。丹凤城中朝谒下,何人不羡玉堂仙。况尝远作乘轺使,西北山川归揽辔。未誇天上泛灵槎,尽入胸中作奇气。忆余少觅钱塘游,月中折桂西风秋。可怜与子未相识,不向凤山寻少留。老来遇子芙蓉阙,屈指流光十馀阅。琐闱应制午阴移,紫禁候朝清漏彻。同侍銮舆幸辟雍,千官珂佩如云从。退归一望春无限,满袖天香紫陌风。讲筵初设绅缨列,延阁编书萃才杰。就中我最知子深,楚楚真雏产丹穴。西蜀徒称庞士元,河东不用推三绝。丝绳玉缸春酒香,几回共醉黄金觞。华筵错落罗绮食,星河银烛交荧煌。后予簪笔承华侍,子录勋绩书旂常。玉墀同簉鹓鹭序,东阁西清严禁籞。此际终朝迹稍疏,每逢休暇多相与。我今为子歌凤山,兴落书窗绿萝雨。剑花出匣秋莲开,看子爽迈非凡才。育成羽仪备炳蔚,当年本自岐山来。明堂大启临泰阶,圣人端拱万国怀。衔书呈祥将属谁,凤山旧舍何有哉。
上清词三首 其二。明代。刘基。天上月,影悠悠,似镜看看又似钩。自是嫦娥甘寂寞,桂华相对度千秋。
假馆武当宫承舒庵赠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二。元代。丁鹤年。去天尺五去人遥,地位清高隔世嚣。秘阁校书多考索,初筵设醴重招邀。每看赋雪才无敌,便觉凌云气欲飘。枉骑敢烦临暑夕,拿舟或可候寒宵。